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3)
- 2023(13907)
- 2022(11786)
- 2021(11062)
- 2020(9473)
- 2019(21407)
- 2018(21110)
- 2017(41732)
- 2016(21926)
- 2015(24455)
- 2014(23656)
- 2013(23038)
- 2012(21236)
- 2011(18996)
- 2010(18904)
- 2009(17419)
- 2008(16819)
- 2007(14641)
- 2006(12717)
- 2005(11027)
- 学科
- 济(95242)
- 经济(95162)
- 管理(67620)
- 业(66288)
- 企(54752)
- 企业(54752)
- 方法(46385)
- 数学(41735)
- 数学方法(41306)
- 中国(26324)
- 财(24386)
- 农(24198)
- 地方(20348)
- 业经(20288)
- 技术(19724)
- 制(17647)
- 贸(16557)
- 贸易(16546)
- 农业(16356)
- 易(16062)
- 银(15637)
- 银行(15624)
- 融(15386)
- 金融(15384)
- 务(15337)
- 财务(15300)
- 财务管理(15268)
- 行(14926)
- 企业财务(14595)
- 学(13754)
- 机构
- 大学(303673)
- 学院(303505)
- 济(131759)
- 经济(129401)
- 管理(126295)
- 理学(110152)
- 理学院(109043)
- 管理学(107442)
- 管理学院(106852)
- 研究(92168)
- 中国(72975)
- 京(61979)
- 财(61827)
- 科学(51851)
- 财经(50110)
- 经(45779)
- 中心(44928)
- 江(43212)
- 所(42168)
- 经济学(41848)
- 业大(39021)
- 北京(38571)
- 范(38211)
- 经济学院(38094)
- 农(38059)
- 研究所(38029)
- 师范(37895)
- 财经大学(37626)
- 州(34929)
- 商学(34394)
- 基金
- 项目(207824)
- 科学(168442)
- 研究(156415)
- 基金(154631)
- 家(131814)
- 国家(130731)
- 科学基金(115910)
- 社会(103708)
- 社会科(98614)
- 社会科学(98595)
- 基金项目(82082)
- 省(80152)
- 教育(72898)
- 自然(72682)
- 自然科(71090)
- 自然科学(71074)
- 自然科学基金(69836)
- 划(67587)
- 编号(63105)
- 资助(62019)
- 成果(50066)
- 创(48037)
- 部(47451)
- 重点(46015)
- 发(44790)
- 创新(44114)
- 国家社会(43908)
- 课题(42481)
- 教育部(42048)
- 人文(41474)
- 期刊
- 济(135229)
- 经济(135229)
- 研究(87341)
- 中国(54483)
- 管理(47149)
- 财(46233)
- 科学(37530)
- 学报(36549)
- 农(32547)
- 教育(31068)
- 融(30592)
- 金融(30592)
- 大学(29919)
- 学学(28057)
- 技术(27977)
- 财经(24800)
- 经济研究(22721)
- 业经(22620)
- 农业(22573)
- 经(21234)
- 问题(18532)
- 统计(16268)
- 技术经济(15816)
- 策(15741)
- 理论(15625)
- 商业(14946)
- 贸(14923)
- 科技(14332)
- 实践(14079)
- 践(14079)
共检索到434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武 何庆丰 王学军
构建了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并提出了14个作用关系假设。在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以我国268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实证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经验模型,并得出了区域智力资本及其要素(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系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钱晓烨 杨百寅 迟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心理因素作为一项有价值的资本对经济结果的影响。但从区域整体视角出发,对心理资本与创新活动关系的研究显得十分缺乏。本研究将心理资本引入区域创新研究,并对心理资本影响创新的两种可能的机制进行分析。采用全国范围的社会调查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本研究发现:1)我国地区心理资本存在区域差异;2)心理资本对区域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人力资本中介了心理资本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心理资本对人力资本和区域创新活动的调节作用得到了部分验证。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虹 秦喜亮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中西部、京津冀等地区相对较弱。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持续收敛,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未来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家庭 李和煦 袁春来
通过设计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化程度5个方面等维度的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并构建区域塌陷指数,从纵向和横向比较视角,对2008—2017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区域塌陷状况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区域塌陷呈现出明显的蔓延趋势和差异化格局。在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的综合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分维塌陷指数上呈现出国际化程度塌陷>环境塌陷>综合水平塌陷>人口塌陷>经济塌陷>社会塌陷的塌陷格局。在横向比较视角下,中国综合塌陷型城市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并在塌陷程度上呈现国际化程度>综合水平>社会维度>人口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的差异化格局。(2)不同尺度下区域塌陷指数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区域塌陷指数大体上随着城市等级的上升而减小,国家级城市的区域分维塌陷指数表现总体上优于非国家级城市。在纵向比较的视角下,东部地区以及所在城市群区域的综合塌陷指数均高于西部地区,而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则恰恰相反,东北地区综合塌陷指数则在不同比较视角下均处于塌陷区间。
关键词:
区域塌陷 多维测度 地级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广州 刘婧
绿色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绿色创新,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使用深度的促进作用最强,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弱。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城市的地理区位、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和环境规制强度等异质性因素,使得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差异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内溢出效应仍是数字金融绿色创新激励效应的核心机制,空间溢出效应整体上并不显著,但其子维度则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积极推动实现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完善数字金融配套基础设施体系,以数字金融为发展契机,制定分类差异化的支持政策,释放数字金融发展红利,引导绿色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利用2009—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小规模城市、人口收缩型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越明显。推进紧凑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秉承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未来提升城市创新质量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创新质量 空间形态 收缩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李超 李项佑
将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8年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存在滞后性;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政府战略引领、创新人才支撑、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而城市空间扩张的机制不显著;对于东部地区城市、"两控区"城市和规模较大的城市而言,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迪云 王玉洁 赵送琴
