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7)
- 2023(17931)
- 2022(15660)
- 2021(14758)
- 2020(12444)
- 2019(28758)
- 2018(28454)
- 2017(54820)
- 2016(30174)
- 2015(34019)
- 2014(33752)
- 2013(33128)
- 2012(30328)
- 2011(27346)
- 2010(27588)
- 2009(25298)
- 2008(24883)
- 2007(22141)
- 2006(19560)
- 2005(17403)
- 学科
- 济(116827)
- 经济(116694)
- 管理(93845)
- 业(86973)
- 企(75238)
- 企业(75238)
- 方法(55293)
- 数学(46823)
- 数学方法(46017)
- 财(32484)
- 农(31574)
- 中国(29909)
- 业经(27199)
- 学(26664)
- 理论(23105)
- 地方(22782)
- 制(22456)
- 务(21025)
- 农业(20968)
- 财务(20927)
- 财务管理(20879)
- 贸(20678)
- 贸易(20666)
- 易(20069)
- 企业财务(19769)
- 和(19768)
- 策(19614)
- 技术(18610)
- 划(18491)
- 银(18291)
- 机构
- 大学(423994)
- 学院(423262)
- 管理(169011)
- 济(164697)
- 经济(160896)
- 理学(145109)
- 理学院(143467)
- 研究(140615)
- 管理学(140597)
- 管理学院(139807)
- 中国(106002)
- 京(90861)
- 科学(88802)
- 财(78292)
- 所(70872)
- 农(70042)
- 研究所(64604)
- 中心(64257)
- 业大(63952)
- 江(63872)
- 财经(61524)
- 北京(57203)
- 范(56014)
- 经(55953)
- 师范(55401)
- 农业(54966)
- 院(51677)
- 州(51335)
- 经济学(48364)
- 技术(46238)
- 基金
- 项目(286726)
- 科学(224973)
- 研究(207773)
- 基金(207065)
- 家(181451)
- 国家(179955)
- 科学基金(154510)
- 社会(128011)
- 社会科(121175)
- 社会科学(121137)
- 省(112493)
- 基金项目(108944)
- 自然(102990)
- 自然科(100590)
- 自然科学(100562)
- 自然科学基金(98754)
- 教育(97101)
- 划(95113)
- 资助(86602)
- 编号(85221)
- 成果(69425)
- 重点(64615)
- 部(62778)
- 发(60723)
- 创(59566)
- 课题(59446)
- 创新(55467)
- 科研(55102)
- 教育部(53571)
- 大学(53408)
- 期刊
- 济(182644)
- 经济(182644)
- 研究(122847)
- 中国(82395)
- 学报(68244)
- 管理(66222)
- 科学(63087)
- 农(62502)
- 财(61446)
- 大学(51962)
- 教育(50530)
- 学学(48820)
- 农业(42955)
- 技术(39441)
- 融(36569)
- 金融(36569)
- 财经(29932)
- 业经(29768)
- 经济研究(28388)
- 经(25627)
- 业(24041)
- 问题(23055)
- 图书(22409)
- 技术经济(20855)
- 版(20136)
- 科技(19967)
- 理论(19518)
- 现代(19283)
- 统计(18824)
- 资源(18433)
共检索到625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国权 陈科宇
组织一方面面对着一致性压力,需要和其他组织保持相似,以获取合法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差异化压力,力求和市场上的其他组织不同,以获得竞争优势。这两种形式的压力间存在内在张力,组织如何在一致性和差异化间取得平衡被称为组织的最优区分问题。本研究对分散在组织管理多个研究领域的最优区分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并构建了基于时空理论的组织最优区分管理模型,为最优区分理论的发展和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整体、综合的分析框架。本研究通过动态、层次、维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组织的一致性和差异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研究进一步提出,通过建立时间、层次和维度参照系,综合理解多重和相对时间的影响,熟练进行策略焦点的层次转移,灵活采取维度的划分和整合,组织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一致性和差异化的情境化、动态的平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廖朴 窦金龙
本文在考虑代际收入转移的家庭消费—储蓄决策中,根据消费的特点将家庭消费分为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并引入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讨论家庭在耐用品、非耐用品、保险、风险投资和教育等方面的最优支出决策问题。模拟结果显示,本文模型能够很好拟合家庭实际支出结构。通过敏感性测试发现:风险投资和生存保险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教育无法替代且独立于个体的风险态度;耐用品组合的折旧率对耐用品消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个体的风险态度和效用折现率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
关键词:
OLG模型 消费 保险 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江文年 杨建梅
依照企业知识活动的过程 ,本文给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实现方法组合 ;通过对知识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组织适应性模型 ;最后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选择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策略 组织适应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晓黎 黄婧怡 徐雅敏
结合航油消耗的相关理论与实际数据,建立航班耗油量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起落机场的航油差价,对单架飞机连续航段的加油成本进行建模,计算几个航段的最优加油量,从而得到最优加油策略,降低航油成本。结果表明,航班耗油量受航班加油量影响并呈线性相关关系。运用真实的航班运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证明了优化后的加油算法可使燃油成本节约5%。
关键词:
航空油料 库存管理 线性规划 成本优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洁娟 孙延杨 彭浩
期货合约是现代金融市场重要的衍生工具,利用期货可规避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而避险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定量确定套期保值比率,即期货数量和现货数量的比例。随着时间序列理论的发展,早期确定静态比率的方法被认为存在许多缺点,代之以定量分析动态比率,然而在实证上研究者对该动态策略仍存在异议。本文基于DCC(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GARCH模型,修正了之前动态策略存在的缺陷,实证分析中国金属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策略,并利用多个评价指标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铭凯
新产品的价格与扩散的变化过程是厂商计算新技术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现有文献未能考虑新产品扩散所呈现的S形特征,投资价值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差距较大。文章在新产品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下,用Bass模型模拟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构建了离散时间状态下结合新产品扩散特征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通过三叉树方法得到厂商采用新技术的最优时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洁 郭立宏
