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5)
- 2023(11371)
- 2022(9609)
- 2021(9123)
- 2020(7559)
- 2019(17293)
- 2018(16891)
- 2017(33118)
- 2016(17554)
- 2015(19392)
- 2014(18954)
- 2013(18443)
- 2012(16590)
- 2011(14501)
- 2010(13899)
- 2009(12005)
- 2008(11202)
- 2007(9059)
- 2006(7285)
- 2005(5816)
- 学科
- 济(68157)
- 经济(68080)
- 管理(47730)
- 业(43272)
- 企(34792)
- 企业(34792)
- 方法(33752)
- 数学(30724)
- 数学方法(30289)
- 中国(18868)
- 财(17746)
- 农(17686)
- 地方(15845)
- 业经(13436)
- 学(12588)
- 农业(11952)
- 务(11001)
- 财务(10964)
- 财务管理(10941)
- 环境(10848)
- 制(10623)
- 理论(10527)
- 贸(10425)
- 贸易(10420)
- 技术(10395)
- 企业财务(10365)
- 易(10054)
- 和(9278)
- 划(8914)
- 银(8344)
- 机构
- 大学(229174)
- 学院(229121)
- 管理(92336)
- 济(90989)
- 经济(89008)
- 理学(81655)
- 理学院(80659)
- 管理学(79152)
- 管理学院(78674)
- 研究(70877)
- 中国(51273)
- 京(46609)
- 科学(44326)
- 财(40786)
- 业大(34644)
- 中心(34641)
- 农(34402)
- 财经(33841)
- 所(32375)
- 江(31788)
- 经(31046)
- 范(31030)
- 师范(30710)
- 研究所(29979)
- 经济学(28759)
- 北京(27540)
- 农业(27064)
- 院(27028)
- 经济学院(26224)
- 财经大学(25758)
- 基金
- 项目(172646)
- 科学(138180)
- 基金(128444)
- 研究(124169)
- 家(112028)
- 国家(111151)
- 科学基金(97678)
- 社会(81250)
- 社会科(77134)
- 社会科学(77117)
- 基金项目(69792)
- 省(67065)
- 自然(64403)
- 自然科(62992)
- 自然科学(62976)
- 自然科学基金(61813)
- 教育(57360)
- 划(56826)
- 资助(50675)
- 编号(48870)
- 重点(38421)
- 部(38174)
- 成果(37161)
- 发(36718)
- 创(36339)
- 国家社会(34617)
- 创新(34040)
- 科研(33712)
- 教育部(33240)
- 大学(32717)
共检索到308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小辉 李启 何泉
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向日常生活回归,已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日常生活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及动态性的特征,而适应性设计方法正是物质空间应对这种需求的有效途径。以西安环城公园建国门至文昌门段为例,对市民的日常活动类型、活动时间及其相应的空间类型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功能单一、设施单调等问题。从设计"舞台"与"场景"、提供"道具"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性的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帆 邱冰
以使用者的活动期望为依据,建构了以最小有效活动区域面积及其内部各功能区域的面积为考核指标,以活动的丰富性指数与丰富性评价得分为验证指标的城市开放空间量化评价模型。并以南京主城区的两个市民广场为例说明了该评价模型的应用过程。考核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的角度来说,两个广场在功能上存在不足之处,验证指标的数值也证明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庆义 陈东田 张永超 高阳 刘丽昀
从梳理口袋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入手,从居民日常生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居民日常生活中口袋公园的使用情况调查为基础,结合潍坊市奎文区口袋公园建设情况,发现口袋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日常生活的视野下提出一些优化提升策略,以期实现口袋公园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口袋公园 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中波
目前,城市更新中的空间治理呈现出诸多问题与悖论,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或可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路径。借助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原初三重视角,从空间历史、空间地理和空间中行动者三方面,对武昌内城一个动迁的菜市场进行了解读。结果显示:菜市场公共空间动迁导致的居民、商贩不满,并非出于主体的纯粹理性计算,还涉及菜市场这一公共空间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地理和社会意涵。据此认为,城市空间规划不应僭越城市固有的历史和文化,而应在其互构的过程中达成同传统、人性的和解,回归"人的城市"和正确的空间、文化定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健生 秦维 彭建 李卫锋
定量评价城市步行性,优化日常生活设施布局,提高居民步行出行便利度,是缓解拥堵及污染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国外步行指数方法计算得到深圳市福田区步行指数,可用于评价福田区总体以及各街道的步行性水平,并根据日常设施在选取的样本点周围的分布现状,对福田区的日常生活设施配置合理性进行总体评估。结果表明,福田区总体具有较高的步行性。结合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发现其与步行指数高度的空间分布一致性。福田区的日常设施总体分布合理,居民日常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但书店布局较不合理,需适当补充该类设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亮 徐映雪
本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持,对灞柳生态湿地公园进行了规划和评价,总结了其功能分区、景观格局、交通系统等设计构造,介绍了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调配和项目系统照明设施的设计方案,分析评价了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期对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灞柳 GIS 土方量 系统照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岩辉 杨晴青 李继园
