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5524)
- 2022(13473)
- 2021(12601)
- 2020(10552)
- 2019(24109)
- 2018(23768)
- 2017(45814)
- 2016(24572)
- 2015(27556)
- 2014(26661)
- 2013(25932)
- 2012(23320)
- 2011(20775)
- 2010(20401)
- 2009(18433)
- 2008(17512)
- 2007(14934)
- 2006(12621)
- 2005(10370)
- 学科
- 济(94088)
- 经济(93998)
- 管理(75556)
- 业(73724)
- 企(62934)
- 企业(62934)
- 方法(46852)
- 数学(40690)
- 数学方法(40139)
- 农(25260)
- 中国(24017)
- 财(23381)
- 业经(22532)
- 技术(20759)
- 学(19108)
- 地方(18441)
- 理论(16961)
- 农业(16945)
- 贸(16788)
- 贸易(16776)
- 易(16301)
- 务(15319)
- 制(15304)
- 财务(15246)
- 财务管理(15216)
- 和(15186)
- 环境(14958)
- 企业财务(14384)
- 划(14079)
- 技术管理(13671)
- 机构
- 学院(332537)
- 大学(331903)
- 管理(139587)
- 济(132005)
- 经济(129346)
- 理学(122714)
- 理学院(121457)
- 管理学(119303)
- 管理学院(118701)
- 研究(103688)
- 中国(75900)
- 京(68963)
- 科学(64955)
- 财(57181)
- 农(50470)
- 业大(50449)
- 所(49299)
- 中心(47994)
- 财经(47106)
- 江(46182)
- 研究所(45457)
- 经(43124)
- 范(42755)
- 北京(42438)
- 师范(42368)
- 农业(39470)
- 经济学(39193)
- 院(38560)
- 州(37734)
- 经济管理(36359)
- 基金
- 项目(240845)
- 科学(191435)
- 研究(176431)
- 基金(175800)
- 家(152663)
- 国家(151413)
- 科学基金(132595)
- 社会(112059)
- 社会科(106361)
- 社会科学(106336)
- 省(95249)
- 基金项目(93829)
- 自然(87079)
- 自然科(85172)
- 自然科学(85154)
- 自然科学基金(83628)
- 教育(81508)
- 划(79302)
- 编号(71582)
- 资助(71410)
- 成果(55346)
- 创(53941)
- 重点(53188)
- 部(52650)
- 发(50847)
- 创新(49739)
- 课题(48343)
- 国家社会(46163)
- 科研(46024)
- 教育部(45624)
- 期刊
- 济(133632)
- 经济(133632)
- 研究(91824)
- 中国(59113)
- 管理(51630)
- 学报(50184)
- 科学(47451)
- 农(44487)
- 财(42936)
- 大学(39052)
- 教育(38131)
- 学学(36687)
- 技术(31761)
- 农业(31642)
- 业经(23600)
- 融(23358)
- 金融(23358)
- 财经(21818)
- 经济研究(21800)
- 经(18684)
- 科技(18068)
- 图书(17252)
- 业(17219)
- 问题(17137)
- 技术经济(17010)
- 理论(15654)
- 商业(15150)
- 版(14927)
- 现代(14646)
- 实践(14484)
共检索到460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雯
我国供应链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供应链发展质量不高,仍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通过分析制约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供应链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路径,旨在为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 创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游
在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双重推动下,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发展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与供应链价值链产生紧密结合,能为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技能型人才。然而,在实践中,我国职业教育赋能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双提升仍面临诸多隐忧,仍存在提升的空间。为此,职业院校应继续深化与供应链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提升供给更有力的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永波 赵高才 刘静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2018年商务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开展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供应链创新试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企业新质生产力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同群效应;(2)供应链创新缩小了样本企业与同群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即供应链创新会强化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同群效应;(3)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存在着数字化机制和供应链多元化机制,即企业数字化和供应链多元化在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4)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存在着政策、规模和产权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贵现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业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可驱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昊光 黄伟
新质生产力是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复杂环境的现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生产力水平要求,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提出。本文系统深化了新质生产力绿色化、数字化、高科技化三大特征,论证了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通过基础性、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并将其成果作用于产业体系上,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显示,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为发展中国家提升产业链价值、为全球经济复苏形成新经济增长极提供中国贡献。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应进一步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积极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全球效应 产业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杨瑞龙 朱旭峰 伊彤
自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后,“新质生产力”一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进一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深挖其与科技创新、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之间的关系,本刊编辑部邀请来自智库、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专家分享和交流其理论与实践思考,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能 张静 曹阳春