根据印象管理理论的"双组件"模型,印象动机影响印象构建。文章基于55个上市公司的217个研究样本2009-2015年的数据,考察了我国企业负面报道后间接印象管理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负面报道刺激组织印象管理动机,促使其增加间接印象管理策略的数目来修复形象。具体表现为,企业社会地位越高、负面报道前的印象管理策略越多,负面报道后的间接印象管理策略越多;负面报道前的印象管理策略对企业社会地位与负面报道后印象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面对可辩解型负面报道时,企业会使用较多数目的间接印象管理策略。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荣见 张佩云 汪张林 孙剑平
知识管理是当前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热点,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文章首先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的知识管理模型及其优缺点;其次针对这些模型的不足及企业知识管理的需求,提出了提高组织创新能力、组织知识共享能力及组织知识的传播速度的策略,并针对这些策略、企业环境及多维的知识源,建立相应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重点分析;最后探讨当前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企业知识管理 策略 模型 信息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蓓蕾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与静态策略的确定入手,基于对企业动态能力演进路径的考察,对企业动态能力演进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并针对动态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关注重点,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动态策略模型,为企业知识管理动态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静态策略 动态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战略性基础研究作为国家战略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满足国家需求和服务国家意志的内涵要旨,其战略特性主要从基本性质、作用效能、职责使命三个维度呈现出来。根据所构建的运作模型,战略性基础研究的依托主体主要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对象在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中介载体是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平台,支撑体系则是提供全面支持的完整规划安排。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在资源要素上占据独特优势,但在战略性投入、突破性成果、长远性规划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应基于所构建模型和现状分析结果,从完善基础政策、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主体职责、推动协调平衡等维度优化实践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性玉
容错机制是当前政府部门用于解决改革创新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因担心犯错被问责而选择不作为、不敢为现象的一项新举措。在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过程中,组织是实施容错机制的现实场所,也有推行容错机制的必然要求。基于过程管理的I-P-O模型,构建了组织中容错机制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了识别、评估、处理等容错机制核心环节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揭示了该模型从识别到评估、处理,再到预警,最后到识别的闭环运行过程,以及监督、申诉等环节在其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为了保证容错机制的顺利实施,从如何营造积极的容错文化氛围、设计激励性的工作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性玉
容错机制是当前政府部门用于解决改革创新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因担心犯错被问责而选择不作为、不敢为现象的一项新举措。在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过程中,组织是实施容错机制的现实场所,也有推行容错机制的必然要求。基于过程管理的I-P-O模型,构建了组织中容错机制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了识别、评估、处理等容错机制核心环节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揭示了该模型从识别到评估、处理,再到预警,最后到识别的闭环运行过程,以及监督、申诉等环节在其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为了保证容错机制的顺利实施,从如何营造积极的容错文化氛围、设计激励性的工作方式、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建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马可 郭伟 张聪慧 付春林
以由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了产品补货率有限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商给予零售商的延期支付期限的不同,从零售商的视角,讨论了零售商的最优补货策略的制定方法,建立了零售商总成本数学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算例,说明参数的变化对最优补货策略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巩红禹
模型辅助方法的思想是基于抽样设计借助于超总体模型获得对总体参数的有效推断。满足辅助变量的HT估计等于总体总量真值的样本被称为平衡样本。对于平衡样本,如果超总体模型的异方差性可以通过辅助变量解释,由此得出最优抽样策略:平衡抽样设计与HT估计结合是最优策略,包含概率正比于模型残差的标准差。
关键词:
超总体模型 平衡样本 模型辅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苏启林 伍静 苏晓华
数字技术改变了企业竞争基础,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识别了企业应对数字化趋势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的数字技术采纳策略,并鉴于技术阶段作为企业最优区分的情境要素,以美国行业为技术标杆,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数字技术采纳策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不同技术差距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纳入数据要素后,测算得到的我国企业TFP显著提升,但多数行业的企业技术水平仍低于美国。(2)数字技术运用和数字技术创新均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且前者影响效应大于后者,二者对企业TFP的赋能效应在不同类型企业和行业中存在异质性。(3)数字技术运用缩小了企业与美国技术差距的同时促进了领先企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理论上认为的数字技术创新的作用效应尚未得到经验数据支持。(4)正向和逆向技术差距分别削弱和强化了数字技术采纳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而该效应在不同数字技术战略中呈现差异性:相较于数字技术运用,削弱效应在数字技术创新中更强,而强化效应却未能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