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0)
- 2023(17606)
- 2022(15019)
- 2021(13905)
- 2020(11716)
- 2019(26986)
- 2018(26526)
- 2017(51425)
- 2016(27566)
- 2015(30673)
- 2014(30136)
- 2013(29723)
- 2012(26913)
- 2011(23856)
- 2010(23543)
- 2009(21615)
- 2008(21137)
- 2007(18592)
- 2006(16064)
- 2005(13957)
- 学科
- 济(113342)
- 经济(113223)
- 业(103237)
- 管理(92787)
- 企(91888)
- 企业(91888)
- 方法(53988)
- 数学(44096)
- 数学方法(43527)
- 农(35039)
- 业经(34575)
- 财(33346)
- 中国(27810)
- 农业(24839)
- 务(24563)
- 财务(24491)
- 财务管理(24458)
- 技术(23522)
- 企业财务(23198)
- 理论(21667)
- 制(20628)
- 地方(20527)
- 学(20344)
- 和(19867)
- 贸(19266)
- 贸易(19255)
- 易(18710)
- 划(18646)
- 策(17412)
- 环境(16723)
- 机构
- 学院(388552)
- 大学(385161)
- 管理(162251)
- 济(155970)
- 经济(152837)
- 理学(141118)
- 理学院(139696)
- 管理学(137337)
- 管理学院(136626)
- 研究(119416)
- 中国(90674)
- 京(80690)
- 科学(74150)
- 财(70394)
- 农(63169)
- 业大(58709)
- 所(57731)
- 财经(57253)
- 江(56459)
- 中心(55403)
- 研究所(52656)
- 经(52245)
- 北京(49857)
- 农业(49522)
- 范(48300)
- 师范(47853)
- 经济学(46140)
- 州(45471)
- 院(43788)
- 商学(43101)
- 基金
- 项目(269012)
- 科学(214316)
- 研究(197391)
- 基金(196822)
- 家(170480)
- 国家(168987)
- 科学基金(148262)
- 社会(125813)
- 社会科(119385)
- 社会科学(119354)
- 省(106297)
- 基金项目(104975)
- 自然(97107)
- 自然科(94962)
- 自然科学(94940)
- 自然科学基金(93286)
- 教育(90808)
- 划(88065)
- 编号(80266)
- 资助(80036)
- 成果(62698)
- 创(59619)
- 重点(59325)
- 部(58928)
- 发(56973)
- 创新(55014)
- 课题(53985)
- 国家社会(51697)
- 科研(51242)
- 教育部(51004)
- 期刊
- 济(167653)
- 经济(167653)
- 研究(108068)
- 中国(70086)
- 管理(63131)
- 农(57608)
- 学报(57598)
- 财(56418)
- 科学(54811)
- 大学(44905)
- 学学(42400)
- 教育(40973)
- 农业(40294)
- 技术(37084)
- 业经(30462)
- 融(29478)
- 金融(29478)
- 财经(27792)
- 经济研究(25835)
- 经(23883)
- 业(23085)
- 问题(21903)
- 技术经济(21287)
- 科技(19777)
- 图书(19564)
- 现代(18562)
- 商业(18096)
- 理论(17766)
- 版(17708)
- 财会(17404)
共检索到553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勇 万迪昉
创新网络研究中关于企业加入创新网络的动力及其作用机理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针对目前企业加入创新网络动力因素研究中的静态视角,以获利时效性将各动因进行归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企业加入创新网络的跨期动力模型,并在对入网企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产业集群 聚集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市场结构对知识流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知识整合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边际递增的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网络关系能力参数的提高不断递增,但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平衡型的创新市场结构(知识源方和知识接收方创新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利于企业隐性知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知识流动 知识管理 网络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学光 徐金发
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中,较多的研究都得到其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的结论,对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主动影响和利用其创新网络,提高创新绩效,本文引入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从企业层面,提出构建企业创新网络分析框架,最后,从企业资源要素和组织间学习两个维度,探讨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网络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永安 葛振猛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创新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对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基于核心企业概念和创新网络结构文献回顾,对创新网络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并从核心企业数量和企业技术势差两个维度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类型分为单核心高势差、单核心低势差、多核心高势差、多核心低势差四种模式,进一步揭示出四种模式向多核心适中势差演化的趋势,为政府、企业以及中介机构等在分析和制定策略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企业 创新网络 结构类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萍 孙华
本文在超循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基因和复制酶等生命特征,认为创新网络的形成像生命的起源一样,也是超循环的结果,是以自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具有自组织、自增进、相互增进和协同进化等特点,探究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理,为做好创新网络的治理,促进创新网络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
超循环 企业创新网络 形成 演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园园 薛镭
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崭新视角探讨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并提出创新网络刺激—反应模型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创新网络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樊霞 朱桂龙
通过对小世界网络模型及其生成规则的分析,表明企业创新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提出用小世界网络模型加强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思想,给出了加强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途径:企业创新网络的断键重连,减少创新网络特征路径长度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重视企业创新网络关键结点的建设等。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小世界网络 集聚 断键重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齐昕 刘洪 张军
