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6)
- 2023(10890)
- 2022(9437)
- 2021(8709)
- 2020(7382)
- 2019(16771)
- 2018(16357)
- 2017(31436)
- 2016(16640)
- 2015(18490)
- 2014(17955)
- 2013(17275)
- 2012(15482)
- 2011(13612)
- 2010(13073)
- 2009(11505)
- 2008(10798)
- 2007(8944)
- 2006(7399)
- 2005(5997)
- 学科
- 济(66467)
- 经济(66402)
- 管理(49985)
- 业(42929)
- 企(36098)
- 企业(36098)
- 方法(34733)
- 数学(31094)
- 数学方法(30557)
- 财(17689)
- 农(16536)
- 环境(15169)
- 学(14931)
- 地方(14839)
- 中国(14455)
- 业经(13161)
- 划(11269)
- 务(11242)
- 财务(11191)
- 财务管理(11166)
- 农业(10994)
- 贸(10674)
- 贸易(10668)
- 和(10630)
- 企业财务(10628)
- 易(10341)
- 技术(9979)
- 理论(9676)
- 制(9442)
- 资源(8107)
- 机构
- 大学(225025)
- 学院(224980)
- 管理(93951)
- 济(88991)
- 经济(87176)
- 理学(83057)
- 理学院(82115)
- 管理学(80495)
- 管理学院(80091)
- 研究(70737)
- 中国(51727)
- 科学(46494)
- 京(45865)
- 财(39665)
- 业大(34920)
- 农(34827)
- 中心(34593)
- 所(33411)
- 财经(32959)
- 研究所(31166)
- 江(31049)
- 经(30170)
- 范(29555)
- 师范(29251)
- 北京(27398)
- 农业(27335)
- 院(27211)
- 经济学(27075)
- 州(24829)
- 财经大学(24810)
- 基金
- 项目(171506)
- 科学(137831)
- 基金(128711)
- 研究(119911)
- 家(113829)
- 国家(113049)
- 科学基金(99042)
- 社会(78643)
- 社会科(74837)
- 社会科学(74813)
- 基金项目(69616)
- 自然(66847)
- 省(65868)
- 自然科(65331)
- 自然科学(65316)
- 自然科学基金(64110)
- 划(56445)
- 教育(54436)
- 资助(51371)
- 编号(46892)
- 重点(38836)
- 部(37672)
- 发(36040)
- 创(35507)
- 成果(34908)
- 科研(34084)
- 国家社会(33828)
- 创新(33362)
- 教育部(32204)
- 计划(32042)
共检索到300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益 宋德萱 朱丹 王正阳 马明
合理的热环境评价方法是实现住区热环境品质提升的基础。目前,住区热环境的传统评价方法多为对某一时刻、局部空间的热环境测量或模拟,缺少与居民长期行为的时空匹配,故难以反映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热环境的全面感知。针对此问题,本研究结合多智能体模拟方法对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以热绩效为指标的住区室外空间热环境优化评价方法。首先,对住区内的日常行为活动进行问卷调研与实地观测,梳理居民行为链条、计算逐时行为概率、引入空间选择模型,建立住区内居民时空行为的多智能体模型;其次,整合住区室外空间热环境微气候与居民的时空行为,构建住区室外空间热绩效优化评价模型,实现时空行为视角下对住区热环境的有效评估;最后,以上海某住区的夏季典型周为例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热绩效评价方法相较传统评价方法,在住区室外空间热环境评测的精度与时空匹配方面有显著提升效果。
关键词:
住区公共空间 时空行为 热环境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国平 李胜男
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时空行为不匹配导致出现大量使用效率低下甚至空置的商业空间,研究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微博签到数据以及POI兴趣点分析等多源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行为特征,针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城市商业空间高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提出商业空间中心体系与时空行为热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的规划对策,优化商业空间布局与业态。
关键词:
时空行为 商业空间 多源数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白羽 谢红 张建坤 李灵芝
大规模保障房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是我国城市公建配套的薄弱之处。为了更好地配置保障房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本文结合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选取南京市岱山润福城为典型案例,以地理学视角探究住区老年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征,探究"宜居性"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关键要素,实现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彻底转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烨 陈晨 李传江 罗一南 蒋昊成 方晏如
青创人群作为创新型城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健康活力与城区高质量建设紧密相关。当代青年人亚健康状态很大程度因为缺乏体育活动而引起健康问题,这在从事高强度创新工作的青年人群中尤为显著。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区青创人群的体育活动时空特征与空间供给问题。研究表明,拓展新兴体育活动空间,促进体育活动空间复合利用,灵活利用城市边角空间,增强工作地周边的体育设施供给与蓝绿空间融合互动,是满足大走廊地区青创人群体育活动需求,解决供需不匹配问题的关键措施。据此,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视角探讨运动健康活力导向的创新型城区建设的优化策略和研究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青 张侃 陈天
声环境品质是高层住区空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声环境评价不能仅以噪声暴露水平为标准,还要考虑住区空间环境信息对居民进行声环境评价的具体影响。以天津市典型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对高层住区空间环境信息进行分类并选取出四类空间环境因子;其次,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及测量方式对空间环境因子进行数据采集;再次,运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声环境评价显著相关的空间环境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公因子进行简化降维分析;最后,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声环境评价计算模型,并提出针对空间环境因子的规划设计策略。
关键词:
空间环境信息 声环境 评价模型 高层住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青 张侃 陈天
声环境品质是高层住区空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声环境评价不能仅以噪声暴露水平为标准,还要考虑住区空间环境信息对居民进行声环境评价的具体影响。以天津市典型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对高层住区空间环境信息进行分类并选取出四类空间环境因子;其次,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及测量方式对空间环境因子进行数据采集;再次,运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声环境评价显著相关的空间环境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公因子进行简化降维分析;最后,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声环境评价计算模型,并提出针对空间环境因子的规划设计策略。
