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0)
- 2023(10164)
- 2022(8780)
- 2021(8376)
- 2020(7262)
- 2019(16970)
- 2018(16552)
- 2017(32699)
- 2016(17528)
- 2015(20105)
- 2014(19965)
- 2013(19607)
- 2012(18106)
- 2011(15974)
- 2010(16133)
- 2009(15030)
- 2008(15333)
- 2007(13241)
- 2006(11401)
- 2005(10152)
- 学科
- 济(78420)
- 经济(78332)
- 管理(57412)
- 业(54990)
- 企(46633)
- 企业(46633)
- 方法(42348)
- 数学(37688)
- 数学方法(37160)
- 财(25077)
- 农(19057)
- 中国(18411)
- 务(17479)
- 财务(17425)
- 财务管理(17382)
- 企业财务(16449)
- 业经(15148)
- 制(14770)
- 学(14207)
- 贸(13204)
- 贸易(13196)
- 易(12841)
- 农业(12753)
- 理论(12523)
- 银(12478)
- 银行(12473)
- 地方(12351)
- 融(11990)
- 金融(11988)
- 行(11533)
- 机构
- 大学(254513)
- 学院(253264)
- 济(107714)
- 经济(105656)
- 管理(102515)
- 理学(88647)
- 理学院(87853)
- 管理学(86375)
- 管理学院(85907)
- 研究(74096)
- 中国(60173)
- 财(56476)
- 京(51194)
- 财经(44509)
- 科学(41503)
- 经(40310)
- 江(37419)
- 中心(36447)
- 所(35373)
- 经济学(34259)
- 财经大学(33083)
- 业大(32277)
- 北京(31863)
- 农(31849)
- 范(31767)
- 师范(31542)
- 经济学院(31029)
- 研究所(30949)
- 州(29825)
- 商学(28190)
- 基金
- 项目(164550)
- 科学(132087)
- 研究(123087)
- 基金(122948)
- 家(104364)
- 国家(103495)
- 科学基金(91708)
- 社会(80710)
- 社会科(76674)
- 社会科学(76654)
- 基金项目(64260)
- 省(62434)
- 教育(58479)
- 自然(58380)
- 自然科(57115)
- 自然科学(57105)
- 自然科学基金(56088)
- 划(52493)
- 资助(52100)
- 编号(49213)
- 成果(40824)
- 部(38432)
- 重点(36540)
- 教育部(34335)
- 创(33991)
- 国家社会(33860)
- 发(33579)
- 人文(33490)
- 课题(33442)
- 大学(32266)
- 期刊
- 济(112174)
- 经济(112174)
- 研究(76762)
- 财(49523)
- 中国(42395)
- 管理(37218)
- 学报(33444)
- 科学(31313)
- 农(27835)
- 大学(27349)
- 学学(25721)
- 教育(25346)
- 融(25320)
- 金融(25320)
- 财经(23977)
- 技术(22923)
- 经(20409)
- 农业(18461)
- 经济研究(17846)
- 业经(17237)
- 会计(16473)
- 问题(15934)
- 财会(14736)
- 统计(14414)
- 技术经济(13159)
- 理论(12878)
- 贸(12677)
- 策(12377)
- 版(11887)
- 实践(11414)
共检索到37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晓明
一、引论在当代会计学术研究领域,计量观、信息观和契约观三大理论架构已经成为主流和基本的范式,一般认为, 对计量观和信息观的研究侧重于解决会计技术方面的问题,对契约观的研究注重剖析会计行为方面的问题。后者也称为“会计行为研究”,会计选择是会计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会计选择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孙雪梅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分析和检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与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为切入点,选取符合我国企业特征的契约变量,运用均值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选择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政治成本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了银行监督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债务融资规模越大,企业越可能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降低,而债务期限的延长却未能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关系仅存在于上期盈余管理为正向的公司之中。这说明基于债务契约的银行监督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但这一治理效应受到银行自身利益的制约。
关键词:
债务融资规模 债务期限结构 盈余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上坤 陈冬华
新兴与转型经济的中国,其政治、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在高管激励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薪酬契约组合中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如何达到均衡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中,经营不确定性是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相对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业绩波动性较大时,在职消费契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成本,因而在契约组合中会更多被采用,这一推论得到了本文实证结果的支持;结果还显示,这一关系在保护性行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本文首次提供了在职消费契约与货币薪酬契约灵活性比较的直接证据。本文的研究为Marino和Zabojnik(2008)的理论推导提供...
关键词:
在职消费 货币薪酬 国有企业 业绩波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张静 Kevin Chen
本文利用327份入户调查数据,依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经验研究证据,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农户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的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做出交易费用是影响农户选择不同契约模式的重要因素这一基础假定,建立计量模型并运用Multi-nomial Logit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户销售阶段技术效率普遍偏低,均低于生产技术效率,但不同销售渠道的技术效率有显著差异。相对于最为传统的农户自行零售方式而言,以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为代表的交易成本对农户选择不同的契约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农户特征对选择不同的交易渠道影响不显著。在农产品市场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为逐步解决传统农产...
