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5)
2023(18217)
2022(15968)
2021(14999)
2020(12581)
2019(29136)
2018(28919)
2017(55410)
2016(30416)
2015(34378)
2014(34550)
2013(34067)
2012(31598)
2011(28381)
2010(28403)
2009(26231)
2008(25556)
2007(22593)
2006(19359)
2005(16911)
作者
(88913)
(74341)
(73585)
(70221)
(47103)
(35921)
(33777)
(29219)
(28138)
(26431)
(25540)
(24818)
(23605)
(23278)
(23196)
(22722)
(22665)
(22040)
(21365)
(21235)
(18434)
(18090)
(18065)
(16908)
(16570)
(16559)
(16516)
(16383)
(14914)
(14766)
学科
(125086)
经济(124964)
管理(85712)
(78946)
(64347)
企业(64347)
方法(57947)
数学(50772)
数学方法(50095)
(34163)
中国(30534)
地方(30053)
(29902)
(28847)
业经(26289)
农业(23029)
(22127)
贸易(22118)
(21382)
环境(21169)
(20349)
理论(20012)
(19715)
(19037)
财务(18951)
财务管理(18906)
技术(17989)
企业财务(17806)
(17196)
银行(17128)
机构
学院(431426)
大学(431064)
管理(167616)
(166329)
经济(162475)
理学(145665)
研究(144592)
理学院(143920)
管理学(141096)
管理学院(140330)
中国(106407)
科学(94137)
(92123)
(73858)
(73811)
(73787)
业大(68045)
研究所(67858)
中心(66872)
(65775)
财经(59963)
(58862)
师范(58245)
农业(58062)
北京(57606)
(54333)
(53241)
(51877)
经济学(49264)
师范大学(47047)
基金
项目(301070)
科学(234623)
研究(216218)
基金(215967)
(189483)
国家(187938)
科学基金(160155)
社会(133185)
社会科(125917)
社会科学(125882)
(119078)
基金项目(115363)
自然(106635)
自然科(103977)
自然科学(103947)
自然科学基金(102024)
(100242)
教育(99904)
资助(89319)
编号(89206)
成果(71377)
重点(67994)
(65206)
(64614)
课题(61500)
(61241)
科研(58031)
创新(57187)
大学(55624)
计划(55199)
期刊
(178802)
经济(178802)
研究(119100)
中国(77687)
学报(72721)
(65933)
科学(65453)
管理(57905)
(56708)
大学(53965)
学学(50794)
教育(46876)
农业(45611)
技术(38395)
(33164)
金融(33164)
业经(30598)
财经(28028)
经济研究(28020)
(23885)
问题(23737)
(23660)
图书(23343)
资源(22338)
(21347)
科技(20667)
技术经济(20491)
理论(19850)
统计(19357)
商业(19067)
共检索到615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莉  
本研究以浙江沿海区域为例,基于CLUE模型,揭示了未来规划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区域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情景下森林景观与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生态保护情景下森林与湿地景观的空间连续性和规模较规划情景下都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境质量指数对历史时期和两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并据此遴选了浙江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敏感区,识别出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区和生态系统健康潜在威胁区。最后,依据未来景观格局变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以及生态系统健康敏感区,提出了浙江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系和保护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莉1  2  李俊清1  王政通3  
基于浙江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分类数据,分析20年来浙江沿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沿海地区各类景观面积比例很不均匀,各类景观面积大小排序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湿地>草地>未利用地;各类景观破碎化程度排序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湿地>耕地>林地,且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加深;景观斑块边界曲折,形状不规则,景观斑块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逐渐加大;城镇用地急速扩张,主要挤占了耕地,其次是林地和湿地,部分草地和未利用地也变成了城镇用地;原有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和围海造田引起的;未利用地的利用情况较好,主要用来植树造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莉  李俊清  王政通  
基于浙江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分类数据,分析20年来浙江沿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沿海地区各类景观面积比例很不均匀,各类景观面积大小排序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湿地>草地>未利用地;各类景观破碎化程度排序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湿地>耕地>林地,且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加深;景观斑块边界曲折,形状不规则,景观斑块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逐渐加大;城镇用地急速扩张,主要挤占了耕地,其次是林地和湿地,部分草地和未利用地也变成了城镇用地;原有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和围海造田引起的;未利用地的利用情况较好,主要用来植树造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雷  朱京海  傅立群  胡远满  刘淼  
【目的】分析历史预案和规划预案条件下,辽宁锦葫沿海地区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遥感和GIS等技术,解译得到1990、2000和2010年的锦葫沿海景观类型图,作为预案模拟的基础;采用ARMA模型动态预测锦葫沿海地区的土地需求量,并使用Logistic-CA模型对锦葫沿海地区2011-2020年不同景观类型分布的历史预案和规划预案进行空间模拟和比较。【结果】1)2种预案条件下,除建设用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外,其他用地面积都呈递减趋势,而规划预案比历史预案用地集约;2)2011-2020年,2种预案条件下锦葫沿海地区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趋势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小祥  张华兵  于英鹏  
[目的]开展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对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农作物经济产量法分别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并构建生态承载效率指数、经济贡献效率指数对2007—2016年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变化以及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1)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并呈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化肥、农药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农膜、柴油使用对碳排放影响逐渐增加。(2)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体呈上升趋势,呈中西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稻谷和小麦碳吸收占比高达75%,蔬菜碳吸收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84%,逐渐成为江苏沿海碳吸收重要来源。(3)江苏沿海地区10个县(市、区)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率较好,启东市、海门市、赣榆区、盐城市区、大丰区、射阳县等6个县(市、区)碳汇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低于碳排放比例,是影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地区。[结论]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区域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制定和完善差异化减排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洋洋  吕晓  黄贤金  于淼  
