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8)
- 2023(14780)
- 2022(12507)
- 2021(11489)
- 2020(9911)
- 2019(22674)
- 2018(22239)
- 2017(42794)
- 2016(22731)
- 2015(25461)
- 2014(25153)
- 2013(24778)
- 2012(22965)
- 2011(20712)
- 2010(20751)
- 2009(19316)
- 2008(18906)
- 2007(16954)
- 2006(14580)
- 2005(12963)
- 学科
- 济(111751)
- 经济(111664)
- 管理(68453)
- 业(64196)
- 企(54245)
- 企业(54245)
- 方法(46933)
- 数学(41435)
- 数学方法(40932)
- 中国(25658)
- 财(25191)
- 农(24909)
- 地方(23939)
- 学(23167)
- 业经(22015)
- 制(18379)
- 技术(17871)
- 贸(17096)
- 贸易(17087)
- 农业(16537)
- 易(16516)
- 务(15720)
- 财务(15675)
- 财务管理(15636)
- 理论(15607)
- 和(15057)
- 地方经济(14942)
- 银(14874)
- 企业财务(14840)
- 银行(14829)
- 机构
- 大学(328289)
- 学院(327962)
- 济(144293)
- 经济(141538)
- 管理(128045)
- 理学(110471)
- 研究(109856)
- 理学院(109302)
- 管理学(107452)
- 管理学院(106817)
- 中国(81781)
- 京(67131)
- 科学(66069)
- 财(63607)
- 所(54679)
- 农(51996)
- 财经(51173)
- 中心(50896)
- 研究所(49757)
- 江(48856)
- 业大(47356)
- 经(46412)
- 经济学(45553)
- 范(41938)
- 北京(41710)
- 师范(41497)
- 经济学院(40884)
- 农业(40866)
- 院(39326)
- 州(38292)
- 基金
- 项目(219616)
- 科学(174032)
- 基金(160578)
- 研究(159451)
- 家(139788)
- 国家(138669)
- 科学基金(119808)
- 社会(103616)
- 社会科(98349)
- 社会科学(98323)
- 省(86513)
- 基金项目(84741)
- 自然(76799)
- 自然科(75070)
- 自然科学(75044)
- 教育(73781)
- 自然科学基金(73689)
- 划(72087)
- 资助(65302)
- 编号(63153)
- 成果(50684)
- 重点(49799)
- 部(48944)
- 发(48093)
- 创(47653)
- 创新(44804)
- 国家社会(43522)
- 课题(43412)
- 科研(42426)
- 教育部(42347)
共检索到480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师俊国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制约着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而且对实现一国的社会目标及“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至关重要。基础设施结构合理,便能充分利用一国的禀赋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和禀赋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决定最优基础设施结构原理,加上基本国情、经济安全、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约束条件,可得到一个确定最优基础设施结构的方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佳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作用于产品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商品进行区际贸易的可行比例和无套利价格空间的范围,体现为市场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交通网络的改善整合了市场,具有显著扩大市场规模的效应,市场规模对交通的弹性约8.7%,而相比之下,交通中心城市的效应则要高出2.3个百分点。城市技术非对称情况下,发展交通中心的城市,其政策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放大,且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而此时与交通中心城市连接的城市则出现市场规模收缩。研究揭示交通网络调整经济活动分布的内在机理,对检验交通网络改善引起市场整合的程度与范围、预测发展交通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芳 谢贤君 赵秋运
一、问题的提出(一)"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产能合作现状2015年国务院推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提出总体任务是"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并进一步指出"将我国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曦 张中华
基于200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挤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抑制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创新效应和财政收入结构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西部地区;时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没有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调整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宁 李伟 周绍东
以多主体合作博弈为分析视角,在剖析各类投资主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夏普利值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结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结论表明:基于夏普利值的合作博弈方法,将投资结构设计建立在多方主体合作共赢这一理论基础上,测算得出的各主体出资比例符合农村基础设施的"准公共品"特点,同时,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贯序决策不同,合作博弈中的各主体同时决策,共同决定出资比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晓
金融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其金融"管道"、经济血脉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也正因为金融基础设施"管道"的特性,其发展规律,尤其是在一个互联性不断增强的世界里的最新发展规律,难以被人们准确察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其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基础设施经济学分析》(2019年6月出版)一书,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栋 李发莹
基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基础设施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中,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总体而言,通信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从空间效应分解视角看,交通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高于通信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周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程度不一的促进作用,但是劳动力和对外开放的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清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天津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投资结构角度来看,流通与加工制造两大类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从融资结构角度来看,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流通与加工制造类重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构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资金体系,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通过自筹资金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宗刚 张雪薇 张江朋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检验在不同空间权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经济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相比0-1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而且对本地经济集聚的作用不显著;公路对经济集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且高等级公路对经济集聚的贡献度最高。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相关性 经济集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共享改革成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立足公共经济学视角,从供给、需求及执行层面深入剖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并从资金筹集、规划布局、投资监管、支持保障等维度,就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诗瑶 石智雷
本文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交叠DID模型,考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试点地区农户经济作物种植占比,提高幅度约3.6个百分点。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异质性稳健统计量、剔除特殊样本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种植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对于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家中没有老人的农户以及东部地区的农户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三个渠道影响农户种植结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带来与市场对接的契机,应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经营的融合,引导农户合理配置家庭生产要素,让信息化红利惠及更多农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倩倩 鞠方 周建军
创新在提升本土竞争优势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的迅速兴起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技术分工视角出发,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与微观专利数据,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此影响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技术分工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亦会推动城市创新质量的同步提升,并能在长期起到缩小区域间创新发展差距的作用;以“宽带中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代表的数字中国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均能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结果拓宽了数字化趋势影响城市发展的机理分析,也为促进城市创新提供了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文中
基础设施存量很难代表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一味地以基础设施投资来比较各地基础设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结论的科学性。特别是在中国各级政府偏好固定资产投资的背景下,应该引入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这一核心概念。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源于一些文献对政府行政效率的估计,通过比较投入和产出变量,清晰地将对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评估"嫁接"到关于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估计上。以此为基础,采用DEA分析中国各省2001~2008年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继而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对GDP、FDI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基础设施 DEA 投资效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