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2)
2023(12139)
2022(10412)
2021(9903)
2020(8446)
2019(19520)
2018(19192)
2017(36917)
2016(19951)
2015(22405)
2014(22372)
2013(21908)
2012(20240)
2011(18247)
2010(17989)
2009(16667)
2008(16249)
2007(14379)
2006(12108)
2005(10813)
作者
(56818)
(48058)
(47698)
(45751)
(30059)
(23153)
(21858)
(18908)
(18073)
(16820)
(16263)
(16246)
(15048)
(15023)
(14922)
(14706)
(14691)
(14073)
(13840)
(13743)
(11743)
(11594)
(11587)
(10945)
(10891)
(10696)
(10483)
(10442)
(9604)
(9515)
学科
(84490)
经济(84386)
管理(55541)
(51976)
(41864)
企业(41864)
方法(40489)
数学(36406)
数学方法(35946)
(22982)
(21773)
中国(19788)
(18374)
地方(16876)
业经(16364)
(15866)
农业(15062)
(14810)
贸易(14806)
(14350)
(13216)
财务(13169)
财务管理(13132)
企业财务(12448)
(12009)
银行(11981)
(11950)
环境(11936)
(11842)
金融(11839)
机构
大学(282140)
学院(281651)
(114382)
经济(111945)
管理(109261)
理学(94877)
理学院(93764)
研究(92265)
管理学(91987)
管理学院(91466)
中国(69659)
(58838)
科学(57980)
(52157)
(49220)
(46049)
中心(44461)
业大(44381)
研究所(42116)
财经(42075)
(41898)
农业(38983)
(38247)
(37105)
师范(36719)
北京(36155)
经济学(35572)
(33859)
(32699)
经济学院(32318)
基金
项目(195481)
科学(154212)
基金(143394)
研究(139501)
(125862)
国家(124889)
科学基金(107350)
社会(88790)
社会科(84110)
社会科学(84085)
基金项目(76807)
(76240)
自然(71164)
自然科(69513)
自然科学(69491)
自然科学基金(68207)
(64789)
教育(64670)
资助(58025)
编号(56321)
重点(44323)
成果(44298)
(43419)
(41485)
(40287)
课题(38384)
科研(38203)
创新(37780)
国家社会(37016)
教育部(36999)
期刊
(120972)
经济(120972)
研究(76173)
中国(52243)
学报(44980)
(43961)
科学(42152)
(41293)
管理(37119)
大学(33807)
学学(32096)
农业(29691)
教育(25297)
技术(24440)
(23327)
金融(23327)
财经(20432)
业经(20329)
经济研究(19246)
(17464)
问题(16661)
(15724)
资源(14402)
统计(14095)
(13969)
技术经济(13506)
理论(12912)
(12749)
(12479)
商业(12355)
共检索到40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琳  宋戈  张远景  王盼盼  
适宜的分析粒度是保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准确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应用遥感、GIS手段及景观指数法,探讨景观指数随分析粒度变化效应,综合面积精度损失评价,确定最佳分析粒度。从景观要素空间组成、空间形态、空间关系及空间构型4个方面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部分景观指数与粒度可拟合为数学函数关系,并确定最佳分析粒度为100m;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为旱地和林地,旱地景观优势明显,是基质景观;水域空间形态最复杂,林地、旱地等农业用地景观形状较不规则,建设用地和园地形状最简单;旱地、建设用地分布很均匀,水田、其他用地分布较合理,各乡镇间林地、草地及水域分布差异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王盼盼  王越  周春凤  张雪  闫飞  
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以1976—2011年间12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像,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在RS、GIS技术支持下,对研究区1976—2011年各种用地类型的数量变化、结构变化、组合方式变化特征及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以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方式以旱地和林地为主,其中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0%以上。1976—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从而导致旱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面积明显增多,主要由旱地转入;牧草地面积减少,其转出主要为旱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水域和园地面积逐渐减少,水田面积增多。21976—2011年,研究区景观分离度、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形状均呈下降趋势,1976—1988年、1988—2000年、2000—2011年3个时间段内,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分布的集散程度呈现出"集中—分散—集中"的变化特征;格局整体稳定性呈"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复合稳定性特征;格局形状呈"简化—复杂—简化"的变化特征。31976—201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频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的富江乡和松花江乡,东部的洼兴镇与西部的西集镇和红光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钟星  袁春  
研究目的:基于鹤峰县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的景观指数类型及景观水平的粒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应用。研究结果:在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较明显,随粒度的变粗,景观指数可归为单调下降、不规则变化和基本无变化3类;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斑块密度;裸地和水田是对粒度响应最敏感的两种土地覆盖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粒度效应不明显,斑块密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粒度响应最强烈,丰富度指数则最弱。研究结论:粒度效应与所选粒度的变化范围、数据聚合方式、分析景观类型的多少、比例尺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关系,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考虑更加全面。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柳清  宋戈  王越  
从影响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生产力和结构受胁度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以GIS为手段,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别估算1986年与2009年巴彦县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总体呈增大的趋势。1986年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综合值介于(0.2,0.4],生态潜力等级属于Ⅱ级,生态潜力较小;2009年生态潜力综合值介于(0.4,0.6],生态潜力等级属于Ⅲ级,生态潜力中等。结构受胁度是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的首要因素,结构生产力次之,人口密度、土地退化指数、生态环保投入率、森林覆盖率以及气候生产潜力、劳动力密度、机耕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立根  赵新峰  宋超  王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通过对黄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再转化为栅格Grid图,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分别以25 m和100 m为步长在25~500 m和100~2 000 m的粒度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对比2个不同范围粒度域上景观指数呈现的异样性,并尝试性地提出理论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9种景观指数有4种不同的变化规律,2个不同步长不同粒度域的景观指数有2类变化规律,且理论景观指数的提出对一些指数可以很好地解决同一个地方用不同分辨率所计算出的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把结果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上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冀亚哲  张小林  吴江国  李红波  