医疗机构可达性是衡量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均衡的可达性水平是实现空间公正的基础。利用医疗机构、居住点POI数据以及腾讯点位数据,采用基于空间格网的最近设施点法分析,探索了西安市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及空间公正格局。结果表明:西安市医疗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其中,三级医院的15 min圈层分布于主城区;一、二级医院的可达性格局相似,30 min圈层覆盖率超过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5 min圈层覆盖率达到71.02%,仅有2.04%的居住点未被覆盖。医疗资源空间公正形成了4类区域:综合医疗空间公正区范围覆盖90.88%的居住点,48.13%的城市空间;高等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主要位于城郊地带;基本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范围狭窄,仅于行政区交界处分布;整体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南部和东部的秦岭山区。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可达性 空间公正 西安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峰群 席岳婷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蔓延也在加速。当彰显城市特色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今发展的大趋势时,中国城市化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城市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必将迈出崭新的一步。本文以西安城市空间蔓延实例分析入手,在城市地域蔓延的一般规律和驱动力演化基础上,通过对西安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现状发展结构及历次规划理念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西安城市地域扩展中文化基因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围绕城市文化基因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寻求城市空间扩展和文化精神内涵高度和谐的规划理念和手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坚
滇西地区具有独特的山地城市形态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要求在山地城市景观体系建构上,体现出整体景观、边缘景观、重点景观的优化组合。通过对滇西地区的景观环境体系、绿化网络等建设实践的分析,为该地区及相似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尚意 柴彦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家明 陈享尔
本文首先对城市综合性公园日间营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综合性公园日间营地的客观属性出发探讨综合性公园日间营地的适应性,其具体内容包括:系统的分析了日间营地的选址、日间营地的布置以及营地管理区的功能和设置。文章最后选取朝阳公园为例,通过运用CAD技术建立朝阳公园的地块模型,并将建立日间营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论述,从而为日后公园管理者开展野营活动和开辟日间营地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志莲 柴彦威
就地养老日益受到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欢迎,其中个体移动性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尤具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一对空巢的高龄老年夫妇作为典型案例,对其退休以来的移动性变化与日常生活历程进行叙事分析;以期揭示移动性对老年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移动性的变化特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为中国城市老年服务与宜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老年个体移动性具有日常活动空间向外拓展、逐渐向社区及周边收缩、局限于家及住所附近3个阶段;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的身体机能与健康状况,和家庭因素共同促使老年人移动性与日常生活发生阶段性演变;个人、家庭、所在社区的资源分别构成了各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个体的移动性空间应成为中国城市宜老社区与环境建设以及老年规划与服务的关键命题。
关键词:
城市老年人 移动性 日常生活 叙事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永英 何兰满
以广州市海珠区低收入者为样本,采用深入访谈法,对城市低收入者的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信息在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城市低收入者关注的信息类型、获取信息的渠道、影响低收入者信息获取的因素、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及其利用图书馆的情况。作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兰满 肖永英
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海珠区两条街道188位城市低保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前期的定性研究,探讨城市低保者的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难易程度、积极性、影响因素、利用图书馆情况等。建议公共图书馆重视城市低保群体,了解他们的信息行为特点,在与相关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延伸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和就业信息服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灵 刘赟
城市的公共投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将导致消费者对于商品住宅偏好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商品住宅价格趋势的变化。本文从城市公共基础投入这一角度,采用了对区域居民生活便利性影响的重要投入指标,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教育支出、城市居民医疗卫生支出为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城市公共基础投入与商品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以西安各区域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基础投入与商品住宅价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并且郊区的公共基础投入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比市区要显著,由此得出政府在郊区基础设施等的重点投入会使得消费者对于商品住宅选择的区位偏好发生了改变,从而会影响西安郊区商品住宅价格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