在阐释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主体职能与运行机制基础上,构建政府、创新企业和学研机构为主体的博弈模型,从供给、需求和环境侧的角度分析政策工具组合如何推动多主体参与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的运行演化。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组合能实现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均衡稳定策略;三类政策工具均能提升主体参与积极性,但刺激效果存在差异,并且政策工具的力度需控制在科学范围。对此,提出引导构建共生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生态治理体系、发挥政策工具在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中的组合驱动作用、建立健全科学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利益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新质生产力 创新联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能 张静 曹阳春
在阐释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主体职能与运行机制基础上,构建政府、创新企业和学研机构为主体的博弈模型,从供给、需求和环境侧的角度分析政策工具组合如何推动多主体参与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的运行演化。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组合能实现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均衡稳定策略;三类政策工具均能提升主体参与积极性,但刺激效果存在差异,并且政策工具的力度需控制在科学范围。对此,提出引导构建共生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生态治理体系、发挥政策工具在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中的组合驱动作用、建立健全科学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利益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新质生产力 创新联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柯丹 刘颖 汪寿阳
数据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而绿色发展是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探究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数据要素的绿色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低金融约束程度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帮助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方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大数据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数据要素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晓霞 李晓华
加快颠覆性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颠覆性技术的演化、新兴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支撑。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规模性、演进性、协同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其“工程化—商业化—产业化”动态演进过程中发挥着技术验证、需求验证和生态构建的作用。实践中,促进一些突破既有法律和政策边界的创新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需要提升政策适配性。为此,应坚持统筹设计,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增加场景供给,加大场景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场景创新能力,夯实场景创新基础;培育融合创新生态,优化服务保障。最终,通过创新、构建和发展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应用场景 新质生产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路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运用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型金融服务成为趋势。区块链作为新一代的技术支持,以其共识和不可篡改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多点之间相互信任以及利益分配的问题,对于供应链金融场景下解决中小企业信用自证和融资问题具有先天优势。以博弈的视角,分别对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区块链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针对供应链金融存在的痛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区块链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博弈 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 金融科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储雪俭 高博
区块链具有数据统一存储、无法随意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体系,其应用不依赖于集中式中介机构,通过存储交易信息的开放源代码构建分布式数据库,允许交易双方使用某一特定区块进行分布式交易并记录相关信息,具有信息透明、共享、不可逆的特点,有助于解决金融交易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危机问题。供应链金融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交易过程进行联系,向融资方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于资金需求方多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在信用识别、交易监管、风险管控等供应链金融业务环节面临挑战。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 信用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泗薪 胡琬晶 何典蔚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集成化服务模式能够对分散的科技服务资源进行统筹协调与优化整合,衔接独立分割的服务过程,实现一体化的服务运作,从而使科技服务企业聚集更多的优质服务资源,实现服务核心能力的提升。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以长三角区域科技服务业为研究对象,从新质生产力、科技服务与集成化服务理论探讨切入,采用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重点选取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2个指标,从宏观上对长三角区域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测算与评价。结果发现:从长三角区域看,科技服务业的集成化水平及就业人数基本呈稳健发展趋势,集聚势头良好,但在长三角内部集聚方面,江苏省大部分年份的空间基尼系数都高于其他3个省市,空间集聚现象显著,集聚程度最高;在长三角重点城市方面,苏州、南京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较高,发展态势良好,而合肥、六安、扬州、杭州发展态势差强人意,集聚水平有待提升。进一步地,采取问卷调查结合实证考察和访谈方式对长三角区域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投入、服务流程、服务产出及服务影响展开全方位评估与分析,从微观上多维度诊断长三角科技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服务资源集成化、服务功能集成化、服务环节集成化、服务流程集成化4个方面来设计长三角科技服务业集成化模式,提出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基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三位一体”科技服务业新型集成化服务模式及创新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冰 彭雪清
作为引领科技革命的新型经济驱动力,数字经济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创新要素配置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