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3)
2023(15060)
2022(13090)
2021(12325)
2020(10128)
2019(23428)
2018(23118)
2017(44526)
2016(24010)
2015(26869)
2014(26932)
2013(26238)
2012(23775)
2011(21290)
2010(20915)
2009(18823)
2008(18042)
2007(15616)
2006(13444)
2005(10992)
作者
(66856)
(55503)
(55065)
(52482)
(35189)
(26711)
(25129)
(21870)
(21161)
(19476)
(19220)
(18463)
(17554)
(17225)
(17222)
(16680)
(16656)
(16531)
(15983)
(15754)
(13637)
(13305)
(13304)
(12667)
(12482)
(12201)
(12178)
(12057)
(11067)
(10966)
学科
(96785)
经济(96695)
管理(67919)
(61721)
(51239)
企业(51239)
方法(46291)
数学(39937)
数学方法(39397)
(25710)
中国(24475)
地方(23109)
(22596)
业经(21535)
(19971)
农业(17490)
理论(16976)
环境(15670)
(15575)
(15177)
贸易(15171)
(14703)
(14662)
技术(14637)
(14334)
财务(14256)
财务管理(14227)
企业财务(13475)
(13162)
教育(12714)
机构
学院(329881)
大学(329529)
管理(134221)
(125974)
经济(123133)
理学(117269)
理学院(115959)
管理学(113735)
管理学院(113135)
研究(105470)
中国(76582)
(69549)
科学(67413)
(56299)
(50619)
(49742)
业大(49334)
中心(48925)
(46881)
研究所(46559)
(46024)
财经(46020)
师范(45592)
北京(43353)
(41995)
(39553)
农业(38711)
(38606)
经济学(37246)
师范大学(36983)
基金
项目(236784)
科学(186907)
研究(173978)
基金(171224)
(148761)
国家(147544)
科学基金(127961)
社会(109016)
社会科(103264)
社会科学(103235)
(93165)
基金项目(91865)
自然(83916)
自然科(81920)
自然科学(81900)
教育(80815)
自然科学基金(80366)
(78182)
编号(71886)
资助(69952)
成果(56412)
重点(52914)
(51699)
(50842)
(49153)
课题(48915)
创新(45810)
科研(45381)
国家社会(44507)
教育部(44486)
期刊
(132277)
经济(132277)
研究(90929)
中国(58975)
学报(50724)
科学(47369)
管理(47202)
(44234)
(41325)
教育(40286)
大学(39011)
学学(36345)
农业(31315)
技术(30695)
业经(23241)
(22881)
金融(22881)
财经(21026)
经济研究(20368)
图书(19617)
(17918)
问题(17279)
科技(16012)
资源(15958)
理论(15524)
(15493)
技术经济(15282)
(14957)
实践(14439)
(14439)
共检索到462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维俊  何有世  
2012年我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确定,至今10年试点时间已过半,对智慧旅游的内涵及建设进行阶段性总结很有必要。本文寻求新视角,以江苏省7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为案例,深入到游客中,通过开放式半结构访谈收集了94条有效数据,采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了解旅游消费者对我国智慧旅游建设认知。研究表明:智慧旅游建设具有必要性;现有智慧旅游内涵及建设多从管理者视域强调科技的应用,忽视了游客这一本体,投资与消费不平衡;目前的智慧旅游建设存在三个方面的有效需求不足。本文引入有效需求理论,构建了新的智慧旅游概念,提出智慧旅游下一阶段建设应以架构健康的智慧旅游服务供应链为思路。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丰富了智慧旅游内涵研究理论体系,并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姚延波  张丹  何蕾  
在我国,旅游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是当前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弄清究竟什么是旅游企业诚信?旅游企业诚信难以实现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采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索旅游企业诚信的概念、结构维度以及企业诚信对谁和如何实现的问题。研究发现,旅游企业诚信是旅游企业对股东、员工、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履行契约、兑现承诺的实际行为与动态过程。旅游企业诚信由规范诚信、能力诚信和情感诚信三个维度构成,三者之间是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共同影响着旅游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实现诚信的方式与内在机理。旅游企业对不同利...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熊伟  胡洋  
旅游资源从根本上看具有公益性特点,与"非营利"理念高度契合,两者相互结合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感知,主要结论有:(1)旅游者普遍认为旅游"非营利"理念目前在我国几乎不存在,但却是大势所趋;(2)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期望发展方向在宏观上表现为政府法规监管等9大方面;(3)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期望发展方向在微观上表现为21个小范畴,且在健全监督机制、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期望较为集中。(4)旅游者对于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非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志军   何建民  
旅游活动在传统乡村聚落的开展,推动形成一种新型独特聚落形态——乡村旅游聚落。本文选择婺源五个乡村旅游地为案例地,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乡村旅游聚落”的概念模型,探索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聚落是基于原有乡村聚落,在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下开展旅游活动,使聚落主体和要素等发生变化,形成既能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等传统需要,又能满足游客、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多重需要的一种新型聚落类型。它在空间上表现为全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空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发展经历内外因素蓄力、开发建设投入、功能产业转化、聚落空间再生产、反馈循环演化五个阶段。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树立“乡村旅游聚落”系统观,编制聚落系统发展规划、建立聚落共生发展机制、加强聚落功能空间优化、注重聚落文化保护传承、重视聚落开发管理提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延波  刘亦雪  
旅游市场秩序失范问题严重损害了旅游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弄清什么是旅游市场秩序?包括哪些维度?旅游市场秩序运行的机理是怎样的?文章采用程序化扎根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旅游市场秩序的概念、结构维度及其运行机理。研究发现,旅游市场秩序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旅游市场管理主体、旅游者和旅游经营主体等围绕旅游活动形成的各主体对市场制度和规则的认同、遵从和调整的建构演进过程与状态。旅游市场秩序由制度环境、旅游市场准入秩序、旅游市场交易秩序、旅游市场反馈评价4个维度构成。研究基于旅游业实践和特征构建了旅游市场秩序的概念模型和运行机理模型,以期完善旅游市场秩序内涵与理论逻辑,为政府和企业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我国良好旅游市场秩序的建构和演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白长虹  刘欢  
