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9)
- 2023(14301)
- 2022(12051)
- 2021(11613)
- 2020(9472)
- 2019(21809)
- 2018(21720)
- 2017(41123)
- 2016(22533)
- 2015(24785)
- 2014(24498)
- 2013(23267)
- 2012(21268)
- 2011(19022)
- 2010(19259)
- 2009(17246)
- 2008(16434)
- 2007(14820)
- 2006(13072)
- 2005(11244)
- 学科
- 济(83664)
- 经济(83587)
- 业(72710)
- 管理(62540)
- 企(51768)
- 企业(51768)
- 农(47656)
- 方法(34408)
- 农业(31586)
- 数学(30385)
- 数学方法(29935)
- 中国(27508)
- 业经(23232)
- 教育(21943)
- 技术(21770)
- 财(21061)
- 地方(17328)
- 策(17289)
- 制(16847)
- 理论(15876)
- 贸(15232)
- 贸易(15220)
- 易(14907)
- 学(14452)
- 发(14221)
- 技术管理(13005)
- 银(12740)
- 银行(12736)
- 划(12384)
- 务(12216)
- 机构
- 学院(297618)
- 大学(294405)
- 济(123695)
- 经济(121194)
- 管理(119327)
- 理学(103930)
- 理学院(102906)
- 管理学(101330)
- 管理学院(100699)
- 研究(97043)
- 中国(70339)
- 京(60191)
- 农(54997)
- 财(54527)
- 科学(54003)
- 中心(46371)
- 范(45825)
- 江(45747)
- 师范(45553)
- 所(44936)
- 业大(43240)
- 财经(43198)
- 农业(41529)
- 研究所(40611)
- 经(39543)
- 北京(37393)
- 师范大学(36390)
- 经济学(36231)
- 教育(35848)
- 州(35532)
- 基金
- 项目(200370)
- 科学(162633)
- 研究(158819)
- 基金(144303)
- 家(122427)
- 国家(121169)
- 科学基金(106673)
- 社会(101760)
- 社会科(96067)
- 社会科学(96046)
- 省(80873)
- 教育(78684)
- 基金项目(76044)
- 划(67756)
- 编号(67388)
- 自然(65496)
- 自然科(64071)
- 自然科学(64059)
- 自然科学基金(62963)
- 资助(56636)
- 成果(55216)
- 课题(47839)
- 部(46740)
- 创(46662)
- 发(45489)
- 重点(45110)
- 创新(42727)
- 教育部(41284)
- 国家社会(41051)
- 人文(40343)
- 期刊
- 济(137568)
- 经济(137568)
- 研究(93817)
- 中国(66540)
- 教育(60057)
- 农(57541)
- 管理(43272)
- 财(40393)
- 农业(39149)
- 科学(37335)
- 学报(35314)
- 技术(31508)
- 大学(30747)
- 融(29036)
- 金融(29036)
- 业经(28411)
- 学学(27695)
- 财经(20530)
- 经济研究(19455)
- 业(19048)
- 问题(18686)
- 经(17697)
- 职业(15887)
- 技术经济(15176)
- 科技(14846)
- 农村(14691)
- 村(14691)
- 农业经济(14395)
- 世界(14392)
- 坛(14235)
共检索到446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洁
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程度,既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成效的反映,又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犁耕的基础上,梳理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深度分析了成人教育在增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方面的优势,最后在上述基础上,从制度、课程体系、载体、方式和保障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成人教育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军 冯乐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的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流动呈现以下特点:流动频率不断加快;流向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由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回流为辅;非正规流动渠道主导,组织化程度较低;流动驱动力以发展理性为主导。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特点,成人教育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其合理流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流动 成人教育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维华 陈醒
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和服务性极强的教育形式,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为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成人教育应采取注重职业技能培训、拓宽交际网络、加强多方合作和提高人文素养等策略。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成人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闫志军 杨娜娜 颜永杰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包括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身份认同、政党认同和政策认同六个方面。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认同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健全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制度认同不高,社会深刻变革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认同的迷茫,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不足,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党认同的削弱,政策认同障碍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策认同降低。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存问题,应构建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强调制度正义和扩大参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严惩腐败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政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政治认同 问题 原因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松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济慧
文章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面临的诸多问题,认为就业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职业教育应主动谋求改革与发展,以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护航、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等,努力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通过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及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改革等举措,以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 就业问题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伟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成人教育困境的梳理和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成人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和应对之策进行了探索。指出,更加人本的成人教育理念的树立、国家政策的引导与监督、教育与培训的倾斜与扶持、精神成人与心理困境的人本化关注、"再回乡"发展模式的塑造等可以有效地突破当下的成人教育困境,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与和谐。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成人教育 困境 突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红霞 陈醒
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已成为我国研究者争相探讨的论题,并取得一定进展,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功能、障碍和实现策略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推进我国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研究,需要加强关注,丰富研究成果;讲求实效,深入实证研究;提高认识,注重保障机制研究;与时俱进,拓展研究视野。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流动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彩霞 黄岩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阐述基于未来归属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内涵及其意义;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制度困境、文化困境及人际困境等方面阐述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从制度认同、人际认同及文化认同等层面给出基于未来归属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认同 文化冲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群山 孙霞
对福州市224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交错,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供求之间凝结成复杂的矛盾关系。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需要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有机结合,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和供给特点入手,寻求协调性的解决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需求 供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马建富
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强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与产业发展方向基本一致,他们希望能够灵活安排培训时间,特别希望降低培训费用。为此,本文认为,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要坚持职业能力培训为目标取向,改变培训目标指向不明的状态;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变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脱离生产实际的状态;要坚持以政府资助为主体,改变培训经费短缺的状态;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改变政府作用不到位,保障体制不健全的局面;要坚持以社区教育为依托,改变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培训 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慧 刘燕舞
与第一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主要有3种:让子女随迁入城接受教育、让子女留守农村接受教育和让子女流动往返于城乡之间接受教育。从发展趋势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让其子女随迁入城接受教育。这一选择倾向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历及其市民化诉求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在家庭中的代际分工和家庭经济收入构成的影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教育空间压缩的影响和生育政策实施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念转变所导致的生源减少的客观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困境与城乡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此,应从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高度统筹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宁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满意度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状态,也关系到其就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性特征、客观工作状况、务工动机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创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IPO模型,提出了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工作满意度 IPO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淦未宇 刘伟
组织依据社会交换与互惠偏好理论,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序贯博弈模型,揭示了用工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互惠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获得企业认同和职业生涯成长,因而对企业组织支持表现出更强的互惠倾向。2)互惠心理使得农民工在面对企业组织支持时倾向选择高投入水平并产生溢价收益,而溢价收益在二者之间的分享又强化彼此互惠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伟 燕东升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主体,这部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且参差不齐,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制约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SWOT方法,从四个维度分析了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机会和不利因素,使我们认识到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SWOT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