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8)
- 2023(14323)
- 2022(12553)
- 2021(11850)
- 2020(9895)
- 2019(22800)
- 2018(22416)
- 2017(43535)
- 2016(23512)
- 2015(26546)
- 2014(26468)
- 2013(25820)
- 2012(23294)
- 2011(20895)
- 2010(20499)
- 2009(18622)
- 2008(17776)
- 2007(15157)
- 2006(12954)
- 2005(10938)
- 学科
- 济(94220)
- 经济(94089)
- 管理(67591)
- 业(62301)
- 企(52275)
- 企业(52275)
- 方法(46416)
- 数学(40822)
- 数学方法(40202)
- 农(23961)
- 财(23112)
- 中国(22497)
- 学(20739)
- 地方(20437)
- 业经(19872)
- 制(16293)
- 农业(15980)
- 理论(15309)
- 贸(15214)
- 贸易(15208)
- 和(14824)
- 务(14793)
- 环境(14785)
- 易(14736)
- 财务(14718)
- 财务管理(14685)
- 技术(14511)
- 企业财务(13922)
- 划(12847)
- 银(12499)
- 机构
- 大学(329651)
- 学院(327659)
- 管理(132592)
- 济(126420)
- 经济(123691)
- 理学(116612)
- 理学院(115336)
- 管理学(113021)
- 管理学院(112435)
- 研究(105795)
- 中国(76070)
- 京(68814)
- 科学(68289)
- 财(56601)
- 农(53309)
- 所(52252)
- 业大(51771)
- 中心(48507)
- 研究所(48216)
- 财经(46585)
- 江(45731)
- 范(43166)
- 师范(42754)
- 经(42506)
- 北京(42377)
- 农业(42200)
- 院(39097)
- 经济学(38031)
- 州(37321)
- 财经大学(35000)
- 基金
- 项目(237993)
- 科学(187330)
- 基金(173500)
- 研究(171071)
- 家(151961)
- 国家(150777)
- 科学基金(129992)
- 社会(107467)
- 社会科(101797)
- 社会科学(101772)
- 省(93180)
- 基金项目(92558)
- 自然(86367)
- 自然科(84350)
- 自然科学(84332)
- 自然科学基金(82773)
- 教育(79073)
- 划(78785)
- 资助(71355)
- 编号(69454)
- 成果(54677)
- 重点(53393)
- 部(52199)
- 发(50128)
- 创(49439)
- 课题(47171)
- 创新(46197)
- 科研(46066)
- 教育部(44586)
- 大学(44225)
- 期刊
- 济(129533)
- 经济(129533)
- 研究(89592)
- 中国(56040)
- 学报(54583)
- 科学(49429)
- 农(47781)
- 管理(46449)
- 财(42055)
- 大学(41402)
- 学学(39190)
- 教育(34572)
- 农业(33894)
- 技术(29164)
- 融(22772)
- 金融(22772)
- 财经(21780)
- 业经(21711)
- 经济研究(20269)
- 经(18468)
- 问题(16937)
- 业(16688)
- 图书(16684)
- 科技(16169)
- 版(15943)
- 技术经济(15587)
- 理论(15554)
- 资源(15243)
- 统计(15150)
- 业大(14527)
共检索到451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成 赵晋陵
[目的]基于高重访周期的国产时序HJ-1A/B CCD遥感影像,研究区域尺度水稻提取方法,解析湖南省沅江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特征。[方法]依据移栽期和抽穗期水稻有别于其他作物的光谱特性,利用2010年早稻、一季稻和晚稻两个生育期的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分析时序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影像和反射率曲线特征,首先基于抽穗期和移栽期的NDVI差值影像进行阈值粗分类,连同两个生育期计算的18个植被指数合成一个文件,作为自变量输入See5.0决策树软件,通过训练生成分类规则集,导入NLCD(National Land Cover Datase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成 赵晋陵
[目的]基于高重访周期的国产时序HJ-1A/B CCD遥感影像,研究区域尺度水稻提取方法,解析湖南省沅江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特征。[方法]依据移栽期和抽穗期水稻有别于其他作物的光谱特性,利用2010年早稻、一季稻和晚稻2个生育期的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分析时序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影像和反射率曲线特征,首先基于抽穗期和移栽期的NDVI差值影像进行阈值粗分类,连同2个生育期计算的18个植被指数合成一个文件,作为自变量输入See5.0决策树软件,通过训练生成分类规则集,导入NlCD(NAtIoNAl lAND CoVer DAtASe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朝沁 林辉 孙华 吴梓尚
森林类型的识别对于掌握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时相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类型信息方法的局限性,以中国东北三省为研究区,探讨了基于多时相MODIS遥感数据,实现主要森林类型识别的方法。将东三省的森林植被划分为非林地、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5种类型,通过分析不同森林类型一年内生长差异,选取多时相NDVI第10期、NDIV第23期、EVI第10期、LAI第20期特征数据,建立了非林地、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的决策树模型,实现了森林类型信息的识别,得出了东三省的森林覆盖率42.39%,植被类型分类总体精度为86.7%,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东三省结果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来刚 郑国清 陈怀亮 邹春辉 刘忠阳 程永政
