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9)
- 2023(14581)
- 2022(12798)
- 2021(12074)
- 2020(10022)
- 2019(23264)
- 2018(23062)
- 2017(44653)
- 2016(24049)
- 2015(26938)
- 2014(26554)
- 2013(25824)
- 2012(23588)
- 2011(20823)
- 2010(20326)
- 2009(18203)
- 2008(17201)
- 2007(14356)
- 2006(12215)
- 2005(10106)
- 学科
- 济(93437)
- 经济(93343)
- 管理(67046)
- 业(62255)
- 企(51367)
- 企业(51367)
- 方法(45010)
- 数学(39610)
- 数学方法(39062)
- 农(25640)
- 中国(22610)
- 财(22287)
- 业经(20691)
- 学(20146)
- 地方(19730)
- 农业(17303)
- 贸(15923)
- 贸易(15917)
- 理论(15627)
- 易(15413)
- 环境(15155)
- 和(14633)
- 务(14584)
- 技术(14564)
- 财务(14514)
- 财务管理(14483)
- 制(14411)
- 企业财务(13632)
- 划(12895)
- 银(11841)
- 机构
- 大学(323525)
- 学院(323397)
- 管理(132250)
- 济(125403)
- 经济(122674)
- 理学(116005)
- 理学院(114749)
- 管理学(112620)
- 管理学院(112049)
- 研究(103235)
- 中国(75140)
- 京(67815)
- 科学(65363)
- 财(54527)
- 业大(49881)
- 农(49767)
- 所(49430)
- 中心(47818)
- 研究所(45607)
- 财经(45179)
- 江(44913)
- 范(43849)
- 师范(43477)
- 北京(41973)
- 经(41280)
- 农业(38906)
- 院(38852)
- 经济学(37005)
- 州(36772)
- 师范大学(35368)
- 基金
- 项目(235295)
- 科学(185392)
- 研究(172617)
- 基金(170736)
- 家(148222)
- 国家(147000)
- 科学基金(127532)
- 社会(107991)
- 社会科(102156)
- 社会科学(102131)
- 基金项目(92075)
- 省(91832)
- 自然(84111)
- 自然科(82124)
- 自然科学(82105)
- 自然科学基金(80578)
- 教育(79675)
- 划(77220)
- 编号(71513)
- 资助(69309)
- 成果(55599)
- 重点(52167)
- 部(51505)
- 发(49830)
- 创(48925)
- 课题(47878)
- 创新(45595)
- 科研(45048)
- 教育部(44491)
- 大学(44316)
- 期刊
- 济(130127)
- 经济(130127)
- 研究(89930)
- 中国(55390)
- 学报(50059)
- 科学(46937)
- 管理(46345)
- 农(44448)
- 财(40964)
- 大学(38655)
- 教育(36356)
- 学学(36317)
- 农业(31244)
- 技术(29601)
- 业经(22857)
- 融(22254)
- 金融(22254)
- 财经(20650)
- 经济研究(20552)
- 经(17578)
- 图书(17508)
- 问题(17240)
- 科技(16001)
- 资源(15905)
- 业(15750)
- 理论(15295)
- 技术经济(15141)
- 版(15105)
- 实践(14144)
- 践(14144)
共检索到447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鹏波 张立杰 雷大朋 冯宣铭
如何在城市工业废弃地物质更新过程中,适宜地将场所精神融入新生景观,达到新旧融合的效果,是近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为基础,以唐山工业景观之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妮·惠斯顿·斯本的景观语言构建规则,提出"六词汇——五句构"工业废弃地景观系统构建策略,以期深化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该领域的景观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景观更新 语言学 景观句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鹏波 张立杰 雷大朋 冯宣铭
如何在城市工业废弃地物质更新过程中,适宜地将场所精神融入新生景观,达到新旧融合的效果,是近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为基础,以唐山工业景观之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妮·惠斯顿·斯本的景观语言构建规则,提出"六词汇——五句构"工业废弃地景观系统构建策略,以期深化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该领域的景观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景观更新 语言学 景观句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砚梅 佘璐
当今土地资源紧张,需开发闲置土地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工业废弃地自身价值的开发和生态环境恢复是重要课题。用生物改善土壤,合理利用原场地材料有利于对场地改造设计和环境的修复;研究历史文化价值是否被破坏、环境是否被修复可用于比较和评价各个案例的优与劣;工业遗产修复利用进一步发展应该沿着追求生态化、数据化、合理化的方向。
关键词:
景观 工业废弃地 环境修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锐
景观城市主义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该理论被证实适用于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工业废弃地的再生改造﹑不断萎缩的城市再生以及快速发展的新城开发等。本文重点研究美国马萨诸塞州军事保护区的景观再生案例,该地区自1911年以来,一直用作美军的新兵训练﹑军事器械的维修和保养基地等,这些军事活动不但对基地内的水源和土壤造成了很深的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上游城市波士顿的地下水资源。本文从研究减少污染的具体方法入手,提出了将之改造成为一个干净健康的大众公园的生态再生策略,并阐述了它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煜 刘洁羽 周艳 胡荣云 冯磊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大型城市项目建设中遗留下许多工矿废弃地,开展这些工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工作,对城市再造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辽宁省海城市教军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现状条件,引入生态恢复学理念,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手段,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降解,并利用工程技术措施对环境进行优化,使原本污染、破败的工矿废弃地环境得以修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历史文脉对景观环境进行重建,实现工矿废弃地的更新和再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波 包志毅
