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2)
2023(9551)
2022(7986)
2021(7454)
2020(6304)
2019(14249)
2018(14049)
2017(26350)
2016(14294)
2015(15970)
2014(15499)
2013(14692)
2012(13057)
2011(11485)
2010(11102)
2009(9265)
2008(8522)
2007(6951)
2006(5521)
2005(4341)
作者
(38829)
(32637)
(32628)
(30804)
(20581)
(15620)
(14664)
(12902)
(12511)
(11252)
(11238)
(11043)
(10231)
(10166)
(9992)
(9942)
(9931)
(9803)
(9479)
(9356)
(7994)
(7977)
(7933)
(7403)
(7396)
(7263)
(7095)
(6964)
(6485)
(6481)
学科
(52345)
经济(52302)
管理(40348)
(40308)
(33249)
企业(33249)
方法(28494)
数学(26086)
数学方法(25651)
技术(15270)
(14275)
(13074)
中国(12419)
(11065)
业经(10791)
理论(9775)
农业(9703)
(9044)
贸易(9042)
(8838)
(8785)
财务(8734)
财务管理(8719)
地方(8566)
技术管理(8552)
环境(8380)
企业财务(8291)
教学(7574)
(7518)
(7315)
机构
学院(188220)
大学(186356)
管理(75157)
(73086)
经济(71621)
理学(66396)
理学院(65742)
管理学(64399)
管理学院(64069)
研究(59312)
中国(42043)
科学(38809)
(37472)
(32916)
业大(31580)
(30768)
中心(28669)
(28514)
(26810)
研究所(26712)
农业(26305)
财经(26005)
(24307)
(24042)
师范(23979)
技术(23640)
(22642)
经济学(22564)
北京(22123)
(20755)
基金
项目(143907)
科学(114347)
基金(105130)
研究(102550)
(93481)
国家(92795)
科学基金(80317)
社会(64406)
社会科(61259)
社会科学(61240)
(57736)
基金项目(56421)
自然(54137)
自然科(52950)
自然科学(52936)
自然科学基金(51934)
教育(49389)
(49080)
资助(42054)
编号(41100)
重点(33446)
(31921)
(31824)
(30673)
成果(30123)
创新(29849)
科研(28453)
课题(28049)
计划(27791)
国家社会(27282)
期刊
(67293)
经济(67293)
研究(46264)
中国(34702)
学报(31602)
科学(29178)
(27603)
管理(26697)
大学(24046)
(23639)
教育(23414)
学学(22946)
技术(22036)
农业(19733)
财经(12053)
(11298)
业经(11265)
经济研究(10828)
科技(10715)
技术经济(10427)
(10425)
金融(10425)
(10350)
资源(10148)
问题(9001)
(8981)
业大(8463)
职业(8392)
统计(8003)
理论(7822)
共检索到25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碧林  颜大印  张亚捷  冯园园  方婉君  柴琪琪  
氮磷对小球藻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氮磷优化培养条件的探讨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在静置培养、通气培养和通气加碳源(葡萄糖)培养等条件下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和氮磷消耗进行了试验,采用分批取样补料方式对培养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调节培养液pH值条件下,藻液的pH值在7~9变化,随培养时间呈略微下降的趋势。各培养条件下,小球藻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对磷的吸收利用表现为总磷先快速被吸收利用,然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小球藻的生长在静置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硝酸盐氮含量和培养液pH值的影响,通气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硝酸盐氮含量的影响,通气外加碳源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怡  胡忠军  刘其根  李家乐  
研究了5种不同氮、磷浓度(3个氮磷比)对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生长和藻体氮、磷含量的影响;并以这些不同氮、磷含量的小球藻在11、17和23℃3种温度条件下投喂透明溞(Daphnia hyalina),研究温度和不同条件培养的小球藻对透明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氮磷原子比(正常BG-11培养基,N∶P=76.77∶1;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的1/5和5倍的培养基)中,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1/5的小球藻生长最好,且其藻体氮磷比明显低于其它组;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5倍的小球藻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培养基组,但其藻体的氮磷比略高于正常培养基组。用这些藻类投喂透明溞,结果表明,在各种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颂东  
将小球藻 (Chlorellavulgaris)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氮和磷的人工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培养 ,测定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水体中氮和磷的剩余量。研究结果表明 :[N]/[P]比值在 14以下时 ,随着比值的升高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逐步加强 ;[N]/[P]比值为 7~ 8时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 [N]/[P]比值 4时 ,对小球藻的吸收磷能力无太大影响。同时小球藻可将吸收的氮营养盐转化为叶绿素蛋白等细胞含氮物质 ,在人工富营养化污水中培养 96h后 ,藻体叶绿素总量为 10 13;而对照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雪  吴晓微  徐年军  杨锐  
