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7)
- 2023(18448)
- 2022(16109)
- 2021(14909)
- 2020(12812)
- 2019(29198)
- 2018(28919)
- 2017(55204)
- 2016(30508)
- 2015(34229)
- 2014(34130)
- 2013(33589)
- 2012(30929)
- 2011(27839)
- 2010(27655)
- 2009(25517)
- 2008(24964)
- 2007(21974)
- 2006(18672)
- 2005(16095)
- 学科
- 济(118029)
- 经济(117900)
- 管理(84311)
- 业(80182)
- 企(66055)
- 企业(66055)
- 方法(57982)
- 数学(50915)
- 数学方法(50258)
- 农(32003)
- 财(30434)
- 学(29996)
- 中国(29035)
- 业经(25379)
- 地方(22864)
- 贸(22651)
- 贸易(22644)
- 易(21976)
- 农业(21403)
- 制(19916)
- 务(19815)
- 财务(19736)
- 财务管理(19693)
- 理论(19172)
- 企业财务(18616)
- 环境(18565)
- 和(18500)
- 技术(18097)
- 银(16936)
- 银行(16837)
- 机构
- 大学(434457)
- 学院(433977)
- 管理(167182)
- 济(164892)
- 经济(161264)
- 研究(146720)
- 理学(146167)
- 理学院(144445)
- 管理学(141463)
- 管理学院(140722)
- 中国(106087)
- 科学(98644)
- 京(91951)
- 农(83578)
- 所(76350)
- 业大(74524)
- 财(73233)
- 研究所(70744)
- 中心(66829)
- 农业(66682)
- 江(62527)
- 财经(59950)
- 北京(57163)
- 范(56848)
- 师范(56097)
- 经(54511)
- 院(53475)
- 州(50527)
- 经济学(48991)
- 技术(47961)
- 基金
- 项目(308096)
- 科学(238658)
- 基金(221722)
- 研究(213457)
- 家(198084)
- 国家(196500)
- 科学基金(165969)
- 社会(131206)
- 社会科(124141)
- 社会科学(124105)
- 省(121886)
- 基金项目(118596)
- 自然(113418)
- 自然科(110743)
- 自然科学(110704)
- 自然科学基金(108686)
- 划(103790)
- 教育(98545)
- 资助(91650)
- 编号(86216)
- 重点(70129)
- 成果(68038)
- 部(66150)
- 发(65236)
- 创(63258)
- 科研(60543)
- 计划(60394)
- 课题(59578)
- 创新(59178)
- 大学(56240)
- 期刊
- 济(170882)
- 经济(170882)
- 研究(116186)
- 学报(82295)
- 中国(74814)
- 农(74269)
- 科学(71330)
- 大学(59894)
- 学学(57069)
- 管理(56784)
- 财(55641)
- 农业(50944)
- 教育(43068)
- 技术(36209)
- 融(31227)
- 金融(31227)
- 业经(29322)
- 财经(28086)
- 经济研究(27918)
- 业(26558)
- 经(23933)
- 版(23159)
- 问题(22686)
- 科技(22259)
- 业大(22015)
- 图书(20673)
- 资源(20618)
- 技术经济(20165)
- 理论(19399)
- 商业(19359)
共检索到604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李兆富
选择三江平原东北部为研究区域,通过对1954~2005年6个时段景观图湿地斑块谱特征分析,结合野外丹顶鹤栖息地调查,揭示了湿地景观斑块化对丹顶鹤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空间上,区域湿地景观以大斑块为优势地位,小斑块数量众多,总体斑块数量大;大斑块形状复杂且富有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小斑块形状规则但异质性差;时间上,大斑块面积持续缩小,小斑块数量持续增加,景观破碎化过程明显;大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内部异质性降低明显,景观多样性趋于简单化。②景观斑块化不仅导致丹顶鹤栖息地面积大量丧失,而且边缘效应和斑块异质性影响严重削弱了斑块维持栖息地的能力。③景观斑块谱特征决定了斑块资源的有效程度。在低度破碎化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维新 袁薇锦
景观连接度和生境斑块重要性作为测度生境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已成为评价生境破碎化、识别生境景观中重要生境斑块与垫脚石、辨明恢复生境的关键节点位置的重要方法,对于生境保护、优化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域,以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丹顶鹤越冬生境为对象,运用景观连接度指标和两种斑块重要性评价方法,考察1992-2012年间越冬丹顶鹤适宜生境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并探讨这期间的重要生境斑块与关键节点位置变化。结果发现:1992-2012年间,丹顶鹤生境连接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巨型斑块和大型斑块对于维持景观生境面积与生境连接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处于关键节点位置的小型斑块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宫兆宁 苏朔 杜博 关晖 张强
