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4)
- 2023(10309)
- 2022(9029)
- 2021(8522)
- 2020(7478)
- 2019(17545)
- 2018(17492)
- 2017(34051)
- 2016(18123)
- 2015(20549)
- 2014(20501)
- 2013(20188)
- 2012(18382)
- 2011(16482)
- 2010(16043)
- 2009(14732)
- 2008(14373)
- 2007(12775)
- 2006(10551)
- 2005(9117)
- 学科
- 济(74170)
- 经济(74093)
- 管理(53945)
- 业(51808)
- 企(42558)
- 企业(42558)
- 方法(40081)
- 数学(35865)
- 数学方法(35410)
- 农(20278)
- 财(19622)
- 中国(16176)
- 业经(15718)
- 贸(14744)
- 贸易(14740)
- 学(14520)
- 易(14331)
- 农业(13677)
- 务(13146)
- 财务(13100)
- 财务管理(13065)
- 地方(12908)
- 制(12641)
- 企业财务(12334)
- 理论(11529)
- 和(11226)
- 技术(11074)
- 银(10447)
- 银行(10414)
- 融(10087)
- 机构
- 大学(259427)
- 学院(257864)
- 管理(105719)
- 济(103844)
- 经济(101817)
- 理学(92720)
- 理学院(91803)
- 管理学(90148)
- 管理学院(89671)
- 研究(78204)
- 中国(58932)
- 京(52237)
- 科学(49407)
- 财(46052)
- 农(44702)
- 业大(41093)
- 中心(39014)
- 所(38516)
- 财经(38131)
- 江(37042)
- 农业(35340)
- 研究所(35309)
- 经(34758)
- 范(31663)
- 北京(31659)
- 经济学(31588)
- 师范(31283)
- 州(29545)
- 经济学院(28763)
- 经济管理(28678)
- 基金
- 项目(181651)
- 科学(143713)
- 基金(134371)
- 研究(128527)
- 家(117550)
- 国家(116651)
- 科学基金(101368)
- 社会(82091)
- 社会科(77886)
- 社会科学(77862)
- 基金项目(71982)
- 省(70746)
- 自然(68167)
- 自然科(66674)
- 自然科学(66651)
- 自然科学基金(65497)
- 教育(60076)
- 划(59738)
- 资助(54949)
- 编号(52039)
- 成果(40831)
- 部(40688)
- 重点(40352)
- 创(38076)
- 发(37258)
- 科研(35972)
- 创新(35585)
- 教育部(35072)
- 大学(34488)
- 人文(34218)
- 期刊
- 济(102893)
- 经济(102893)
- 研究(64335)
- 中国(42732)
- 学报(42254)
- 农(38911)
- 科学(37806)
- 财(36936)
- 管理(36130)
- 大学(31872)
- 学学(30259)
- 农业(26123)
- 技术(23561)
- 教育(21900)
- 融(20165)
- 金融(20165)
- 财经(18548)
- 业经(17962)
- 经济研究(16474)
- 经(15784)
- 业(14121)
- 问题(14097)
- 图书(13729)
- 统计(13221)
- 版(13145)
- 技术经济(13040)
- 理论(12756)
- 策(12137)
- 商业(12012)
- 实践(11768)
共检索到353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卢新元 黄梦梅 卢泉 王雪霖
本文选取知乎平台,采用Python技术获得用户信息行为中发表文章、回答问题、提问和参与live活动的使用行为数据,进行了使用时间特征、使用频次和时间间隔分析,探索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平台中产生消极行为的时间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部分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平台过程中会出现减少使用、间歇性中辍和中断等使用行为,呈现不同程度的消极行为特征。对于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需要洞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引导用户继续使用和深度创作。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宫婷 吴锋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提出,作为供需双方媒介的云制造平台应用更加广泛,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平台跳单现象也屡见不鲜。针对云制造平台中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的跳单行为,建立了云制造平台、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演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因素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台采取措施是抑制跳单行为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加强监管提高发现跳单行为的概率,合理制定收取的惩罚金额及其分摊比例,增加服务需求方的信息搜索成本;当平台不采取措施时,应收取低于阈值的中介费用比例,并增加服务提供方的信息搜索成本从而抑制跳单行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皇甫军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社交网络平台功能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平台设置、促进科研社交网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文章从用户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和用户获取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角度设置平台功能要素问项和用户行为问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平台功能定义为信息、凝聚、合作、管理四项功能,研究其对用户关注、互动、学术共享和学术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得出平台信息功能有效增强用户学术分享行为,合作功能对各行为影响较小,凝聚功能对学术分享与合作行为作用较大,管理功能也会有效增强用户的学术分享。
关键词:
科研社交 网络平台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莹盈 林德荣
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旅游分享已成为当下旅游者的行为偏好,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微信、QQ这类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国内学界对移动社交平台旅游分享行为的研究随之日增,但少有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地揭示旅游分享行为的过程与动因。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反映强关系网络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动态过程理论模型。将旅游分享行为动态过程划分为分享前因、分享实现与分享结果3个阶段,总结每个阶段的行为特征、表现方式及阶段之间的演替规律,并探讨这类旅游分享行为的特点与动因。研究发现,在旅游分享动机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强调情感联结与互动,从而旅游者受到与个体相关动机的影响更为显著;分享内容上,平台的强关系特性与熟人社交促使旅游者尽量避免分享负面信息;分享结果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能调节旅游者行中、行后的体验水平,并形成兼具网络时空拓展性与熟人圈规模局限性的口碑传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志强 周隽 沈月琴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网络教育平台的出现已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网络教育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基于用户视角,从网络教育平台可用性、有用性、便利性三个维度设置问卷进行调研,发现网络教育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网络教育平台 用户视角 教学模式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喻昕 许正良
