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3)
2023(15098)
2022(13215)
2021(12375)
2020(10354)
2019(23964)
2018(23537)
2017(46626)
2016(25084)
2015(28082)
2014(28004)
2013(27199)
2012(25014)
2011(22282)
2010(22025)
2009(20060)
2008(19302)
2007(16600)
2006(14399)
2005(12202)
作者
(69478)
(57870)
(57370)
(54757)
(37083)
(27589)
(26118)
(22714)
(22054)
(20621)
(19769)
(19337)
(18218)
(18035)
(18030)
(17767)
(17295)
(17252)
(16597)
(16407)
(14215)
(14077)
(13981)
(13233)
(12970)
(12850)
(12667)
(12655)
(11574)
(11374)
学科
(99517)
经济(99409)
管理(74383)
(70673)
(58685)
企业(58685)
方法(50699)
数学(45125)
数学方法(44542)
(27237)
(27046)
中国(24762)
业经(21380)
地方(19332)
(19157)
(18628)
贸易(18624)
(18081)
农业(18018)
(17599)
财务(17525)
财务管理(17487)
(17382)
企业财务(16623)
理论(16135)
技术(15779)
环境(15547)
(15060)
(14956)
银行(14922)
机构
学院(348726)
大学(348663)
管理(143719)
(141115)
经济(138149)
理学(125806)
理学院(124544)
管理学(122395)
管理学院(121768)
研究(110490)
中国(82136)
(72003)
科学(67174)
(65161)
财经(53065)
(52984)
(52861)
中心(51439)
业大(51331)
(49347)
(48508)
研究所(48415)
北京(44799)
(44734)
师范(44334)
经济学(42525)
农业(41334)
(40867)
(39927)
财经大学(39759)
基金
项目(245507)
科学(194119)
研究(180699)
基金(179338)
(154937)
国家(153677)
科学基金(133734)
社会(114001)
社会科(108189)
社会科学(108164)
(95179)
基金项目(94972)
自然(87571)
自然科(85539)
自然科学(85518)
自然科学基金(83992)
教育(83851)
(80072)
资助(74916)
编号(74114)
成果(59053)
(54905)
重点(54241)
(51600)
(51039)
课题(50155)
教育部(47604)
创新(47552)
科研(47080)
国家社会(46681)
期刊
(144853)
经济(144853)
研究(100032)
中国(58092)
学报(51702)
管理(50911)
(48617)
科学(48065)
(46755)
大学(40328)
学学(38084)
教育(37242)
农业(32551)
技术(31129)
(30530)
金融(30530)
财经(25164)
业经(24587)
经济研究(23525)
(21336)
问题(18919)
理论(17116)
图书(17074)
技术经济(16789)
科技(16162)
统计(15970)
(15913)
实践(15753)
(15753)
商业(15428)
共检索到489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波  
本文采用月度频率数据,运用V A R模型对比分析了操作工具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存款基准利率工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较显著,存款准备金比例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央银行应加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构建起利率主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波  
利率政策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提升了该工具的重要性。采用月度和季度两种频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比例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等三大工具对操作目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比例的影响效果最佳,存款基准利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中央银行应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起利率主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波  
利率政策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提升了该工具的重要性。采用月度和季度两种频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比例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等三大工具对操作目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比例的影响效果最佳,存款基准利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中央银行应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起利率主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孟亮  李海艳  贺方  
对于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当如何选择。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单目标、双目标、多目标的争论。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以后,多数学者已经接受了将币值稳定固定为单一目标或双重目标、首要目标的观点,但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自20世纪9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黄波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引起了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的同向变动,而名义利率则引起了反向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贡献度小于名义利率;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反应是迅速的。并且建议,中央银行应当继续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逐步改革汇率制度,发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功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家和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由来已久,国内某些学者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多目标的互为矛盾的体系,使用它只能引起央行调控经济的效率下降。在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之后,笔者提出应该准确地理解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提出应该按照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来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彦生  李东元  
本文采用前瞻性泰勒规则对新凯恩斯模型中的货币规则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模型,通过反应函数和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新凯恩斯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而且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经验性结论。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利率没有完全自由浮动的前提下,利率政策还很难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丽  王世龙  
非常规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针对本国经济"顽疾"的主要治疗方法。极低的利率水平,规模巨大的货币总量能否再次使得日本国内的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从而引发新的金融和资产泡沫,值得人们警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仍很难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变得更加消极,有使国内消费总需求进一步减少和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面对总需求不足的困境,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丽  王世龙  
非常规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针对本国经济"顽疾"的主要治疗方法。极低的利率水平,规模巨大的货币总量能否再次使得日本国内的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从而引发新的金融和资产泡沫,值得人们警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仍很难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变得更加消极,有使国内消费总需求进一步减少和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面对总需求不足的困境,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当务之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科学合理地界定“币值稳定”的内涵 ,不仅是完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需要 ,而且直关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应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币值稳定” ,(1 )合理的“量度” ,该“量度”应是一个目标区 ,高于该值的通货膨胀和低于该值的通货紧缩都是币值不稳定的表现 ;(2 )可行的指标体系 ,包括检讨指标和预警指标 ,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重点关注和参考预警指标 ,以克服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洋  
根据九七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社会各界要求中央银行“采取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因此有专家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多目标约束。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汪洋博士(在读)为本刊撰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稳定币值、稳定物价与稳定货币的重大差异,指出我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外部均衡的目标约束下,实际演变成人民币汇率稳定优先于国内物价稳定的政策选择。文章分析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人民币物价稳定的冲突并探讨了中国经济在目前外需不足的情况下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耀明  胡莹  仲伟周  
本文选取1998年第一季度-200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我国利率途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途径不通畅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传导作用,而货币供给量却表现出相对显著的传导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揭示我国应重视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完善,并提出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改革、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规程中作用不可替代,利率政策效果一直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高度关注。本文在货币政策操作规程的框架下,国外文献研究主要从货币内生有效论和货币外生弱有效论,国内研究则从有效论、无效伦和局限论等角度来归纳利率政策效果,并总结了规范性和实证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率政策效果未来研究若干主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