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1)
2023(8951)
2022(7670)
2021(7256)
2020(6130)
2019(14171)
2018(13893)
2017(27191)
2016(14034)
2015(15651)
2014(15059)
2013(14455)
2012(13051)
2011(11167)
2010(10645)
2009(9293)
2008(8522)
2007(6916)
2006(5539)
2005(4611)
作者
(35838)
(30266)
(30040)
(28458)
(19077)
(14381)
(13764)
(11834)
(11729)
(10485)
(10333)
(10084)
(9719)
(9294)
(9062)
(9050)
(8904)
(8870)
(8678)
(8528)
(7170)
(7128)
(7103)
(6852)
(6783)
(6761)
(6297)
(6233)
(6029)
(5935)
学科
(55004)
经济(54954)
管理(39083)
(36421)
(30162)
企业(30162)
方法(28884)
数学(26295)
数学方法(25909)
(13810)
(13440)
中国(12920)
地方(12374)
业经(11509)
(10577)
(9858)
贸易(9855)
(9532)
(9345)
银行(9337)
(9185)
财务(9147)
(9144)
金融(9142)
财务管理(9114)
农业(9018)
(8906)
(8857)
企业财务(8683)
技术(8516)
机构
大学(181307)
学院(180522)
管理(76393)
(73510)
经济(72074)
理学(67145)
理学院(66405)
管理学(65145)
管理学院(64799)
研究(53536)
中国(42054)
(38952)
(32679)
科学(32260)
中心(28273)
财经(27178)
业大(26864)
(25145)
(24697)
(24419)
北京(23705)
(23335)
(22987)
经济学(22822)
师范(22740)
研究所(21488)
财经大学(20972)
经济学院(20857)
(20765)
经济管理(19970)
基金
项目(136801)
科学(110699)
基金(103342)
研究(97892)
(89519)
国家(88874)
科学基金(79686)
社会(64631)
社会科(61578)
社会科学(61565)
基金项目(56210)
自然(53361)
自然科(52278)
自然科学(52263)
(51553)
自然科学基金(51298)
教育(45685)
(44425)
资助(41177)
编号(38127)
(30598)
重点(30263)
(29248)
(28325)
成果(28054)
国家社会(27559)
创新(27387)
教育部(26927)
科研(26905)
人文(26449)
期刊
(70281)
经济(70281)
研究(46450)
中国(30905)
管理(27436)
学报(25579)
(25397)
科学(24593)
大学(20948)
(20018)
学学(19805)
技术(17722)
(16185)
金融(16185)
教育(14985)
农业(14069)
财经(12754)
业经(11521)
经济研究(11225)
(10917)
问题(9665)
理论(9373)
资源(9093)
统计(8738)
实践(8678)
(8678)
图书(8594)
科技(8587)
技术经济(8467)
(8460)
共检索到247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政寰  金勇进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PM2.5监测站最优化空间网络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基于GPD模型和最大稳定过程的。模型拟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边际分布,即GPD模型估计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最大稳定过程模型部分。我们把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北京市主城区的17个PM2.5监测站2013年12月5日至2017年8月5日的数据中,并利用ACLIC选择Schlather模型作为最大稳定过程模型进行分析。最终,在由网格方法得到的231个备选点中,选择了熵值最大的10个备选点作为新监测站的位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政寰  金勇进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监测站网络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网格法找出了231个备选点的位置,其次利用GPD模型拟合了北京市主城区的17个PM2.5监测站数据分布的尾部特征,再利用SVR模型估计出231个备选点的参数估计值,最后通过生成各备选点的模拟值,并选择熵值最大的位置作为建立新监测站的位置。笔者将本文提出方法应用于北京市主城区17个PM2.5监测站2013年12月5日至2017年8月5日的数据后,挑选出了首都机场附近作为PM2.5新监测站的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晏振  田茂再  
文章利用分位回归方法分析北京市的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以及一氧化碳(CO)这四种空气污染物与PM2.5的影响关系。通过构建线性参数分位回归模型和单指标分位回归模型估计具体影响系数,结果显示这四种空气污染物对PM2.5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在高分位时比低分位的影响更为突出。通过实证知道,分位回归方法相对于均值回归更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全貌,更全面确切地反映回归信息。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梅波  田茂再  
本文利用时空模型对影响PM2.5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分别用全模型和简化模型刻画各个影响因素的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首先本文将影响PM2.5浓度的因素分为两类:相关污染气体浓度和气象条件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PM2.5浓度的影响大小。其次探讨了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影响的空间特征。文章选取北京市2015年35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全年的气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气体、、对PM2.5浓度的直接影响为正,影响力依次递减,相反的作用显示为负,且影响力相对较弱。和主要通过直接影响,而主要通过与气象因素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梅波  田茂再  
本文基于时空模型和非对称拉普拉斯分布提出一种新的时空分位回归模型。本文主要将空间域利用薄板回归样条展开,结合混合模型与样条之间的关系,得到分层贝叶斯分位回归模型。利用MCMC算法得到参数的后验分布,并对模型中系数的空间域进行预测。本文同时融合降秩近似的方法,简化了计算复杂度。区别于已有时空分位模型,本文考虑了协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非直接对时间或空间效应整体进行建模,有利于深入研究协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测的空间域与真实的空间域十分接近,并在不同分位水平下,有效地估计了协变量影响的空间效应差异。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北京市PM2.5浓度的研究,分析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有坤  樊杰  
