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3)
2023(14874)
2022(12889)
2021(12074)
2020(10199)
2019(23245)
2018(23044)
2017(44765)
2016(24069)
2015(26828)
2014(26473)
2013(25837)
2012(23593)
2011(21154)
2010(21077)
2009(19774)
2008(19273)
2007(17091)
2006(14558)
2005(12666)
作者
(66051)
(55256)
(55130)
(52652)
(35065)
(26478)
(25279)
(21466)
(20784)
(19847)
(18724)
(18339)
(17323)
(17276)
(17060)
(17031)
(16910)
(16352)
(15919)
(15911)
(13686)
(13459)
(13367)
(12648)
(12624)
(12395)
(12225)
(12107)
(10999)
(10978)
学科
(99090)
经济(99002)
管理(69611)
(67911)
(55554)
企业(55554)
方法(46709)
数学(40517)
数学方法(39970)
(28849)
(25518)
中国(23848)
业经(22375)
地方(20159)
(19518)
贸易(19512)
(18957)
农业(18729)
(17697)
(17306)
(16277)
财务(16214)
财务管理(16177)
理论(15669)
企业财务(15278)
技术(14699)
环境(14671)
(14426)
(14366)
银行(14342)
机构
学院(337739)
大学(330865)
(138923)
经济(136097)
管理(134095)
理学(115959)
理学院(114789)
管理学(112726)
管理学院(112094)
研究(106319)
中国(80262)
(67482)
科学(64395)
(63578)
(52082)
(51815)
中心(51088)
财经(50813)
(50171)
业大(47843)
研究所(46910)
(46008)
(44103)
师范(43678)
经济学(42068)
北京(41593)
农业(41038)
(40175)
(38545)
经济学院(38129)
基金
项目(226994)
科学(179969)
研究(167985)
基金(164574)
(141476)
国家(140314)
科学基金(122269)
社会(106649)
社会科(101298)
社会科学(101275)
(90996)
基金项目(87062)
自然(79016)
教育(78001)
自然科(77185)
自然科学(77166)
自然科学基金(75780)
(75341)
编号(69592)
资助(68121)
成果(54795)
重点(50761)
(50302)
(49951)
(47731)
课题(47330)
创新(44483)
科研(43814)
国家社会(43502)
教育部(43216)
期刊
(149803)
经济(149803)
研究(91470)
中国(57371)
(49637)
管理(47503)
(47103)
学报(45992)
科学(44752)
大学(35337)
学学(33512)
教育(32514)
农业(32315)
技术(30938)
(29407)
金融(29407)
业经(27684)
经济研究(24432)
财经(24020)
(20733)
问题(19927)
统计(17062)
商业(16830)
(16826)
技术经济(16720)
(16322)
(15749)
理论(15318)
(15128)
现代(14724)
共检索到481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云  
导游回扣一直是旅游市场争议的焦点,尤其是近几年来导游成"导购"的现象极为明显,本文就旅游产业交易链下导游回扣现象的形成、产生背景及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正确处理好导游回扣现象的相应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丽芳  
导游回扣的存在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收及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及其合理性的一面,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骆高远  张海娣  
回扣现象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近20年。随着旅游消费者消费权益意识的日益增强和中国加入WTO,回扣现象能否继续存在值得深思。文章通过界定回扣的概念,分析回扣的来源与归属,回扣目前的消极影响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给出解决回扣问题的几点建议,最后指出解决回扣问题是中国旅游业健康、深入发展的出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经圣贤  
在我国,“旅游回扣”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则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旅游回扣”是我国旅游业“外部经济”的结果,同时它也和薪酬制度的缺陷以及无序的价格竞争相关。消除“旅游回扣”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佣金制度及合理的薪金制度,同时要加强旅游业发展软环境的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惠元  
论旅游回扣及其法律调整马惠元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OnTourismKickbacksandtheAdjustmentoftheLaw¥MaHuiyuanAbstract:Kickbackshavebeenahottopicamongpersonneli...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苗学玲  
回扣现象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近20年。随着旅游者消费权益意识的日益加强和中国加入WTO组织 ,回扣现象能否继续存在值得深思。本文通过界定回扣的概念 ,分析回扣的来源与归属 ,回扣目前的消极影响和其背后的合理因素 ,给出解决回扣问题的几点建议 ,最后指出解决回扣问题是中国旅游业深入发展的出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晶晶  王佳欣  
以莆田市生态导游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的方式对莆田市生态导游的薪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薪酬管理角度指出了莆田市生态导游回扣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薪酬改进方案,希望能对解决莆田市生态导游回扣问题有所帮助。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德荣  陈莹盈  
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拓展完善旅游业回扣/佣金潜规则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即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切入点,结合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分析和动态平衡的横向分析,对旅游业这一潜规则进行深入的阐述与探讨。本文采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对回扣/佣金潜规则现象进行了阐释,认为产权与交易费用的界定是这一规则产生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制度均衡、囚徒困境及正式制度的监管失效是这一潜规则得以维持现状的三大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引导之道,包括产权的安排分配、引入正向的信念体系及内外部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汝昌  
说明: 由本刊编辑部发起召开的“旅游购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1993年4月6日在北京旅游学院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在京各大旅行社、旅游公司、各大旅游商店的有关负责同志等共50余人。北京旅游学院副院长兼本刊主编赵克非高级经济师讲话后,北京旅游学院管理系主任张汝昌副教授、《旅游学刊》副主编刘德谦副教授和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杨玉山总经理、北京荣宝斋郜宗远总经理分别就旅游营销中有关问题发了言,随后,与会同志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畅所欲言的广泛研讨。会议由《旅游学刊》副主编何小庭副教授主持。 下面刊载的,是张汝昌同志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关于打击旅游业中的回扣的几点想法□戴学锋一段时间以来,旅游业中的回扣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败坏了我国旅游业的声誉,使得国家税收受到极大的损失。为此,有关部门曾多次予以打击,但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在有些地区越打击越严重。因此,我们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邢同京  
当今,医院一方面生存和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另一方面所能得到的补贴却相对地越来越少。这就迫使医院寻找适宜的经营机制,从自身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收入和盈余,在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扣”作为本源意义上的让利性和劳务报酬手段,自80年代初出现以后,便被各个医院视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催化剂”而竟相采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Ralf BUCKLEY  
