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1)
- 2023(17130)
- 2022(14757)
- 2021(13726)
- 2020(11245)
- 2019(26014)
- 2018(25612)
- 2017(49512)
- 2016(26653)
- 2015(29733)
- 2014(29805)
- 2013(29221)
- 2012(27045)
- 2011(24427)
- 2010(24238)
- 2009(21801)
- 2008(20972)
- 2007(18134)
- 2006(15922)
- 2005(13850)
- 学科
- 济(113499)
- 经济(113384)
- 管理(73323)
- 业(69479)
- 企(55480)
- 企业(55480)
- 方法(48064)
- 数学(41945)
- 数学方法(41383)
- 中国(33333)
- 地方(30468)
- 农(30465)
- 业经(24996)
- 财(24348)
- 学(23206)
- 农业(20930)
- 贸(18707)
- 贸易(18694)
- 环境(18660)
- 制(18009)
- 易(18000)
- 理论(17426)
- 和(17248)
- 技术(17208)
- 银(16207)
- 银行(16166)
- 地方经济(16127)
- 融(16098)
- 金融(16095)
- 发(15834)
- 机构
- 大学(370520)
- 学院(370386)
- 管理(147334)
- 济(147059)
- 经济(143767)
- 理学(127647)
- 研究(126484)
- 理学院(126143)
- 管理学(123783)
- 管理学院(123103)
- 中国(93242)
- 京(80192)
- 科学(79545)
- 财(64823)
- 所(62511)
- 农(59381)
- 中心(57973)
- 研究所(57159)
- 业大(55466)
- 江(54162)
- 财经(52281)
- 范(51651)
- 师范(51176)
- 北京(50629)
- 经(47690)
- 院(47043)
- 农业(46100)
- 州(44704)
- 经济学(43731)
- 师范大学(41625)
- 基金
- 项目(260324)
- 科学(205343)
- 研究(189859)
- 基金(188022)
- 家(163866)
- 国家(162504)
- 科学基金(140365)
- 社会(119707)
- 社会科(113437)
- 社会科学(113408)
- 省(101861)
- 基金项目(100383)
- 自然(91715)
- 自然科(89592)
- 自然科学(89570)
- 自然科学基金(87882)
- 教育(87228)
- 划(86052)
- 编号(77756)
- 资助(76771)
- 成果(61534)
- 发(58742)
- 重点(58404)
- 部(56590)
- 创(53794)
- 课题(53590)
- 创新(50222)
- 科研(49504)
- 国家社会(49010)
- 教育部(48444)
- 期刊
- 济(161517)
- 经济(161517)
- 研究(108368)
- 中国(71828)
- 学报(57041)
- 科学(54285)
- 农(53652)
- 管理(53585)
- 财(47153)
- 大学(43688)
- 教育(43362)
- 学学(41081)
- 农业(37611)
- 技术(33802)
- 融(31204)
- 金融(31204)
- 业经(27916)
- 经济研究(25170)
- 财经(24404)
- 问题(22451)
- 经(20888)
- 图书(19935)
- 业(18951)
- 资源(18323)
- 科技(18165)
- 技术经济(17648)
- 理论(17495)
- 现代(16733)
- 商业(16695)
- 版(16558)
共检索到54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轶 杨青山 吕斌
通过文献分析、深入访谈及作者长时间对该地域的了解,借鉴新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归纳了拉萨市城市个性形成的新区域地理动力机制,探讨了维护拉萨市城市个性面临的挑战。主要结论如下:①拉萨市城市个性具有高寒的自然环境、浓厚的宗教氛围、地位突出的历史文化风貌、多元文化主导下的城市发展、鲜明的建筑风格、较小的城市规模六个特点;②拉萨市城市个性的形成是在"地方"、"行为主体"、"体系"三者相互作用下形成;③拉萨市城市个性维护与发展面临全球化浪潮对西藏文化的冲击、西部大开发对生态、民族文化可持续性的影响、青藏铁路建设与旅游开发适度性对脆弱环境的破坏三个方面;④拉萨市城市个性的维护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核心、以可持续为战略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新区域地理 城市个性 维护与发展 拉萨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约翰 张平宇 张忠孝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并对高原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 34 hm2,其中交通、餐饮组分别占85%和12.5%,随着与客源地空间距离增加,生态足迹趋向于交通组别;②高原旅游生态足迹空间分割中拉萨市内为0.051 343 hm2,区域外为0.012 28 hm2,旅游活动对高原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③拉萨市旅游收入足迹为0.716 548 hm2/万元,...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拉萨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侠 甄峰
拉萨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但当前还存在着旅游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旅游产品不成体系、旅游淡旺季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旅游服务设施不齐全、旅游环保意识欠缺、旅游人力资源缺乏、旅游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检视的基础上,对拉萨市旅游业进行了功能、产业和区域定位,并提出了环保先行、产品提升、龙头带动、产业联动、区域互动、节庆推动六大旅游发展战略。
关键词:
旅游 发展问题 发展战略 拉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林 尼玛江措
应用 3S技术进行了拉萨市森林资源调查 ,并对拉萨市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拉萨市现有森林面积 35 2 6 37 1hm2 ,森林覆盖率为 7 3% ,以天然灌木林为主 ,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 74 9% .拉萨市森林植被处在西藏森林分布的北界 ,呈沿河谷坡地零星的间断分布 ,森林少 ,而且分布极不均匀 .作者提出把“保护性林业”作为拉萨市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确实保护好现有天然灌木林 ;实行多层次、多林种、多形式的绿化造林 ,不断扩大森林面积 ,提高森林覆盖率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 ,依靠科技兴林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军 黄秋霞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校际差距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拉萨市A、B两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两个方面、8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拉萨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基本良好,但在一些指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只有从财政投入、资源管理、师资培训等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拉萨市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本文以拉萨为例,运用游客问卷调查法,基于EXCEL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旅游餐饮消费、旅游住宿消费、旅游交通消费、旅游游览消费、旅游购物消费和旅游娱乐消费六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拉萨市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对拉萨旅游消费的感知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拉萨市旅游消费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旅游“六要素” 拉萨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李群绩 徐增让
