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4)
2023(15571)
2022(12977)
2021(12136)
2020(10437)
2019(23299)
2018(22878)
2017(44345)
2016(23364)
2015(25975)
2014(25195)
2013(24706)
2012(22140)
2011(19243)
2010(19296)
2009(17962)
2008(17777)
2007(15766)
2006(13625)
2005(12262)
作者
(61087)
(51132)
(51002)
(48340)
(32553)
(24107)
(22875)
(19628)
(19307)
(18078)
(17267)
(17205)
(16184)
(15893)
(15719)
(15497)
(15154)
(14768)
(14566)
(14527)
(12351)
(12223)
(12196)
(11794)
(11430)
(11352)
(11224)
(11196)
(10024)
(9966)
学科
(98394)
(95340)
经济(95204)
管理(91873)
(90247)
企业(90247)
(43357)
方法(43026)
数学(34147)
数学方法(33753)
业经(31805)
(30183)
(26823)
财务(26780)
财务管理(26721)
企业财务(25395)
(24802)
中国(24477)
技术(21852)
农业(20842)
(18387)
(18372)
(18159)
理论(17973)
(17179)
环境(16789)
地方(16759)
体制(15831)
(15473)
银行(15460)
机构
学院(320671)
大学(314939)
(137570)
经济(135091)
管理(134798)
理学(116099)
理学院(115089)
管理学(113619)
管理学院(112987)
研究(94736)
中国(77539)
(74797)
(63593)
财经(55633)
科学(52980)
(50506)
(48982)
中心(45488)
(45372)
(44185)
业大(42046)
经济学(42019)
财经大学(40987)
北京(38936)
研究所(38901)
经济学院(37989)
(37739)
商学(37592)
商学院(37269)
经济管理(35673)
基金
项目(212455)
科学(171805)
研究(160650)
基金(157866)
(133978)
国家(132796)
科学基金(118805)
社会(106225)
社会科(100950)
社会科学(100926)
(83882)
基金项目(83837)
自然(74944)
教育(73285)
自然科(73284)
自然科学(73268)
自然科学基金(72023)
(68198)
编号(63903)
资助(62646)
(50236)
成果(50034)
(47798)
重点(46821)
(46228)
创新(46102)
(45027)
国家社会(44630)
课题(42928)
(42580)
期刊
(154221)
经济(154221)
研究(95128)
(66754)
中国(64046)
管理(56479)
(42152)
科学(39764)
学报(38453)
大学(32226)
技术(31241)
学学(30732)
(30489)
金融(30489)
农业(28728)
财经(28553)
教育(28217)
业经(26734)
(24529)
经济研究(24264)
问题(19766)
财会(19170)
技术经济(18108)
(17586)
会计(17308)
现代(15859)
科技(15167)
商业(14898)
(14640)
理论(14390)
共检索到481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华  
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始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据达沃斯论坛机器人发展前景调研指出,未来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抢走饭碗的岗位,就包含会计岗位。本文某基于高度智能制造环境基础下,对构建PZ公司智能财务进行探索。通过智能化构建,解放该企业约三分之一财务人员,同时,由于智能财务的构建,提高该企业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龙艳   凃玉晖   庄芹芹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试点是引领带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探索。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智能制造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制造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该结论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智能制造试点能够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试点的创新驱动效应因企业、行业、地区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在大规模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为此,应扩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范围,坚持外部融资获取增加与内部研发投入增加并举,坚持培养和引进人才“两条腿”走路,坚持因企施策、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冠平   王琨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推进企业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同时,势必也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发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企业绿色专利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作用机制表明,成本节约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在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关系在东、中部地区、非重污染和低财政激励企业组表现的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微观层面人工智能的绿色创新效应的文献,也能为政府和企业如何改善绿色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赵刚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创新柔性、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柔性能够正向影响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柔性和智能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新柔性与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研究结果为推动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智能制造的实施是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亦是兼得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借助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总体上能够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效率、强化内部控制水平以及缓解融资约束三条路径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从企业、行业、地区异质性因素来看,当企业的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行业属性为低碳行业、位于胡焕庸线东侧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地区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存在显著的绿色创新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制造的实施对同行业非试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具有溢出效应,而提高行业内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数量能够强化这种作用效果;另外,智能制造的实施对企业发展存在经济后果,企业可以借助智能制造的实施来提高绩效水平。研究结论验证了智能制造可以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对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楼旭明  徐聪聪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玉云   王军   王霄飞  
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看,智能化转型程度每提高1%,能促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约0.014%;机制分析发现,动态能力及其各子维度,即机会感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是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中介渠道,机会感知能力在动态能力中介效应发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刘镇玮   王玮  
以《中国制造2025》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能否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受到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源于供给侧政府给予的研发补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侧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意图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对处于产品市场发育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高环境中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峰  宁健  
根据智能制造产业52家上市企业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了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根据得到的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值,运用回归模型测算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高管持股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及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  
1引言海尔公司建立了一个以物流业务链为基础,横向结合了产品运用、财务、管理和采购等多部门,同时纵向设计了企业产品生产监控、客户服务体验、安全物流运营等功能的立体化物流信息集成平台。通过运用,实现了物流信息的资源共享与交换,同时对物流运营实现了可视化监控,物流供应链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付宁宁  苏屹  郭秀芳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方程,测算智能制造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涨幅较小,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高研发高转化和低研发低转化类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创新效率优势明显,个体和行业差异均较大;科技水平、资产规模、创新基础环境、股权集中度对两阶段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支持、人才结构、市场结构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经济转化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最后,从制定合理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合理调整创新人才结构4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果   白云朴  
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为制造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突破。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了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综合测度指标,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企业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应用提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大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为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惠丽丽   谢获宝  
成本粘性反映企业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引入机器学习方法,用词嵌入模型度量微观智能制造程度,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及其后果。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有助于缓解成本粘性;在企业创新文化程度较高的情形下,该效应更加显著。在替换主要变量和检验方法、增加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PSM倾向性匹配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赋能和信息赋能是智能制造缓解成本粘性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强和行业竞争性强的环境中,智能制造缓解企业成本粘性的效应更强。本文结合非正式制度因素,揭示智能制造改善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后果及其过程,为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金亮  赵雅欣  林嵩  
智能制造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模式。伴随着工业4.0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实施智能化转型,厘清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有利于帮助企业顺利地推进智能化转型,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本文基于信息处理能力的视角,研究智能制造是否能够以及何以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的增加能够丰富企业的知识库,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并因此更好地执行企业组织单元解决问题时的"搜索—选择"循环,即提升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强化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还发现,组织结构复杂性的提高会降低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企业内部的协调能力,并因此加大企业组织单元之间协调配合的难度,即削弱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弱化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地推进智能化转型,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