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3)
2023(9290)
2022(8053)
2021(7673)
2020(6483)
2019(15253)
2018(15029)
2017(29072)
2016(15457)
2015(17212)
2014(16684)
2013(16141)
2012(14572)
2011(12812)
2010(12038)
2009(10437)
2008(9488)
2007(7620)
2006(6077)
2005(4591)
作者
(39775)
(33773)
(33263)
(31586)
(21209)
(16183)
(15143)
(13261)
(12905)
(11585)
(11462)
(11208)
(10476)
(10352)
(10190)
(10079)
(9979)
(9863)
(9583)
(9422)
(8033)
(7999)
(7955)
(7693)
(7615)
(7434)
(7104)
(7012)
(6721)
(6561)
学科
(59787)
经济(59730)
管理(41204)
(39438)
(32254)
企业(32254)
方法(31295)
数学(28483)
数学方法(28104)
(16001)
(14823)
地方(13726)
中国(13592)
(12168)
业经(12098)
农业(11024)
(10146)
贸易(10141)
(9776)
(9550)
财务(9518)
财务管理(9497)
技术(9253)
环境(9146)
企业财务(8947)
(8658)
理论(8652)
(8435)
(7716)
(6957)
机构
大学(198136)
学院(197278)
管理(80620)
(78444)
经济(76990)
理学(71671)
理学院(70800)
管理学(69369)
管理学院(68986)
研究(61686)
中国(45204)
(40646)
科学(39340)
(33812)
业大(32019)
(31410)
中心(29881)
(28801)
财经(28335)
(27050)
研究所(26872)
(26713)
师范(26463)
(26067)
北京(24636)
(24280)
农业(24247)
经济学(24063)
经济学院(21942)
经济管理(21804)
基金
项目(150912)
科学(120151)
基金(111512)
研究(108226)
(98054)
国家(97253)
科学基金(84651)
社会(69121)
社会科(65500)
社会科学(65487)
基金项目(60668)
(58395)
自然(56959)
自然科(55626)
自然科学(55612)
自然科学基金(54615)
教育(50240)
(49799)
资助(44416)
编号(42672)
重点(33974)
(33241)
(32114)
成果(31870)
(31818)
科研(29901)
创新(29736)
教育部(28837)
国家社会(28758)
大学(28638)
期刊
(75524)
经济(75524)
研究(50198)
中国(31882)
学报(31541)
科学(30308)
管理(27625)
(26718)
(26133)
大学(25237)
学学(23951)
教育(18829)
技术(18244)
农业(17843)
业经(13804)
财经(12940)
(12838)
金融(12838)
经济研究(11603)
(11138)
资源(11085)
问题(11014)
(10248)
科技(9933)
林业(9921)
(9914)
技术经济(8828)
财会(8766)
理论(8550)
(8532)
共检索到266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涛  郑江华  温阿敏  陈梦  穆晨  
【目的】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拍影像探索分析大沙鼠鼠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期获取研究区内鼠洞分布空间特征,为科学治理鼠害提供支持。【方法】2015年10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空间分辨率为0.024 m的超高分辨率影像与空间分辨率为1 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影像,运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得大沙鼠鼠洞分布情况;基于无人机航拍数字高程模型影像提取研究区的坡向、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等地形特征;叠加统计分析该区域大沙鼠鼠洞空间数据在不同地形特征中的分布占比。【结果】新疆古尔通古特沙漠南缘研究区内沙丘多为南北走向,该区大沙鼠鼠洞主要分布于沙丘的东坡及东北坡(占鼠洞的50.7%)、阴坡(占鼠洞的61.2%)、平坡和缓坡(占鼠洞的89.7%),以及海拔为432.5~435 m(高程为2.5~5 m)梯度下(占鼠洞的53.8%)和地形起伏度0.1~0.25 m范围内(占鼠洞的34.7%)。【结论】研究区域内大沙鼠鼠洞分布具有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在基层的大沙鼠鼠害防治中,结合考虑地形因素,可提高对鼠害的防治效率,这为新疆鼠害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于洋  李园园  李明艳  
应用Mexican Hat和Morlet生态用小波,研究3个地点、3种沙丘类型梭梭分布格局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Mexican Hat和Morlet生态用小波识别的主周期与沙丘的延伸距离接近,即梭梭分布格局的波动周期与沙丘长度基本一致;同时Morl生态用小波能在较小尺度辨别局部聚集特征;通过特征尺度下突变点的检验,发现只有突变点显著尺度,才能对未来格局有较好的预测;影响梭梭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有沙丘形态、坡位和土壤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资行  焦健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呈现出幼龄居群向成年居群过渡的趋势;静态生命表均显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幼龄分株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期望寿命逐渐增大,Ⅴ龄级后分株期望寿命逐渐减小,Ⅲ和Ⅳ龄级死亡率和亏损率明显增大;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兰州点唐古特白刺种群繁育旺盛,导致空间制约强烈,使得幼龄死亡率较高;景泰点和古浪点中龄分株死亡率低;民勤点各龄级死亡率均较大,Ⅵ龄级分株数反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淑红  戈峰  陈晓光  薛洁  云娟  