【目的/意义】在网络直播平台环境中,基于沉浸理论的视角对弹幕用户信息参与行为展开研究,为研究弹幕信息行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管理借鉴。【方法/过程】分析了互动性、可视性、娱乐性和有用性的弹幕信息特性在对弹幕信息沉浸状态的影响作用,以及沉浸状态下用户的弹幕参与行为。【结果/结论】在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范式下,构建网络直播平台中弹幕信息用户参与行为理论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燕
从网络信息服务中用户的自主性、用户的认知心理、用户的需求心理、用户的防御心理4个方面对用户心理进行剖析, 旨在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制定服务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网络信息服务 用户 心理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仁萍
做为同时具备投资和消费属性的众筹模式,消费众筹不仅能够缓解项目融资困境,同时还能够将项目成果惠及潜在消费者,改善社会消费福利。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消费众筹市场,改善平台绩效成为提高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基于社会调查方法,实证检验了平台质量、用户社交网络与众筹平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台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消费众筹平台绩效,而用户社交网络对消费众筹平台绩效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社交能力和社交渠道的约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静 沈俏蔚 涂平 王汉生
用户在线分享成为人们进行线上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可以选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用户,这些用户可以是明星,也可以是普通人群。人们在社交平台的发帖行为可以分为发原创帖和转发别人的帖子两种,发帖的数量和质量直接与平台的收入挂钩,因此如何鼓励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成为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着眼于用户关注类型(意见领袖和非意见领袖)和发帖类型(原创帖和转发帖)对自身发帖行为的影响,采用从新浪微博获取的相关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用户关注类型和发帖类型对自身发帖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解决相关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意见领袖的发帖数(无论是转发帖还是原创帖)对自身发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非意见领袖的原创帖数对用户的发帖行为有正向影响,转发帖数对用户的发帖行为有负向影响。这是因为意见领袖很少与用户进行互动,做为信息的传递和扩散者,意见领袖的存在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发帖素材和来源,对用户的发帖行为产生纯粹的外生影响。然而非意见领袖的转发帖很大程度上会挤压粉丝用于发帖的时间,从而抑制粉丝的发帖行为。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意见领袖和非意见领袖在社交平台的作用,洞悉用户发帖背后的动机。对于平台企业来说,营销人员可以根据用户关注的类型进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从而提升平台的活跃度。建议平台企业的营销方案要因人而异,多采取个性化营销。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继东 段小萌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登录移动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的日常,和亲人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远远多于面对面的交谈,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也大多可以用社交软件完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必然要成为关注的重点。用户信任度可以用来详细检查用户之间所有可能的社交网络关系,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用户之间信任的方法,通过对用户之间的信任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推荐和其他服务。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大勇 孙晓晨
【目的/意义】研究社交网络用户信息贡献行为,有利于揭示用户线上行为活动规律,并促进社交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社交网络信息贡献行为的概念、类型和特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用户线上行为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属性、网络信任与用户信息贡献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结论】性别、年龄、性格、信息质量、风险安全、声誉地位和感知相似性对用户自我揭露行为和发布、评论与转发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信息贡献 网络信任 用户属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人境 柴婧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交亮 卢宝周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是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并聚类而形成的社交网络,其开展成败取决于用户的参与程度。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并对感知价值理论进行延伸,引入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解释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行为,时间成本、系统质量、社会交互对用户感知价值影响显著。利用Bootstrap验证感知价值除了对参与意愿有直接效用,且会通过满意度的中介效果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因此,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根据用户需求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完善其交互功能,提升系统质量,进而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提高用户参与意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静 刘峥 赵程程 赵袁军
微营销渠道是微营销广告信息从发送者传向接收者经过的整个路径。由于社交网络媒体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采用微营销渠道将营销广告准确传递给用户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黏住企业社交平台关注者并将他们转化为消费者,本文构建微营销渠道模型,并结合用户的社交网络信息,对模型进行优化。同时,采用算例分析验证优化后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营销渠道模型能够在三个月内,将公司的客户流失率从10%降到8%,并将公司的营销利润提高27%。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冠强 陈雅 李强
我国目前有互联网用户6800万人,其网络使用行为大体可分为通信、信息浏览、下载信息和购物4大类。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用户特征、网络易用性及其娱乐性、实用性等。这些影响因素与用户网络行为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图1。表2。参考文献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