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6)
- 2023(10929)
- 2022(9473)
- 2021(8968)
- 2020(7860)
- 2019(18572)
- 2018(18636)
- 2017(35988)
- 2016(19675)
- 2015(22513)
- 2014(22626)
- 2013(22112)
- 2012(20240)
- 2011(18119)
- 2010(18042)
- 2009(16628)
- 2008(16301)
- 2007(14353)
- 2006(11974)
- 2005(10225)
- 学科
- 济(80725)
- 经济(80650)
- 管理(55068)
- 业(53826)
- 企(44613)
- 企业(44613)
- 方法(44061)
- 数学(39723)
- 数学方法(39037)
- 农(20960)
- 财(20162)
- 中国(18342)
- 学(17855)
- 业经(15830)
- 地方(14554)
- 贸(14548)
- 贸易(14542)
- 易(14119)
- 农业(13820)
- 理论(13553)
- 务(13464)
- 财务(13403)
- 财务管理(13371)
- 制(12684)
- 企业财务(12636)
- 和(12342)
- 技术(11928)
- 环境(11348)
- 银(10448)
- 银行(10411)
- 机构
- 学院(278997)
- 大学(277547)
- 管理(110758)
- 济(109967)
- 经济(107683)
- 理学(96931)
- 理学院(95907)
- 管理学(93733)
- 管理学院(93237)
- 研究(88390)
- 中国(65697)
- 科学(57718)
- 京(57041)
- 农(48781)
- 财(48142)
- 所(45009)
- 业大(44685)
- 中心(42062)
- 研究所(41532)
- 江(40939)
- 财经(39532)
- 农业(38889)
- 经(35900)
- 范(35267)
- 北京(35003)
- 师范(34823)
- 经济学(33465)
- 院(32387)
- 州(32245)
- 技术(31027)
- 基金
- 项目(195621)
- 科学(153622)
- 基金(142075)
- 研究(137931)
- 家(125192)
- 国家(124218)
- 科学基金(106773)
- 社会(85351)
- 社会科(80949)
- 社会科学(80924)
- 省(77635)
- 基金项目(75166)
- 自然(72643)
- 自然科(70974)
- 自然科学(70957)
- 自然科学基金(69658)
- 划(65876)
- 教育(65598)
- 资助(59955)
- 编号(56162)
- 重点(44664)
- 成果(43817)
- 部(43236)
- 发(41377)
- 创(40890)
- 科研(38820)
- 课题(38348)
- 创新(38229)
- 计划(37434)
- 教育部(36605)
- 期刊
- 济(110305)
- 经济(110305)
- 研究(70596)
- 中国(48415)
- 学报(45507)
- 科学(41832)
- 农(41772)
- 财(38593)
- 管理(38359)
- 大学(34067)
- 学学(32371)
- 农业(28487)
- 教育(27616)
- 技术(27426)
- 融(19718)
- 金融(19718)
- 业经(18892)
- 财经(18888)
- 经济研究(17890)
- 统计(16306)
- 经(16161)
- 业(16099)
- 问题(14923)
- 策(14743)
- 技术经济(14460)
- 版(13761)
- 决策(13502)
- 资源(13399)
- 商业(12705)
- 科技(12600)
共检索到384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芃 陈新军
根据2008—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得到的生产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分析捕捞主渔汛期间(1—4月)阿根廷滑柔鱼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同时与实际作业位置相比较,结合海洋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年份分布差异的原因。模型运算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潜在分布区域的变化与实际作业位置变动基本一致;南北方向上,2008年和2009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广泛,而2010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狭窄,且主要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陆化杰 刘必林 钱卫国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鱿钓船船队重要的捕捞对象,准确预测中心渔场可以为科学地指导渔业生产提供依据。根据2000-2005年1-5月主渔汛期间我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海域的鱿钓生产数据,结合遥感获得的表温及叶绿素a数据,分别将作业次数百分比和单位渔船日产量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法建立基于表温和叶绿素a因子的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利用2005年1-5月生产数据及环境资料对HSI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认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SI大于0.6海域,其作业次数比重达到76%以上,各月平均日产量均在7.2 t/d以上。研究表明,基于表温和叶绿素a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测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 刘赫威 余为 陈新军 朱文斌
根据2013—2017年1—4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公海渔场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南极海冰覆盖范围和作业渔场内54、96、193 m的水温等环境数据,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表征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适宜性情况,以HSI≥0.6的海域范围占比表示适宜栖息地的变化,探究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温度的关系,评估南极海冰变动引起的渔场内海水降温效应对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不同水层温度和阿根廷滑柔鱼HSI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水温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海冰高的年份栖息地适宜性要高于海冰低的年份。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不同水层水温降低0.1、0.3、0.5和1.0℃的情况下,随着水温的降低,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发生明显变动:当水温降低不超过0.5℃时,整个海域适宜栖息地面积略微上升;而水温降低1.0℃时,适宜栖息地急剧减少。不同海域内适宜栖息地变化具有差异,适宜栖息地整体向阿根廷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线内移动,且EEZ内的适宜栖息地占比显著升高,公海范围适宜栖息地变化较小,而福克兰群岛EEZ内适宜栖息地占比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内垂直水温降低幅度较高时,可能导致其向阿根廷近海移动,而福克兰群岛EEZ内的栖息地将大幅减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李建华
根据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胴背长范围为166~266 mm),提取出264对角质颚(雌性143对,雄性121对),测定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下喙长(LRL)、下喙宽(LRW)、下侧壁长(LLWL)、下翼长(LWL)等6个形态参数,按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0~7级进行了划分,分析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色素变化,及其与个体生长、性腺成熟度以及角质颚生长等因素的关系。分析认为,1—3月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色素沉积以3级为优势,占总样本的35.98%。色素沉积的平均等级总体上随着月份推移而增加。胴背长与体质量随着色素沉积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关关系显著(P<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2008年1-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采集了259尾阿根廷滑柔样本(胴长范围为193~364 mm),对其耳石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耳石的形态上,翼区最大,侧区稍小,背区最小。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与胴长ML呈幂函数关系(P<0.05),背侧区长DLL、侧区LDL和吻侧区长RLL与胴长ML呈指数函数关系(P<0.05);而各参数与体重W则全部呈指数函数关系。随着胴长增加,虽然耳石绝对尺寸都逐渐增大,但相对尺寸逐渐减小,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即最大宽度、吻区宽度,背区、侧区、吻侧区、翼区的长度以及吻区宽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为56....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形态特征 西南大西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闫杰 许强华 陈新军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重要的经济大洋性头足类,其种群结构较为复杂。