景观演变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和连接度造成的影响,一直是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问题,开展扎龙湿地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繁殖栖息地选择及繁殖期生境间的扩散研究,对野生丹顶鹤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需要"出现点"的生态位MAXENT模型,进行适宜栖息地选择研究。从水源、食物、干扰、隐蔽物四个方面选择明水面距离、土壤湿度、NDVI、道路距离和居民地距离五个环境变量作为丹顶鹤繁殖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子,预测扎龙保护区可供丹顶鹤进行营巢繁殖的栖息地分布,并分析各影响因子的反应曲线。结果显示:丹顶鹤易于选择远离道路和居民地干扰且靠近明水面的区域作为营巢栖息地,栖息地土壤湿度较高并且植被覆盖较多。从MAXENT模型中提取了38个适宜栖息地斑块,基于电路理论模拟丹顶鹤繁殖期失去飞行能力时的多路径扩散,最大电流密度图突出了可能的"夹点",模拟出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连接区域,可供丹顶鹤在繁殖期间进行扩散。累积电流密度图突出了在维持网络连通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斑块,并进行面积加权来评估适宜栖息地斑块的综合重要性。结果表明,在MAXENT模型预测出的适宜栖息地斑块基础上,考虑丹顶鹤繁殖期的迁移扩散行为,利用累积电流密度面积加权来评估适宜栖息地斑块的综合重要性,得到的适宜性等级更符合丹顶鹤真实巢址的分布。研究成果可为保护区丹顶鹤栖息繁殖生境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萍 李菁
湿地是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Red-crowned Crane)赖以生存的环境,本文以盐城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该区域的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与TM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取了1983年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信息,并对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了定量统计,进而分析研究了丹顶鹤栖息地变化、种群数量与土地利用变化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自1983年以来,丹顶鹤栖息地破碎化、缩小化的趋势是丹顶鹤越冬数量急剧衰减的直接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也是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决策部门的政策导向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 林辉 刘刚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湿地景观类型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极为重要。本研究以洪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以MSS、TM、ETM、CBERS等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将洪湖湿地分为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淡水湖、草本沼泽、淡水养殖池塘、农用池塘/小型水池、灌溉用沟渠、稻田/冬水田8种类型,开展1974~2010年洪湖湿地的景观类型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1974~2010年间湿地景观斑块数量增加明显,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大,斑块面积的变异系数减少,斑块数量变化起伏较大的地类为旱地、农用池塘和稻田/冬水田;面积增长最快的属淡水养殖池塘;边缘总长度指数分布曲线基本一致,且景观类型边缘长度的排...
关键词:
湿地 景观类型 景观特征变化 洪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春阳 曾广宇 程丽华 刘志斌 廖源 黎波
利用广西岑溪市1999年、2009年两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借助GIS分析工具及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间隔期内林地变化及林地景观斑块特征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10年中,岑溪市林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的增加尤其是有林地较大幅度的增加导致了林地整体质量的提升;研究区内林地景观斑块形状指数有所下降,形状趋于规则;斑块分维数有所下降,形状趋于规律;斑块密度指数有所上升,受干扰程度有所增加。全市林地景观格局呈现多样化,破碎化程度增加,林地景观格局的演变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李兆富 李晓民
以野外栖息地要素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定量化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超过50%,景观连通度高于50时,景观基质处于低度破碎化状态,景观斑块面积丧失对栖息地影响显著;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小于30%,景观连通度低于30时,景观处于高度破碎化状态,景观空间隔离、斑块形状以及景观结构对栖息地影响更为显著。景观破碎化过程中,沼泽湿地主要在面积丧失方面对东方白鹳觅食地产生影响;而湖泡和岛状林湿地在斑块数量丧失和空间隔离方面对东方白鹳筑巢地和觅食地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连义 江南 吕恒 李俊杰 曹凯
本文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采用反映湿地景观格局的面积、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香农多样性、香农均度、蔓延度、比面积、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等指数,应用FRAGSTATS3.3软件,分析长江南京段湿地景观格局指标变化情况,从而揭示出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湿地景观总面积数量减少了6.75%,斑块数量增加了4%;斑块分形指数由1.1540增加到1.1638,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水田、江心洲以及河漫滩景观不规则化加大;自然河流和人工渠形状趋于规则化;坑塘的形状基本没变;坑塘、江心洲、人工渠占总湿地景观的比重上升;水田、自然河流、河漫滩的比重减少。近...