psbA基因是高等植物和藻类中介导光合电子传递D1蛋白的编码基因,该基因受光照等因素的调控。以单细胞绿藻蛋白核小球藻为材料,克隆了psbA全编码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自养和异养藻psbA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以揭示不同培养方式下psbA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克隆到2 595 bp psbA序列,包括676 bp的5'-非翻译区和857 bp的3'非翻译区。该psbA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353个氨基酸,A+T百分含量为58.0%,其成熟的D1蛋白加工方式与高等植物高粱相似。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自养藻在光周期内psbA基因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而异养藻psbA表达变化不明显。从自养转为异养2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亚丁  华雪铭  孔纯  吴钊  陈晓明  朱伟星  焦建刚  周志刚  
为探究小球藻藻渣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豆粕对其生长性能及氮磷排放的影响,实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使用6%、11%、16%、21%(A1、A2、A3、A4组)的藻渣分别替代饲料中5.5%、10.0%、14.5%、19.0%的豆粕,使用8%的藻渣替代饲料中5.1%的鱼粉(B组)和不使用藻渣的对照组。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5.02±0.73)g的凡纳滨对虾45 d。结果发现,存活率A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A2组和A4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他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A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效率A3组最低,B组其次,其他四组无显著性差异。肌肉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译之  范禹辰  高杨  宁淑香  李铁松  
利用单细胞分离和紫外诱变技术分别获得海水小球藻和盐生杜氏藻的生长优势株,将其分别接种于不同石油浓度的海水培养液中,利用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和芳烃的含量,利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胞内油脂含量。结果表明,石油浓度为1.5~10.0μg/ml的培养液中,小球藻和盐藻均能有效降解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降解率分别为25.3%~35.5%和17.9%~24.0%,芳烃降解率分别为22.1%~30.2%和18.7%~26.2%;石油浓度为3.5μg/ml时,两种微藻对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和芳烃的降解效率均最大,小球藻的降解能力略好于盐藻;石油浓度为1.5μg/ml和3.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亮亮  黄旭雄  
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60、180和540 μg/mL的硫酸链霉素(STRS),研究STRS作用下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Chlorella pyrenoidosa SHOU-1002)生长、细胞组成及α-亚麻酸含量。结果表明:前6 天,对照组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各STRS处理组,第10 天对照组生物量及单个细胞干重均显著大于各STRS处理组。STRS处理组的生物量随培养液中STRS浓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对照组、20、60和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54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前4 天快速下降随后趋于稳定。α-亚麻酸是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细胞脂肪酸组成中的优势脂肪酸,且4 天后各STRS处理组藻细胞中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第10 天,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α-亚麻酸的绝对含量(mg/g)最高(52.09 mg/g),较对照组提升了108.19%;同时180 μg/mL STRS处理组的α-亚麻酸产量(35.34 mg/L)也最高。藻细胞色素(%DW)和脂肪酸(%)的相关性分析显示α-亚麻酸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培养液中STRS降低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叶绿素a含量和生物量的同时促进了藻细胞中α-亚麻酸的蓄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顺  莫创荣  许雪棠  庞瑞林  王露洁  陆祖逸  
【目的】探究高氨氮沼液浸种对小球藻生长状况及浸种小球藻对沼液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利用强化小球藻解决沼液污染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高氨氮(1640.0 mg/L)沼液直接浸种小球藻0、4、8和12 h,比较不同浸种时间小球藻在BG11培养基和含氨氮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藻细胞中的总光合色素浓度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测定分析最佳浸种时间小球藻在实际废水中的生长状况和脱氮除磷效果。【结果】在BG11培养基中,浸种时间越长的小球藻生长受到抑制作用越明显,恢复正常生长所需时间越长;其光合色素损伤越重,叶绿素a/b下降越明显,叶绿素a/b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越长。在含氨氮培养基中,浸种8 h小球藻具有更高的相对生长量和更强的氨氮吸收同化能力;培养7 d后,浸种8 h小球藻的OD值较未浸种小球藻提高17.3%,叶绿素a含量也最高,是未浸种小球藻的1.17倍。在实际废水培养基中培养7 d后,浸种8 h小球藻的OD值比未浸种小球藻提高26.0%,氨氮去除率较未浸种小球藻提高13.1%;浸种8 h小球藻继承了未浸种小球藻的高效除磷性,培养3 d后,2种小球藻对实际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均在95.0%以上。