研究目的:对因空间粒度变化导致的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差异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概率矩阵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结果:采用中心属性原则所得到的4种空间粒度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势景观类型对空间粒度变化不敏感;空间粒度增加的过程中,各景观类型主要流向为耕地,显示耕地景观的基质特性,其他景观类型则镶嵌其中;景观水平上,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的空间连接性上升,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不均衡,优势斑块类型的比例上升,其他斑块类型的优势度下降,斑块分布更为分散;中心值原则保证各景观类型组分与现状图保持基本一致。在类型水平上,景观基质(耕地)面积上呈增大、空间上呈连片的趋势;景观廊道表现为连通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虎  雷国平  袁磊  王玉波  
本研究在GIS与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生态服务价值法对处于东北典型黑土范围的巴彦县1991-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991-2006年巴彦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呈单一化发展趋势,在土地利用程度上其土地利用整体处于发展期;1991-2006年巴彦县的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增加趋势,其它地类则减少,其中耕地增幅最大,为5.79%,草地减幅最多,达23.19%;15年间巴彦县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9235.41万元,减幅为3.65%,主要原因是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使得巴彦县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本昀  申怀飞  郑敬刚  吴国玺  
利用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标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优势景观类型为耕地,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5%左右,其次为建设用地和林地,其它面积较小的景观类型则呈补丁状散布在各个分区中;②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作用,造成河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区,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相对较高,景观优势度则相对较低;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平原地区,农业景观类型具有明显的主体地位,景观则呈现较低的多样性性和均匀度,而在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的山地平原过度地区,加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土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李传武  
以镇江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总体格局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初步地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镇江市最大优势景观类型为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0%左右,其次为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林地也是镇江市较为重要的景观类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显著的东西空间分异特征,在地形起伏较大的镇西丘陵区,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而景观优势度及集聚度则相对较低;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镇东平原区,景观呈现较低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而景观优势度及集聚度却较高;景观破碎化程度在镇江中东部地区较高,表明人类开发活动与景观破碎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京  常庆瑞  陈涛  
【目的】查清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ENVI 4.0软件对2006年延河流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结合野外考察,在ArcGis 9.0平台下获得延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根据国标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二级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耕地(水浇地、旱地)、园地(果园)、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内陆滩地、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河流水面)和其他土地(裸地、沙地、沼泽地、设施农用地)共7个大类17个二级类,分析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晓莹  罗艳菊  蓝万炼  
以湖南省保靖县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分形理论的多种维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结果表明:保靖县林地、耕地的盒维数最大,且均大于2,该区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要特征;水域的分维数最小,为1.963,体现了保靖县的水系比较集中.斑块形态分维数中维数最大为水域,1.674,园地最小,为1.1776,总体上体现该区域的景观破碎度不大,自然保护较好.以保靖县的行政区域为半径维数的测算中心,计算出未利用地分维数为2.2081,其他土地利用分维数均小于2但接近于2,说明未利用地从中心向外密度递增、其他用地从测算中心向周边用地均匀变化的景观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雅如  肖文发  滕明君  冯源  
1992—2012年,受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剧烈变化,论文选取工程建设重要时点1992、2002、2006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图,探讨景观格局指数在30~1 0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所选取的27个景观指数中,有14个对空间粒度变化高度敏感、3个中度敏感、7个低敏感、3个不敏感;不同类型景观(除裸地外)粒度效应规律相似。2)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粗呈5种变化规律:单调下降、单调上升、阶梯状上升、无明显变化、先增大后迅速下降。形状指数粒度效应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明显,聚集度指数、面积-边缘指数、多样性指数随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不受粒度粗细影响。因此,景观格局分析最适宜粒度范围为30~60 m。3)1992—2012年三峡库区整体景观异质性增大、优势度降低、呈小斑块密集格局;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破碎化加剧,林地面积稳步提升,连通性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吕钢  陈佑启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湿地保护是不利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结论:将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结合,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定性理解和定量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利用环渤海区域1985年、1995年和2000年3期TM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对该区域198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是区域主导的景观类型,1985年、1995年和2000年耕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55.96%、53.70%和55.64%;林地、建设用地是区域优势景观类型,林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21.12%、22.13%和20.95%,建设用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10.48%、11.83%和11.70%;1985年~1995年、1995年~2000年两个时期,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与耕地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