关键词:
湿地 动态演变 长江 南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丽 王新杰 龚直文 张红梅 刘红伟
利用RS图像处理和GIS信息提取和分析功能,确定北京市区域湿地的景观分类系统,获取北京湿地景观数据。同时,基于Fragstats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选取景观面积指数、斑块数及斑块密度、斑块聚集度、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1978—2005年近30年来北京湿地景观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由1978年的68491.63hm2减少到2005年的31416.31hm2,减少了54.0%;2)1978—2005年,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化,破碎程度急剧增加,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敏 孙燕楠 许士国 唐晓亮
本文以1986年、1999年、2002年的扎龙区域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扎龙地区沼泽湿地16年的空间格局变化。选取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形维数、分布质心等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地区中沼泽湿地面积相对于总的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扎龙区域沼泽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在加深,斑块形状变化不大,其质心位置向西北偏移,西北部的沼泽湿地不如东南部稳定,受到的人为影响更大。本文以1986年、1999年、2002年的扎龙区域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GIS技 术分析了扎龙地区沼泽湿地16年的空间格局变化。选取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形维数、分布质心等 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地区中沼泽湿地面积相对于总的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 情况。结果表明扎龙区域沼泽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在加深,斑块形状变化不大,其质心位置向西北 偏移,西北部的沼泽湿地不如东南部稳定,受到的人为影响更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康娟 王学雷
湿地景观空间结构研究是湿地生态研究的核心之一 ,景观功能的性质和发挥 ,影响着湿地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特征 ,进而影响湿地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运用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 ,结合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的湿地农业的区域特点 ,确定了四湖地区湿地景观分类系统 ,为了更好地定量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特点 ,我们选取了三类景观格局指数来定量描述湿地景观空间格局 ,即基本空间格局指标 (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 )、景观空间构型指标 (聚集度、破碎化 )及斑块特征指标 (斑块分维数 ) ,比较系统地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干扰对四湖地区湿地景观的...
关键词:
湿地 景观格局 人类活动 四湖地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肖文发 蒋有绪
利用GIS工具 ,基于 1∶5 0万海南岛植被图 ,研究了海南岛植被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总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极差、偏度、峰度、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被用于描述海南岛植被景观的斑块大小特征 ;正态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等概率分布类型被用于检验各类植被景观斑块大小的分布特征。同时 ,还检验了海南岛各类型植被景观斑块的复杂性。用Krum mel等和李哈滨及Klinkengerg等提出的公式可获得海南岛植被斑块分维数的可靠估计。对于数量较多的基本类型斑块 ,斑块分维数与斑块大小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分...
关键词:
海南岛 植被景观 斑块特征 分维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维新 逄谦 甘玉婷婷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对物种生境、分布及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是全球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湿地景观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丹顶鹤生境结构及其质量。本研究以盐城海滨湿地带相对连续的16期遥感解译影像为空间数据源,分析了8个丹顶鹤越冬栖息热点地区的湿地资源利用以及丹顶鹤越冬生境及其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利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等方法分析湿地资源利用变化对丹顶鹤生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湿地大面积地被转变成人工湿地以及非湿地,其主要变化特征是碱蓬、芦苇等自然湿地被围垦成耕地、水产养殖塘等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覆被类型;丹顶鹤适宜生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龙梅 王学雷 吴后建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利用 1996 年和 2001 年两个时期的 Landsat TM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选取斑块密度、斑块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指标,对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研究各类景观的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1 年间,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格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变化,湖泊面积减小,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湿地景观趋于破碎化,景观分布趋于均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