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0)
- 2023(16053)
- 2022(13949)
- 2021(13179)
- 2020(10712)
- 2019(24860)
- 2018(24538)
- 2017(47172)
- 2016(25275)
- 2015(28323)
- 2014(28099)
- 2013(27637)
- 2012(25019)
- 2011(22511)
- 2010(22247)
- 2009(20235)
- 2008(19351)
- 2007(16847)
- 2006(14832)
- 2005(12266)
- 学科
- 济(103511)
- 经济(103401)
- 业(74210)
- 管理(68009)
- 农(52792)
- 企(51013)
- 企业(51013)
- 方法(46801)
- 数学(40793)
- 数学方法(40239)
- 农业(35523)
- 业经(26951)
- 中国(25461)
- 财(23126)
- 地方(22012)
- 学(21150)
- 制(17256)
- 贸(16738)
- 贸易(16731)
- 环境(16444)
- 易(16253)
- 理论(16136)
- 技术(15608)
- 发(15535)
- 和(15490)
- 务(14034)
- 财务(13963)
- 财务管理(13933)
- 策(13798)
- 划(13372)
- 机构
- 学院(355652)
- 大学(351630)
- 管理(144298)
- 济(138907)
- 经济(135923)
- 理学(126667)
- 理学院(125278)
- 管理学(122887)
- 管理学院(122245)
- 研究(115095)
- 中国(85540)
- 科学(74053)
- 京(73537)
- 农(72769)
- 财(59301)
- 业大(59024)
- 所(56198)
- 农业(55636)
- 中心(54111)
- 研究所(51781)
- 江(50472)
- 范(48697)
- 财经(48692)
- 师范(48292)
- 北京(45406)
- 经(44640)
- 院(41924)
- 州(41269)
- 经济学(40257)
- 经济管理(39346)
- 基金
- 项目(254893)
- 科学(201220)
- 研究(186356)
- 基金(185621)
- 家(161611)
- 国家(160227)
- 科学基金(138729)
- 社会(118038)
- 社会科(111594)
- 社会科学(111563)
- 省(100340)
- 基金项目(100050)
- 自然(90656)
- 自然科(88419)
- 自然科学(88400)
- 自然科学基金(86786)
- 教育(84177)
- 划(83150)
- 编号(77390)
- 资助(74988)
- 成果(60036)
- 重点(56338)
- 部(55651)
- 发(54924)
- 创(52326)
- 课题(51279)
- 创新(48797)
- 国家社会(48670)
- 科研(48614)
- 教育部(47291)
- 期刊
- 济(150975)
- 经济(150975)
- 研究(94903)
- 农(73204)
- 中国(63084)
- 学报(56992)
- 科学(53784)
- 农业(50192)
- 管理(46828)
- 大学(43914)
- 财(41881)
- 学学(41614)
- 教育(35117)
- 业经(31488)
- 技术(30242)
- 融(27264)
- 金融(27264)
- 业(23209)
- 财经(21730)
- 问题(21436)
- 经济研究(21063)
- 资源(19221)
- 版(18809)
- 图书(18651)
- 经(18462)
- 科技(17499)
- 技术经济(16490)
- 理论(16116)
- 业大(15869)
- 现代(15700)
共检索到49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绍吉
[目的]通过研究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空间布局和影响因素,为云南省农村反贫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内15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模型、集中度模型和分布密度模型等方法分析该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果]结构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片区内旅游类型较为丰富,但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数目很少,旅游反贫困还处在初级阶段。空间分布类型分析结果从整体上看接近随机分布,但是自然保护区类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均衡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资源整体分布较集中,具有资源集聚的优势。通过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发现该片区北部和西南部的资源分布密度大,密度最大的区域为绥江县和武定县。[结论]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但具有集聚的优势,应该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在政策引导下丰富旅游资源的类型,加强各区域之间资源的共享,实现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在空间格局中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 王晓萌
文章以我国5A和4A级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手段,全面分析其总体空间格局与空间分布差异,并探讨空间分布的形成因素与空间发展趋势,尝试总结我国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为我国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安强 杨兆萍 徐晓亮 时卉 张璐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贫困治理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SOFM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聚类分析南疆三地州24个县市的经济—社会—自然多维度贫困。在评价县域旅游资源优势度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研究区县域贫困度和旅游资源优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将两者在空间匹配后发现:1致贫因子集合向量的Matlab分类显示,南疆三地州各县市贫困类型可划分为经济型贫困、社会型贫困和生态型贫困,并且贫困空间聚合分布态势显著。2旅游资源优势区集中在地理环境结构复杂和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如喀什市、塔县、阿克陶县、和田市;旅游资源优势区局域空间自相关呈现集群分布特征。3贫困类型与旅游资源优势在县域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出现3类拟合性较好的区域。建议采取"旅游+旧城改造"和"旅游+商品基地"、"领头雁"旅游扶贫等旅游扶贫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迎成
"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往往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山区,受交通、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离贫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落后,但由于其未经历充分的开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丰厚的天然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改善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合理开发,科学管理,避免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迎成
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往往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山区,受交通、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离贫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落后,但由于其未经历充分的开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丰厚的天然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改善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合理开发,科学管理,避免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洁明 许辉
以新疆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通过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据此,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把多勋 王瑞 夏冰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及GIS技术,以甘肃省104处优良级民族旅游资源单体和以此为基础遴选的35个发展相对成熟的民族资源型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从3个层面分析其空间分布结构,对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均衡性、分布丰裕度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凝聚型,在空间上近似聚集态分布;区域内呈集中分布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民族旅游资源的丰裕度在地域上分为3个层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鹏 韩荣菲 姜苏容