针对目前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中所存在的监测精度与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的现实问题,该文以冬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8年我国发射升空HJ卫星提供的遥感影像,通过分区解译,得出2009/2010年度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年际变化率。结合两年冬小麦地面样方进行精度检验表明,利用HJ-CCD影像来进行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全覆盖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伟 朱德海 苏鸣宇 黄健熙 刘哲 郭浩
农作物长势监测可为田间管理措施调整和农作物产量预测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针对中国地块面积小的情况,本文采用中高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Landsat-7 ETM+影像、Landsat-8 OLI影像、高分一号(GF-1)影像、HJ-1 A/B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针对目前过多依赖NDVI等易饱和植被指数的问题,研究中选择LAI为长势监测指标,并利用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反演LAI,以保证该指标的准确性;长势实时监测采用RPLAI、LVCI、MLVCI指标,从多个角度表征长势的实时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同时相GF-1影像和Landsat-8 OLI影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种影像在近红外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20、0.7339、0.7153。②基于PROSAIL模型可以反演得到高精度的LAI,基于时序LAI的玉米生长过程监测结果表明:2015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八五二农场6月下旬玉米冠层LAI快速增加,7月底、8月初LAI达到最大,并持续一段时间,进入8月下旬后,LAI开始下降。③利用RPLAI、LVCI、MLVCI指标对研究区玉米长势实时监测的结果表明,与2011—2014年相比,2015年八五二农场玉米长势一般,研究区北部长势较好,南部区域长势较差。从研究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①同时相的Landsat-8 OLI影像与GF-1遥感影像,经过相对辐射定标后可以结合使用于农作物长势监测中;②利用PROSAIL模型反演时序LA,可用于地块尺度的农作物长势精细监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荣瑞 熊勤学 耿一风 刘凯文 高华东 金卫斌
为探讨利用国产HJ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及农业气象灾害定量监测评估的可行性,以江汉平原南部县市为研究区,利用2011年6景不同时相的HJ卫星CCD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样方点和面积较大的试验基地样本,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秋收作物(棉花、一季中稻)不同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变化特征,对分类影像进行序列阈值分割、掩膜处理,最后利用决策树算法成功提取了棉花和一季中稻的种植面积,得到面积精度和样本点精度均大于90%,Kappa系数为0.983 5的结果。只要不受到云和降水的影响,能获取江汉平原区域关键时相(5月中下旬、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或8月上中旬、10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建文 周玉科
基于卫星遥感的植被指数时序数据广泛应用于植被覆盖监测、生物量反演等多个研究领域,但由于传感器本身、大气条件、环境特征等因素引起的噪声会影响数据的应用效果,因此开展植被指数时序数据重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5年MODIS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三次样条函数法、双逻辑斯蒂函数法和奇异谱分析法3种常用方法,对青藏高原106个气象站点所在的典型覆被NDVI时序数据进行重构,并以植被物候信息提取作为应用,比较分析了3种算法的保真性、细节拟合能力及物候特征提取效果。研究表明,D-L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慧萍,吴炳方
分割是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前提,景观空间异质性特征给遥感信息获取提出了多尺度的要求。影像分割的多尺度分析以尺度效应与对象异质性最小原则为前提,描述多尺度效应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区域合并的分割原理与方法,为多尺度影像分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两个样区进行多尺度影像分割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基于区域合并的多尺度分割数据的几何丰富度与语义丰富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庆云 程涛 顾兴健 朱艳 黄芬
[目的]本研究旨在改善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田块语义分割中出现的区域不封闭、边缘不贴合、噪点问题,并进一步修正语义分割的识别错误。[方法]以安徽省阜南县、江苏省淮安市为研究地点,自建了农田田块数据集,引入考虑影像多尺度特征的尺度分割思想与基于物候学的DESTIN(delineation by fus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分割算法,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及DESTIN约束的高分遥感影像农田田块语义分割方法。[结果]多尺度与DESTIN约束下基于深度模型的田块语义分割有效改善模型出现的区域不封闭、边缘不贴合、噪点和块状模糊等问题,一定程度修正了深度模型语义分割的错误识别,IoU指标在2个测试集上分别达到94.08%和90.79%,相较深度模型的遥感影像田块语义分割分别提高1.65%和2.32%,对研究区域的田块提取区域更完整、精度更高。[结论]多尺度及DESTIN约束进一步改善了田块语义分割问题,有助于提高高分遥感影像的田块识别精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管续栋 黄翀 刘高焕 徐增让 刘庆生
