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4)
2023(16120)
2022(13596)
2021(12623)
2020(10488)
2019(24410)
2018(23764)
2017(45036)
2016(24147)
2015(27328)
2014(26793)
2013(26457)
2012(24283)
2011(21945)
2010(21398)
2009(19751)
2008(18971)
2007(16272)
2006(14247)
2005(12676)
作者
(67839)
(56857)
(56367)
(53627)
(36201)
(27265)
(25644)
(22152)
(21885)
(19991)
(19404)
(19309)
(18186)
(17775)
(17714)
(17582)
(16945)
(16742)
(16350)
(16232)
(13905)
(13684)
(13637)
(13088)
(12695)
(12687)
(12487)
(12250)
(11429)
(11257)
学科
(100278)
经济(100133)
管理(71682)
(63775)
(52403)
企业(52403)
方法(44661)
数学(39923)
数学方法(39420)
中国(30465)
(26777)
(26230)
(21872)
业经(21246)
地方(19554)
(19013)
(18717)
贸易(18704)
(18245)
环境(17728)
农业(17274)
(15827)
(15806)
财务(15776)
银行(15773)
财务管理(15733)
(15244)
(15165)
金融(15161)
(15047)
机构
大学(340111)
学院(336381)
(143669)
经济(140812)
管理(130071)
研究(117633)
理学(112485)
理学院(111217)
管理学(109319)
管理学院(108688)
中国(90134)
(72608)
科学(70357)
(66245)
(57455)
(55038)
中心(54147)
财经(52613)
研究所(52284)
业大(49635)
(49059)
(48085)
北京(45404)
经济学(45228)
(43725)
(43568)
农业(43327)
师范(43220)
经济学院(40706)
财经大学(39351)
基金
项目(234590)
科学(186563)
基金(173792)
研究(169355)
(152590)
国家(151404)
科学基金(130436)
社会(111001)
社会科(105321)
社会科学(105297)
基金项目(91463)
(89332)
自然(84339)
自然科(82406)
自然科学(82379)
自然科学基金(80864)
教育(77499)
(76342)
资助(70966)
编号(65507)
重点(53315)
(53071)
成果(52454)
(50391)
(49013)
国家社会(47380)
创新(46101)
(46006)
课题(45873)
教育部(45745)
期刊
(152240)
经济(152240)
研究(100715)
中国(67719)
学报(52328)
(52278)
科学(49892)
(48682)
管理(48099)
大学(40862)
学学(38467)
农业(33316)
教育(32716)
(29977)
金融(29977)
技术(29664)
财经(26276)
经济研究(24858)
(22673)
业经(22465)
问题(21386)
(18992)
(17157)
技术经济(16174)
(16044)
统计(15944)
世界(15737)
资源(15613)
科技(15176)
国际(14846)
共检索到498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鸣涛  叶春明  
“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科学地评价示范城市绿色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界定新时代绿色制造的内涵,构建了城市绿色制造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最优组合权重和灰色关联法,对“中国制造2025”12个示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12个城市整体绿色制造水平中等,广州、青岛和合肥为“高水平”,成都和武汉为“中高水平”,宁波、长春和泉州为“中等水平”,湖州和沈阳为“中低水平”,赣州和吴忠为“低水平”。(2)城市间绿色制造水平差异明显,大体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优于地级市。(3)成都、青岛、广州、合肥分别是绿色生产、绿色排放、绿色科技、绿色成效方面的领军者,经验值得借鉴。(4)多数城市四个维度的水平不均衡,马太效应明显。最后,从四个维度出发,给出了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鸣涛  叶春明  
“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科学地评价示范城市绿色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界定新时代绿色制造的内涵,构建了城市绿色制造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最优组合权重和灰色关联法,对“中国制造2025”12个示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12个城市整体绿色制造水平中等,广州、青岛和合肥为“高水平”,成都和武汉为“中高水平”,宁波、长春和泉州为“中等水平”,湖州和沈阳为“中低水平”,赣州和吴忠为“低水平”。(2)城市间绿色制造水平差异明显,大体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优于地级市。(3)成都、青岛、广州、合肥分别是绿色生产、绿色排放、绿色科技、绿色成效方面的领军者,经验值得借鉴。(4)多数城市四个维度的水平不均衡,马太效应明显。最后,从四个维度出发,给出了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雪珍  姜山  刘佳程  
以涵盖制造业价值链的各主要环节,融合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出发点,构建了包括产品设计生态化水平、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能源利用高效化水平、回收再生资源化水平和产业耦合一体化水平五个维度的绿色制造评价模型。以宁波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倒数方法对2014—2018年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整体快速增长,五个维度指标对近年来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的提升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发展最为迅速,但近年有放缓迹象,回收再生资源化水平对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贡献较低。针对制造业价值链不同周期对应指标的量化计算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工艺创新、优化宁波产业结构、完善资源回收再生体系等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宁波绿色制造水平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雪珍  姜山  刘佳程  
