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05)
- 2023(18609)
- 2022(15896)
- 2021(14831)
- 2020(12643)
- 2019(28827)
- 2018(28710)
- 2017(55790)
- 2016(29771)
- 2015(33448)
- 2014(33191)
- 2013(32897)
- 2012(29926)
- 2011(26647)
- 2010(26797)
- 2009(24951)
- 2008(24487)
- 2007(21866)
- 2006(19276)
- 2005(16849)
- 学科
- 济(123388)
- 经济(123234)
- 业(112051)
- 管理(94962)
- 企(90545)
- 企业(90545)
- 方法(59075)
- 农(50935)
- 数学(49291)
- 数学方法(48519)
- 财(36008)
- 业经(35808)
- 农业(34362)
- 中国(31578)
- 务(24860)
- 制(24836)
- 财务(24778)
- 财务管理(24737)
- 企业财务(23433)
- 理论(22733)
- 地方(21991)
- 技术(21988)
- 学(21747)
- 贸(21497)
- 贸易(21486)
- 易(20889)
- 和(20364)
- 策(19569)
- 银(19232)
- 银行(19194)
- 机构
- 学院(427679)
- 大学(421077)
- 管理(175969)
- 济(173664)
- 经济(170164)
- 理学(152531)
- 理学院(151046)
- 管理学(148213)
- 管理学院(147452)
- 研究(131945)
- 中国(105096)
- 京(87788)
- 科学(80891)
- 财(80070)
- 农(77994)
- 业大(65835)
- 所(64718)
- 财经(64443)
- 江(62855)
- 中心(62372)
- 农业(59981)
- 经(58755)
- 研究所(58739)
- 北京(54630)
- 范(52154)
- 师范(51682)
- 经济学(51590)
- 州(50596)
- 财经大学(47786)
- 院(47580)
- 基金
- 项目(290712)
- 科学(230298)
- 研究(213307)
- 基金(212471)
- 家(183646)
- 国家(181982)
- 科学基金(158987)
- 社会(135861)
- 社会科(128552)
- 社会科学(128516)
- 省(114604)
- 基金项目(112332)
- 自然(103738)
- 自然科(101421)
- 自然科学(101398)
- 自然科学基金(99574)
- 教育(97792)
- 划(94385)
- 编号(88019)
- 资助(87952)
- 成果(68859)
- 部(63939)
- 重点(63862)
- 创(61710)
- 发(61579)
- 课题(58799)
- 创新(57123)
- 国家社会(55804)
- 科研(55493)
- 教育部(55169)
- 期刊
- 济(192964)
- 经济(192964)
- 研究(121371)
- 中国(77446)
- 农(75975)
- 管理(65636)
- 学报(63215)
- 财(62309)
- 科学(60393)
- 农业(51472)
- 大学(49784)
- 学学(47572)
- 教育(41050)
- 融(40912)
- 金融(40912)
- 技术(39792)
- 业经(37352)
- 财经(30836)
- 经济研究(29261)
- 业(26523)
- 经(26367)
- 问题(25224)
- 技术经济(22835)
- 版(20898)
- 统计(20770)
- 商业(20313)
- 现代(19935)
- 科技(19809)
- 理论(19526)
- 策(19293)
共检索到61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景峰 方蕾 徐佳斌
“因灾致贫”与“因灾返贫”是推进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保险作为农村经济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在风险发生时为农户提供损失补偿,从而为农村居民构筑生产安全网,是我国扶贫事业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出发,通过多重均衡模型来分析农业保险的扶贫效果,并从人口结构、补贴模式和市场组织形式三个角度来探讨保险精准扶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引入全额保险对收入水平较高农户效用的提升最为明显,而对收入水平较低农户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提高保费的补贴比例可以放大农业保险的扶贫作用,能够有效帮助一部分因保费支出而陷入贫困的群体脱离贫困陷阱。第三,自由投保模式的保险脱贫效果要优于强制性投保,并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农户破产概率。第四,提高保费补贴可以降低收入水平较低农户跌入贫困陷阱的概率,但随着保费补贴比例的提高,其扶贫脱贫的效果会逐渐降低,即存在边际递减的趋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 徐景峰 康凯
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帮助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精准扶贫理念下,本文将保险精算理论与多重均衡模型有效结合,建立基于农业风险-农业保险的多重均衡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量化农户在巨灾风险下的陷贫概率,讨论农业保险的扶贫效果,对农业保险有效扶贫对象进行识别,在差异化农业保险补贴和多样化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陷阱 多重均衡 陷贫概率 保障层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杜佳欣
基于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DEA与SFA相结合的三阶段模型,对中国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保险的精准扶贫效率存在一定差异,且固定资产投资会对扶贫效率产生负面作用。在剔除外部环境的干扰后,农业保险的扶贫效率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地区差异缩小了20%,但中部地区农业大省的扶贫效率仍比较低。这说明了当前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针对各地尤其是各农业大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孟亮 刘瑜婷
"信贷+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扶贫手段,有效转移了农户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能如期还贷的违约风险,解决了农户因无担保、无抵押而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户扩大经营规模,保障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目前农业信贷保险模式受到财政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农业信贷保险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宣传农业信贷保险模式、加强监管力度,以促进农业信贷保险在金融扶贫中的作用。
关键词:
新型农业信贷保险 扶贫 模式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永喜 孙亚丽
"双碳"目标下农业碳减排将会对区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效益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构建农业部门价格内生局部均衡模型,以江苏省和浙江省为例,模拟分析碳排放强度变化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技术和外在需求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促使区域内总种植面积和能源总消耗趋于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社会总福利和碳排放总量下降;但是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使得农业生产内部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调整。相对于大豆、花生和油菜,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将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农业生产 能源消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永喜 孙亚丽
"双碳"目标下农业碳减排将会对区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效益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构建农业部门价格内生局部均衡模型,以江苏省和浙江省为例,模拟分析碳排放强度变化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技术和外在需求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促使区域内总种植面积和能源总消耗趋于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社会总福利和碳排放总量下降;但是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使得农业生产内部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调整。相对于大豆、花生和油菜,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将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农业生产 能源消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渊基 王韧 刘莹
