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05)
- 2023(20444)
- 2022(17353)
- 2021(16266)
- 2020(13590)
- 2019(31329)
- 2018(31167)
- 2017(59392)
- 2016(32341)
- 2015(36338)
- 2014(36411)
- 2013(35690)
- 2012(33087)
- 2011(29858)
- 2010(29994)
- 2009(27347)
- 2008(26368)
- 2007(23280)
- 2006(20592)
- 2005(18185)
- 学科
- 济(132216)
- 经济(132075)
- 管理(87560)
- 业(82391)
- 企(66344)
- 企业(66344)
- 方法(56178)
- 数学(48294)
- 数学方法(47458)
- 中国(37600)
- 农(37329)
- 地方(34052)
- 财(30102)
- 业经(29786)
- 学(29467)
- 农业(25149)
- 制(24177)
- 理论(23087)
- 贸(21943)
- 贸易(21925)
- 易(21143)
- 和(20464)
- 环境(20429)
- 银(20270)
- 银行(20218)
- 技术(19969)
- 融(19926)
- 金融(19917)
- 行(19419)
- 务(17766)
- 机构
- 学院(446838)
- 大学(446296)
- 济(172139)
- 管理(172110)
- 经济(168088)
- 研究(154598)
- 理学(147762)
- 理学院(145977)
- 管理学(142872)
- 管理学院(142061)
- 中国(115892)
- 科学(98368)
- 京(97182)
- 财(79424)
- 所(78394)
- 农(76895)
- 研究所(71362)
- 中心(70949)
- 江(68671)
- 业大(68365)
- 范(63275)
- 师范(62609)
- 财经(62293)
- 北京(61785)
- 农业(59831)
- 院(57167)
- 经(56563)
- 州(55639)
- 经济学(50621)
- 师范大学(50490)
- 基金
- 项目(306220)
- 科学(239674)
- 研究(222716)
- 基金(218901)
- 家(191894)
- 国家(190296)
- 科学基金(162670)
- 社会(137604)
- 社会科(130131)
- 社会科学(130094)
- 省(121835)
- 基金项目(115651)
- 自然(106908)
- 自然科(104399)
- 自然科学(104369)
- 教育(103589)
- 自然科学基金(102398)
- 划(102217)
- 编号(91988)
- 资助(90774)
- 成果(74481)
- 重点(69119)
- 发(67848)
- 部(66029)
- 课题(64673)
- 创(62947)
- 创新(58736)
- 科研(58385)
- 大学(56349)
- 教育部(56094)
- 期刊
- 济(194578)
- 经济(194578)
- 研究(131076)
- 中国(95804)
- 学报(73524)
- 农(70124)
- 科学(67186)
- 管理(64550)
- 财(60264)
- 教育(58275)
- 大学(55618)
- 学学(51934)
- 农业(48341)
- 技术(42445)
- 融(39578)
- 金融(39578)
- 业经(33432)
- 经济研究(30434)
- 财经(29215)
- 业(25665)
- 图书(25545)
- 问题(25090)
- 经(25034)
- 资源(21894)
- 科技(21862)
- 版(21801)
- 技术经济(21138)
- 统计(21120)
- 理论(20098)
- 商业(19522)
共检索到676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学伟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的实践和“全景栾川”的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是“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的继承和发扬,是适合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县域旅游新模式。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基础是智慧旅游体系,模式的实现途径是景区回购,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发展、“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和全域智慧旅游。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文慧
栾川乡地处洛阳豫西伏牛山区,境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拥有2个5A景区,一个4A景区,是极好的旅游度假胜地。近几年来,栾川乡的财政收入以及农户收入很大程度依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对栾川乡旅游业现状、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旅游收入和农户收入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以期对栾川乡旅游业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愚
乡村旅游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的朝阳产业。借鉴升级版“栾川模式”经验,加快乡村旅游转型提升,使我国乡村旅游少走弯路,更好地带动农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转型提升 栾川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玉洁 蒋凯伦 陈准 陈太政 薛岩欣 王伟
山区县域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研究典型山区县域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交通可达性,对促进旅游资源空间重构,推动旅游再造山村之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ESDA空间关联,对河南省典型山区栾川县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密度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此外,采用缓冲区分析、栅格计算法和网络分析法对旅游资源的交通路网可达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栾川县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2)从路网缓冲区分析结果来看,交通道路网与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性良好,路网缓冲区内的旅游资源占比为88.54%;3)栾川县旅游资源的交通可达性整体较好,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在1.5小时内可达,其中有92.68%的旅游资源在1小时内可达。本研究为制定栾川县旅游产业的科学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瑞霞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选取河南省淇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县域旅游规划的实证研究,指出了该规划值得肯定的成果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总结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适合我国县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原则与编制思路,重点突出规划编制的可持续发展、深度开发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资源组合、规划乡村旅游和加强支持系统建设等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中轩 吴国玺
通过对洛阳市旅游景点体系的集聚度、通达度和分异度指标分析,认为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整体均匀、中部集聚态势,景点网络的通达度有待提高。基于洛阳市旅游资源的密度和品位度空间分布等高线图,将洛阳市旅游资源化为3个核心-边缘单元:即洛阳——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栾(川)嵩(县)——山岳旅游资源体系和新安——山水旅游资源体系。根据区域发展的离散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讨论了3个资源体系目前所处的阶段和边缘地区可能的发展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锋
