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6)
- 2023(14762)
- 2022(13016)
- 2021(12281)
- 2020(10319)
- 2019(24147)
- 2018(23827)
- 2017(46318)
- 2016(24997)
- 2015(28172)
- 2014(27922)
- 2013(27235)
- 2012(24648)
- 2011(21840)
- 2010(21658)
- 2009(19653)
- 2008(18733)
- 2007(16072)
- 2006(13653)
- 2005(11377)
- 学科
- 济(98147)
- 经济(98041)
- 管理(71734)
- 业(67701)
- 企(57157)
- 企业(57157)
- 方法(50136)
- 数学(44315)
- 数学方法(43564)
- 农(25420)
- 财(24291)
- 中国(23884)
- 业经(21220)
- 学(21219)
- 地方(20279)
- 理论(17250)
- 农业(17025)
- 务(16465)
- 财务(16381)
- 财务管理(16348)
- 贸(16232)
- 贸易(16224)
- 易(15701)
- 技术(15392)
- 和(15372)
- 企业财务(15301)
- 环境(15242)
- 制(15072)
- 划(13507)
- 银(12305)
- 机构
- 大学(343157)
- 学院(343126)
- 管理(140030)
- 济(131537)
- 经济(128631)
- 理学(123136)
- 理学院(121781)
- 管理学(119144)
- 管理学院(118546)
- 研究(108515)
- 中国(78760)
- 京(72378)
- 科学(70340)
- 财(57894)
- 农(54383)
- 业大(53699)
- 所(52920)
- 中心(50601)
- 研究所(48918)
- 江(48060)
- 财经(47894)
- 范(45383)
- 师范(44935)
- 北京(44917)
- 经(43768)
- 农业(42772)
- 院(40317)
- 州(39477)
- 经济学(39236)
- 技术(36874)
- 基金
- 项目(248317)
- 科学(195986)
- 基金(180914)
- 研究(178048)
- 家(158190)
- 国家(156937)
- 科学基金(136311)
- 社会(111056)
- 社会科(105321)
- 社会科学(105293)
- 省(97387)
- 基金项目(96812)
- 自然(91807)
- 自然科(89772)
- 自然科学(89750)
- 自然科学基金(88087)
- 教育(83220)
- 划(82295)
- 资助(74990)
- 编号(72759)
- 成果(56572)
- 重点(55349)
- 部(54084)
- 发(51764)
- 创(51686)
- 课题(49517)
- 创新(48140)
- 科研(47895)
- 教育部(46447)
- 大学(46294)
- 期刊
- 济(134345)
- 经济(134345)
- 研究(93333)
- 中国(59449)
- 学报(54983)
- 科学(50724)
- 管理(49448)
- 农(47740)
- 财(44137)
- 大学(41801)
- 学学(39511)
- 教育(37870)
- 农业(33653)
- 技术(32220)
- 融(23500)
- 金融(23500)
- 业经(22888)
- 财经(22070)
- 经济研究(21576)
- 经(18764)
- 问题(17656)
- 图书(17564)
- 业(17476)
- 科技(16920)
- 技术经济(16598)
- 版(16214)
- 统计(16181)
- 资源(16154)
- 理论(16088)
- 实践(14886)
共检索到473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在军 张雅倩 胡美娟 马志飞 吴启焰
在政治经济学背景下,由于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相互交融,城市形态演化遵循一定的周期性演变规律。基于1909~2008年间昆明市历史阶段的形态演化资料,运用参与式照片、R指数及高密度填充指数与低密度扩张指数分析了昆明市城市形态演化的周期性规律。结果表明,从理性的微观过程或个体行为及宏观过程或城市实践来看,城市形态演化包含了最低成本周期扩张模型,即低密度的扩张与高密度的填充;低密度的扩张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引导,而高密度的回填运动由集体与理性的个体企业所引发,故城市形态的宏观演化,是它本身的内在法则与外部机制的统一体。这一结果有助于解释更多有关土地使用及土地管理的信息,将帮助我们进行规划未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筱青 饶辉 易琦 和春兰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2010-202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现状延续情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情景、节水对策情景、综合对策情景等四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水资源在2009-2020年能较好的支撑昆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分析表明优化昆明市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节水等综合对策是提高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对策。
关键词:
昆明市 水资源承载力 SD模型 情景模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江苏 骆华松 曹洪华
引力模型是衡量两地间空间相互作用力的常用模型。本文首先选取多个衡量地域质量的指标,对两地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估,同时用两地间各种运输方式的权重、时速、货币成本等来表达以往惯用的距离,构建了新的引力模型表达式。然后以昆明市为例,用新的表达式测算了昆明市城区与各郊区县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最后提出了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城区 郊区 昆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子江 何雄 隋心 张军
中国大量城市在其规划中均提出空间发展战略,但通过有效途径识别城市空间结构是否达到规划预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2016—2018年昆明市主城区1338610条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关联指数,根据不同类型的POI数据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分析出城市不同功能的城市中心之间的空间分异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在人为规划引导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多中心、多组团";不同职能类型的城市中心也呈现多中心分布;昆明市各级中心发展相对完善,但发育程度及其差异性显著,公共、生活、商务城市多中心多发育较为成熟,居住、休闲城市多中心发育还在起步阶段。
关键词:
POI 多中心 中心演变 空间结构 特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煜 曾艳琳
建筑垃圾的物流成本核算在控制物流成本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针对建筑垃圾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一直是一个难题。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物流成本核算的现状;然后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以昆明市为例,对昆明市建筑垃圾进行调研;最后结合相关数据,通过建筑垃圾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对作业成本法在建筑垃圾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野 艾东 王数 方一舒
为确定昆明市空间布局,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昆明市全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区。结果表明:1)昆明市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为7 032.11 km~2,占全区面积的34.75%,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保护区,对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2)昆明市生态保护涵养区面积为4 444.31 km~2,占全市面积的21.15%,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以及富民县;3)生产生态扩展区面积为7 711.87 km~2,占全市面积的36.70%,主要分布在建设开发区外围,包括禄劝县西南部,富民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寻甸县西南部,东川区东部,石林县东南部,晋宁县,西山区等地;4)建设开发核心区面积为1 554.98 km~2,占全市面积的7.40%,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都市核心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士梅 艾东 付野
为研究未来空间科学规划,降低区域生态风险,本研究基于生态安全,对昆明市空间冲突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风险源-风险受体-风险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的基础上,探测昆明市1995—2015年国土空间冲突强度变化,并对研究区空间冲突强度及其主导驱动因素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昆明市在1995、2005、2015年空间冲突强度均值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分别为0.188、0.190、0.206,处于稳定可控范围,空间生态风险性低,但严重失控区的空间面积逐年增加,可控区面积逐年减少;2)不同的空间景观类型,空间冲突强度差异大。其中,林地、草地、耕地的空间冲突强度低,而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空间冲突强度相对较高;3)地理探测因子探测器表明了人口、GDP是研究区形成空间冲突的主要驱动因素,交互探测器进一步解释了人口与GDP、人口与高程、人口与距道路距离的组合,协同作用大,共同作用区域空间冲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海涛 王丽娟 李红娜 张帅 王波
