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9)
- 2023(10633)
- 2022(9042)
- 2021(8549)
- 2020(7302)
- 2019(16600)
- 2018(16135)
- 2017(31052)
- 2016(16354)
- 2015(18013)
- 2014(17712)
- 2013(16963)
- 2012(15158)
- 2011(13376)
- 2010(13128)
- 2009(11965)
- 2008(11408)
- 2007(9619)
- 2006(7959)
- 2005(6939)
- 学科
- 济(64170)
- 经济(64079)
- 管理(49166)
- 业(45655)
- 企(36570)
- 企业(36570)
- 方法(32838)
- 数学(29682)
- 数学方法(29259)
- 财(17653)
- 中国(17444)
- 农(16860)
- 制(13583)
- 环境(13353)
- 业经(13285)
- 学(11788)
- 银(11730)
- 银行(11722)
- 务(11439)
- 财务(11399)
- 财务管理(11370)
- 地方(11240)
- 险(11114)
- 行(11085)
- 保险(11021)
- 农业(10966)
- 企业财务(10829)
- 融(10770)
- 金融(10769)
- 贸(10753)
- 机构
- 学院(218730)
- 大学(218214)
- 济(90828)
- 管理(90295)
- 经济(89094)
- 理学(78395)
- 理学院(77636)
- 管理学(76292)
- 管理学院(75879)
- 研究(66759)
- 中国(54356)
- 京(44074)
- 财(43751)
- 科学(39575)
- 财经(35284)
- 中心(33133)
- 经(32301)
- 业大(31178)
- 所(30587)
- 农(30580)
- 江(30519)
- 经济学(28484)
- 研究所(28037)
- 北京(27090)
- 范(26881)
- 财经大学(26635)
- 师范(26627)
- 经济学院(25873)
- 院(25363)
- 州(24149)
- 基金
- 项目(157910)
- 科学(126258)
- 基金(116963)
- 研究(116121)
- 家(101023)
- 国家(100240)
- 科学基金(88034)
- 社会(76084)
- 社会科(72100)
- 社会科学(72081)
- 基金项目(62477)
- 省(61044)
- 自然(56844)
- 自然科(55487)
- 自然科学(55472)
- 自然科学基金(54437)
- 教育(53422)
- 划(51518)
- 资助(47175)
- 编号(46131)
- 重点(35548)
- 部(35487)
- 成果(34910)
- 创(33175)
- 发(33126)
- 国家社会(32030)
- 创新(31057)
- 教育部(31048)
- 课题(30947)
- 制(30813)
共检索到305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兵 刘国彬 王伯铎 马俊杰
基于景观尺度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乌龙山抽水蓄水电站规划方案为背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和GIS分析的方法,研究水电开发规划方案实施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规划方案实施后,研究区域景观类型的分布趋于均匀化,景观格局的组合趋于简单化,相对抗干扰能力较弱。此外,生态风险值高于现状6倍之多,应予以重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阳 余新晓 贾子利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其中山区来水减少问题已成为该区域水资源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对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流域——红门川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水文动态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05年流域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其中,优势景观林地在研究时段内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趋势显著,增幅分别为43.1%和44.4%;水域减少趋势最为明显,减幅达20.8%。(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有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土地结构不断优化,森林、耕地面积的增加,1998~2005年流域平均年径流系数较1990~1998年下降77%;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晓金 杨海娟 刘焱序
土地利用类型并不是景观类型唯一的描述方式,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和地形指标的纳入更有助于反映景观的空间差异性。应用地形因子与生态价值两类指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1 km栅格尺度下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形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相关性分析表明地形因子对生态价值分布有重要影响,经过统一阈值的脊线谷线提取发现,对生态价值提取出的高值或低值区域几乎同时也是地形上的山脊线或山谷线,过渡带基本重合;②提取山脊生态高值区域作为生境斑块,通过最大生态阻力进行方向选择,可得出研究区生态廊道空间布局,由于廊道宽度可根据物种类型调整,同时距离较短导致实现难度低,增删节点与斑块不影响周边网络的拓扑关系,因此结果应用性相对更强;③采用地形和生态服务价值作为衡量指标,更能体现以像元为单位的景观功能一致性与差异性,从而也避免了土地利用分类较粗、生境判断难度较大、相同阻力路径过多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果是对千米尺度廊道布局的有效补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桂媛 陈静 段中元 马树清
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不可逆转的重大扰动,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作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工程区域环境问题分析与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至关重要。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扰动的特点,结合产生扰动的各环境要素,构建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体系。收集、整理相关监测数据,采用环境因子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各种环境因子的现状以及变化过程、总结区域环境总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2007年工程大规模动工以来,区域的生态脆弱度大幅度升高,2008年达到顶峰,自2009年起环境开始改善,保持优于2007、2008年的状...
