- 年份
- 2024(11015)
- 2023(15809)
- 2022(13665)
- 2021(12674)
- 2020(10449)
- 2019(24293)
- 2018(24055)
- 2017(46845)
- 2016(25296)
- 2015(28546)
- 2014(28531)
- 2013(27902)
- 2012(25320)
- 2011(22789)
- 2010(22493)
- 2009(20376)
- 2008(19742)
- 2007(17021)
- 2006(14790)
- 2005(12905)
- 学科
- 济(99867)
- 经济(99722)
- 管理(79975)
- 业(71891)
- 企(61906)
- 企业(61906)
- 方法(48178)
- 数学(41490)
- 数学方法(40920)
- 财(29513)
- 农(25616)
- 中国(24691)
- 业经(23054)
- 学(22119)
- 制(21491)
- 环境(19005)
- 务(18287)
- 财务(18207)
- 财务管理(18167)
- 理论(18104)
- 地方(17788)
- 企业财务(17248)
- 和(17076)
- 贸(16967)
- 贸易(16961)
- 农业(16863)
- 易(16472)
- 划(15867)
- 技术(15804)
- 银(15319)
- 机构
- 大学(359555)
- 学院(356541)
- 管理(145007)
- 济(142963)
- 经济(139954)
- 理学(126700)
- 理学院(125387)
- 管理学(123175)
- 管理学院(122529)
- 研究(113077)
- 中国(83314)
- 京(74883)
- 科学(69143)
- 财(67999)
- 财经(54702)
- 所(54485)
- 农(52447)
- 业大(52355)
- 中心(51651)
- 江(50336)
- 经(49745)
- 研究所(49705)
- 北京(46504)
- 范(45982)
- 师范(45561)
- 经济学(43842)
- 院(41596)
- 财经大学(41020)
- 农业(40816)
- 州(40536)
- 基金
- 项目(249894)
- 科学(197863)
- 研究(183749)
- 基金(183206)
- 家(158523)
- 国家(157270)
- 科学基金(136697)
- 社会(116845)
- 社会科(110783)
- 社会科学(110756)
- 基金项目(97362)
- 省(96750)
- 自然(88923)
- 自然科(86817)
- 自然科学(86797)
- 自然科学基金(85203)
- 教育(84879)
- 划(81345)
- 资助(74931)
- 编号(74727)
- 成果(59846)
- 部(55688)
- 重点(55541)
- 创(52198)
- 发(52102)
- 课题(50675)
- 创新(48718)
- 制(48713)
- 教育部(48443)
- 国家社会(48179)
- 期刊
- 济(151051)
- 经济(151051)
- 研究(103177)
- 中国(62752)
- 学报(54380)
- 财(53270)
- 管理(53082)
- 科学(50529)
- 农(46943)
- 大学(42534)
- 学学(40095)
- 教育(38437)
- 农业(32279)
- 技术(31377)
- 融(28041)
- 金融(28041)
- 财经(26911)
- 业经(24386)
- 经济研究(23597)
- 经(22908)
- 问题(19617)
- 理论(17469)
- 图书(16904)
- 科技(16860)
- 技术经济(16739)
- 版(16440)
- 实践(15963)
- 践(15963)
- 业(15921)
- 现代(15652)
共检索到504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晶晶
在分析欧洲碳交易体系祖父制分配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以博弈论作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设计碳配额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立足于深圳碳交易体系的实际情况,应用有限理性重复博弈理论,对深圳制造业碳配额分配进行了机制设计和实验设计,希望能为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分配机制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孔英 朱东山
本文遵循社会碳减排总成本最低的经济学最优原则,对分配机制进行探索,提出了波尔兹曼分配法结合盖尔-沙普利博弈的分配机制,在最大程度上寻找企业的需求,以减少由于供需不匹配产生的不必要的交易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无法畅通完成,进而导致企业以更高成本实现减排的情况出现。本文利用该分配机制对深圳市2010、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试分配,从数据层面验证了分配机制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碳排放 盖尔-沙普利算法 波尔兹曼分配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晶晶 窦祥胜
现阶段我国碳交易试点已启动,形成碳配额交易价格机制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在考虑尤为复杂的碳市场风险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碳市场众多、有场无市、市场不成熟等特有现象提出了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碳配额价格机制。本文首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来确定碳配额交易的风险值,综合考虑了影响碳市场的所有风险因子。然后应用班茨哈夫-克莱曼(B-C)权利指数来探讨交易伙伴的选择与交易量的瓜分,分散了交易风险。最后通过ShAPley值和核仁法来探讨碳配额交易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保障了合作联盟的稳定性。此时,碳配额价格便可由利润公式求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三阶段博弈模型来模拟碳配额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有效地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从荣刚
本文在回顾欧盟碳市场拍卖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主体的碳配额拍卖模型(CAAM),讨论拍卖出清价格是应该采取统一价格拍卖还是歧视性价格拍卖这个问题。研究结果对中国在未来设计碳市场相关机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阿布都热合曼·卡的尔 杨景涵 雷明