城市公园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生态、美化风貌、防灾减灾等多重功能,对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空间公平性反映了一种社会效益与价值。基于此,选取昆明市二环内为研究范围,向外设置1km缓冲区,运用KD2SFCA模型对其中39个主要公园的空间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二环内公园空间公平性整体情况较好,但依旧有31.82%的街道公平性评价较差,且公平性值在空间中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未来昆明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参考性建议:在二环周边增设公园、加强社区公园和小区公园建设、加强公园配套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空间公平性 KD2SFCA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子江 韩伟超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以昆明市201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市2014年的水资源足迹,并评价了其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2014年昆明市总的水足迹高达119.915×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809.76 m~3/人;(2)农业是昆明市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其水足迹达到43.319×108 m~3,占到本市生产服务用水的77.42%;(3)昆明市水资源匮乏度为241.6%,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12.7%,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4)从产业水足迹上看,第一产业水资源足迹最高,万元产值水足迹最大,水足迹经济效益最低,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业水足迹经济效益最高,侧面证明了旅游业是绿色低能耗产业;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本地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旅游业,以及从外地调水和加强虚拟水贸易等方式降低该市水资源压力,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子江 韩伟超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以昆明市201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市2014年的水资源足迹,并评价了其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2014年昆明市总的水足迹高达119.915×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809.76 m3/人;(2)农业是昆明市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其水足迹达到43.319×108 m3,占到本市生产服务用水的77.42%;(3)昆明市水资源匮乏度为241.6%,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12.7%,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4)从产业水足迹上看,第一产业水资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祖健 艾东 郝晋珉 邢丹妮 程建
基于控制权理论,以管制事权的分配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差异化的传导机制,并以昆明市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梳理总结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传导机制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根据管制要素(区域)央地事权分配差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划分为中央垂管型、央地协同型、地方直管型和地方主管型;不同类型的管制传导机制均由管制事权传导和管制行为传导两部分组成,具有不同的自身特征。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类型以央地协同型和地方直管型为主,注重与空间规划的协调,形成了央地协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传导机制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洪 金杰
研究目的:借鉴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理论,分析中国省会级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地价空间变化曲线及其优化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方法:采用昆明市2001—2005年的实际交易地价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结果: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地价呈逐步衰减的趋势,但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和方位差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距市中心的距离,其次是商业中心分布、城市公用设施和自然条件等。研究结论:昆明市地价空间变化实证研究表明,经过10余年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地价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已发挥作用,省级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基本符合阿朗索空间结构理论模...
关键词:
土地价格 离市中心距离 空间分析 昆明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方舟 张东昇 严金明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多规合一"面临障碍和精准扶贫诉求,探索融合精准扶贫诉求的县域"多规合一"规划结构耦合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结果:"多规合一"规划结构耦合模型可基于战略、数量、空间和治理结构耦合建立规划结构耦合目标框架,战略结构耦合需梳理各个规划"轻重缓急"战略导向,理顺厘清战略主次关系;数量结构耦合要求明确规划底数"存量",统筹分配确定自然资源"底量"、"流量"和"变量",并依据"价值量"寻求耦合最优解;空间结构耦合应基于"线—面—点"的空间逻辑,形成优先保证底线、合理安排分区、优化配置项目的耦合思路;治理结构耦合要求对各个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进行整合、创新和择优,优化解决治理机制矛盾和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研究结论:本文尝试构建的"战略—数量—空间—治理"规划耦合模型能够实现多个规划间战略结构层级化、数量结构五量化、空间结构多维化和治理结构择优化,尤能彰显治国理政重大战略导向和迫切发展诉求,能够为破解规划融合障碍、构建规划结构耦合系统框架和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荣星 李延芬
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下,昆明市发展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昆明市需要建立九大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洪 金杰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和土地利用优化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了单一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分析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再运用昆明市2001年~2005年土地出让交易的实际地价案例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昆明市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影响地价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①不同用途的土地利用方式,地价空间变化各不相同;影响各类用途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是离市中心距离;②随着城镇土地有偿有限期制度的确立和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中国省会级单一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表现形式——地价空间分布,越来越接近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
关键词:
地价 空间变化 计量经济 昆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