本研究采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8个基因座位上,共检测出172个等位基因,每个基因座位检测到10~30个等位基因不等。8个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500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074 1。各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300 0~0.775 0,期望杂合度(He)为0.484 2~0.977 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04 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73 4。8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853 6。...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赫威 余为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年间产量差异明显,波动较大。西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区复杂多变的海洋结构是引起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洋环境要素对阿根廷滑柔鱼早期生活史、种群结构、繁殖、年龄与生长、营养级等生物学习性产生重要影响。此外,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丰度与空间位置对中尺度的海洋环境与大尺度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会因其变动迅速做出响应。经归纳与分析,本文认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阿根廷滑柔鱼的影响时,除各尺度的非生物因素外,还应考虑生物因素影响和种群内部动力过程,并建立基于个体的海洋动力学模型,探究阿根廷滑柔鱼完整生活史以及评估环境对其影响,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峰 陈新军 范江涛 雷林 官文江
提高渔情预报技术是渔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渔情预报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根据我国在西南大西洋海域生产的鱿钓统计数据,结合海洋环境因子,利用栖息地指数方法构建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自主研发了软件预报系统。同时,利用实时的表温、叶绿素和海面高度距平值等海洋环境因子,对2009年生产作业情况进行了验证。分析认为,实际作业渔场基本上都分布在栖息地指数为0.5以上的海域,1-4月份中心渔场预报准确率为57%~74%,平均准确率为68.29%。研究认为,栖息地指数模型可较为准确地用来预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同时依靠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了中心渔场预报的智能化。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方舟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也是中国大陆鱿钓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特性及其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合理开发、有效管理资源的基础。本文根据2000~2010年中国大陆鱿钓渔业在西南大西洋39°~51°S、57°~67°W海域的生产统计数据,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及与海洋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月间,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及作业次数在纬度方向由南向北逐渐递增,经度方向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增。不同年份间,阿根廷滑柔鱼渔场重心纬度方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青鹏 丁琪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是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洋海域,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等鱿鱼钓船重要的捕捞种类之一。本研究综合考虑生物、经济、社会3个目标着手探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适方案。以2001-2010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及福克兰群岛鱿钓生产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资源进行分析,模拟了13种捕捞策略下短期(1-5年)、中期(10年)、长期(20年)的资源开发结果。研究认为,方案8、方案11时的捕捞策略,捕捞努力量分别为30.14万船次、30.75万船次,既不会对阿根廷滑柔鱼资源构成较大威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方舟 刘必林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测量了491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和耳石重量(雌性274枚、雄性21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对耳石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耳石的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耳石中心为黑色,呈水滴形;从核心到侧区边缘,轮纹宽度由窄至宽,亮度由明至暗;侧区到北区边缘,轮纹则由宽至窄,亮度由暗至明。根据生长纹的宽度和颜色的明暗,可将整个耳石分为3个区域,即后核心区、暗区、外围区。不同群体间耳石总长(TSL)和最大宽度(MW)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根据2007-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560对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样本,以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背区长(DDL)、背侧区长(DLL)、侧区长(LDL)、吻侧区长(RLL)、吻宽(RW)、吻区长(RL)、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作为耳石各区生长指标,以耳石MW与TSL之比、RW与RL之比、WW与WL之比作为表征耳石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研究性别、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等个体差异对耳石各区生长和外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TSL、MW、DLL、DDL、RLL、RL、WL和WW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根据2007年2-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生产期间所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数据,对其性成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例约为1.1:1。雌雄性腺成熟度差异大,雄性个体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Ⅳ、Ⅴ期占总样本的78.4%,雌性仅占48.1%。雌性群体3月开始大批量性成熟,4月开始大批量产卵;雄性群体2月即开始大量性成熟,并开始交配。经拟合,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雌雄个体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分别为264.9 mm和208.5 mm。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张健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鱿钓船的重要捕捞对象之一,掌握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关系是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根据2001年1-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的生产数据和各主要环境因子资料,利用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专用软件Marine Explore 4.0按0.5°×0.5°的格式绘制了CPUE与海表温度(SST),叶绿素(CHL),盐度,海表面高度(SSH)四个主要环境因子关系的分布图。结果显示:1-5月产量主要分布于44°~54°S,56°~66°W,3月产量达到最高;各月份最适SST分别为:13~14.5℃、12.5~14℃、9~13.5℃、8~13℃、6.5~10℃;各月份最适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方舟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mm,雄性胴长164~248 mm。随着月份推移,雌性占比逐月递减,从12月份的84.21%递减至次年3月份的27.03%;雄性个体占比则逐月递增,从12月份的15.79%递增至次年3月份的72.97%。雌性样本超过3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雄性个体超过6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在性腺功能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