康养旅游资源是发展康养旅游业的载体。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识别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类型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呈集聚分布,但不同类型的康养旅游资源呈现出不同的集聚类型。(2)空间分布形态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安康市和西安市,总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3)空间分布密度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在西安市形成了高密度核心区,核密度强度呈圈层状结构由西安市逐渐向外递减。(4)在影响因素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在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且各因素对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梅 杨素丹 夏凯生 杨素婷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民族贫困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研究贫困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对掌握当地乡村旅游空间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GIS技术、网络拓扑分析法和点—轴系统理论,分析了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和优化路径。[结果](1)区域尺度上,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开发不充分,呈现中部—南部—北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休闲观光类处于主导类型,资源类型开发不充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县域尺度上,6区县间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明显,酉阳领先于其他区县;(3)空间关联方面,β指数为1. 01,γ指数为0. 34,Ai指数的平均值为76. 21km,平均径路长平均值为9. 28,表明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交通网络的连接度、通达度整体偏低,路网密度低;(4)结构优化方面,构建了渝东南"三级节点、两级轴线、两大板块"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系统。[结论]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开发不平衡、不充分,应尽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充分挖掘整合特色资源,培育打造"点""轴""面"相结合的旅游空间体系,实现区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助推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俊 李云云 林楚 王家庆 乔治 葛全胜
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是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长江旅游带9省2市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2类共计4 729处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旅游带总体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总体旅游资源沿北纬30°线、G318国道以及沪昆、沪汉蓉高铁等交通主干线分布趋势明显;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沪汉蓉及沪昆高铁沿线及其中间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聚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古徽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鹏军
党的十八大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的战役,贫困地我农业旅游开发作为脱贫的重要路径,需要发挥优势,定准模式,做好规划、建设和开发工作,其中农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增收路径需要明确,以此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旅游开发 农民增收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鹏军
党的十八大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的战役,贫困地我农业旅游开发作为脱贫的重要路径,需要发挥优势,定准模式,做好规划、建设和开发工作,其中农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增收路径需要明确,以此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旅游开发 农民增收 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杰 唐荣 李萍
南极地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近年来赴南极旅游的游客人数快速增长。但国内外对南极旅游资源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对其分类和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对南极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我国南极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南极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极地区已开展实质性旅游活动的主要旅游资源单体共558个,按属性可分为8个主类、18个亚类和30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类型丰富,水域景观占比较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格雷厄姆地沿海及附近岛屿、罗斯海周边岛屿及大陆形成了两个高密度集聚区;气候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的可达性是影响该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与我国相关的南极旅游资源较少,中国在南极旅游开发中的参与度和成熟度也相对较低,未来应尽快摸清南极旅游资源状况,加强南极旅游影响研究,推动我国南极旅游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分类 空间分布特征 南极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杨 倪欣欣 马仁锋 张文忠
以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方法和GIS的最邻近点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通达性指数测度上海市64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联动特征。这将为城市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模式选择和旅游线路设计提供空间决策依据,同时又有助于完善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工业旅游景区与毗邻地区的综合规划策略。研究发现:1上海市工业旅游资源总体呈弱集聚分布,旅游网络趋于环网型;2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程度与连接程度不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度与连接度比工业企业景点、工业博物馆高,说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旅游发展成熟度要高于工业企业景点与工业博物馆,而后两者相较之下存在较高开发潜力;3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山石 刘家明 黄武强
音乐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拓宽旅游业发展的渠道,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本文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区域,对音乐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网络、文献、调研收集数据,将音乐旅游资源按功能分为3类:音乐表演场所旅游资源、音乐观光旅游资源、音乐休闲旅游资源,并将不同功能、定位和性质的音乐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建立了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采样数据库,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整体上是以国家大剧院为核心,呈同心圆向外扩散分布。且均以交通为主导,沿市内环路和主要地铁线分布。音乐表演场所旅游资源依托于音乐院校、歌舞团和文化馆分布;政策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