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6)
- 2023(14752)
- 2022(12962)
- 2021(12162)
- 2020(10229)
- 2019(23716)
- 2018(23542)
- 2017(45317)
- 2016(24534)
- 2015(27484)
- 2014(27131)
- 2013(26536)
- 2012(24242)
- 2011(21390)
- 2010(20936)
- 2009(18704)
- 2008(17660)
- 2007(14861)
- 2006(12702)
- 2005(10347)
- 学科
- 济(93500)
- 经济(93405)
- 管理(66296)
- 业(62502)
- 企(51464)
- 企业(51464)
- 方法(46183)
- 数学(40124)
- 数学方法(39563)
- 农(25728)
- 中国(22764)
- 财(22652)
- 学(21121)
- 地方(21112)
- 业经(20848)
- 农业(17593)
- 理论(16269)
- 贸(15648)
- 贸易(15641)
- 环境(15240)
- 易(15109)
- 务(14835)
- 财务(14765)
- 和(14745)
- 财务管理(14737)
- 技术(14514)
- 制(14278)
- 企业财务(13893)
- 划(12664)
- 银(11518)
- 机构
- 大学(331030)
- 学院(330577)
- 管理(134444)
- 济(124065)
- 经济(121264)
- 理学(117942)
- 理学院(116574)
- 管理学(114234)
- 管理学院(113650)
- 研究(106072)
- 中国(77386)
- 京(70062)
- 科学(69384)
- 财(55135)
- 农(52183)
- 所(51328)
- 业大(51237)
- 中心(49815)
- 研究所(47577)
- 江(46478)
- 范(46423)
- 师范(45975)
- 财经(45640)
- 北京(43654)
- 经(41685)
- 农业(40838)
- 院(39895)
- 州(38454)
- 师范大学(37569)
- 经济学(36439)
- 基金
- 项目(241642)
- 科学(190459)
- 基金(175688)
- 研究(174501)
- 家(153486)
- 国家(152262)
- 科学基金(131893)
- 社会(108663)
- 社会科(102871)
- 社会科学(102845)
- 基金项目(95172)
- 省(94499)
- 自然(88384)
- 自然科(86297)
- 自然科学(86277)
- 自然科学基金(84693)
- 教育(80393)
- 划(80053)
- 资助(71665)
- 编号(71577)
- 成果(55506)
- 重点(53993)
- 部(52447)
- 发(51373)
- 创(49981)
- 课题(48238)
- 科研(46893)
- 创新(46591)
- 大学(44996)
- 教育部(44848)
- 期刊
- 济(127849)
- 经济(127849)
- 研究(89880)
- 中国(56527)
- 学报(52905)
- 科学(49648)
- 管理(45683)
- 农(45667)
- 财(40734)
- 大学(40320)
- 学学(37854)
- 教育(36390)
- 农业(32247)
- 技术(29196)
- 业经(22463)
- 融(22054)
- 金融(22054)
- 财经(20306)
- 经济研究(19535)
- 图书(18023)
- 资源(17726)
- 经(17244)
- 问题(17150)
- 业(16442)
- 科技(16323)
- 版(15579)
- 理论(15489)
- 技术经济(14800)
- 实践(14465)
- 践(14465)
共检索到457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伟 胡静 陆汝瑞 程绍文 邢增丽 周蕊蕊
以武汉市18个主要旅游景区特殊时段旅游流为研究对象,使用地理集中G指数、绘制饱和曲线和斯泰恩斯峰值指数M图进行分析;用基尼系数(Gini)和不平衡指数S来分析其空间特征,并利用洛伦兹曲线检验。结果显示:①在各段时间上,来武汉观光游览的游客分布较为均匀;探亲访友、商务会议、购物美食在时间上分布的集中度较高,旅游流在短期内涌涨,具有明显的突出高峰。②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Gini系数均大于0.8,呈现集中分布特征,且分布不均匀。旅游流分布在各景区的不平衡指数S为0.4412,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黄鹤楼、东湖、长江大桥、汉口江滩、武汉大学、归元寺、湖北省博物馆、户部巷8个景区。③通过对比分析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和案例景区的地理空间结构,发现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对区域旅游地理结构的响应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响应模式。
关键词:
特殊时段 旅游流 不同旅游目的 武汉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志飞 夏磊
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游客密度指数和Zipf结构分析法,遵循整体到局部到个体、再到个体间的联系这一逻辑顺序,对中国"十一"黄金周旅游流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维度上,中国"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自黄金周制度实行以来就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且增长趋势大体符合拟合曲线,仅2012年出现较大偏差;(2)"十一"黄金周时期,中国各经济区域旅游在发展趋势上呈现中部最快,其次是南快北慢、东快西慢的特征;(3)中国"十一"黄金周旅游流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交叉梯形格局,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威 黄璐 范青
在对武汉市116个露营旅游休闲地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数学模型和空间分析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起步酝酿、快速扩张、蓬勃发展、转型提质”4个发展阶段。(2)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地极化发展形成的空间冷热点区域,随着时间变化出现集聚、非均衡特点,最后在西北部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带状集聚区,在中西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抱团状集聚区,在中东部形成“东北—东南”走向的团块状集聚区。(3)目前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地的类型主要有休闲观光、娱乐活动、教育培训、郊野探险4种,不同类型的集聚规模和演化趋势存在差异。(4)城市化、政策、需求、自然、区位等因素共同影响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地时空分布特征,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异质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文 丁蕾 吴晨 刘培学 张义杰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成为近年旅游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基于南京市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上2015-2017年的旅游流数据,研究南京市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时间分布方面,以"年"、"季节"、"月"、"周"、"日"五个时间尺度研究其变化规律;空间分布方面,从游客旅游路线偏好角度出发,并对最优路线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进而为指导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营销、线路设计等提供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旅游流 时空分布 南京 智慧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梁留科 索志辉 方明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基于洛阳市游客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应用游客新浪微博签到频次、时间分层法、核密度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洛阳市旅游流年内时空分布特征,所得结论如下:(1)洛阳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总体上呈"双峰山岭"型分布特征,两个较为突出主峰分别对应洛阳牡丹文化节、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在不同的时段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对称性、反季节性等变化特征。(2)从客流量年内多重尺度时间变化上看,呈现出春季客流量>夏季客流量>秋季客流量>冬季客流量的变化趋势,月内变化曲线呈现出类似锯齿状的突峰型或凹谷型,不断起伏的高峰分别对应双休日和传统节假日,周内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翘尾"形,星期六和星期天客流量最大,日内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平勺"形特征。