矿区废弃地等受损景观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但目前的研究往往只进行定性分析,因此,不能为成功地恢复和重建受损景观提供更准确的量化依据。针对这一问题,在土地利用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景观异质性指标对受损景观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景观异质性指标 矿区废弃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书红 王向荣
煤矿废弃地在我国矿业废弃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环境影响和土地破坏严重,治理修复的需求十分迫切。以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煤矿废弃地所具有的潜在景观功能和利用条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从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可以推而广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涉及众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跨学科、系统性的整合研究方法。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为基本依据,以跨学科的干扰理论、区位理论等构成理论框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煤矿废弃地 景观再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艺红 王浩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天然蓄水系统的重要载体之一,修复城市已退化的"天然海绵",构建具有自我愈合能力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在防止城市内涝、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的水系规划不同于一般城市公园的水景设计,其规划应从城市水系统的全局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排洪调蓄、净化水质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以唐山乐亭古滦河湿地公园水体规划为例,探讨已退化的城市湿地如何在合理人工干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修复城市水系的自我愈合能力,为构建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湿地 水体规划 水生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君 刘瑶
后工业景观作为20世纪以后的新景观形式随着历史的变迁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景观材料则作为景观设计中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记录了场地历史变迁的痕迹和时间维度的信息,景观材料反过来则体现了场地的历史感与生命力。文章以后工业景观材料为研究基础,将常见的后工业景观材料分为可回收以及不可回收材料,以太原化肥水洗车间景观改造为例对其中景观材料的保留与再利用的原则、方法以及意义进行整体性分析总结。文章在分析个例的同时对于景观时间维度记录、材料的情感创新化表达、废弃材料在再生新途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最终使后工业景观的历史性、艺术性以及生态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景观材料 保留与再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健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将废弃物用于景观设计对于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再生的三种途径:观赏小品型再生、功能设施型再生、整体环境型再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再生的意义,并分析了在我国当前景观设计中利用废弃物的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废弃物 再生 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浚
北杜伊斯堡公园是德国鲁尔工业区最引人注目的公园之一,在景观改造与经营中,成功地进行了功能转变和适应性再利用,做到了场所性、生态性、经济性三者的统一。其中的一些设计原则与经营策略对于我国现阶段工业遗迹的改造与经营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工业遗迹 改造 经营 北杜伊斯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平 付艳华 张广新 郭爽
城市工业废弃地可能已经受到原有生产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原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废弃矿山,土壤重金属重度污染,生态恢复极为困难。植物群落的修复成为矿区生态系统修复中最为关键性的一步。通过对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并测定矿区的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转移能力,筛选出适合矿区土壤状况的重金属忍耐型植物,然后优选植被配置模式,并加强后期维护管理,完成植物修复工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江 冯姗姗
论文首先阐述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分析了工业废弃地的负面影响及其蕴含的资源价值,归纳了工业废弃地作为矿业城市新资源的潜在优势,引入资源"创新集成"概念,明确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延续、自然环境及城市体型环境综合提升的五个目标,最后探讨了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工业废弃地 工业遗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亚 阎景娟 李宇
后工业景观是城市景观更新过程中绕不过的话题,如何处理好城市景观的延续性,将场地记忆、工业记忆、文化记忆最大程度地保留,以承继历史、指向未来,是城市记忆中必须正视的问题。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精神,结合金牛山生态修复环境提升案例,从分析城市中后工业景观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出发,对城市后工业景观的价值、后工业景观作为工业文化记忆和历史文化记忆载体的认知做出详细的阐释和分析,提出了应该深入阅读场地,尊重场地记忆、深挖工业文化以及历史文化、重视地方性等改造策略。希望为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后工业景观的设计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场地 记忆 工业文化 地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