我国农业保险在引入财政补贴后,其保费收入、赔付总额、参保农户数等指标都取得了明显的增长,而农业保险对于扶贫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农业保险补贴扶贫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大省湖南省为例,首先利用DEA模型测算湖南省14个州市2008~2014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效率,再运用Tobit模型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总体上处于有效状态,参保农户数、风险保障、受益农户数、已决赔款和政府保费补贴显著影响农业保险扶贫效率。基于此,提出进一步提高湖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效率以及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蕾 粟芳
我国保险业是否确实存在着系统性风险是有关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的必要前提条件。本文建立了动态均衡模型,理论分析了24种情形下系统的动态变化轨迹,根据其是否能自动回复到均衡状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理论分析显示,理论上只有当系统在6种情形下才可能是稳定系统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基于我国保险业实际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我国保险业为一个非稳定系统,不能自动回复到均衡状态;当前我国保险业已经偏离了均衡点,并存在进一步偏离的趋势,系统性风险正在积累中,若无合理的监管干预将有日益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
中国保险业 系统性风险 动态均衡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辉辉 吕德宏
基于对陕西省4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1080户获得扶贫贴息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农业供应链融资对精准扶贫农户的增收效应和贷款用途精准性。研究表明:与农户直接向银行贷款相比,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开展的农业供应链融资的精准扶贫效果显著;且与参与"银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供应链融资的贫困农户相比,参加"银行+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供应链融资的贫困农户增收幅度更大;两种供应链融资模式都能显著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用途的精准性,降低道德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蕊 江生忠
农业保险能够有效的分散和化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其风险保障与经济补偿功能天然契合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者的需求。为应对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应充分利用农业保险这一风险管理工具。为了检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贫效果,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主要因素构建FGT贫困指数,利用2010-2016年全国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门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和农险财政补贴扶贫效果均存在门限特征,说明农业保险扶贫效果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采取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集中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以农业产业为支柱、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力不足的贫困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秀峰 张雅博
通过对河南省重点扶贫地区实地调查的农户微观数据,从贫困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声誉机制、农户参与农业价值链融资意愿、融资效果五个方面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贫困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声誉状况三大潜变量与其参与农业价值链金融意愿和效果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并且声誉状况对农户参与意愿和效果影响最为强烈;而且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意愿与获得融资效果之间也具有相互影响的特征,尤其在融资效果越好的情况下农户履约意愿越强,农户参与农业价值链金融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贵霞 钱克明 曲春红
局部均衡贸易模型应用经济剩余理论评价了农业研究的收益及其研究收益在生产者、消费者、调出地及调入地间的分配。在进行农业研究评价时考虑到了地区间的研究溢出效应。本模型需要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数据 ,客观数据包括生产量、消费量、供给弹性、需求弹性、价格等 ,主观数据主要是科学家的主观判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娜
本文结合国家科技扶贫重点县贫困户数据,分析研究表明扶贫科技供需在数量和结构上"双失衡"。通过biprobit模型,从贫困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乡村特征等三方面揭示了扶贫科技供需均衡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贫困户家庭人口规模、农地面积、农业结构、医疗负担和到乡镇距离等因素影响了扶贫科技供需意愿均衡,贫困户年龄、家庭农业结构、家庭农地规模和家族中是否有人了解科技等因素影响了扶贫科技供需意愿均衡演变。扩大科技扶贫示范领域,规范扶贫科技应用流程,拓展特色农业产业链,优化扶贫科技供给结构,有助于提高扶贫科技资源的脱贫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博 方永恒 张小刚
因缺技术致贫已经成为继因病致贫后的第二大致贫因素,科技元素是促使贫困户脱贫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对全国12个省区部分县区贫困户对于科技扶贫的认知总结了在脱贫攻坚阶段基层农业科技扶贫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当前贫困户的农业科技需求仍然以传统农业为导向;贫困户对于农业科技扶贫的政策知晓度和新技术的需求水平仍然较低;以村庄社会为主导的科技扶贫网络和以乡土人才为依托的科技推广主体成为当前农业科技扶贫的鲜明特征。依据我国农业科技扶贫的基本特征必须从强化农业科技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调整科技供给结构和探索多样化农业科技扶贫模式等几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扶贫的改革。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科技扶贫 贫困户 扶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怡 张玉梅 陈志钢
为研究汇率浮动与中国农产品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采用全球农产品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设定5种货币贬值和升值的情景方案,通过静态模拟方法,评估不同货币的汇率变化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贬值时,进口商品变的更加昂贵,进口减少,国内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国内产出增加。从具体产品来看,人民币贬值对稻谷、小麦、玉米、牛肉、猪肉和奶粉产量的影响较大。当人民币升值,中国农业受到的影响与贬值情况相反。主要农业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变动则首先影响该国产品的进出口量,进而影响产品的世界价格,再通过进出口将价格传导到中国,最终引起中国相关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量的变动。中国受到较大影响的是从这些国家进口份额较大的产品,其中欧元、澳元、新西兰元和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动将主要引起中国牛肉、猪肉、奶粉、小麦和大豆进口量和产量的变化。
关键词:
汇率 农业 局部均衡模型 情景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