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6)
2023(14050)
2022(11887)
2021(10869)
2020(9205)
2019(20806)
2018(20451)
2017(40443)
2016(21107)
2015(23581)
2014(23246)
2013(22957)
2012(21154)
2011(19132)
2010(19234)
2009(17999)
2008(17119)
2007(14945)
2006(13401)
2005(11937)
作者
(58919)
(49404)
(49316)
(46740)
(31212)
(23478)
(22412)
(19209)
(18699)
(17417)
(16803)
(16572)
(15692)
(15339)
(15309)
(14904)
(14587)
(14281)
(14112)
(14045)
(12288)
(11755)
(11685)
(11295)
(11228)
(10955)
(10657)
(10449)
(9854)
(9497)
学科
(109925)
经济(109835)
管理(62862)
(59322)
(48015)
企业(48015)
方法(44559)
数学(39399)
数学方法(38978)
中国(26967)
(24791)
(22564)
地方(21948)
业经(21029)
(20917)
(17813)
技术(17338)
农业(16724)
(16574)
贸易(16562)
(16055)
(15359)
银行(15328)
环境(14875)
(14753)
(14633)
(14541)
金融(14539)
理论(14513)
地方经济(14209)
机构
大学(308811)
学院(307176)
(142098)
经济(139612)
管理(122034)
理学(105443)
理学院(104341)
管理学(102806)
管理学院(102203)
研究(101028)
中国(77923)
(64508)
(63449)
科学(57047)
财经(51921)
(48292)
(47200)
中心(46322)
经济学(45806)
(44337)
(43605)
研究所(43564)
业大(41780)
经济学院(41192)
北京(39310)
财经大学(38660)
(38307)
师范(37985)
(36547)
(34676)
基金
项目(202463)
科学(162230)
基金(150494)
研究(149635)
(129727)
国家(128698)
科学基金(112204)
社会(100269)
社会科(95360)
社会科学(95337)
基金项目(79348)
(77632)
自然(69850)
教育(68332)
自然科(68254)
自然科学(68237)
自然科学基金(67037)
(64821)
资助(60359)
编号(59016)
成果(47155)
(45968)
重点(45331)
(44390)
(44139)
国家社会(43001)
创新(41546)
教育部(40342)
课题(39790)
人文(39591)
期刊
(156170)
经济(156170)
研究(93570)
中国(56485)
(48542)
管理(46573)
学报(41460)
科学(40745)
(38207)
大学(32981)
学学(30958)
技术(28087)
(28024)
金融(28024)
经济研究(26648)
财经(26485)
教育(26324)
农业(25821)
业经(23619)
(22980)
问题(21048)
技术经济(17733)
统计(16591)
(16190)
(15227)
理论(15025)
商业(14660)
图书(13944)
现代(13664)
科技(13520)
共检索到455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晓波  
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土地要素与制度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用我国1 99 9-200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影响的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并得出结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丰雷  魏丽  蒋妍  
研究目的: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机制,并应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引入土地要素后扩展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2)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贡献率为11.01%;(3)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不同:东部地区更多地依赖于资本的贡献(87.62%),中部地区的土地要素贡献突出(17.66%),而西部地区劳动的贡献显著(14.93%)。研究结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需要制定和实施一个好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应尽量体现出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月  张志鸿  胡竹枝  
利用1996~2016年广东省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等面板数据,综合运用C—D生产函数、岭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测算不同内涵情境下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1)仅考虑土地要素的资源属性或资产属性,土地要素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前者贡献率为20.82%,后者为19.62%;土地要素更多的以资源的形态发挥作用。(2)同时考虑土地要素的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土地要素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6%;科技进步、资本、劳动力投入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35.35%、23.11%、18.99%。研究发现,土地要素同时以资源和资产形态促进经济增长,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属性,测度出的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为真实、准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剑平  马长发  张庆红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和空间面板数据剥离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9年、1992-2000年、2001-2009年全国土地要素贡献率分别是19.31%、13.93%和26.07%。研究结论:(1)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方法因为加入了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而使得分析结果可能比普通面板分析方法结果更可靠。(2)中国当前表现为逐渐高效的外延式增长,较高的土地贡献率和土地弹性可能更符合当前各地方政府为获取GDP政绩争相扩地以及愈发达地区土地渴求愈强烈的经济现实,土地供给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上亦应更多考虑次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名峰  
在我国快速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土地要素对于经济增长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出贡献。通过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岭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土地要素对于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8年土地要素对广东省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认为广东省应从加大耕地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以及促进存量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两方面入手,加强对土地的科学合理使用,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伟  严长清  吴群  李永乐  
通过构建含有土地要素的生产函数,并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土地要素对江苏省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1)江苏省开发区整体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苏南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苏中、苏北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土地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增长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开发区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更为敏感;(3)土地要素容易被其他要素替代,尤其容易被资本替代;(4)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要素的作用将继续削弱,资本要素仍然起到主要作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将不断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贞茹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因,但要素投入的结构、类型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同。文章利用1980~2010年的经济数据,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C-D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解决了其要素贡献以及地区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劳动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黄丽,金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国培  王伟斌  
一、引言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上,除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外,全要素生产率(TFP)或者说技术进步的提高是重要的因素。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主要有增长核算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随机前沿模型(SFA)方法等。此外,由Dale W.Jorgenson提出的KLEMS方法为TFP的估计与国际比较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并没有哪种方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各方法也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除估计方法外,基础数据的选择也有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湖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本文主要针对这几个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刘丹  王玲玲  冯英浚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已明确提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通过定量测算的方法研究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管理看作是促进效益提高的一种组织行为,提出等效益面生产函数的概念并建立增长速度方程,以此为基础并根据效益的动态变化,提出管理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定量测算方法,并进行实证检验。定量测算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静娟  陈笑  
本文从知识创新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三方面建立了知识水平指标体系,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综合知识水平进行了研究。根据所构建的经济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测算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数及知识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进一步通过知识对经济贡献率的测度,将我国各地区知识水平对经济的贡献率进行了评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明喜  
利用1978年-2008年相关数据,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该时间跨度内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212,长期弹性为0.658;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短期内GDP对财政科技投入新息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处于很低的水平,但从长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GDP的正向拉动影响时限更长,而且其对GDP的方差贡献率非常突出。目前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仍然偏低,应该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科研项目评价、后续跟踪和持续支持制度,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亚斌  黄顺绪  李成  
利用我国1981至200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极低。我国银行信贷的使用效率极低,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一个低效率的粗放阶段,应该维持信贷规模稳步健康增长,防止信贷萎缩,促进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金融市场化改革;推动微观经济主体对银行信贷利用方式的转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基于一个R&D驱动经济增长模型,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估算了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R&D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为2.5%。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R&D投资占GDP的比例较低。若将R&D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至5%,则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超过10%。分省经济增长核算的结果表明,R&D对我国不同省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差别较大。北京市R&D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为19.64%;内蒙古自治区R&D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小,仅为0.41%。我们认为,应不断增加我国R&D支出,提高R&D支出占GDP的比例;应合理安排R&D支出内部结构,增加对基础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