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5)
2023(14571)
2022(12827)
2021(12069)
2020(9964)
2019(23080)
2018(22759)
2017(43954)
2016(23600)
2015(26372)
2014(26058)
2013(25455)
2012(22956)
2011(20415)
2010(20042)
2009(18034)
2008(16978)
2007(14237)
2006(12276)
2005(9948)
作者
(65188)
(54383)
(53803)
(51389)
(34595)
(26221)
(24575)
(21458)
(20583)
(18966)
(18795)
(18159)
(17136)
(16808)
(16669)
(16340)
(16322)
(16207)
(15576)
(15417)
(13343)
(13040)
(12954)
(12421)
(12109)
(11951)
(11829)
(11817)
(10817)
(10691)
学科
(93275)
经济(93185)
管理(66083)
(61243)
(50245)
企业(50245)
方法(45693)
数学(39642)
数学方法(39092)
(25419)
中国(22202)
地方(21798)
(21743)
业经(20668)
(20335)
环境(17645)
农业(17519)
理论(15658)
(15595)
贸易(15589)
(15066)
(14998)
技术(14230)
(14104)
财务(14036)
财务管理(14008)
(13515)
(13421)
企业财务(13235)
(11536)
机构
学院(323807)
大学(322624)
管理(132397)
(123555)
经济(120861)
理学(116509)
理学院(115155)
管理学(112970)
管理学院(112381)
研究(103472)
中国(74108)
(67478)
科学(67145)
(53841)
(49673)
业大(49368)
(49360)
中心(47908)
研究所(46140)
(45030)
财经(44919)
师范(44629)
(44621)
北京(41773)
(40994)
(39351)
(38725)
农业(38514)
经济学(36692)
师范大学(36452)
基金
项目(237641)
科学(187867)
基金(173300)
研究(172337)
(151232)
国家(150042)
科学基金(130182)
社会(108839)
社会科(103157)
社会科学(103128)
基金项目(93809)
(92888)
自然(86260)
自然科(84211)
自然科学(84193)
自然科学基金(82640)
教育(79083)
(78224)
资助(70498)
编号(70204)
成果(54267)
重点(52936)
(51743)
(50763)
(49174)
课题(47227)
创新(45813)
科研(45780)
国家社会(44650)
教育部(44517)
期刊
(127262)
经济(127262)
研究(86997)
中国(51873)
学报(50619)
科学(47695)
管理(44969)
(43782)
(38816)
大学(38492)
学学(36394)
教育(33656)
农业(31160)
技术(27828)
业经(22864)
(21030)
金融(21030)
财经(20122)
经济研究(19697)
资源(17118)
(17109)
问题(17001)
图书(16598)
科技(16102)
(15630)
(14862)
理论(14763)
技术经济(14463)
商业(14260)
现代(13933)
共检索到440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峰  郭青海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及环境维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漳州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数据,测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结合聚类分析,构建漳州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漳州区域分为3层等级的旅游空间结构;市区旅游生态位居首位0.198 92,为第Ⅰ类核心区域;东山县、龙海市、南靖县和漳浦县为第Ⅱ类节点区域;平和县、长泰县、诏安县、云霄县、华安县为第Ⅲ类网络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漳州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协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郝娟  王会层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运用生态位测评理论,构建了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从双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的空间角度构建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的双扇形空间格局,有利于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生态位,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娟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丽江为案例分析点,对丽江地区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测算,得出丽江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为研究旅游地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丹洁  苏俊华  詹建兴  
在对福建滨海生态旅游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生态旅游的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福建滨海生态旅游在拥有区位、资源和环境及气候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分工、竞争和资源三大约束,因此其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在这些约束条件之下,重点发展有显著竞争优势的生态旅游项目,注意发挥该地区生态旅游的综合性优势,鼓励具有地域特色的小生态旅游项目的自主发展,即要走"抓大、联中和放小"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黎  
以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者碳足迹为研究对象,结合旅游者饮食、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和娱乐等六因素,根据旅游者碳足迹模型,计算其产生的单因素人均碳足迹值和人均总碳足迹值,得出结论如下: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年平均碳足迹总值达1.0~3×10~7 kg,人均旅游碳足迹值为78.94 kg。其中在餐饮部分的年平均总值为9.44×10~6 kg,人均碳足迹为72.62 kg。住宿部分总值为6.90×10~4 kg,人均值为0.53 kg。交通部分总值为6.67×10~5 kg,人均值为5.13 kg。游览和娱乐部分为7.17×10~4 kg,人均值为0.55 kg。购物部分总值为1.4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4年福建省蓝色海丝生态旅游带六市一区的19组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福建省六市一区的旅游城市生态位。结合生态位测评结果,构建以福州、厦门为核心城市,泉州、漳州为节点城市,莆田、宁德、平潭区为网络城市的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应的构建对策,以优化福建省蓝色海丝生态旅游带旅游城市空间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俊  李云云  林楚  王家庆  乔治  葛全胜  
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是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长江旅游带9省2市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2类共计4 729处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旅游带总体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总体旅游资源沿北纬30°线、G318国道以及沪昆、沪汉蓉高铁等交通主干线分布趋势明显;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沪汉蓉及沪昆高铁沿线及其中间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聚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古徽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晓婷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漳州市漳浦县借助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培育了一批乡村红色旅游景点,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需进一步从发挥政府机制作用、创新全域旅游模式、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面探索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洁明  许辉  
以新疆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通过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据此,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景群  马聃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分析,将陕西省划分为四个生态旅游区,即风沙滩地生态旅游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生态旅游区、关中平原生态旅游区和秦巴山地生态旅游区,为陕西未来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阿司古力·艾百  普拉提·莫合塔尔  居玛·吐尼亚孜  祖丽皮亚·库来西  米雪  
选取新疆南疆5地州作为研究区,通过地统计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南疆A级景区的时空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南疆5地州的A级旅游景区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缓慢增长阶段(2001年~2007年)、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2013年)、缓慢增长阶段(2013年~2017年).2)从空间分布类型上,除了2001年之外其他3个时间点都趋于凝聚型,2001年呈现出均匀型,总体呈现出从均匀分布向集中分布的特征.3)从演化规律上,呈现由北向西转移态势,具体表现为"西北多东南少";南疆以北主要为自然旅游景区、南疆以西主要为人文旅游景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夏明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旅游中心度经济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黄山为安徽旅游核心城市,安徽旅游存在"双核"联动发展模式且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安徽存在四大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国际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梅  郭伟  
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系统是一个由自然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社会人文维、旅游经济维和旅游环境维4大维度18项变量构成。文章以河北省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对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进行旅游文化生态位分析测评,指出各类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