在生产生活活动对国土空间的旺盛需求背景下,人们却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必须明确区域城市空间相对合理的增长上限。以区域人居环境的相对最优化为目标,从城市化角度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生态景观单元是否适宜于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北京市为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地形坡度、生态功能、生态价值等4个方面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得到北京区域城市空间增长最小累积阻力分布;同时借鉴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尝试对处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上限及阈值区间进行确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海超  
为进一步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提出"以降低PM2.5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攻坚战,完成2012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万亩的工作目标。可以看得出来,为了治理PM2.5,北京市可谓煞费苦心。20万亩绿化造林工程重点在六环路两侧、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拆迁腾退地区,以及重要道路河流两侧和荒滩荒地、航空走廊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园 张永安  
基于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YM2. 5排放关系视角回答PM2.5排放源争议以及减排措施的有效性问题.文章基于2008-2014年季度数据.利用X-12-AR1MA方法分析YM2.5排放数据的季节性波动.并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PM2.5排放数据不存在稳定季节性和移动季节性特征;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是PM2.5排放的格兰杰原因;第二产业是PM2.5排放的长期主要来源.累计效应稳定在巧.短期波动对PM2.5排放产生较强促排效应.但在滞后3期出现抑排效应.表明减排措施存在滞后效应;第三产业长期为抑排效应.累计效应稳定在-3.但在滞后3期出现促排效应.表明存在PM2.5排放部门;方差分解结果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跃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型货车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货运车辆超载的检测一般分为两种形式:高速路人工突击检查和监测站检测。由于货运车辆的增多,传统的检测超载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车辆超载的监测,高速路监测站面临巨大的检测压力并造成车辆在监测站的累积,导致车辆和驾驶人员待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军  宁晓刚  刘纪平  邱士可  王浩  王超  
基于1990年、2002年、2013年的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北京城区边界信息提取,从城市扩展过程、空间形态、扩展类型、空间结构演变4个方面对北京市城区空间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3年北京市辖区城区面积扩展了559.20 km~2,2013年的城区面积是1990年的2.29倍,城区面积扩展明显;北京市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1990—2002年、2002—2013年两个时段的城市扩展面积及速率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前期以中心城区外围的"片状"扩展为主,后期以内部填充的集约式扩展为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新亚  郁明谏  王璞  张志鹏  
农情监测站点在全国的合理分布 ,是农情监测工作具有科学性的基础。本文以棉花监测为例 ,讨论了棉花监测站布局的理论方法 ,并提出相应的布局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宜青  潘峰华  江小雨  曲亚霖  梁进社  
国内外有关风险投资(VC)空间集聚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层面,本文基于北京市VC机构的位置和联合投资信息,运用本文空间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研究VC机构的空间集聚和合作网络。空间分析发现,VC机构主要集聚在CBD、金融街、中关村三大核心区;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分散—集聚—再分散的趋势。其中,国资机构主要集聚于金融街,外资机构主要落户于CBD,且以私募基金(PE)类机构为主;中关村则依托高新技术成为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区。叠加合作网络后进一步发现,城市尺度下的VC机构合作并不受地理区位限制,并且各个VC集聚区之间关系颇为紧密。按"中心度"到"边缘—核心"的递推分析表明,外资机构在北京市风险投资合作网络中具有突出地位,其对联合投资的偏好主导了网络的形态。国资虽占据了部分网络节点但核心地位不够突出,而本土民营机构虽然数量较大但在网络中多处于半边缘位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梦天  王之  
在2012到2015年的短短3年间,我国公开的PM2.5数据实现了从空白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每小时实时发布的飞跃,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本文以各城市陆续公开PM2.5监测数据作为自然实验,利用96个地级市的月度房价面板数据结合PM2.5浓度卫星遥感数据,在双重差分的研究框架下,研究PM2.5信息公开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公开后,以PM2.5为代表的空气质量在城市房价上的资本化明显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PM2.5关注度越高的城市受到的影响越大;集中统一发布和城市单独发布这两种公开方式对不同城市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信息公开对地区房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影响。基本结论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公开可比的空气质量信息已经成为影响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空气整治力度、打造蓝天城市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霄  王秀成  杜忠锋  
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麦克风,它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聚居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对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更有着积极意义。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有效地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积极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化解,对国家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对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有其特殊性和对应方略,及时合理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处置有规律可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