关键词:
梨农 交易费用 契约方式 销售渠道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斌
本文收集了1998—2002年间进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并增加当期利润的132家深沪上市公司数据,在一一配对的基础上首先应用单变量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单独就研究样本进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程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及问题讨论,得出了四点基本结论。
关键词: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契约动因 实证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刚 梁上坤 王玉涛
会计稳健性在银行借款契约中居于重要地位。借款人采用高水平的稳健性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相应地,银行会提供一定的优惠作为回报。使用手工收集的2000-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单笔银行贷款为研究数据,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强,企业获得的每笔贷款金额越大,贷款期限越长,贷款的利率越低。另外,我们发现在法制环境越好,优惠政策越多,政府干预越少的地区,上述关系更为显著。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银行借款契约 制度环境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铮 李增泉 王景斌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要低于私有企业。本文对两类公司事后违约概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检验结果说明,公有企业较低的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主要源于政府对公有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实质上起到了为公司贷款提供隐性担保的作用,而非政府直接干预银行贷款决策的结果。
关键词:
所有权性质 会计信息 债务契约 政府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欣悦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两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与债务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无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而且在市场化进程比较低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银行贷款的作用更明显,说明在政府干预大、市场发育不健全的地区,政治关联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从而改善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
政治关联 债务契约 市场化进程 民营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远 毕文泰 张越杰
契约农业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形式。本文构建契约农业影响养殖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610份肉牛养殖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参加契约农业能显著提升养殖户收入水平,销售合同和生产管理合同均能显著增加养殖户收入,其中生产管理合同的影响程度更大。组群差异分析发现,契约农业对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和养殖培训等不同组群养殖户收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养殖成本和养殖技术在契约农业与养殖户收入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即契约农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促进养殖户增收。养殖接力在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提升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契约农业的发展;根据养殖户资源禀赋特征,完善公司与养殖户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干中学”效应,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契约农业中着力推广“母畜分户饲养、仔畜集中育肥”的接力式养殖经营方式,以推动畜牧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白智奇 于洪鉴
本文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切入,利用我国A股2010—2016年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契约参照点作用下,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高管职务侵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明显受到契约参照点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相较于契约参照点得益越少,其职务侵占动机越强。进一步,"得益—损失"价值函数下处于损失区域的高管职务侵占倾向对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契约参照点效应与职务侵占二者的敏感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显著差异。抑制机制方面,所选取的外部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个体补偿激励皆能有效抑制高管职务侵占倾向。本文解释了激励实践与最优契约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及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蕊 王洋洋
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公司战略对审计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的战略越激进,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签订的审计契约就越不稳定,下一年越可能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并且,公司战略对审计契约的上述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此外,无论是否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战略较为激进的公司下一年的审计定价均显著提高;发生变更后,继任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战略较为激进的新承接客户配置了经验更丰富的注册会计师,降低了其盈余管理程度。这表明,公司战略是审计主客体双方确定审计聘用关系时都会考虑的重要因素,激进的公司战略背后隐藏的审计风险将被会计师事务所识别和应对。
关键词:
公司战略 审计契约 事务所变更 审计定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富生 沈永建 尤海峰
工资是高管激励员工的主要工具,也可能是高管和员工侵犯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以高管继任过程中职工薪酬的变化为背景,分析了高管实现控制权私利最大化过程中,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公司政治的形成及经济后果。实证发现,上期职工工资越高,本期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低;在高管继任当年,变更企业的职工工资具有显著增长;相比内部提拔的高管,外部来源的高管会更大幅度地提高职工工资。进一步地,本文将高管继任过程中的工资增长分离为:经济激励动机的增长和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我们发现,出于经济激励动机的工资增长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出于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则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这表明,高管和员...
关键词:
高管继任 职工薪酬 隐性契约 公司政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高良 薛宇婷 李星
基于债权人视角研究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契约。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获得的债务期限越长、债务资本成本越低以及债务规模越大,即债权人愿意为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的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债务契约。这一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和披露战略信息含量较高的企业中,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债务契约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渠道分析发现,前瞻性信息披露通过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改善了债务契约。研究结果对认可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债务风险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泽光 敖小波 吴秋生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债务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效应遭到严重扭曲,债务融资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约束作用;本文还发现,在内部治理的各因素中,最终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经理人激励程度对债务治理效应的发挥有显著的影响,董事会独立性与勤勉程度、监事会监督力度对债务治理效应发挥的影响不显著;内部控制对债务治理效应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笔者提出了强化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的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关系投资、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杠杆水平——基于关系契约与规则契约理论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及其治理效果: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
盈余储备、违约预测与债务契约的有效性——来自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995~2010年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来自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观念、薪酬契约与管理层决策行为——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的经验证据
农地流转农户契约选择及机制的实证研究——来自贵州省三个县的经验证据
心理契约对农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省413户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
信息透明度与经理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契约环境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外籍高管驱动高管薪酬增长了吗——来自契约参照点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