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6)
2023(16293)
2022(13653)
2021(12760)
2020(10561)
2019(24199)
2018(24068)
2017(46836)
2016(25287)
2015(28545)
2014(28416)
2013(27586)
2012(24925)
2011(21969)
2010(21616)
2009(19528)
2008(18810)
2007(16512)
2006(14319)
2005(12053)
作者
(69822)
(58075)
(57751)
(55119)
(36943)
(27845)
(26439)
(22913)
(22171)
(20380)
(19847)
(19411)
(18161)
(18037)
(18014)
(17548)
(17342)
(17291)
(16614)
(16500)
(14179)
(14141)
(13976)
(13410)
(13025)
(12907)
(12779)
(12660)
(11556)
(11418)
学科
(99992)
经济(99792)
管理(73266)
(69735)
(58762)
企业(58762)
方法(47764)
数学(40750)
数学方法(40197)
(28841)
中国(28197)
(26048)
业经(24119)
(20722)
地方(20014)
农业(18895)
理论(18607)
(17972)
(16975)
(16926)
财务(16847)
财务管理(16812)
企业财务(15982)
(15705)
贸易(15699)
技术(15571)
环境(15381)
(15214)
(14021)
(13999)
机构
大学(350253)
学院(349293)
管理(141534)
(136872)
经济(133852)
理学(123662)
理学院(122358)
管理学(120033)
管理学院(119404)
研究(111163)
中国(80994)
(73174)
科学(69000)
(62294)
(53562)
(53382)
业大(51908)
中心(51135)
财经(50876)
(49510)
研究所(48974)
(46903)
师范(46482)
(46415)
北京(45321)
农业(41485)
经济学(41357)
(40770)
(40350)
财经大学(38122)
基金
项目(247582)
科学(195831)
研究(182816)
基金(180148)
(155770)
国家(154442)
科学基金(134255)
社会(116646)
社会科(109879)
社会科学(109845)
(96804)
基金项目(95906)
自然(86708)
教育(84900)
自然科(84696)
自然科学(84678)
自然科学基金(83131)
(81116)
编号(75542)
资助(73200)
成果(60230)
重点(54837)
(54472)
(51932)
(51492)
课题(51248)
创新(47928)
国家社会(47721)
教育部(47244)
科研(47235)
期刊
(144983)
经济(144983)
研究(98992)
中国(63692)
学报(54078)
管理(50683)
科学(49973)
(49430)
(47565)
大学(42131)
教育(41429)
学学(39527)
农业(34085)
技术(31574)
(26557)
金融(26557)
业经(24891)
财经(24343)
经济研究(22948)
(20765)
问题(19423)
图书(18959)
(16667)
科技(16632)
(16602)
理论(16436)
技术经济(16185)
现代(15466)
实践(15084)
(15084)
共检索到491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涵  汪杰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标导向为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人本目标可细化为新型社区居民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方面。新型城镇化人本目标的实现与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息息相关。然而当前我国新型社区社会资本呈现缺失状态。其具体体现为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信任度不高、新型社区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网络有待拓展。新型社区社会资本缺失原因分析为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路径探索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路径有三:一是提升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度;二是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丘小维  
人的片面发展、群体的畸形发展、代际的差异发展是当下人发展的境遇。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本取向,即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公正、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指向,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农民工、城市贫民三类人群的发展,通过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来突破人发展的内在限度。文章认为,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完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市镇体系和教育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同步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关涉的是人的城镇化,它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民职业的转换,即把农村的户籍变成城市户籍,还意味着农村人口从价值观、生活观到思想理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彻底发生质变,真正转为市民。基于社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鑫  漆雁斌  李雪川  
本文运用ADF单位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回归检验等方法,对近十年内的民间资本变化与城镇化水平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间资本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一是民间资本作用显著;二是力度小总量大;三是民间资本与新型城镇化关系单一;四是民间资本直接和间接都影响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拥有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市民化进程。为了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其市民化,真正成为城市市民,必须大力发展组织型社会资本,加快构建制度型社会资本,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总量匮乏与质量低劣的困境,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营造制度环境,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亚连  黄帅  张夙  
碳绩效评价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决策者及时纠正"负绩效",激励"正绩效",以达到企业碳减排的目标。论文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精髓,以四维度的碳绩效评价体系为构建目的,设计各维度的具体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具体的评价和应用,结合湖南某镇TZ公司的特定案例进行碳绩效的评价实施,提出了以下结论:(1)碳绩效评价旨在对企业的碳盈利能力、碳资产质量及碳债务风险等进行评判,是碳排放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必须优化工艺设备,降低各环节能耗,建立并完善企业能耗和排放管理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兰  张秀娥  
城镇化可以有效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加快推进制度改革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符合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要求。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与人本观念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需要以我国城乡发展差异为基础,吸取过去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转变思想观念,统筹规划,强调新市民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及发展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等各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转型注入市场活力、消费活力和城乡推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符合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要求。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与人本观念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需要以我国城乡发展差异为基础,吸取过去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转变思想观念,统筹规划,强调新市民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及发展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等各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转型注入市场活力、消费活力和城乡推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陈绍军  
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Z社区的"深描",作者从生活空间变迁及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两个维度展示了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样态,首先,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聚落模式置于"城乡连续统"框架下,抽象出此类社区的基本特征,即动力机制市场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一体化、生计模式多元化、社区基层建设"新型单位化";其次,不同于学术界既有城乡人口迁徙聚落模式,Z社区在动力机制、组织转型和生计变迁等维度均有其特殊性,并指出其与传统新农村社区的区别和联系;最后,作为中原地区一种特殊的人口聚居模式,Z社区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面临"走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叶忠海  张永  马丽华  贾红彬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和基本特征,揭示了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运用调查法和比较法总结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对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的潜在机遇和隐性挑战;最后提出了社区教育适应并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以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忠海  张永  马丽华  贾红彬  
叶忠海、张永、马丽华、贾红彬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中撰文,归纳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和基本特征,揭示了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对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应对对策。不同的领域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未达成共识,基本可归纳为: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发展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发挥市场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红玲  张利纳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化人。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短板。社区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阵地,而课程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粗放、随意,功利化、形式化严重。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对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集约化建构,真正打造出满足传统农民转为新市民、传统农民转为职业新农民、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切合农村实际的、实用性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振宇  宁哲  张杰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由之路。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城市群新型度的概念和分析我国13个城市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对我国13个城市群2013-2015年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3个城市群的新型度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属于高水平层,新型城镇化新型度总体得分最高,而且相对于其他两个层次优势巨大,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都居于领先位置。此外,珠三角、北部湾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在城市群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位居前列,而京津冀、珠三角、辽中南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发展较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振宇  宁哲  张杰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由之路。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城市群新型度的概念和分析我国13个城市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对我国13个城市群2013-2015年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3个城市群的新型度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属于高水平层,新型城镇化新型度总体得分最高,而且相对于其他两个层次优势巨大,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都居于领先位置。此外,珠三角、北部湾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在城市群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