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0)
- 2023(9926)
- 2022(8307)
- 2021(7764)
- 2020(6368)
- 2019(15078)
- 2018(14685)
- 2017(28217)
- 2016(14767)
- 2015(16443)
- 2014(16286)
- 2013(15691)
- 2012(14352)
- 2011(12518)
- 2010(12015)
- 2009(10569)
- 2008(10079)
- 2007(8647)
- 2006(7119)
- 2005(5350)
- 学科
- 济(62149)
- 经济(62093)
- 管理(42008)
- 业(37520)
- 方法(30414)
- 企(29926)
- 企业(29926)
- 数学(27725)
- 数学方法(27339)
- 中国(18416)
- 农(16725)
- 地方(15951)
- 财(14801)
- 业经(12654)
- 农业(11495)
- 环境(10524)
- 务(9501)
- 财务(9449)
- 财务管理(9427)
- 学(9423)
- 企业财务(8976)
- 技术(8878)
- 和(8856)
- 贸(8786)
- 贸易(8781)
- 理论(8609)
- 制(8593)
- 易(8446)
- 城市(8099)
- 划(8012)
- 机构
- 学院(193717)
- 大学(193111)
- 管理(81080)
- 济(78578)
- 经济(76837)
- 理学(70656)
- 理学院(69916)
- 管理学(68665)
- 管理学院(68295)
- 研究(59730)
- 中国(44500)
- 京(40464)
- 科学(36237)
- 财(34861)
- 中心(30374)
- 业大(28432)
- 财经(28380)
- 江(28048)
- 农(27537)
- 所(26569)
- 经(26076)
- 范(25786)
- 师范(25556)
- 北京(24367)
- 研究所(24329)
- 经济学(24196)
- 院(23253)
- 州(22480)
- 经济学院(22066)
- 经济管理(21424)
- 基金
- 项目(144489)
- 科学(115710)
- 研究(106137)
- 基金(105639)
- 家(91185)
- 国家(90447)
- 科学基金(80129)
- 社会(69088)
- 社会科(65617)
- 社会科学(65598)
- 基金项目(57025)
- 省(56567)
- 自然(51905)
- 自然科(50741)
- 自然科学(50731)
- 自然科学基金(49761)
- 教育(49503)
- 划(47797)
- 编号(42618)
- 资助(41927)
- 重点(32531)
- 部(32107)
- 成果(31913)
- 发(31183)
- 创(30317)
- 课题(29279)
- 国家社会(28962)
- 创新(28437)
- 科研(28040)
- 教育部(27923)
共检索到271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宫攀 赵杰美
自"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研究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4个方面,利用2012年—2016年数据,评价近五年青岛智慧城市发展力水平,揭示青岛发展特点,提出针对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评价体系 青岛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宫攀 赵杰美
自"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研究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4个方面,利用2012年—2016年数据,评价近五年青岛智慧城市发展力水平,揭示青岛发展特点,提出针对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评价体系 青岛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文章将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环渤海智慧城市群和中西部智慧城市群作为考察对象,以AHP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按照该模型的评价方法,结合专家赋分,最终计算出三大城市群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最高,环渤海智慧城市群和中西部智慧城市群次之;三大城市群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程度最高,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均存在欠缺;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是下一步建设的重点,这与现实状况相符,因此,以AHP为基础构建的模型有助于客观评价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
AHP 智慧城市 建设水平 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峰
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经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指明方向,提供政策上的指导。然而,纵观当前关于城市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大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评价是静态的,不能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跟踪,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金祥义
基于2005—2019年全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宜居度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宜居度,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和PSM匹配的稳健性检验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创新驱动效应和创业促进效应来促进城市宜居度的提升;异质性检验显示,城市区位、地理特征、人口规模和发展模式对政策反应有显著区别,东部城市、沿海城市、人口规模更大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受政策影响的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证实了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宜居度。因此,加大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完善数字中国体系的现实有效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振华
目前针对智慧城市对城市经济效率影响的研究尚显缺乏。基于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智慧城市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结论为: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在2012年中国开展智慧城市试点期间,实施智慧城市战略的城市相对于未实施这一战略的城市的经济效率高出了约1个百分点。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振香 孙东兴
从生态城市建设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取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分析了2005—2016年青岛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青岛市生态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经济方面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环境方面应改变能源结构,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社会方面应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管理模式。
关键词:
生态城市 主成分分析 SPSS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同欣
本文在将城市化区分为完全城市化和非完全城市化的基础上对青岛市现状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算 ,并针对青岛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城市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青岛市 完全城市化 非完全城市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德坤 张俐 陆亚萍
住房保障准入标准线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障政策实施的效率和公平。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应用剩余收入法构建支付能力模型,对青岛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青岛市现行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较为合理,但存在政策变更时衔接不畅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适度降低保障性住房准入收入标准限定;灵活参照各相关动态因素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稳步推进产权型保障性住房向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过渡,逐步剥离附着于房屋所有权上的福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建军 贾鑫晶
我国于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已有三批城市先后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行列。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产业结构,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需要实证检验。根据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运用2007-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智慧城市试点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效应,同时从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三个角度检验政策效果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城市特征上的异质性。结果显示:(1)智慧城市政策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都会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2)智慧城市政策传导到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三个中介变量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3)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地域差异性:东中部地区智慧城市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西部地区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不明显;三大区域智慧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均不显著。智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也存在着城市规模差异性:规模较小的智慧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边际效应越大,规模较大的智慧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边际效应越小。(4)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力度越大。政府继续推行智慧城市政策,需因地制宜,考虑城市异质性特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发挥其产业升级效应。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成治 冯文珍 刘忠敏
位于齐鲁大地东部沿海的青岛市,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和山东省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所限,市区一直受到供水不足的困扰。多年来,有关部门对青岛市水资源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主导结论是:整个青岛地区水资源都比较贫乏,今后缺水将日益严重,应采取跨流域调黄河水来接济青岛市。为此,自1986年开始修建引黄济青调水工程,至1989年11月25日正式通水。调水距离290余公里,开挖土方5,500万立方米,砌石60万立方米,混凝土75万立方米,耗资数亿元。对缓解青岛市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沿线的水利条件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青岛市水资源究竟有无潜力可挖?青岛市水资源前景如何?以下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刊载供专家、学者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龙鹏 钟易霖 汤志伟
基于中国2001~2016年的城市数据和2012年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试验,利用双重差分法从影响路径、动态效应、异质性三个维度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推动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主要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赋能两种途径发挥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创新效应在当期不能显现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效应逐渐增强;在人力资本水平高、科技财政支出强度与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更显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和平 谢云飞 黎宁
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的基础支撑,始终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1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区域碳排放强度,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具有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碳吸收能力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途径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由此促进低碳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以涛 张锡宝
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就是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城市服务要素与居民需求的有机协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城市信息化高度融合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2004~2016年我国224个城市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PSM-DID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智慧城市促进金融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并就此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异质性检验表明政策效果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方方
本文借助CFPS数据库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智慧城市建设对老年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老年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且在食物、日用品、健康医疗及旅游方面的消费影响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物流发展进一步推动老年家庭消费。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