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2)
- 2023(14939)
- 2022(12707)
- 2021(11886)
- 2020(10023)
- 2019(22874)
- 2018(22534)
- 2017(42628)
- 2016(22843)
- 2015(25656)
- 2014(25843)
- 2013(25190)
- 2012(23232)
- 2011(20987)
- 2010(21234)
- 2009(19659)
- 2008(19424)
- 2007(17370)
- 2006(15055)
- 2005(12956)
- 学科
- 济(95527)
- 经济(95435)
- 管理(62788)
- 业(60420)
- 企(46125)
- 企业(46125)
- 方法(43374)
- 数学(37525)
- 数学方法(36998)
- 农(35282)
- 财(24251)
- 中国(24018)
- 农业(23412)
- 学(23058)
- 业经(22141)
- 地方(19952)
- 制(17042)
- 环境(16362)
- 理论(16229)
- 贸(15964)
- 贸易(15956)
- 易(15432)
- 务(14818)
- 财务(14769)
- 财务管理(14723)
- 和(14223)
- 企业财务(13887)
- 银(13474)
- 银行(13439)
- 融(12941)
- 机构
- 学院(329002)
- 大学(324428)
- 济(128601)
- 经济(125590)
- 管理(125119)
- 理学(107710)
- 理学院(106429)
- 研究(106135)
- 管理学(104369)
- 管理学院(103733)
- 中国(79618)
- 京(67826)
- 科学(67236)
- 财(58909)
- 农(56963)
- 所(52461)
- 中心(51164)
- 江(50546)
- 业大(49135)
- 研究所(47678)
- 财经(47258)
- 范(46469)
- 师范(46010)
- 农业(43550)
- 经(42740)
- 北京(42129)
- 州(40442)
- 经济学(39633)
- 院(38570)
- 师范大学(36860)
- 基金
- 项目(221362)
- 科学(174047)
- 研究(162398)
- 基金(159444)
- 家(138477)
- 国家(137282)
- 科学基金(118331)
- 社会(102857)
- 社会科(97160)
- 社会科学(97138)
- 省(88649)
- 基金项目(85372)
- 自然(76237)
- 教育(75400)
- 自然科(74350)
- 自然科学(74329)
- 划(73666)
- 自然科学基金(72935)
- 编号(67427)
- 资助(64674)
- 成果(53594)
- 重点(49910)
- 发(48379)
- 部(48013)
- 课题(46125)
- 创(45550)
- 科研(42602)
- 创新(42473)
- 国家社会(42390)
- 大学(41442)
- 期刊
- 济(145423)
- 经济(145423)
- 研究(90135)
- 中国(60505)
- 农(55132)
- 学报(50554)
- 科学(47126)
- 财(46635)
- 管理(41465)
- 大学(38488)
- 农业(36764)
- 学学(36226)
- 教育(35628)
- 技术(29187)
- 业经(27737)
- 融(26946)
- 金融(26946)
- 财经(22287)
- 经济研究(21841)
- 问题(19613)
- 经(19174)
- 业(17507)
- 版(17463)
- 图书(16494)
- 资源(16205)
- 统计(15623)
- 技术经济(15295)
- 商业(15165)
- 理论(14434)
- 科技(14354)
共检索到474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 李斌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东 夏学英
景观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小尺度,为旅游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近年来关于旅游景观的研究颇多,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意识到了旅游研究的整体性和异质性,这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进步。但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多数研究并没有进入到景观研究的实质范畴,旅游景观研究中的尺度、结构、等级等问题多没有涉及。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旅游景观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成型的方法和指标,为旅游景观研究中所面临的尺度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因此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借鉴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振龙 陶来利
农牧交错带属于生态敏感区,因其生态和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受到广泛关注,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结构调整的焦点区域。康平县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边缘。本文用景观生态学指导康平县生态规划,并提出指导其生态建设的建议,试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等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态规划 生态建设 康平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忠礼
乡村景观是人们在乡村聚落的活动场所,它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乡村景观包含自然生态景观、生产劳作区域景观、生活区域景观等,它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综合性。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是人们在遵循自然法则状态下的一种生产活动,也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环境破坏的一种反思。通过生态设计可以减少对乡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减轻对人们身体的伤害。由冷平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园林生态学》(第二版)一书,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提出了许多关于景观生态设计的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彦伟 卢荣安 姜广辉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不够深入,使得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在面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常常处于尴尬境地。新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借鉴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不失为土地可持续利喟规划的新尝试。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不足及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方法,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土地利用规划 可持续性规划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范春
乡村旅游空间要素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大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的关系也就成为乡村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静