论文以江苏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基础,在GIS、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的支持下合成时间序列表征下的耕地利用转型图谱、耕地利用转型模式图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谱,据此揭示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00年阶段耕地以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占用为主,补充耕地来源除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外,还包括了草地,耕地占用大于补充。空间差异以"耕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最为明显,空间分离度低。2)2000—2010年阶段耕地占用的去向增加了未利用地,草地仍是主要的耕地补充来源。空间上以"耕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水域"图谱变化最为显著,空间分离度变大。3)1990—2010年耕地利用转型模式以后期变化最为显著。4)近20 a间,江苏沿海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170.85×108元提升为182.23×108元,水域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主要的贡献类型。耕地利用转型导致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耕地→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生态减值图谱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焱中   宋有涛   薛依婷   贾长庚   王子超   张国徽  
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全面估算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揭示ESV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的耕地及林地急剧收缩,建设用地及养殖塘快速扩张。ESV从2000年的1 015.6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 385.23亿元,主要归因于水域及养殖塘的变化,对ESV贡献最大的是水文调节功能。自然条件决定了辽宁沿海地区ESV基本的空间分布,人为活动加强了ESV的分异特征。各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辽宁沿海地区ESV的空间格局产生了较强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新通  朱鹤健  
用景观格局指数与GIS方法,记录了大南坂农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42 a期间的变化,并赋予其时空分布的内涵。研究结果除了定量反映景观类型和景观类型格局的变化外,还跟踪了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的驱动因素之间的联系。为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生态设计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佳  陈江龙  姚士谋  
江苏沿海开发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建设进入一个历史新阶段。目前,沿海地区空间规划体系存在规划目标矛盾、部门用地冲突、规划内容缺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作用的充分发挥。原因归结于现阶段政府政绩考核唯重经济效益,规划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并且编制过程中缺少公众参与的环节。本文在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视角下,理顺现有空间规划关系,评析规划冲突和产生原因,并对解决现有矛盾、建立健全有序的江苏沿海空间规划体制提供基本思路:规划体系上建立多目标融合的空间规划体系,出台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细则;机构设置上成立多层多部门的区域空间规划管理协调委员会;运转模式上重视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成书  
立足"陆海一盘棋"基本理念与"陆海一体化"基本规律,大力强化沿海地区产业布局海陆统筹,对于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阶段要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内涵式增长,推动潜力产业快速扩张,超前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特别是要明确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化工等三大产业向海洋领域拓展的重点方向,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围绕杭州湾区域等全省重点开发的空间,整合形成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优化提升海陆统筹的重点产业方向,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同时要不断强化准入要求和准入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媛媛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在国家战略性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改变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职业学校要综合审视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全面进行SWOT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建立长久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共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扬  
在我国环渤海区域,近几年耕地流转市场逐步扩大,耕地流转面积日益增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如何使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玉平  
构建适应江苏沿海经济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设置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必须引起当地高职院校的关注。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点过多但专业规模偏小、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与支柱产业匹配性薄弱、专业申报缺乏严谨性等问题,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沿海发展及区域优势,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允生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目前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发展趋势。与广东和江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在省区内地区间转移不同,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向江西、安徽与河南等相邻的中西部省区转移发展。在产业转移发展中,分离式转移与集群式转移成效最为明显,困难主要来自产业转移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转入地投资环境与市场秩序有待改善。从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讲,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发展,体现了由资源配置条件变化引致的地区经济结构变动与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因而更具有代表性,其实践与成效有助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庆明  
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总体水平低 ,城镇结构不合理 ;城市化滞后导致乡镇工业结构调整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难有实质性推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应根据增量城市化与存量城市化的不同形式 ,采取不同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