以涵盖制造业价值链的各主要环节,融合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出发点,构建了包括产品设计生态化水平、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能源利用高效化水平、回收再生资源化水平和产业耦合一体化水平五个维度的绿色制造评价模型。以宁波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倒数方法对2014—2018年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整体快速增长,五个维度指标对近年来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的提升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发展最为迅速,但近年有放缓迹象,回收再生资源化水平对宁波市绿色制造水平贡献较低。针对制造业价值链不同周期对应指标的量化计算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工艺创新、优化宁波产业结构、完善资源回收再生体系等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宁波绿色制造水平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芹  王宇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我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探析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编者  
"绿色、健康、可持续"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提供低碳产品,是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工业企业正在"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与资源型、节能环保型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力图构建健康、有机、开放的生态系统,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玲  陶锋  
按照污染排放强度,本文将中国28个制造业部门分为重度污染产业、中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三大类,在测算1999—2009年三大产业部门环境规制强度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力图从促进生产率的角度找出不同产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拐点。研究结果表明:重度污染产业当前环境规制强度相对合理,能够促进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中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弱,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关系呈"U"型,相对于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而言技术效率可以更早地突破"U"型拐点;轻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与三者的关系也呈"U"...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福良  
一、引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是早就国家强盛的基本保障。尽管自21世纪以来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尤其是2010年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人均GDP以及制造业增加值仍然落后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同时与世界典型国家相比,中国纺织品与服装行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和食品、饮料和烟草占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决策指导,为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和未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文章利用2004—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协同性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特征,其具有显著的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特点。(2)从单因素考虑,制造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规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3)从协同效应来看,城市规模能够提升制造业集聚的边际效应,但是制造业集聚阻碍了城市规模效应的发挥,两者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互相匹配;以制造业集聚效应为标准,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存在较大范围的提升空间。(4)从城市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内在路径差异来看,制造业集聚、城市规模对不同路径具有作用相反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制造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协同性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通过梳理制造业集聚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考虑制造业内外部地位的情况下,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同时由于行政等级城市的调节能力更强,使得制造业城市要比行政等级城市更容易出现拥挤效应;制造业、服务业、以及两产业不同组成部分形成的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同的"U型"关系,但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杰群  赵庆  
绿色制造是应对环境污染的一种解决方式,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绿色制造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文章主要讨论单体企业是否存在主动进行绿色制造的动因以及绿色制造的实现机制。结论是:在没有环保条件约束的情况下,单体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绿色制造",只有将企业的边际"绿色成本"变为产业的沉没成本,使绿色制造成为产业的基本门槛,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绿色制造才能在市场中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韶义  刘复岩  
论文首先说明了传统制造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然后阐述了绿色制造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的含义,指出绿色制造是21世纪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永平  王安民  
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成为市场竞争的胜者,就必须实行绿色设计与制造。本文系统分析了绿色制造的内涵及其特点以及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