关键词:
水电建设区 环境监测 环境预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慧萍,吴炳方
分割是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前提,景观空间异质性特征给遥感信息获取提出了多尺度的要求。影像分割的多尺度分析以尺度效应与对象异质性最小原则为前提,描述多尺度效应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区域合并的分割原理与方法,为多尺度影像分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两个样区进行多尺度影像分割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基于区域合并的多尺度分割数据的几何丰富度与语义丰富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小南 刘洪杰
认为反映在各尺度的城市景观上的城市病日益凸现,以宏观尺度的城市设计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越发显得必要;要使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并能及早地介入,就必须始终把握城市设计的要义与精髓:即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城市景观发生改变,而城市景观的改变又可反过来影响一个城市的功能与服务;一个具有一定普适价值的城市景观综合分析框架对于分析城市景观是十分有益的,并且应该以宏观城市设计的角度经常性地检讨城市景观变化与城市功能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城市景观剧变 城市景观分析 城市设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杨林 董斌 位慧敏 徐文瑞 杨斐 彭亮 方磊 王裕婷
【目的】尺度的合理确定是景观格局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研究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计算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7年安徽省宿松县的景观分布图为数据源,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各个景观指数在20~5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选取适宜的粒度范围;通过拟合函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结合景观面积损失精度评价模型确定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最适宜空间粒度值。【结果】景观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粒度效应性,其中大部分景观指数的可预测性强,但景观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Simpson多样性、Simpson均匀度指数对空间粒度响应不敏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曲线可分为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无变化、复杂变化4种类型;景观指数的拐点主要集中在70和200 m;在景观水平下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曲线拟合后的函数主要为幂函数,且拟合程度高。【结论】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适宜粒度为100~110 m,最佳粒度为100 m。图3表1参27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乐 齐伟 张新花 曲衍波 姚小立 王丹 闫勇
本文选取山东省栖霞市内一个典型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选取典型等高线提取附近的景观类型来研究山区景观垂直分异特征,避免以往利用高程带或坡度带进行山区景观格局分析时造成的斑块分割;同时采取坡度分级说明坡度对景观格局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0-6°坡度范围内,水域和建设用地占据主导位置,在>25°主要景观类型为未利用地,这两个坡度带的景观聚集程度最高,景观类型多呈现连片分布;6-25°坡度带为草坡地、林地、园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区域,且这个区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228m等高线附近的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最高、形状最为复杂,是人类活动为主导影响向自然因素为主导影响的过渡区域。在海拔较低区域,由于人类不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翁凌飞 白昊男 沈镭
线性交通廊道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科学分析廊道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明确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从而构建线性交通廊道建设与生态保护均衡发展格局,对铁路所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老(中国—老挝)铁路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铁路沿线整体和不同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揭示中老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研究表明:(1)中老铁路沿线区域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2020年铁路廊道土建工程完工后,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有所增加,部分减少的林地面积转化为耕地。(2)铁路建设导致沿线缓冲区整体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增强,斑块连通程度减弱,斑块面积缩减,林地破碎度加剧。(3)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斑块密度、分散指数均与铁路影响尺度呈倒"U"型关系,铁路对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景观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的拐点分别位于铁路两侧6 km和8 km附近。本文结果可用于评估铁路等线性交通廊道的建设对沿线景观带来的影响,对未来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如何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保护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德才
柬埔寨王国某水电资源项目是中水电首个以BOT方式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水电资源项目。目前,项目已签订全部协议,获得所有许可,完成各项施工准备,进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丁楷 石龙宇
为实现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目标,保障新区生态安全,必须开展新区发展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可利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论文采用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的乘积表征生态风险,分别对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预测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生态风险程度值。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到如下结论:对雄安新区起步区的合理规划可使该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险程度显著降低,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也造成了其周边生态风险程度的增加,两者综合作用下,雄安新区景观生态风险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下降程度可达6.4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丁楷 石龙宇
为实现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目标,保障新区生态安全,必须开展新区发展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可利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论文采用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的乘积表征生态风险,分别对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预测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生态风险程度值。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到如下结论:对雄安新区起步区的合理规划可使该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险程度显著降低,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也造成了其周边生态风险程度的增加,两者综合作用下,雄安新区景观生态风险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下降程度可达6.4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露
[目的]由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叠加形成的农业景观复杂多样,具有生产、生活、生态3种功能,随着农业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对其进行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有利于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四川省为例,从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构建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确定权重和隶属度大小,对研究区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模糊关系评价结果,四川省农业景观生态压力的最大值为0. 111,处于中等风险水平;生态状态的最大值为0. 139,处于中等风险水平;生态响应的最大值为0. 091,处于较低风险水平。[结论]四川省农业景观生态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优化,农业景观生态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未来在农业景观生态方面应保障且降低现有的生态风险等级,确保兼顾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农业生态功能并举。
关键词:
农业景观 风险评价 权重 隶属度 四川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俊杰 杨华 邓华锋
为了解北京明长城沿线周边地区的生态风险状况,以北京市长城普查数据和近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以2 km×2 km的网格进行系统采样,借助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探讨北京明长城两侧3 km范围内的景观生态风险状况。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中,灌木林地所占面积比例最高,达26.58%,但其生态风险程度也最高,无立木林地破碎度和分离度最高,所受干扰程度和自然损失度也最大,农地斑块形状最复杂。研究区生态风险分布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存在一定数量的高风险和低风险聚集区,聚集现象显著,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高风险区域主要位于八达岭、黄花城、慕田峪、金山岭以及司马台等著名长城...
关键词:
明长城 景观类型 生态风险评价 空间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炳文 随银坡 陈崇成
景观的特征尺度反映了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空间过程,合理识别景观空间结构及其特征尺度有助于遥感影像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论文以地处南方丘陵山区的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区,针对城市、农田、森林与水域4种地物景观,基于SPOT 10 m影像,分别利用半方差分析、小波分析与平均局部方差方法,开展景观特征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异质性差异较大,其中森林景观空间异质性最大,其次为城市、农田景观,水域的空间异质性最小;②小波方差分析和半方差分析分别检测到两个不同的特征尺度,而局部方差仅仅检测到较小的空间结构;③森林景观特征尺度比通常偏小,与南方丘陵山区破碎地形有关,城市景观更多体现为人类活动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