关键词:
空间环境信息 声环境 评价模型 高层住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春明 王亚军 刘尹 董仁才 赵景柱
随着便携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数码相机、手机、便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存有大量带有地理参考信息的照片,这些由公众自主创造并公开分享的地理信息,为研究游客在景区的时空行为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文章以Panoramio网站收集的10年内447名游客在厦门市鼓浪屿上拍摄的2272张照片作为基础数据,详细介绍了借助带有地理参考信息的照片来研究游客时空行为的方法,分析了游客在鼓浪屿景区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周变化和月变化)、停留时间、日均游客量、游客流向图和旅游热点区域,并且利用前人的研究结果和媒体公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鲜鲜 李婧晗 左颖 张慧敏 晋秀龙
以南京市为例,以网络游记为基本数据源,提出了旅游数字足迹结构化表达和建库方法,并结合文本分析和GIS时空间分析方法,从旅游形象、游客行为时序变异及空间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南京游客时空行为特征。结果显示:(1)"历史"可作为南京旅游形象整体认知,且受气温和假期因素影响游客多选择在春夏季出游;(2)到访南京旅游景区空间最邻近指数为0.48,核心城区成为到访景区、游客聚集区域;(3)到访南京旅游轨迹空间上表现为由核心城区向外辐射,旅游流空间结构则以夫子庙为核心逐级向外展开。在此基础上,从旅游景区形象提升、旅游景区游客容量控制、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探讨了南京旅游发展优化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李玟璇 张海平 卿前龙
目前,采用GPS追踪技术获取旅游者时空行为轨迹数据的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旅游行为研究中,但是对基于GPS数据的旅游时空行为的分析仍然停留在描述分析和模式聚类阶段。如何深入挖掘空间尺度上精确至米、时间尺度上精确到秒的GPS数据,文章尝试运用Arc GIS技术在对GPS轨迹点实现时空路径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路径长度、游览时间、游览速度、覆盖面积和椭圆周长5项量化评价指标,并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在计算5项量化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基于GPS数据的旅游时空行为评价因子。以香港海洋公园旅游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媛 张云彬 王诚 朱萌
针对郊区职住空间特征展开深入研究,是探索城乡功能空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安徽省合肥市郊区,利用覆盖市域范围的手机信令数据,识别郊区职住人口,开展郊区职住空间的分布格局与特征的可视化分析,进而以职住偏离指数、自足性指数和空间错位指数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郊区职住空间匹配合理程度,讨论合肥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职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郊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职住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不均衡状态;仅少数远郊乡镇的职住一体化程度较高;大多数近郊乡镇街道职住功能不匹配,与中心城区存在职住功能互补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媛 张云彬 王诚 朱萌
针对郊区职住空间特征展开深入研究,是探索城乡功能空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安徽省合肥市郊区,利用覆盖市域范围的手机信令数据,识别郊区职住人口,开展郊区职住空间的分布格局与特征的可视化分析,进而以职住偏离指数、自足性指数和空间错位指数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郊区职住空间匹配合理程度,讨论合肥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职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郊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职住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不均衡状态;仅少数远郊乡镇的职住一体化程度较高;大多数近郊乡镇街道职住功能不匹配,与中心城区存在职住功能互补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春聚 姜乖妮 王苗
对住区边界空间的忽视,已经引起了诸多城市问题。针对目前住区边界空间现状,结合其内涵、类型及要素,提出了优化原则,并以现状问题最突出的围墙边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优化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
城市住区 边界空间 优化设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彦平 陈逸洋 刘大海 樊明蕾
海域立体分层利用能够显著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紧缺难题,但也会带来新的空间冲突。对用海活动的空间使用主体进行解构,挖掘用海活动的时空行为规律及关键影响要素,揭示海域空间立体分层利用的空间冲突形成机制,探寻可行的协调路径,为海域空间立体化管理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用海活动的空间使用特征是海域立体分层利用的关键影响因素;(2)海域立体分层利用的空间冲突,是以空间排他性为准则的框架下,不同用海活动空间范围重叠的问题;(3)海域立体分层利用的空间冲突包括空间侵入、空间剥夺和空间限制三种情形;(4)空间使用主体的机动性、海域开发利用活动的规范性、用海活动的空间范围是影响空间冲突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空间冲突管理:协调海域立体分层利用的空间冲突,应加强建设和维护期的施工管控,加强利益相关者协调,统一用海活动三维宗海界定标准,优化海洋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昕昕 朱佩娟 秦书茜 曾伟平 罗鹏
开放式住区关注住区尺度和用地规模。基于网络爬虫获取房产时空数据,结合时间序列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城市尺度探索长沙市住区规模时空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显示:①长沙市房地产开发呈现"S"型变化趋势;②住区规模呈"中部低四周高"格局;③经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认为住区规模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住区开发有序化趋势明显。期望为城市开放式住区打造及居住用地审批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辰阳 田宝江 刘忆瑶
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城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面临着环境陈旧,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中,管理者和规划师往往试图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更新规划的公平正义,但更新程序与协商机制的不完善反而激化了居民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空间资源分配中的矛盾,首先应确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回顾"空间正义"的理论源头,反思了当前老旧住区更新中的"非正义"问题,并以实地调研访谈为基础,从实现住区更新的"正义"出发,提出了能够优化住区公共空间更新实施机制的若干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