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0)
2023(9619)
2022(8424)
2021(8196)
2020(6797)
2019(15773)
2018(15617)
2017(29741)
2016(16094)
2015(18125)
2014(18179)
2013(17419)
2012(15719)
2011(13966)
2010(13674)
2009(12368)
2008(11685)
2007(10074)
2006(8726)
2005(7576)
作者
(43508)
(36342)
(35900)
(34547)
(22961)
(17583)
(16508)
(14269)
(13753)
(13015)
(12715)
(12089)
(11568)
(11250)
(11067)
(10958)
(10899)
(10771)
(10587)
(10379)
(8822)
(8754)
(8563)
(8515)
(8122)
(8090)
(7989)
(7877)
(7211)
(7073)
学科
(60964)
经济(60894)
管理(45843)
(42535)
(35168)
企业(35168)
方法(30586)
数学(26032)
数学方法(25563)
(17685)
(17193)
中国(15554)
业经(13609)
(12265)
农业(11976)
理论(11870)
地方(11541)
(11522)
财务(11467)
财务管理(11428)
(11369)
企业财务(10778)
(10553)
贸易(10545)
(10251)
环境(9615)
(9407)
银行(9391)
技术(9317)
(9160)
机构
学院(217814)
大学(213794)
管理(86038)
(82570)
经济(80691)
理学(73663)
理学院(72890)
管理学(71419)
管理学院(71014)
研究(65705)
中国(52114)
(44223)
科学(41232)
(39976)
(33239)
中心(32906)
(32461)
财经(31914)
(31438)
业大(31343)
(30054)
师范(29752)
(28923)
研究所(28307)
北京(27524)
(27095)
农业(25141)
经济学(24974)
(24504)
师范大学(23762)
基金
项目(148391)
科学(117290)
研究(109632)
基金(107539)
(93331)
国家(92535)
科学基金(80628)
社会(68645)
社会科(65012)
社会科学(64999)
(59192)
基金项目(57722)
自然(53188)
自然科(51922)
自然科学(51913)
教育(51803)
自然科学基金(50967)
(49257)
编号(45314)
资助(44498)
成果(34957)
重点(33460)
(32378)
(31932)
(31167)
课题(30807)
创新(29051)
科研(28878)
大学(28432)
教育部(28131)
期刊
(90809)
经济(90809)
研究(58979)
中国(40297)
(32744)
管理(31186)
学报(30814)
科学(29876)
(28935)
教育(24650)
大学(24215)
学学(22629)
技术(21688)
农业(19672)
(18628)
金融(18628)
业经(16617)
财经(15087)
(13017)
经济研究(12851)
问题(12513)
图书(11183)
(10890)
资源(10845)
财会(10599)
理论(10484)
(10322)
技术经济(9976)
(9896)
实践(9581)
共检索到315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惠  周春林  管卫华  邬琴兰  谢正磊  
本文从旅游系统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造成旅游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争论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是从地理学和经济学不同学科出发导致其研究对象的差异,另一方面对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相互关系认识不清。从旅游地的角度看,旅游地是组成旅游系统的主体,旅游产品是旅游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地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旅游系统的其他部分作为外在因素影响旅游地演化,并以此构建旅游演化模型。研究表明,通过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来提高旅游地游客的增长率是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阎友兵  
本文从“旅游地生命周期”这一提法入手 ,在系统介绍“旅游地生命周期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对该理论的真伪及科学与否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指出 ,“旅游地生命周期论”存在着致命的逻辑漏洞 ,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 ,在实践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 ,它只是“产品生命周期”在旅游科学中的简单移植和机械套用 ,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伍海琳  
旅游地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被国内外旅游学界广泛接受,将这一演变过程概括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来说,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如何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为此,本文从分析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变的因素入手,提出了控制和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四大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邵晓兰  高峻  
对旅游地的发展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石。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案例研究成果,通过讨论该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和目前的研究难点,认为在运用该理论进行旅游发展研究中应加强危机管理以及对于旅游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研究,并且重视旅游地发展过程中产品体系的更新、旅游地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生命周期研究以及重视案例研究和政策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与调整谢彦君辽宁省商业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OntheControlandAdjustmentoftheLifeCycleinScenicSpots¥byXieYanjunAbstract:Thearticle,afterintrod...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永丰  罗仕伟  王昕  
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旅游地本身的发展客观上又受到生命周期的局限。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且很难排除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客观上要求对旅游地生命周期预警系统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拐点"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旅游地生命周期中"拐点"特征和旅游地发展水平变化的趋势分析,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变化的因素用数学模型来表示,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构建旅游地生命周期预警系统,并对预警的原理和预警的类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旅游地生命周期预警效应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即通过对旅游地发展速度的正确分析与预测,得出不同类型警情旅游预警信号,为旅游地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华  马耀峰  李天顺  