本文基于不同碳配额分配机制考虑低碳偏好的寡头企业决策,建立双寡头企业碳减排策略和市场竞争的动态模型,讨论博弈模型中纳什均衡解的稳定性及企业的价格调整速度、竞争水平和碳减排投入对价格与利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基准法中当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企业获得的利润大于祖父法且对市场竞争更具稳定性;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对市场影响力大需谨慎决策;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企业利润贡献相同,有助于规模较小企业发展;企业碳减排投入增加时,竞争对手的利润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可能为其带来独特优势。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企业竞争行为和碳减排策略的研究领域,还为政府在制定碳配额机制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碳配额 低碳偏好 动态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利 韩玉启 陆继 李龙洙
仅以合作关系作为供应链利润分配机制是与共享原则相悖的,且也无法实现。基于合作利润分配机制应包括的结构要素和运行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立了一厂一商的供应链合作利润分配机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确定了厂商和渠道利润的数学表达式,定量描述了机制结构要素与运行要素之间的“硬件”与“软件”关系,并对它们的变化区域与对各决策变量及利润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现行返利系数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构造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供应链合作利润分配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媛媛
银行保险的产生必然导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产生变化,在委托代理体制下,在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建立合理顺畅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保证银保合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本文在分析银保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影响银保手续费分配的关键因素,并用Shapley值法求解银保手续费的最优提取比例。最后在模型结论的基础上为完善银保利益分配机制提出对策。
关键词:
银行保险 利益分配 合作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张华
制定合理的碳配额分配方案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重要内容。从产业部门视角出发,基于2025年投入产出数据,综合运用ZSG-DEA模型、熵值法等设计了基于公平、效率和综合原则的碳配额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在碳市场规制下,通过构建减排压力指数和减排成本模型对比分析了其减排效应。研究发现:与公平、效率原则相比,综合原则下的分配方案减排压力水平适中,平均边际减排成本较低,产生额外收益的产业部门最多,产业部门间减排差异较小,并且完善的市场机制产生了正向影响。在当前我国现实情况下,基于综合原则的分配方案充分平衡了能源消耗、碳排放水平差异,并且能够兼顾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容易为产业部门所接受,要优于其他两种方案。研究结论为我国相关部门在碳配额分配原则和方法选择、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设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
产业部门 碳配额 碳交易 减排成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举 孔晓旭
研究目标:基于2030年碳达峰目标,将公平、效率、责任、发展等多项原则纳入区域间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中。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空间联立模型、零和博弈SBM模型、熵权法等构造不同原则下的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发现: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综合性碳配额分配方案因地区间减排成本差异小而容易被更多主体所接受,最适合中国当前情况。研究创新:设计的碳配额分配方案在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效率性原则的基础上融入零和博弈的思想,兼具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价值:制定区域间初始碳配额的合理分配方案,对于推进省际协同减排战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伟 王加平 李国祥
本文研究认为,碳配额银行不仅可以承担储备碳排放权配额的任务,也可以对碳排放权配额进行运营,使其更好地体现出碳资产的价值,还可以承担充当信用中介、稳定交易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完善投融碳体系等功能。碳配额银行可以开展专营业务和兼营业务,在进行业务运作时,会存在业务经营风险、碳排放权配额乘数效应风险、"挤兑"风险、商业性经营风险、资本金不足风险等,需要采取措施给予控制。
关键词:
碳排放权配额 储备机制 碳配额银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樊自甫 程姣姣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社会数据开放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快推进数据开放共享。为准确分析数据开放主体政府和企业的数据开放策略,运用微分博弈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协同合作博弈模型,得到三种情形下政府和企业最优开放数据努力程度、社会数据开放水平最优轨迹以及最优收益函数;其次,在协同合作博弈情景下,将时间因素引入Nash谈判模型,进一步分析政府和企业合作时具有时间一致性的动态收益分配机制;最后,结合数值仿真对影响社会数据开放水平的相关参数进行灵敏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政府获得收益分配比例大于1/3时,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的政府和企业双方收益以及社会数据开放水平均高于Nash非合作情形;协同合作情形下,双方总收益和社会数据开放水平均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关键词:
