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3)
2023(16098)
2022(13334)
2021(12429)
2020(10146)
2019(23372)
2018(23061)
2017(44502)
2016(23929)
2015(26968)
2014(26879)
2013(25993)
2012(23235)
2011(20613)
2010(20101)
2009(18112)
2008(17120)
2007(14641)
2006(12607)
2005(10567)
作者
(66600)
(55457)
(54976)
(52380)
(35241)
(26462)
(25065)
(21889)
(21165)
(19343)
(18897)
(18470)
(17343)
(17207)
(17144)
(16635)
(16632)
(16596)
(15895)
(15742)
(13551)
(13361)
(13298)
(12623)
(12435)
(12292)
(12125)
(11968)
(11038)
(10966)
学科
(96107)
经济(96003)
管理(68274)
(65755)
(54190)
企业(54190)
方法(45334)
数学(39731)
数学方法(39155)
(29781)
中国(26043)
业经(24207)
(23720)
农业(19971)
地方(19863)
(19398)
(16165)
(16126)
贸易(16119)
理论(15970)
(15646)
技术(15099)
(14906)
财务(14815)
财务管理(14786)
(14664)
环境(14312)
企业财务(13997)
(13213)
(12884)
机构
大学(331998)
学院(331459)
管理(135576)
(128910)
经济(126069)
理学(118986)
理学院(117749)
管理学(115482)
管理学院(114898)
研究(104464)
中国(75343)
(68996)
科学(65937)
(56923)
(52157)
业大(50602)
(49795)
中心(48313)
财经(46975)
(46373)
研究所(45919)
(44295)
师范(43890)
(42959)
北京(42466)
农业(40423)
经济学(38761)
(38629)
(37950)
师范大学(35483)
基金
项目(239246)
科学(189158)
研究(175001)
基金(174461)
(151398)
国家(150135)
科学基金(130731)
社会(111094)
社会科(105196)
社会科学(105168)
(93615)
基金项目(93040)
自然(85293)
自然科(83358)
自然科学(83340)
自然科学基金(81804)
教育(80687)
(78310)
编号(71865)
资助(70860)
成果(56412)
重点(52864)
(52247)
(50486)
(49957)
课题(48390)
创新(46549)
国家社会(45799)
科研(45793)
教育部(45205)
期刊
(134701)
经济(134701)
研究(91362)
中国(57549)
学报(52391)
(49030)
科学(48164)
管理(48016)
(42153)
大学(40751)
学学(38343)
教育(36768)
农业(34245)
技术(30132)
业经(24512)
(23564)
金融(23564)
财经(21767)
经济研究(21325)
图书(18708)
(18527)
问题(17976)
科技(16338)
(16242)
(16211)
理论(15663)
技术经济(15586)
商业(14708)
现代(14683)
实践(14505)
共检索到458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永涛  杜建国  罗建强  
构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配送网络,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点,考虑配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了以配送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运营成本及建设成本等为最小和以配送时间为最短的多目标网络优化模型,采用GAMS软件对所建模型求解,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配送中心的选址及网络配送的线路与实际配送特点相符,能为城镇一体化的配送网络设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陈绍军  
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Z社区的"深描",作者从生活空间变迁及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两个维度展示了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样态,首先,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聚落模式置于"城乡连续统"框架下,抽象出此类社区的基本特征,即动力机制市场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一体化、生计模式多元化、社区基层建设"新型单位化";其次,不同于学术界既有城乡人口迁徙聚落模式,Z社区在动力机制、组织转型和生计变迁等维度均有其特殊性,并指出其与传统新农村社区的区别和联系;最后,作为中原地区一种特殊的人口聚居模式,Z社区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面临"走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推导得出城乡劳动力、资本投资、市民化缺口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随后采用静态及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具有一定效果。其中,城镇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流动确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城市建设、教育和科技等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较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推导得出城乡劳动力、资本投资、市民化缺口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随后采用静态及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具有一定效果。其中,城镇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流动确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城市建设、教育和科技等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较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营  李盛竹  李倩  
对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31个省份2011—2019年耦合协调度特征,探讨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1—2019年我国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综合水平呈波动性增长;各省份耦合协调度介于濒临失调和良好协调之间,"两极格局"现象突出;时间维度上,耦合协调度呈"W"型增长,上升与演进的速度缓慢;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分布与"胡焕庸线"基本吻合,整体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需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乡村地区网络化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更加公平。本文研究对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玲  
我国城镇化进程已从单一的人口城镇化向多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城乡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流通业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联结桥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的省际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出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率,并在此背景下研究流通业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影响并不显著,但与新型城镇化率的交互作用下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流通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率都可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起负面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也可起到缩小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的效果。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标志着我国新型城镇化阶段拉开序幕。以2013年作为基期,运用成对数据t检验方法,对比分析自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以来到2017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研究结论显示:自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在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还在增加,即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在收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在扩大。虽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缩小,但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还较高,因此只要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在未来会继续扩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鹏  刘家韦华  田芳  
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的研究现状,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和发展途径进行阐述。分析邯郸市城镇化发展的特征,立足于城乡统筹视角对邯郸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研究。针对邯郸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红梅  
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从长期趋势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逐步扩大的倾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环比增速都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产生显著影响,城镇化率对收入差距影响最大;滞后一期城镇化率和滞后一期国内生产总值的环比增速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以城镇化为关键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化推进所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最后,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惠及农村居民力度、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改善乡村居民收入构成比例,以达到将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小丽  王磊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测算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镇化率,分别描绘出湖北省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变动轨迹及发展现状,进而实证分析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建设的动态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正向冲击,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同升同降的长期关系。对此,文章提出推动中心镇镶嵌发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建设,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余永华  
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是"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推进地区差异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梁姝娜  张友祥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等多种城乡问题解决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及限制条件。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具有城乡产业强力支撑、城乡空间网络布局合理、城乡公共服务配置畅通、城乡制度有效融合等内在要求。因此,应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综合推进模式,通过完善城乡资源的市场配置、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社会保障的合理统筹、发展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发展政策的协调推进等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康永超  
由单向城镇化转变为双向城镇化是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双向城镇化旨在通过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理城镇体系,为不同阶层群众提供多样性可选择的城镇化通道。建议针对我国城镇体系所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举措,通过实施"小城带动",促进实现这一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首先,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少甫  范兆媛  
利用动态系统GMM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我国城镇化质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城镇化质量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镇化质量只对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部不显著,且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