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对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测评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征求专家和旅游者的意见及参考相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由旅游景观环境、旅游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旅游地信息环境5个城市旅游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城市旅游环境各指标发展水平和旅游环境协调发展度两方面考虑,通过确定指标权重、获取单项指标评分、构建协调发展度矩阵等步骤以测定出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等级。文章最后对开封市和洛阳市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测评,得出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偏下,洛阳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成文,杨开忠,钟海生
本文从外向型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着手,分析了洛阳市发展外向型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市场基础,进而分析了其旅游产品外向型发展的可能性,指出洛阳市发展外向型旅游业必须发展古文化旅游产品,并完善其外向型服务水平。文章在分析了洛阳市发展外向型旅游业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洛阳市旅游业外向型发展的五大战略:即CIS导入战略(旅游形象战略);市场导向战略(市场外向型战略);精品化战略(产品外向型战略):企业化经营战略(服务外向型战略);官产学民媒互动战略(旅游业外向型整体战略)。
关键词:
旅游业 外向型 洛阳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靳诚
以洛阳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对网络大数据和社会调研数据的融合、挖掘,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洛阳市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所得结论如下:①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空间上呈现出"单核线网状"分布形态,具体表现为主城区网络最为密集,南部伏牛山旅游区、北部黛眉山旅游区网络相对稀疏,而其它各县市旅游区网络联系极其微弱的空间分布格局。②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结构非常松散而且分布不均衡,中心化趋势明显且对核心景区依赖性较高。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是典型的核心—边缘型网络,但是核心景区对边缘景区的"涓滴效应"有限。③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帮派"性较强,形成了内部联系紧密、外部松散的独立结构。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共得到24个派系,24个派系均呈现出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丽景门"为中心的构造特征。④根据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可将洛阳市提炼为以洛阳市区为核心旅游区,北部黛眉山和南部伏牛山为次核心旅游区,其它县市为边缘旅游区的"一心两翼"空间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涛 徐瑶
选取仪陇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典型案例,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适合我国县域地区旅游规划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思路,重点突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导向、特色资源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适合西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思路。
关键词:
仪陇县 旅游规划 模式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立勇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湖南省茶陵县的环境旅游发展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的支持下对茶陵县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茶陵县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级,并利用增长极理论、空间布局模式理论和环境系统分析理论,确定了茶陵县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茶陵县旅游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区域(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红色"风景区、灵岩风景区、溶洞区、青年电站风景区、洮水水库风景区)。本论文还确定了以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为中心区域,其余五个旅游区域为次中心区域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初步确定了4条旅游线路。
关键词:
茶陵县 开发模式 增长极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祖坤 李绪茂
选取湖南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县市的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次作为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指标,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同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空间上的网络联系和网络结构,借助度分析、核心边缘分析、密度分析等指标研究20个贫困县在旅游开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联系和经济结构的演变,初步得出2011年2015年湖南省20个贫困县的旅游经济联系呈现出逐年加强的趋势,网络密度值逐渐变大,核心县市中处于网络结构外围的贫困县出现更迭现象,节点分析发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网络结构不存在一般旅游城市和目的地所具有的稳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海国 安喜萍 席捷 王玉琴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国内许多旅游资源丰厚但开发相对滞后的县(市)正在积极赶超。文章以河南省卫辉市为例对此类型县(市)的旅游开发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速启动、扬优化劣、强化组织、统筹安排的总体开发思路。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总体思路 卫辉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王九位
乡村旅游业发展有利于美化城镇环境,也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区域经济的增长。以河南省嵩县为例,利用协整方法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对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都对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乡村旅游业发展拉动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的效应比新型城镇化的拉动效应要大,同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更加明显,而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今后嵩县应着力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开发,注重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促进三大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推动嵩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伯红 杨靖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区域旅游协作已成为旅游开发的一种基本趋势。区域旅游协作是县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从华容县与邻近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发展的形成基础出发,提出并论述了适合县城旅游协作开发的3种组织模式,分别是捆绑、搭载和对接,并以湖南省华容县为例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如何运用此3种模式做了深入探讨,试图探讨实现县城层面区域旅游协作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区域协作 旅游规划 开发模式 华容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