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0)
2023(15738)
2022(13727)
2021(12809)
2020(10897)
2019(25136)
2018(24542)
2017(47562)
2016(25717)
2015(29254)
2014(29026)
2013(28236)
2012(25669)
2011(22835)
2010(22644)
2009(20746)
2008(20105)
2007(17489)
2006(14974)
2005(12702)
作者
(71815)
(59899)
(59406)
(56586)
(38296)
(28736)
(27040)
(23647)
(22709)
(21220)
(20504)
(19903)
(18754)
(18750)
(18493)
(18172)
(17898)
(17801)
(17182)
(17099)
(14683)
(14545)
(14544)
(13617)
(13333)
(13291)
(13196)
(13134)
(11999)
(11829)
学科
(102847)
经济(102741)
管理(78421)
(76119)
(65394)
企业(65394)
方法(54988)
数学(48663)
数学方法(47979)
(29206)
中国(26031)
(25405)
业经(22209)
(20921)
财务(20846)
财务管理(20809)
(20421)
企业财务(19895)
理论(18901)
地方(18402)
(17772)
农业(17521)
技术(17449)
(16764)
贸易(16757)
(16241)
(16011)
环境(14971)
教育(14924)
(14308)
机构
大学(366662)
学院(360710)
管理(148144)
(141492)
经济(138440)
理学(130473)
理学院(129111)
管理学(126534)
管理学院(125884)
研究(111469)
中国(81222)
(76212)
科学(69187)
(64682)
业大(53703)
财经(53673)
(53496)
(52946)
中心(51207)
(50044)
(49106)
研究所(48929)
北京(47628)
(47596)
师范(47168)
经济学(43110)
农业(41385)
(41051)
(40930)
财经大学(40477)
基金
项目(255454)
科学(202792)
基金(186949)
研究(186763)
(161594)
国家(160255)
科学基金(140037)
社会(118087)
社会科(112002)
社会科学(111974)
(99782)
基金项目(99072)
自然(92377)
自然科(90279)
自然科学(90259)
自然科学基金(88620)
教育(88472)
(83998)
资助(78109)
编号(75811)
成果(60570)
(57023)
重点(56616)
(53776)
(52569)
课题(51788)
大学(49944)
创新(49874)
教育部(49721)
科研(49125)
期刊
(142879)
经济(142879)
研究(102381)
中国(65420)
学报(55894)
管理(52861)
科学(50983)
(50484)
教育(45771)
(45681)
大学(44337)
学学(40765)
技术(32389)
农业(32259)
(27046)
金融(27046)
财经(26128)
业经(23267)
经济研究(23223)
(22124)
科技(18564)
图书(18491)
问题(18264)
统计(17714)
技术经济(17653)
理论(16983)
(16720)
(16696)
(16516)
商业(15576)
共检索到50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隽萍  蔡莉  
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价值形成机理是指导其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价值形成的关键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智力资本的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价值形成机理,并形成理论模型;同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理论假设,并对实证结果做出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隽萍  蔡莉  
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在这一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特征分析是探讨大学衍生公司价值形成机理的核心和基础;在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智力资本的各个维度对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价值形成的影响机理是未来研究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主要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隽萍  杨宏旭  
本文基于系统论角度,从"点"、"链"、"网"3个层次,构建了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价值形成体系,并通过价值体系的层层分析,明确价值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即是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新价值的形成过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昕  高楠  丁黎黎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外汇衍生工具使用→企业治理效果调整→企业价值变化"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中国外汇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工具的使用能够提高企业价值约3.3%;从作用路径来看,使用外汇衍生工具可通过减缓投资不足、代理成本下降和避免财务困境来提高企业价值,但节税收益增加的渠道未能通过中介效应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庞文  丁云龙  
大学衍生企业是实现技术转移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大学的衍生能力直接关系到衍生企业的数量和发展绩效。以31所"985工程"高校2009年的科技与校办产业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分解大学衍生能力并据此对31所研究型大学进行排名,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学衍生能力包括大学研发能力、大学科技产出及其应用能力、大学技术交易量、大学孵化器综合实力,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与其衍生能力密切相关,大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大学衍生能力具有互补效应,大学孵化器综合实力对科技企业的衍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增强大学衍生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帆  黄翌飘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外汇衍生品对冲是公司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能否提高公司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外汇衍生品对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可以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正的价值效应。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应该发展和完善外汇衍生品市场,提高制造业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使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加以规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颖  姜思博  
基于知识基础观和企业成长理论,从情境、主体、内容、过程4个知识共享层面对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知识共享的要素进行探究。以此为核心,构建基于共享情境的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的知识共享模式,创业生存期-迁移式知识共享模式、快速发展期-协同式知识共享模式和成熟蜕变期-驱动式知识共享模式,为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进行知识共享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宇  叶德磊  刘锋  
本文以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衍生品使用对寿险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从而为中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郭飞  郭慧敏  张桂玲  
基于756家国有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年度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衍生工具使用对利润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衍生工具使用显著降低利润波动性;(2)应计项目是衍生工具降低利润波动性的中介变量,且可操控性应计项目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公司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利润平滑,而现金流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衍生工具种类与经济复杂性影响利润平滑效果;(4)2014年7月1日实施的CAS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显著削弱了衍生工具的利润平滑效果。本文首次明确了衍生工具影响利润波动性的作用机制,并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炜莹  陈宝峰  
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机包括降低税收、降低财务危机成本、避免投资不足和管理者风险厌恶等,本文以我国1151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为研究样本,对衍生金融工具在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机包括降低财务危机成本、避免投资不足和管理者风险厌恶,并且和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但实际税率对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基本没有影响,未能验证风险管理的降低税收动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郭飞  郭慧敏  张桂玲  
基于756家国有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年度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衍生工具使用对利润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衍生工具使用显著降低利润波动性;(2)应计项目是衍生工具降低利润波动性的中介变量,且可操控性应计项目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公司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利润平滑,而现金流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衍生工具种类与经济复杂性影响利润平滑效果;(4)2014年7月1日实施的CAS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显著削弱了衍生工具的利润平滑效果。本文首次明确了衍生工具影响利润波动性的作用机制,并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于规范衍生工具使用的积极效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义超  肖海霞  
本文采用2007-2008年沪深上市公司中32家使用衍生工具的公司和553家未使用衍生工具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衍生工具使用对上市公司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衍生工具的使用会显著地增加公司的系统性风险,而对于公司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的增加程度却不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贾炜莹  魏国辰  刘德英  
本文以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年报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衍生工具在我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西方理论界提出的风险管理的动机理论可以部分地适用于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工具的动机因素是有限的和混合的,体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理论下的双重衍生工具运用动机,但更多体现了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理论下的衍生工具运用动机。本文还发现,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对股东和管理者施加影响从而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工具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贾炜莹  兰凤云  陈宝峰  
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降低公司的风险,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此,本文以我国1151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横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并对公司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的系统风险和破产风险均有微弱的增加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字  叶德磊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衍生品的使用对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结果证明了衍生品运用之于寿险公司价值及业绩的正面效应,从而为我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