选取2011—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中介变量和门槛变量进行检验,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研发创新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力具有直接促进效应,能直接推动区域创新力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直接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还能通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区域创新力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力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激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加大教育科技人才投入,协同支撑创新研发;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区域绿色低碳贸易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元平 王品超 朱晓盼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自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科教支出增加及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是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原因。这可以解释为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人力资本、教育资源及企业在城市的集聚,城市化过程的知识的溢出和要素的流动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城市化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空间滞后模型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立宇 莫龙炯 张方
基于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中国城市创新区域指数和281个地级市2011—2017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考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城市的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政府公共科技投入、市场金融信贷投资和社会人力资本提升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区域创新的主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积极效应在教育水平较低、城市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数字经济对城市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性特征。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的机制效应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章立军
文章运用权威和综合的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从区域层面的独特视角,系统地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创新能力体系中知识创造、知识获得对知识应用的影响两个密切关联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对创新能力有正面促进作用,而创新水平对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其中,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素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为重要,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但比重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体系中,目前我国主要靠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等方式的知识获得促进知识应用,而原创性的知识创造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创新环境 知识创造 知识获得 知识应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卫劭华
城市竞争力是区域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聚焦城市竞争力评价,对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科学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捕捉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4个维度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体系内24项变量指标进行因子提取与旋转,并对相关公因子进行测算,最后对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内12个地级市各层指标之间呈现显著的城际差异,武汉、襄阳与宜昌等城市虹吸效应较为明显,其中武汉市的虹吸效应最为明显。生态环境层面与其余层面的测算结果排序呈倒置样态,在空间分布上,省内北部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普遍优于南部城市。在未来,"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才是更为适宜的现代城市群治理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喻凯 莫斯惠
国内外学者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企业智力资本角度对成本粘性的研究还属于空白。因此,文章在成本粘性的探讨中引入智力资本这一重要承诺资源,选取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VAIC模型实证分析了智力资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均对成本粘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按照组织环境二维度模型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下智力资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高的环境动态性与高的环境适宜性均会增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对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喻凯 莫斯惠
国内外学者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企业智力资本角度对成本粘性的研究还属于空白。因此,文章在成本粘性的探讨中引入智力资本这一重要承诺资源,选取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VAIC模型实证分析了智力资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均对成本粘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按照组织环境二维度模型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下智力资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高的环境动态性与高的环境适宜性均会增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对企业成本粘性的正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传锐
以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司治理的综合指数,实证检验公司治理机制、产权性质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治理与高管激励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董事会机制难以为智力资本提供积极的治理效用;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产权性质拉低了国有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并弱化了公司治理机制对智力资本治理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官员创新精神与地区创新——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政府审计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基于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测度及发展状况研究——来自我国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隐性债务扩张的影响——来自我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来自我国1326家商业银行地级市分行数据的经验证据
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
PPP模式与地方财政压力: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异地高考政策与小学生流动:来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大气环境、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结构优化——来自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