游客餐饮消费是游客"食、宿、行、游、购、娱"之首,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客餐饮消费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规律、需求特征,剖析游客餐饮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动旅游目的地游客餐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目的地产业结构升级。以拉萨为例,运用游客问卷调查法和餐饮场所实地调研法,基于EXCEL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游客餐饮消费行为规律和特点。从就餐方式、消费偏好、消费支出和游客餐饮浪费等方面探讨游客餐饮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对拉萨游客餐饮消费感知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拉萨市游客餐饮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餐饮消费 旅游目的地 游客 拉萨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拉巴次仁 卓嘎 罗布 普布次仁
采用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拉萨市13个自动气象站的逐时气温观测资料以及同期MODIS地表温度数据,讨论了拉萨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城关区、堆龙德庆、达孜、曲水等地,其热岛效应显著,以城关区(拉萨老城区中心)最为突出。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的热岛效应最强,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最弱的是夏季;热岛强度在3月初(开始减弱)以及9月中旬(开始增强)存在着显著突变,这一特征对应了春、夏季热岛较弱,秋、冬季热岛效应较强的分布规律。此外,热岛强度和海拔高度之间呈现很好的反相关;②拉萨市一年中城市热岛出现概率高达99.45%,其中,绝大多数热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青龙 袁中华 潘明清
由于历史与自然的原因,拉萨市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而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西藏经济的振兴。为了早日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首先实现城市--特别是辐射力强的城市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如拉萨。由于拉萨的城市竞争力目前相对较弱,其发展不宜采用常规的思路,因此,利用企业经营中的品牌化理念来经营城市,是拉萨市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拉萨市 城市品牌 跨越式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生梅 侯光良 金孙梅
以行政村所在乡(镇)作为研究单元,充分考虑了高原山区城市地形特点,运用网络分析、空间自相关与地理加权回归等技术方法,从分项评价、综合评价两方面分析了拉萨市农村交通路网通达性空间格局,揭示从乡(镇)—县域—分组区域通达性空间分异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拉萨市农村路网通达性水平差异较大,呈南部高向,逐渐向东、西、北递减的通达性极核“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特征。(2)路网通达性水平受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影响较大,路网高阻抗性区域分布明显。(3)拉萨市乡(镇)域内行政村通达性水平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高低通达性区域互相影响,产生辐射效应。(4)路网通达性水平在不同分区显示出空间异质性,不同等级道路及交通设施点的布局对路网通达性水平影响较大。最后,对不同分区提出优化建议,切实有效地助力拉萨市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路网通达性 通达性分区 分区优化 拉萨市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剑波 杨雪丰 杨雪梅 赵旺林 董瑞霞
对游客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拉萨市国内游客特征,得到以下结果:1)来源广泛,性别平衡,以青壮年和中等收入为主;2)偏好拉萨市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主要选择经济型交通方式,自助游占据较大比例,中等水平的旅游消费;3)游客的人口学特征会直接影响其旅游行为特征.
关键词:
拉萨市 国内游客 特征 旅游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穆松林 徐增让 高利伟
基于食物分类的视角对城市餐饮消费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科学、准确的了解城市餐饮消费食物资源结构,从而为餐饮消费的资源环境效应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城市各部门经营管理决策奠定基础,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缺乏此类研究。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餐饮消费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基于食物分类对拉萨市8家不同等级、不同类别餐饮场所的餐饮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人均点菜量、人均消费量和浪费率等指标从消费场所、消费主体、消费时间等视角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关键词:
餐饮消费 食物分类 游客 拉萨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阎欣 甄峰 席广亮
绿色工业是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物,是在新形势下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尤其在我国高寒生态脆弱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如何平衡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便成为了首要问题。以拉萨为例,试图就高寒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绿色工业选择与布局展开论述与研究。从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两方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绿色工业发展进行选择;同时对城市工业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建立绿色工业空间敏感度指标体系,利用空间多层次叠合分析对工业布局进行定位,进而引导绿色工业的空间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献辉 牛佳 曹钰琳 谢东旭
有效防范和管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中以次充好、仿冒伪劣等不合规行为,对于维护品牌声誉和集体利益并推动品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固城湖螃蟹”品牌运营中的多主体行为进行范畴化处理,提炼归纳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维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形成权责共享的利益互联机制,形成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信息互通机制和协同维护下的监督激励机制,构建品牌管理方、农户和授权经营户与其他主体之间相互联结、互相监督的品牌维护模式,可以有效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晓凡 干颖滢 尹悦 曾宇琦 王书平 闫丽娜
目的:分析拉萨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及可达性,为拉萨市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描述性分析2020年拉萨市各区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并利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Getis-Ord Gi*指数评价拉萨市医疗卫生资源可达性。结果:除城关区外,拉萨市其余区县的床位数及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体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拉萨市各区县病床使用率及医师工作效率较低,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拉萨市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可达性较低,各区域空间差异性较大,呈现圈层式分布的结构,即中部可达性高,可达性向四周逐渐降低,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为拉萨市医疗卫生可达性服务最差的地区。结论:拉萨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聚集于中部地区,同时医疗服务呈现出“低质量、低效率”的状态。建议依托地理分级,分区域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标准;重视地域特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达性;优化激励机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援藏服务模式,探索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