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8)
2023(17873)
2022(14633)
2021(14057)
2020(11675)
2019(26835)
2018(26542)
2017(48564)
2016(26621)
2015(29908)
2014(29674)
2013(28508)
2012(25859)
2011(22690)
2010(23089)
2009(20844)
2008(20672)
2007(18678)
2006(16259)
2005(14749)
作者
(70166)
(58644)
(58080)
(55457)
(37086)
(27633)
(26690)
(22668)
(22364)
(20971)
(19923)
(19547)
(18575)
(18440)
(18026)
(18025)
(17361)
(17262)
(16923)
(16742)
(14553)
(14307)
(14023)
(13693)
(13231)
(13082)
(12995)
(12955)
(11772)
(11583)
学科
(98305)
经济(98181)
(94986)
管理(91694)
(85764)
企业(85764)
方法(43194)
(38333)
数学(34149)
数学方法(33546)
中国(31509)
(31177)
业经(30694)
理论(25324)
教育(24011)
技术(23344)
(23283)
(23231)
财务(23215)
财务管理(23171)
企业财务(21941)
农业(21575)
(19265)
(18816)
地方(18473)
(18082)
(17950)
(17605)
教学(16556)
(16070)
机构
学院(355028)
大学(354596)
管理(139493)
(138668)
经济(135602)
理学(118444)
理学院(117192)
管理学(115172)
管理学院(114443)
研究(113494)
中国(86355)
(75708)
(71520)
科学(65913)
(57552)
(54427)
(53612)
中心(53506)
财经(53372)
师范(53136)
(52710)
研究所(48690)
(48573)
北京(47766)
业大(47388)
(44861)
师范大学(42781)
技术(42208)
教育(41958)
(41453)
基金
项目(231527)
科学(185690)
研究(180098)
基金(165281)
(141145)
国家(139729)
科学基金(122663)
社会(112834)
社会科(106715)
社会科学(106692)
(93521)
教育(90693)
基金项目(86487)
(78404)
自然(76801)
自然科(75130)
自然科学(75112)
编号(74850)
自然科学基金(73811)
资助(65874)
成果(62216)
课题(54591)
(52914)
重点(52798)
(52536)
(50353)
创新(48516)
教育部(46517)
项目编号(46396)
国家社会(45739)
期刊
(158472)
经济(158472)
研究(115938)
中国(86456)
教育(74987)
(62525)
管理(60672)
(47992)
学报(46977)
科学(45564)
技术(40944)
大学(39220)
学学(35080)
农业(32740)
(32104)
金融(32104)
财经(27656)
业经(26901)
经济研究(24681)
(24016)
(21219)
职业(20507)
问题(19688)
技术经济(18686)
财会(17165)
科技(16417)
(16273)
论坛(16273)
现代(16264)
图书(16039)
共检索到557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磊   陈德富   王敏  
【目的/意义】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教学实施的重要工作,也是教师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新工科、创新创业能够形成合力。【设计/方法】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创业管理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通过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体系设计、元素挖掘以及教学实施梳理总结,对课程思政与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发现】研究提出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之间的三位一体观,三者相互融合促进,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目标,并有机统一内化到课程设计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在三位一体观的框架下,对课程思政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聂磊   孟越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有助于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文章基于创业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业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总体构想,确立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并从顶层设计、立体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学反馈等方面阐述创业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少雄  
鼓励支持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培养农科专业创业型人才,对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况,分析了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三位一体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以期培养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爱农""以农开创事业"的创业精神及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虎  罗兴社  
创业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提出官产学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构想,即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建立创业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创业实践平台和政府、行业、高校共同支持的创业实践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福明  谢冬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加强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创建高职产业园,实现人才培养、创业孵化、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高职教育体系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应该以高职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强化政行企校紧密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创业孵化、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高职教育平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陆秋萍  
传统意义上,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围绕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三大版块展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众创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众创空间负责人、创业者等群体进行访谈发现,从供需角度看,创业者的需求和众创空间的服务并不对等。而要解决两者之间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高校,需要构建校、企、社"三位一体"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创业者专业的创业服务,针对性地解决创业者遇到的过程性难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军   张雁平   赵敏笑  
从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出发,提出适应产业技术变革和人人成才的“课程适应性”理念,立足技术迭代推进课程开发,立足教法迭代实施课堂革命,立足制度迭代推动教师发展,全方位、全要素、系统性地开展“课程·课堂·教师三位一体”课程迭代改革,迭代跃迁打造“最适合的职教课程、最优质的高职教育”。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性、关联性、有效性三个方面,分析成果借鉴中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成果的路径与方法。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江虹   张小靓   谢娜  
为了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措施,包括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克俊  
本文提出了高新区建设(H)、产业集群培育(C)、创新体系构建(N)“三位一体”(H-C-N)藕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理论,并认为应当运用该理论指导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实践,只要针对影响H-C-N藕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薄弱环节和缺失因素,采取更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大大提高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秋江  赵伐  
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的导向、实施和评价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重点介绍宁波大学自主建构的"课程渗透、实训导向、管理先行"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具体内涵、实践运行与支持条件进行细致的讨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双寿  李乐飞  孙宏斌  杨斌  
在分析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理念。训练体系围绕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基于OBE教育理念,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融合创意、创新、创业全生态培养,统一规划本科生至研究生培养过程,服务于国家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总体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静霞  林海波  
通过介绍一个管理学和创业结合的课程,基于整合视频资源、交流平台建设和持续课程质量评估等一系列的重新优化操作,说明了视频资源重新整合和持续追踪评估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把基于大学专业理论体系和现代视频平台连接的慕课系统有效导入社会更大范围,并且增加整体社会效益。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薇  眭文娟  肖延高  
【目的/意义】面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高校教育,要求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软实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深度融合,致力打造混合式“金课”,是高校实施“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载体和具体路径。【设计/方法】以知识产权管理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实践为例,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和突破。【结论/发现】教学实践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满意度、教师的教学体验和社会溢出效应都十分明显。这些经验可以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李秋红  宫亮  
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实践,也需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价值引领,开展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如何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进行论述,提出"全程全员全方位成长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轩辕  彭子茂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育人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中本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并未充分,因此,探索思政元素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需从教学目标中结合立德树人、内容中融入党史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及优秀企业家成长知识、强化创新创业师资的思政能力等方面予以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