生态旅游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景观生态学是指导生态旅游规划的一门新兴学科。九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具有生态和文化融合的景观特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区佛教文化展示和传播的基础。景观生态学与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对佛文化旅游行为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用于分析和指导九华山的生态文化旅游规划及管理,对九华山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佛教文化旅游 九华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永锋 金晓玲 胡希军
海岛城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其绿地系统具有不同于内陆城市的特殊性。文章以福建省东山岛为例,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对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的城市绿地类型进行规划研究,以实现海岛城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骏 古风
声生态学将声音视为环境当中的景观,强调人与声音以及环境间的关系。而长期以来,城市旅游研究基本都停留在视觉要素领域,但旅游体验是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声景观的优化,可以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景观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声景观具有物理和环境两大类属性,通过以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能够探寻到声级与旅游者感知度的关系,以及声景观环境属性中基调音、标志音、信号音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声生态学的视角对自然与人文声景观的设计及后期声景观的管理、运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城市生态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声生态学 城市旅游 声景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巧玲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之一开始兴盛起来。文章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和农家乐旅游模式等主要模式,并对其存在的乡村旅游布局规划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缺乏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缺乏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和自然环境破坏加剧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建立健全政府机构的管理机制、加强乡村硬件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区域特色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对应策略,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丽华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对农业旅游产品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的研究设计方法。以株洲市仙庾岭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农业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农业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农业旅游产品 设计 城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睿智 董靓
生态旅游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无需赘述。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四川省董坪村为实证研究,从农业生态景观、雨水收集利用景观和户外微气候改善景观三方面探讨山地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规划研究在实际建设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尽管规划建设成效还不十分明显而需要时间证明,但结合当地植物、水、道路和住宅等景观要素,规划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是相对简单和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并可逐步实现不误农时、不废农景、改善户外微气候、节能减排的规划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巍 戴鹏飞 黄鑫
近几年来,湖南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促进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新助力,为湖南经济增长模式注入了新鲜元素。但是,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着旅游区域规划不合理,旅游品位不高缺少文化特色,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为此湖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大力对乡村旅游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特色旅游区,注重品牌效应以及生态保护等措施,以保证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湖南乡村 旅游规划 科学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健 刘玉
集镇空间规划,是政府对乡村与集镇土地资源利用和景观重构实施干预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乡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成为地理学者积极关注和广泛参与的实践领域。以苏中、苏北的10个样本集镇为例,对江苏中小型集镇空间规划的实践进行理论梳理。从典型案例分析来看,中小型集镇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空间规划的对应思路,应强调集聚式、团聚状形态,妥善处理好集镇与过境公路和对外交通的关系,强调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发展促建设,使规划起到既能指导集镇建设又能寻求集镇发展突破口的作用。具体而言,在集镇的规模预测、性质定位与主导产业选择,路网结构和过境公路与集镇空间形态规划的关系,以及促使集镇功能结构合理布局与景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健生 王仰麟 张小飞 彭建 刘焱序
鉴于当前国土空间治理面临复杂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态风险与空间利用问题,基于景观生态学学科特质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当前国土空间治理工作进行梳理,归纳了明确的生态系统服务定位、高效的建成空间结构、适宜且多样的产业发展支撑、多等级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安全保障等国土空间治理需求。同时,整合区域时空信息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手段,提出景观生态学在国土空间治理中应落脚于:(1)识别并统一不同空间尺度的治理单元;(2)辨析并评估景观功能的空间分异;(3)构建基于生态风险防范的区域景观格局;(4)识别集约高效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5)提出尺度联系的绿色发展架构;(6)明晰多级多样的生态保障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