文章将制造企业创新网络分为垂直创新网络和水平创新网络,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了两类创新网络对双元性学习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揭示了有效提升企业双元性学习的相关创新网络特征。实证研究发现,网络强度主要通过提升网络质量,间接促进双元性学习,且垂直网络的效果优于水平网络。垂直网络规模对双元性学习有正向的直接和间接效应,而水平网络规模对双元性学习的效应均不显著。网络管理能力强化了垂直网络强度对双元性学习的积极影响,弱化了水平网络规模对双元性学习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思颖 顾新 王涛
本文采用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的模式,概括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间相互信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概念模型,为企业创新网络成员间信任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媛媛 董平 陆玉麒 陶洁怡 魏璐瑶
基于企业跨城组织关系视角,利用2019—2021年认定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跨城布址数据,借助“总部—分支”关系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网络结构、网络层级、网络中心性3个方面剖析全国和城市群尺度下的城市创新网络格局,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创新网络地位驱动因素的异质性。研究表明:(1)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整体呈现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为顶点的菱形空间结构,网络联系以择优连接和邻近连接为主;(2)城市群内部网络结构异质性突出,分别呈现出单核心、双核和多核心3种网络结构;(3)网络呈现东强西弱的“金字塔状”网络层级特征;(4)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城市创新网络中占据极强的控制力和吸引力,但不同城市的创新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5)不同要素的作用效果在创新网络地位不同的城市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中高等级创新网络地位的城市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是城市创新网络生长发育的关键。创新水平、政策环境和城市行政等级对创新网络地位低的城市增长效应更明显,市场开放度对中等级创新城市的增值效应更强,金融发展水平对高等级创新城市的拉动作用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红 董帆 李恩极
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化水平提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是实现企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10—202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上市数据,分析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两个层面的异质性: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对国有企业和小企业创新作用更明显;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在东部地区、高数字化水平地区以及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样本中表现更突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水平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网络深度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创新网络广度在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并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数字化水平、创新网络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永平 党兴华 张浩淼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关系治理与网络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关系治理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治理并不是两种独立的治理模式,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本文认为,创新网络的治理是以核心企业的形成为转折点的,在核心企业形成之前,成员企业基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而与其他企业自发进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治理,在这一过程中,核心企业逐渐形成;在核心企业形成之后,是由核心企业基于网络化设计而主导的互动与协同的网络治理。本文最后建立了从关系治理到网络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关系治理 网络治理 核心企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炜 刘逸 李郇
创新网络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主题之一。通过考察东菱和德豪润达两家本土家电企业自成立以来创新网络的演变过程,发现两家企业的创新网络的演变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珠三角本土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变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全球化下的"供应商-客商"关系、企业发展战略、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区域性的制度安排和环境是影响珠三角本土企业创新网络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本土企业 创新网络 演变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天阳 成丽红
全球价值链分工迅速由"产业内"向"产品内"深化的背景下,企业难以在所有领域都保持国际领先,协同创新网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科研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统筹,从而提升企业出口绩效表现。本文基于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了1999—2007年中国协同创新网络,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协同创新网络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网络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少数节点具有大量的关联,处于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协同创新企业拥有更好的出口绩效,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占有更大市场份额。"企—企"模式协同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而"研—企"模式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各类型专利的协同创新都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但外观设计类型协同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小。协同创新对企业价格加成影响显著为正,且对出口企业的提升作用更强。本文试图从协同创新网络视角为中国创新战略的实施和企业出口绩效的提升提供现实可行路径。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协同创新 企业异质性 出口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