本文中我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透视了中国近30多年来户外旅游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不懂中文,但在过去很多年中我屡次受中国科学院之邀,有幸探访了中国一些优秀的户外旅游目的地,观察到了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发生的变化。外国学者的视角总会比中国学者有更大的局限性,但也仍然有可能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或者补充。我把中国的户外旅游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规模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尚未在中国兴起。我在文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此阶段的历史事件回顾,或许会对当时尚未出生的今日中国大学生们增进对此阶段的了解有所帮助。第二个阶段中国逐步开放国际入境旅游,并被全球旅游者列入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第三个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内旅游的巨大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旅游业存在文化与经济上的隔离;二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同步快速增长,并与国际旅游业产生了密切关联。中国目前不仅拥有非常巨大的国内户外旅游市场,而且具有规模虽相对较小但却很重要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前者包括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传统文化遗址,自由漂流等中国专业探险活动,远足、爬山等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户外山地运动,以及冲浪和风筝冲浪等海滨户外活动。后者包括从北坡登顶珠峰,西藏、云南和四川的漂流,越野及骑行旅游,内河邮轮旅游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外国研究者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很多中国学者可以阅读英文文献,而且很多国际出版物都有中文译本,但反过来看,却很少有国外学者熟悉汉语,因此也就对中文学术文献知之甚少。所以,从外国学者的角度来讲,与中国同行进行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户外旅游的研究主题,有三个方面对于未来研究可能是很重要的。第一,确保国际文献中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得以尽快在中国应用。换句话说,中国应该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中获益,同时也应该被纳入国际比较研究中,但后者只有当中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上时才可能实现。第二,既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乃至世界经济和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研究者也很有必要了解中国的研究发现。现在国外学者已经知道中国户外旅游的发展是受规模、历史和文化影响的,但尚未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想更多地了解、更好地理解作为世界旅游市场重要部分的中国旅游,举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国目前也有冲浪旅游的细分市场,那它与国际冲浪产业契合的地方在哪里呢?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户外旅游者走出国门,国际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旅游者的期望,这样国际户外旅游产业就会逐渐受中国旅游者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而当中国海外旅游者返回中国后,或许也会带回一些在国外形成的经验与习惯,从而对中国的户外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在此类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会。我很幸运能够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研究,也衷心希望合作研究能继续并扩展到户外旅游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RalfBUCKLEY  
本文中我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透视了中国近30多年来户外旅游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不懂中文,但在过去很多年中我屡次受中国科学院之邀,有幸探访了中国一些优秀的户外旅游目的地,观察到了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发生的变化。外国学者的视角总会比中国学者有更大的局限性,但也仍然有可能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或者补充。我把中国的户外旅游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规模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尚未在中国兴起。我在文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此阶段的历史事件回顾,或许会对当时尚未出生的今日中国大学生们增进对此阶段的了解有所帮助。第二个阶段中国逐步开放国际入境旅游,并被全球旅游者列入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第三个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内旅游的巨大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旅游业存在文化与经济上的隔离;二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同步快速增长,并与国际旅游业产生了密切关联。中国目前不仅拥有非常巨大的国内户外旅游市场,而且具有规模虽相对较小但却很重要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前者包括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传统文化遗址,自由漂流等中国专业探险活动,远足、爬山等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户外山地运动,以及冲浪和风筝冲浪等海滨户外活动。后者包括从北坡登顶珠峰,西藏、云南和四川的漂流,越野及骑行旅游,内河邮轮旅游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外国研究者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很多中国学者可以阅读英文文献,而且很多国际出版物都有中文译本,但反过来看,却很少有国外学者熟悉汉语,因此也就对中文学术文献知之甚少。所以,从外国学者的角度来讲,与中国同行进行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户外旅游的研究主题,有三个方面对于未来研究可能是很重要的。第一,确保国际文献中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得以尽快在中国应用。换句话说,中国应该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中获益,同时也应该被纳入国际比较研究中,但后者只有当中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上时才可能实现。第二,既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乃至世界经济和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研究者也很有必要了解中国的研究发现。现在国外学者已经知道中国户外旅游的发展是受规模、历史和文化影响的,但尚未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想更多地了解、更好地理解作为世界旅游市场重要部分的中国旅游,举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国目前也有冲浪旅游的细分市场,那它与国际冲浪产业契合的地方在哪里呢?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户外旅游者走出国门,国际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旅游者的期望,这样国际户外旅游产业就会逐渐受中国旅游者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而当中国海外旅游者返回中国后,或许也会带回一些在国外形成的经验与习惯,从而对中国的户外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在此类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会。我很幸运能够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研究,也衷心希望合作研究能继续并扩展到户外旅游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文喜  陈荣富  
旅游为现代人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营造了良好的空间 ,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导游 ,作为沟通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的服务中介 ,对于提高游客旅游审美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旅游者的美感发展阶段 ,导游对于旅游者的审美引导应达到三大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三大目标 ,导游应注重自身美学素养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