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1)
- 2023(14347)
- 2022(11990)
- 2021(11620)
- 2020(9581)
- 2019(21795)
- 2018(21716)
- 2017(39246)
- 2016(22176)
- 2015(25243)
- 2014(25137)
- 2013(23107)
- 2012(21024)
- 2011(18843)
- 2010(18909)
- 2009(16797)
- 2008(16216)
- 2007(14698)
- 2006(12499)
- 2005(10759)
- 学科
- 济(73673)
- 经济(73494)
- 管理(62777)
- 业(55557)
- 企(48941)
- 企业(48941)
- 方法(34103)
- 数学(27971)
- 数学方法(27461)
- 中国(27400)
- 教育(24902)
- 财(21585)
- 理论(20688)
- 农(20200)
- 业经(18054)
- 技术(18000)
- 学(17823)
- 制(15777)
- 教学(13767)
- 和(13727)
- 务(13614)
- 财务(13554)
- 财务管理(13519)
- 地方(13345)
- 农业(12798)
- 企业财务(12781)
- 银(12401)
- 银行(12377)
- 体(11821)
- 行(11763)
- 机构
- 大学(290719)
- 学院(285407)
- 管理(105909)
- 济(105316)
- 经济(102769)
- 研究(92875)
- 理学(91326)
- 理学院(90212)
- 管理学(88296)
- 管理学院(87694)
- 中国(64360)
- 京(61789)
- 科学(54545)
- 财(51144)
- 范(48967)
- 师范(48578)
- 江(44991)
- 所(43657)
- 中心(43274)
- 教育(41528)
- 财经(40448)
- 研究所(39393)
- 师范大学(39330)
- 农(39088)
- 北京(39038)
- 业大(38503)
- 经(36800)
- 技术(35424)
- 州(35300)
- 院(34425)
- 基金
- 项目(191721)
- 科学(153763)
- 研究(151268)
- 基金(135284)
- 家(115371)
- 国家(114199)
- 科学基金(99359)
- 社会(94989)
- 社会科(88911)
- 社会科学(88888)
- 教育(78885)
- 省(77740)
- 基金项目(70702)
- 划(66509)
- 编号(64545)
- 自然(61219)
- 自然科(59856)
- 自然科学(59841)
- 自然科学基金(58758)
- 成果(55038)
- 资助(53667)
- 课题(47775)
- 重点(44203)
- 部(43960)
- 创(42798)
- 发(41498)
- 项目编号(39912)
- 创新(39540)
- 年(39473)
- 教育部(39213)
- 期刊
- 济(114679)
- 经济(114679)
- 研究(94168)
- 教育(74293)
- 中国(68996)
- 财(42937)
- 学报(41037)
- 管理(40474)
- 科学(37168)
- 农(34678)
- 大学(34668)
- 技术(31553)
- 学学(29802)
- 农业(23365)
- 融(21858)
- 金融(21858)
- 财经(20365)
- 业经(19393)
- 职业(19165)
- 经济研究(18242)
- 经(17642)
- 图书(16562)
- 坛(14411)
- 论坛(14411)
- 问题(14351)
- 版(13681)
- 科技(13609)
- 技术经济(12771)
- 财会(12756)
- 发(12510)
共检索到434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艳辉
新媒体具有沟通对话、议程设置和主流引导功能,孕育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实现三结合,通过善用新媒体优长,整合新媒体资源,优化新媒体环境等路径,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东喜 乔长水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双向性,传播内容比较个性化,接受方式具有可移动性,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影响力大,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新媒体工作水平,通过加强主渠道建设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暴秋菊 张艳梅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公众自主意识、活跃民主气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因素。文章在界定自媒体的内涵及其所呈现的时代特征的前提下,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及教育客体三方面分析了自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能力、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客体的素质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小燕 康树元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着积极作用,但其主体传播思潮的多元化、工具主义倾向、参杂其间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消极影响。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利与弊,采用更新理念、优化内容、健全机制、创新手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路径,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徐
本文着眼于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并以其为出发点,从树立新理念、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和建立新机制等多方面、多力量统筹协调,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培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浩 张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践行者。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庞大的媒介信息和虚拟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媒介素养相融合,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仲伟邦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对策:即要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加快完善制度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浩 杨鑫
新兴媒体以其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性与平等性、多元性与个性化、及时性与碎片化等特性,成为教育者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因素。在运用新兴媒体加强主流价值宣传、创新教育模式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素质,并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督控制,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
新兴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 郑国洪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高校作为我国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组成,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当前,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不仅成为社会的热点,也已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点。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辅导员借力新媒体优势,有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工作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蓉蓉 蒋家胜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既带来了新机遇,又带来了新挑战。为此,教育者一方面要树立新媒体阵地意识,抢占新媒体舆论高地,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引导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主渠道认知平台和主阵地实践平台的建设,创新网下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培育。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素贞
当前全民进入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的"原住民",与自媒体深度融合,深受自媒体影响,尤其是自媒体空间的话语冲突,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本文通过调研和深度访谈,透析自媒体空间话语冲突影响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特点,解读大学生对高校开展自媒体价值观教育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有效运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园媛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与融合,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对大学生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胜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文章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指出高等院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舆论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建设和课堂教学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仁凤 刘明新
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优化教育环境、丰富教育内容、尊重教育对象、拓展教育渠道、完善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大学生"体系"教育的多维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