(3)洛阳市旅游流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出"小型化、斑块化、大分散、小集散"和"一核多中心"的特征,热点区倾向于向高等级旅游景区聚集、城市中心城区集聚、重要交通设施集聚。(4)洛阳市旅游流日内各时段空间分布特征大致相同,变化主要发生在主城区,根据空间相似性,可分为两个阶段,0~9时段为游客休整期,旅游者活动较少,空间分布范围较小,9~24时段为游客游览和夜生活期,游客较为活跃,活动范围较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梁留科 索志辉 方明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基于洛阳市游客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应用游客新浪微博签到频次、时间分层法、核密度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洛阳市旅游流年内时空分布特征,所得结论如下:(1)洛阳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总体上呈"双峰山岭"型分布特征,两个较为突出主峰分别对应洛阳牡丹文化节、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在不同的时段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对称性、反季节性等变化特征。(2)从客流量年内多重尺度时间变化上看,呈现出春季客流量>夏季客流量>秋季客流量>冬季客流量的变化趋势,月内变化曲线呈现出类似锯齿状的突峰型或凹谷型,不断起伏的高峰分别对应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州 吴开军 郭莹莹
本文采用旅游流的流质指数、游客密度指数这两个指标来评价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旅游流的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各城市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大湾区各城市旅游流发育状况相对较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整体呈现“多核集聚”的模式,澳门、香港为主要核心城市,广州、佛山、深圳、珠海为次级核心城市;第三,旅游流的发展在空间上体现出一定的扩散势态,香港、澳门仍然属于主要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的作用非常明显;第四,部分城市旅游流发育较差,各城市不均衡发育情况十分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友兵 陈彪
科学合理的旅游投资对旅游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衡量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泰尔系数分析中国旅游投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中局域G*系数探讨中国旅游投资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变情况,结果发现:时间尺度上,2003-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且上升幅度大于相对差异缩小幅度,导致中国旅游投资差异一直较明显;空间尺度上,2003-2015年西部区域差异最大,且呈"N"型轨迹波动上升,东部区域差异次之且呈持续缩小态势,中部区域差异最小且较稳定;冷热点变动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娟 胡静 贾垚焱 刘大均 许贤棠 朱磊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两江交汇区域、汉口沿长江一线以及东湖西南侧一带。3时间上,客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是武汉自助游的热点时段。4节点结构特征方面,网络转移和扩散的通畅程度差异明显,旅游节点大多需要通过户部巷、黄鹤楼等8个精华节点来发生联结,户部巷是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集散中心。5整体结构特征方面,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存在8个凝聚子群,其中3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6流动方式方面,自助游客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公交是最主要的流动方式,步行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自助游 旅游流 网络结构 流动方式 武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小华 梁玥琳 闫梦凡
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旅游地加强安全形象管理、降低旅游者的风险感知对于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武汉市为案例地,采用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二维结构,试图揭示旅游者风险感知、目的地形象及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意愿;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及情感形象;目的地情感形象直接正向影响旅游意愿;目的地情感形象在风险感知和旅游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澜 吴晋峰 王金莹 杨新菊
通过构建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地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形成"四点"(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两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分布格局。②广州是入境商务旅游流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入境商务旅游流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之间转移流动。③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中节点由四个层次城市组成,分别是一级核心城市(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二级核心城市(苏州、桂林、杭州);三级核心城市(义乌、西安、黄山、深圳、无锡、厦门、澳门)及边缘城市(网络中其他节点城市)。
关键词:
商务旅游流 旅游流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均 谢双玉 陈君子 裴星星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
旅游景区系统 分形理论 演化模式 武汉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安月辉 袁满 黄亚平
建成环境与公众情绪的关系是健康城市建设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社交媒体大数据及语义分析方法为量度公众情绪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采集微博用户文本数据,借助腾讯云NLP情感分析模块测度情感概率,并将其转译为居民情绪值,用以反映情绪的积极或消极程度。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剖析了武汉市主城区居民情绪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了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情绪的时间分布具有较鲜明差异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显著集聚性。大部分建成环境要素对情绪影响较稳健,其中户外休闲场所密度、娱乐设施密度及交通设施密度对居民积极情绪的正向效应最为强烈,其影响呈现出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异质性。研究可以为优化大城市建成环境要素布局补充一种居民情感视角的新依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文彩 李星明 向兴 张祥
康养旅游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养生、医疗设备,以休闲养生、康体度假养生、生态疗养、修身养性、养老保健等为目的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以武汉市50家康养旅游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以及缓冲区分析,探讨其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康养旅游地呈集聚分布,其内部形成以黄陂木兰天池—木兰山、蔡甸九真山风景区、江夏梁子湖风景区为核心的3个高密集区;2)康养旅游地分布与交通干线和河流湖泊关系密切.为此提出空间优化建议:新城区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特色康
关键词:
康养旅游 空间布局 优化研究 武汉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