热带季风区多云多雨的天气条件一直是多光谱遥感探测地表信息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东南亚地区多雨多云的复杂天气条件以及水稻种植灵活的特点,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的相似性判别的土地覆盖分类方法,对泰国东北部地区单、双季稻种植面积进行了遥感提取研究。针对研究区雨季遥感影像像元受到云覆盖影响严重,使用替换法去云,结合S-G滤波方法对计算得到的MODIS09A1数据的NDVI时序数据去噪,再采用DTW距离相似性方法逐像元比较与标准NDVI时间序列的时序相似性,将不同类型所得NDVI相似性值作为模糊分类隶属度参考值对泰国东北部地区单季稻、双季稻进行分类提取面积。最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昌伟 杨昕 罗明 马昌 严翔 陈亭亭
【目的】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及时获取大田种植作物"面状"苗情信息,准确反映作物群体苗情状况及其趋势,服务于产量预报和实际生产。进一步深化冬小麦关键期苗情遥感反演机理与方法,为大田种植管理提供及时信息。【方法】结合2011—2013年定点观测试验,以环境减灾卫星HJ-CCD数据为遥感影像源,着重研究样本实验区孕穗期冬小麦关键苗情参数与籽粒品质参数和产量间及其与卫星遥感变量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增强遥感反演的机理性和重演性,与地面实测结果一起建立模型共同分析,提高遥感反演的定量化水平和可信度;以相关性最高为原则,筛选反演孕穗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SPAD以及叶片含氮量的敏感卫星遥感变量,并以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传国 余钟波 林朝晖 郝振纯
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当前大气水文模型耦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一种根据1km DEM生成更大网格尺度DEM数据,同时可以保持流域河网信息并减缓高程、坡度等地貌参数信息量衰减速度的有效方法——ZB算法。利用该方法和常规的网格平均法生成黄河唐乃亥以上流域的5km、10km、15km和20km两套DEM数据,分别提取高程、坡度、地形指数、河网密度、主河道长度、流域面积等流域特征参数,并与1km DEM提取的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作出评价。结果显示,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大,ZB算法获得的DEM数据可以保持河网的连续性,提取出合理的流域范围,减缓地形信息量的衰减速度。该方法满足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取数字流域的需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梦莹 胡勇 王征禹
我国神农架林区海拔高、气候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结构破碎,森林遥感分类难度较大。将2013年时间序列HJ-1A/B CCD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植被指数(NDVI、DVI、RVI)和主成分第一分量(PC1),使用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构建植被分类时序因子集。运用C5.0决策树分类法将神农架林区植被细分为七类: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甸。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精度为72.7%,KAPPA系数为0.67;在6~8月,针叶林、草甸和灌丛的植被指数明显低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对分类的贡献较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邹利林 侯现慧
以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为研究区域,借助GIS软件,在行政村尺度上建立农村居民点Voronoi图,科学判断分析了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村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行政村为单元将城关镇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时序划分为Ⅰ级整理区、Ⅱ级整理区、Ⅲ级整理区和Ⅳ级整理区。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时序划分具有较高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以为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基于村尺度的构想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武晋雯 孙龙彧 纪瑞鹏 冯锐 于文颖 张玉书
时间尺度的选择是水稻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关键环节。为评价中短时灾害情景下的水稻气候适宜性,本文以辽宁省1961-2010年逐日气温、日照时数为影响因子,结合气候产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确定各因子权重,进而构建水稻气候适宜度日尺度模型及不同气候区的适宜度等级评价指标。通过与旬尺度模型对比,阐明不同时间尺度模型在中短时灾害天气影响下的气候适宜度状况。结果表明:(1)气候适宜度日尺度评价模型能够反映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营养生长阶段的气候适宜度与株高的相关系数(R)为0.722(P<0.01);生殖生长阶段的气候适宜度与水稻产量的相关系数(R)为0.669(P<0.01);(2)根据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确定水稻气候适宜度等级,揭示在突发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日尺度比旬尺度模型更能诠释水稻生长的气候适宜度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