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以及周围20个气象站45年(1961年~2005年)历史资料,结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个野外风沙监测站近5年(2001年~2005年)的5层梯度风(0.5m、2.0m、4.0m、6.0m、10.0m)野外监测资料,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瞬间最大风速时空分布与活化沙丘治理对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活化沙丘顶部为床面,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活化沙丘顶部边界层内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与瞬间最大风速空间相关性,发现风沙边界层内任意两层的瞬间最大风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9654~0.9922之间,且随高度增加相关系数呈现增加,而影响这一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状况。本文通过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戚桂美   郁志宏   单艳敏   田彦军  
快速确定鼠洞斑块在生态上很重要,在技术上也具有挑战性。无人机影像与面向对象分析技术(OBIA)相结合为鼠洞斑块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理解鼠洞斑块与植被盖度之间的空间格局提供了可能。然而OBIA的扩展特征空间,包含大量冗余信息,影响鼠洞斑块提取的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一种OBIA耦合特征选择的荒漠草原鼠洞斑块识别框架,研究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K-最近邻在鼠洞斑块识别上的性能,探讨鼠洞斑块面积与植被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特征选择与随机森林相结合的算法总分类精度高达91.74%,Kappa系数为0.89,优于支持向量机和K-最近邻,表明特征选择在降低特征维度的同时,可以提升随机森林算法的性能。基于最优特征集的支持向量机在处理无人机影像上的时间成本最低,样本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1.48 s,特征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影像处理的速度。本文还证明了鼠洞斑块面积与植被盖度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该研究为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荒漠草原鼠害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鼠害防治和草原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彬彬  刘丹  管超  哈斯额尔敦  
对库布齐沙漠南缘抛物线形沙丘表面气流和输沙率的野外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沙丘表面约90%的风沙输移集中在距沙面0.10 m高度范围内,输沙率随高度递减的形式在沙丘各部位因风速、下垫面状况和坡面形态不同而发生变异。沙丘迎风坡坡脚因出露坚硬、含砾石地表,颗粒跃移高度大,风沙流上层相对输沙率大;迎风坡沙粒沿坡向上运动,颗粒跃移高度减小,风沙流中近地表相对输沙率大;沙丘背风坡沙粒沿坡向下运动,加之来自丘顶变型跃移物质的影响,风沙流上层相对输沙率较大;脊线受迎风坡各个断面地形差异的影响,各观测点间风沙流结构差异显著。风沙流结构在迎风坡和丘顶均遵循指数递减规律(Q=aexp(-z/b)),其中,指数函数拟合中系数a与输沙率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风速增加而增加,但二者关系较弱;b与二者无相关性。背风坡风沙流结构具有明显的分段现象,以0.10 m高度为界,下层符合指数函数,上层符合幂函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于洋  李明艳  张文辉  
以种群波动及谱分析理论为基础,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生境梭梭种群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梭梭种群的存活曲线基本接近于DeeveyⅢ型,死亡率前期较高,后期相对较小,出现2~4次死亡高峰期。谱分析结果显示梭梭种群自然更新过程是通过不同径级的株数分布波动来表现的,种群波动不仅有大周期,而且呈现2个以上的小周期;梭梭种群的基波主要受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多地受环境条件的左右,这与沙漠地区水分等非生物性因素制约有关。不同生境下的谱分析推绎显示,小尺度变化较大,大尺度变化逐渐趋于平稳,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相对较好的环境条件下,梭梭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可在较小的取样面积实现稳定(即样地面积为4 4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雪芹  蒋进  雷加强  徐新文  钱亦兵  潘存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丘类型以纵向沙垄为主。沙垄垄间和坡中下部沙面较为稳定,仅在沙垄顶部存在10m~40m宽度不等的流动带,风沙活动规律独特。近年来在沙漠腹地修筑的公路、引水渠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不可避免地造成沙垄切割和保护层破坏,所引发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大量实地观测的基础上,研究重大工程扰动地表后的沙面非稳定性问题、主要工程沙害及植被恢复建设等,以期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工程安全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伟  陈晋  张元明  王雪芹  