【结论】利用高氨氮沼液浸种小球藻8 h对小球藻的强化效果最佳,经强化的小球藻叶绿素a和生物量积累更多,脱氮除磷效果较佳,可在实际废水处理中推广应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璐  陈曦  裘丽萍  齐延凯  孟顺龙  陈家长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和沉积物氮磷的影响,本试验根据小球藻的添加量0、50、500和5 000 mL分为对照组(NC)、低浓度组(LC)、中浓度组(MC)和高浓度组(HC)4个组,每组3个重复,选取初始体重为(14.18±0.93) 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在1 000 L的圆形聚乙烯桶中进行室外养殖试验,在桶中加水800 L,饲养50 d,每个重复30尾鱼,测定生长性能和沉积物氮磷含量。结果显示:蛋白核小球藻能显著提升罗非鱼的全长、体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体重绝对增长率;对初始均重和成活率而言,在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终末平均体重之间差异显著;添加小球藻可以显著降低沉积物总量及氮、磷含量和有机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小球藻可以改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降低沉积物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的产生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玮蔚  孙雪  王冬梅  沈佳  徐年军  
为探讨小球藻中碳酸酐酶对环境调控的响应规律,提高小球藻的生物量及对无机碳的利用,实验采用生化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盐度和2种无机碳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胞外碳酸酐酶(CA)活性及3种亚型碳酸酐酶基因(c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培养至第9天时盐度15和30培养藻生长较快,盐度45藻细胞密度降为盐度15的0.83倍;CA活性随着盐度增加而降低,盐度45长时间处理酶活性降低更为明显,3种亚型ca基因表达量则随盐度升高而增加。2倍空气CO2浓度培养藻密度可达空气CO2浓度的1.23倍,但CA活性较低,第8天为空气CO2浓度组的0.41倍,α-ca和γ-ca基因表达量比空气CO2浓度组略有升高。在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发文  高鹏程  来琦芳  么宗利  陆建学  周凯  仲启铖  郑亮  王慧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颖  穆亮亮  黄旭雄  
探究了一株新分离的雨生红球藻的适宜生长条件。以藻细胞密度为响应值,通过单因子试验方法,获得该株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和接种密度分别为105 μmol/(m~(2)·s)、21℃和 7.5×10~(4) cells/mL。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耦合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预测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的二次多项式方程,培养光照强度、温度和接种密度及其二项式对雨生红球藻细胞培养密度有着显著影响。各因素影响强弱的顺序为:接种密度>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响应曲面法获得雨生红球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0 μmol/(m~(2)·s),温度20℃,接种密度9.25×10~(4 )cells/mL,在此组合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可达45.08 ×10~(4)cells/mL,比单因素实验得到的最高藻细胞密度高出6.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霞丽  张新萍  胡先文  董元彦  
【目的】研究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的生长效应,评价苄嘧磺隆的生态风险。【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苄嘧磺隆对小球藻的生长及藻细胞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浓度苄嘧磺隆(5mg·L-1)抑制藻的生长,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药剂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表现出较好的计量-效应关系,其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EC50值为15.7mg·L-1。【结论】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佳琦  黄旭雄  黄征征  胡盼  吕为群  林锋  
分别对小球藻Chlorellasp.2003ZGH023进行光合自养、混合营养高碳、混合营养低碳和异养低碳培养,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及细胞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有机碳源,可显著提高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其中异养低碳组细胞密度可达54.73×106cell/ml,生物量6.86 g(dw)/L,且混合营养和异养小球藻细胞体积变大。在细胞营养组成上,与自养小球藻细胞相比,异养培养的小球藻细胞内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脂肪含量显著增加。光合自养组、混合营养高碳组、混合营养低碳组和异养组小球藻细胞粗蛋白含量分别是41.88%±0.14%、24.60%±0.07%、21.9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成刚  汤晓华  郑波  马甡  
采用经臭氧处理的海水培养小球藻 ,分析了小球藻的相对增长速率、叶绿素 a含量、DNA和RNA含量及海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1.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叶绿素的含量 ,高剂量的处理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 2 .藻细胞中DNA含量对臭氧处理表现的相对稳定 ,而RNA含量比较敏感 ,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引起RNA含量增加。 3 .经臭氧处理的海水 ,硝态氮 (NO-3 N)的含量有所提高 ,而铵态氮 (NH+ 4 N)和亚硝态氮 (NO-2 N)的含量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