在游客个性化情感体验需求日益凸显的新时代,如何系统地推动旅游目的地整体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成为旅游目的地亟待破解的重要难题。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选取3个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跨案例研究,发展出一个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理论模式。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是由旅游目的地政府主导驱动,以提升游客情感价值为核心,旅游企业和本地居民协同供给的,具有普惠性、可信性、亲善性、易获得性、选择自由等特征的一系列综合服务;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主要有5条实现路径:地方政府直接供给路径、政企协作供给路径、政民协作供给路径、旅游企业服务自觉路径、本地居民服务自觉路径。本研究的发现,为地方政府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服务质量提供了管理框架和理论工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王聪  赵丽娟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品牌记忆的概念以及品牌记忆的结构维度。研究发现,品牌记忆是消费者在不同的环境下,积累和存储有关品牌及其产品在效应、价值、情感和象征性方面的记忆程度。品牌记忆由效应性记忆、价值性记忆、情感性记忆和象征性记忆四个维度构成,四者之间是由低到高的层层递进关系。其中效应性记忆是重塑品牌记忆的基础,价值性记忆则是重塑品牌记忆的关键,情感性记忆和象征性记忆则是重塑品牌记忆的升华。有助于我国危机品牌企业从根本上找到重塑品牌记忆的对策,帮助我国危机品牌走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会龙  张宇东  李桂华  
为提升竞争优势,企业纷纷通过塑造品牌正宗特性的方式来打造强势品牌。然而,现有文献对品牌正宗性缺乏深入的理解。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文对品牌正宗性的构成维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品牌正宗性的构成维度包括原生连续性、文化建构性、顾客联结性。其中,原生连续性包括了来源独特性、技艺继承性、传承合法性;文化建构性由理念认知性、文化俗成性、定位准确性构成;顾客联结性则由目标一致性、自我表达性、群体归属性组成。研究深入地揭示了品牌正宗性的内涵,完善了品牌化的理论,为企业的品牌正宗性建设提供实践指导,以帮助企业打造出强品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佩珊  施生旭  
福州市智慧旅游存在公信力较低、服务平台管理较滞后、同质化较严重、交通网构建不健全等问题。创新福州智慧旅游建设模式、提高福州智慧服务旅游平台管理水平、完善智慧旅游配套服务、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交通网等方式可以促进福州市智慧旅游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宋莉  
在旅游业成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愈加受到重视,在旅游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集成梳理具有迫切性。文章以52篇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全局性视角对当前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进行框架梳理与重构。研究发现:(1)当前研究围绕"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这一核心类属,存在幸福渴望、幸福触发、幸福抑制、幸福呈现、幸福干预、幸福延展和幸福认知7大主类属,其下细分为47个次类属。(2)研究脉络存在时间脉络、层次脉络、范围脉络和故事脉络4种。(3)当前关于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存在积极与消极、整体与局部、主观与客观等悖论。(4)旅游者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内容显示,旅游者幸福感异质化特点突出,互动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并依据时间效果产生瞬时幸福、长期幸福和后发幸福3种状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基南  余可发  
故事营销是提升旅游景区与消费者沟通效率的一种有效营销手段,一个成功的故事为旅游景区提供了快速的联想空间,比理性的叙述有效得多。以我国一些著名旅游景区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旅游景区故事营销理论框架,将景区故事营销理论归纳为"4大层面,15个维度"的内容。研究结论表明,旅游景区要想有效使用故事营销手段,就必须在景区价值定位、故事内容、故事形式、故事载体上进行科学设计,研究结论给旅游景区传播或品评塑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徐宁  
生计可持续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旅游发展是农户生计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引用扎根理论,对广东省丹霞山4村128户参与旅游的农户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农户选择旅游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发现农户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家庭的认知,是家庭选择可持续旅游生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外部环境的认知包括旅游环境、政府、景区及社区;内部家庭认知包括自身能力、意愿及约束。通过理论回嵌,提出基于认知分析的可持续生计框架,认知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起漏斗作用,将外部和内部家庭的客观环境通过认知的过滤后,农户进行生计策略决策,从而产生生计结果。最后,提出优化农户认知方式,提高农户认知能力以及改善农户约束条件等建议,以有效保护与开发世界遗产,更好地促进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静  焦勇兵  
本文运用多案例扎根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与分析旅游目的地网上评论帖子,以品牌关系理论和目的地营销理论为依据,基于驱动因素、关系质量维度、关系影响3个维度构建了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消费情境、目的地认知形象、目的地个性和旅游者感知价值是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形成的驱动因素;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质量涵盖了旅游者满意和目的地依恋两个维度;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目的地态度忠诚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目的地品牌建设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劲松  
本文使用一种新颖的理论范式——扎根理论,研究了制约中国民众购买旅游保险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基于一次社会调查,通过创建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最后得出选择性译码,进而构建了制约中国旅游保险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框架,揭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艳  郭清霞  
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亲和力从根本上看既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关键,也是目的地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对来过武汉旅游的游客进行访谈搜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亲和力主要由地方认同、生活态度、言语交际、公共秩序以及奉献精神5个方面构成;(2)地方认同和奉献精神可以对游客感知到的旅游亲和力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