从1980年Butler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之后,中外学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通过引入混沌理论哲学观念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探讨,研究旅游地系统中的奇异吸引子、初值敏感性及自相似结构等问题,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价值、预测意义等作了探索,认为旅游地的成长必须围绕其奇异吸引子进行,也就是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品的再生性开发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志国  王义龙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消费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针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术界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动力机制的把握影响着旅游地生命周期调控的可操作性。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有效手段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调控,延长其生命周期,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影  钟小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承担了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中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得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适应性管理中存在特色旅游资源的探查滞后、人力资源组合不当致使乡村旅游衰落、物质与精神的协作发展尚未平衡及乡村旅游风险的规避和防范存在延迟性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大政府对特色资源勘查的扶持力度、打破常规性的人力资源简单组合模式、延续并创新物质与精神协作的旅游战略和健全乡村旅游风险管理的体系和制度的措施,促进生命周期理论与乡村旅游经济管理契合,以求真正推进乡村旅游经济的有效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书炜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综论———兼与杨森林商榷余书炜本文有感于杨森林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一文①而作。杨文提出的质疑总体上来说颇中要害,很有份量。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于国外,国内旅游学界对这一理论只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况。杨的质疑,无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江华  
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效应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桂林旅游地生命周期有着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这些因素对桂林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有较大帮助。问卷调查显示,环境因素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排在首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骁鸣  薛丹  
本文分析了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用于拟合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内部数理逻辑,并通过收集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重要旅游城市、著名旅游景区近30年的入境旅游人数统计资料,比较了上述两种数学模型对于拟合中国不同尺度旅游地演化过程的适用性,最后辩证地说明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假说的学术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亮  
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因素,负面的感知和态度将引发消极的情绪和行为,进而导致大量的问题。本文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厘定了旅游地发展周期的阶段划分方式,假设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六阶段对应的居民感知与态度模型,以河源市高埔岗旅游发展聚集区为例,判断其发展处于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阶段,社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显著趋于正向,验证旅游地生命周期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感知和态度的对应性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吴文智  
针对目前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上的颇多争议,本文利用“P-E”①状况分析矩阵研究的成果[1],从新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剖析,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高度下,进一步阐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体系,并在实证研究中揭示了旅游地资源保护、开发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又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逻辑关系和实践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秋逸  周年兴  朱净萱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地理学的经典理论。它可以较好地判断旅游地的发展阶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发展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但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出现许多"网红"旅游地,其发展变化趋势与传统旅游地生命周期具有许多不同。综合运用SEIR模型和广告预算模型,通过模拟游客量,描述了新媒体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非线性影响,并选择青海茶卡盐湖、重庆洪崖洞、西安永兴坊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综合所有模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旅游地生命周期在新媒体影响下可能演变为"二次增长型"、"传统S型"、"先增后降型"、"短期波动型"4种形态,其具体形态变化取决于游客的信息传播意愿和旅游意愿以及旅游地发展阶段。研究结果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同时可以为信息时代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