生物结皮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的地表覆盖类型,也是维持其地表稳定的重要生物因子。论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及21世纪初的遥感影像,通过生物结皮指数提取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相应时期内的生物结皮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近30年来生物结皮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了各个时期内结皮覆盖的景观指数熏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新疆气候增湿、增暖明显,近30年来结皮发育良好。但由于油田开采、水利工程建设、牲畜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加强,结皮发育受到较为严重的干扰,区域内结皮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景波  邢闪  邵天杰  董治宝  郁科科  岳应利  陈宝群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含水量和水分运移及平衡等科学问题,对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不同沙丘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结果显示,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层含水量空间变化明显,在垂向上分层清楚,水平方向上流动沙丘的含水量高于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漠东南缘沙层含水量明显高于西南缘。甘肃民勤沙层含水量高值层段出现在剖面中上部;宁夏中卫毛管水带之上沙层含水量较高,指示沙层水分来自大气降水。研究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在降水较多的沙漠东南缘出现了沙漠区极少出现的高含量薄膜水。该区沙层水分具正平衡特点,属于沙层水理性质决定的沙漠地区特殊的水分正平衡,这能够较好地解释极端干旱的沙漠区湖泊较多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论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会军  姜琦刚  霍晓斌  
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2000年ETM卫星图像为遥感信息源,通过建立科学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长城沿线沙质荒漠化进行了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多年来沙质荒漠化防治,现代沙质荒漠化过程得到了明显的逆转,25年间,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95.18km2,逆转区的面积比发展区的面积大1280.48km2,为该区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该区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强度依然较大,危害较大的极重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占到总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35.64%,同时煤炭、油气资源的开发对沙质荒漠化的负面影响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金峰  王乃昂  陈红宝  董春雨  张华安  
长期以来,各种因素导致学者们对巴丹吉林沙漠确切范围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争议,关于其面积大小属于中国第三大沙漠还是第二大沙漠存在颇多分歧。根据巴丹吉林沙漠相关领域研究新成果和2009年野外考察取得的相关数据资料,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了确定巴丹吉林沙漠范围与界线的原则与涉及的问题,结合RS、GIS和GPS技术方法重新对巴丹吉林沙漠范围与界线位置进行了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雅布赖盐湖与雅布赖山之西北,宗乃山、省道S218公路之西,黑河正义峡出山口、弱水东岸至古日乃湖之东,横跨5个经度,东西长约442 km;合黎山、北大山、黑山头之北,拐子湖、古居延泽之南,纵贯3个纬度,南北宽约354 km。地域范围位于39°04′15″N~42°12′23″N,99°23′18″E~104°34′02″E,面积为5.2162万km2,应系我国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二大沙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豫秦  曹淑艳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逆转过程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原理。本文首先提出了荒漠化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技术路线 ,即现状诊断———演变历程———矛盾与冲突分析———协调性分析———调控与管理 ;继之以北方沙漠化地区为例 ,对路线涉及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见  彭道黎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荒漠化进行分类与评价,建立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修正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分解的TM影像植被分量,建立适于提取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模型来提取植被信息;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计算裸沙占地百分比;用实测数据与热惯量进行拟合,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建立拟合方程反演土壤含水率;引入遥感代用指标获得土壤氧化铁含量;采用目视解译获得土壤质地的编码图并进行影像化。获取每个像元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在现有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评价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与高尚武模型沙漠化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模型总体精度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