数据开放 微分博弈 收益分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炎 吴洁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引起产业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跨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在地理位置上分离,因此生产和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可以根据产品贸易进行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碳排放责任下的核算,以及基于此制定的省级减排目标(如碳强度和碳生产率目标)的分配将对各省产生不同成本效益和环境责任。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建立多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我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并与目标优化方法相结合,估计各省在不同环境责任下的减排成本和减排目标调整。结果表明,消费者责任核算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将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排放责任适当的分配到最终消费的较发达的消费地区,有利于减少区域间碳泄漏,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碳生产率目标强调在能源效率方面重新规划减排目标,并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能源效率。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能源效率和单位减排成本来分配和增加投资,并随之提高减排效率。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生产率 环境责任 隐含碳 投入产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兴华 汪玲芳 范心雨
针对由投入资源类型不同的多家企业和高校组成的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稳定性问题,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对合作内部利益分配机制、投入资源数量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企业和高校技术创新合作的利益模型,分析各组织资源投入数量对合作利益的影响,应用算例证明基于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机制满足分配有效性以及参与合作个体合理性,且在给定合作条件下参与各方可以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合作情形,并对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数值实例验证理论推导结果。研究表明:(1)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效应θ_o≥-2θ时各组织可以通过合作获益;(2)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了合作的稳定性;(3)政府的补贴力度、要素贡献系数、协同效应度、跨组织效应正向影响合作收益,而成本系数产生负向影响。由此,在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实践中,当且仅当跨组织效应满足θ_o≥-2θ,企业或高校可以选择加入跨合作,并采取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且注意保持密切沟通,同时政府应对参与合作的企业和高校提供补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张静雯 刘鑫
依据温室气体排放凭证种类的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可分为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益活跃,以及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日趋紧密。如何认识并利用产品价格的关联关系,对于及时掌握碳市场的价格信号,依据不同阶段合理选择交易产品的类型,稳定和调控市场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以及期货价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比较上述商品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市场上处于主导作用,对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价格有引导作用,碳排放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对碳排放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潜挺 韩竞一 胡馨月 吴静
实现2030年碳峰值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负责任承诺,而达峰前碳排放空间分配是实现该承诺的必要条件。在对全球主要国家的部门碳排放数据系统聚类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一个融合国家、部门和省区的碳配额分配模型,以此评价未来省区部门的碳排放空间及其配额分配模式偏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未来中国可选择的部门碳排放目标模式有美国模式、欧盟模式和中国模式;(2)与传统碳的配额分配流程相比,基于目标模式的改进流程可减少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结果的不确定性,且更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3)不同目标模式下,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结
关键词:
碳峰值承诺 碳配额分配 部门碳排放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