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7)
2023(17496)
2022(15175)
2021(14272)
2020(11741)
2019(27248)
2018(26912)
2017(51933)
2016(27911)
2015(31308)
2014(31304)
2013(30734)
2012(28519)
2011(25948)
2010(26027)
2009(23798)
2008(23002)
2007(20214)
2006(18050)
2005(15882)
作者
(80625)
(66799)
(66391)
(62966)
(42323)
(31965)
(30270)
(26280)
(25481)
(23728)
(22641)
(22533)
(21191)
(21002)
(20684)
(20196)
(19737)
(19662)
(19101)
(18997)
(16592)
(16402)
(16075)
(15311)
(15019)
(14927)
(14700)
(14690)
(13419)
(13142)
学科
(117843)
经济(117718)
管理(76901)
(75306)
(58388)
企业(58388)
方法(49906)
数学(43606)
数学方法(43051)
中国(34866)
(34734)
地方(29973)
(27179)
业经(26066)
(24000)
农业(23982)
(21527)
贸易(21511)
(21424)
(20833)
(19046)
银行(19005)
环境(18971)
(18299)
(18291)
(18170)
金融(18167)
技术(17885)
理论(17771)
地方经济(16216)
机构
大学(396715)
学院(396704)
(159808)
经济(156328)
管理(155193)
研究(134933)
理学(133835)
理学院(132298)
管理学(129941)
管理学院(129214)
中国(101284)
(84950)
科学(83318)
(73707)
(67241)
(63189)
中心(61126)
研究所(61064)
财经(58767)
业大(57982)
(57879)
(54576)
师范(54088)
北京(54074)
(53370)
(49679)
农业(49018)
经济学(48012)
(47628)
师范大学(43838)
基金
项目(269437)
科学(211762)
研究(198893)
基金(193908)
(168567)
国家(167136)
科学基金(143242)
社会(125002)
社会科(118280)
社会科学(118249)
(105354)
基金项目(102988)
自然(92175)
教育(91453)
自然科(89939)
自然科学(89914)
(88917)
自然科学基金(88235)
编号(82309)
资助(79437)
成果(66571)
(60901)
重点(60622)
(59182)
课题(56620)
(55575)
创新(51899)
科研(51113)
国家社会(51006)
教育部(50662)
期刊
(178343)
经济(178343)
研究(118692)
中国(75597)
学报(60560)
(58033)
管理(57247)
科学(56957)
(53566)
教育(46842)
大学(46403)
学学(43573)
农业(40349)
(36048)
金融(36048)
技术(35408)
业经(30807)
财经(28078)
经济研究(28076)
(23988)
问题(23938)
图书(20586)
(19940)
理论(19294)
技术经济(18963)
科技(18846)
资源(18455)
商业(18297)
现代(17883)
(17849)
共检索到586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冷志明  雷亿辉  
文章回顾总结了西方国家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演化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导向,从新区域主义视角提出了我国连片贫困区开发应实施产业倾斜、拓展新产业空间;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建设;推进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邹波  张彬  柴盈  
该文将我国14个连片特困区分为绿色丰富型贫困、绿色缺乏型贫困和混合型绿色贫困等三大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连片特困区51%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森林覆盖率大于44.7%的绿色丰富型贫困区,28.1%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森林覆盖率低于21.63%的绿色缺乏型贫困区。14个连片特困区具有线与带状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和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周围以及西部边疆地带。14个连片特困区面临同样的经济发展问题,并且产业体系相似;连片特困区大多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此外,农村贫困人口还呈现出大集中和大分散等特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宁宁  钱力  
基于能力贫困视角,构建了包含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4个维度10个指标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采取A-F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单维分析中,片区非收入贫困比收入贫困严重,其中户主教育程度、做饭燃料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多维分析中,片区多维贫困覆盖面广,但重度多维贫困程度较低;从各指标来看,做饭燃料、户主教育程度、健康情况贡献率较高,是片区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从各地区来看,各地区多维贫困存在差异,安庆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低,阜阳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雨停  丁四保  王荣成  
贫困问题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从区域角度认识贫困问题,学术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探索性地总结了贫困区域问题的认知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贫困区域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原因,最后,从解决区域政府贫困与解决区域居民贫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贫困区域发展问题的战略措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晓慧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日趋接近,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解决区域整体贫困是当前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困中之困"。跨行政区域管理是影响当前集中连片贫困区整体脱贫的重要现实因素之一。云南省昆明市在分属于三个县区行政管辖的倘甸集中连片贫困区,实施"行政管理托管"的制度创新方式,为实现该片区整体脱贫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本文选取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主要区域——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贵州黔南州、黔东南州(简称四市州)为例,总结四市州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西部连片贫困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思路,并从外部环境、监管、供给、需求等方面提出西部连片贫困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芳  
选取2005—2013年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435个国定贫困县的样本数据,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服务程度不同维度,运用PVAR模型测度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之间动态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先抑后扬的"非线性关系",在短期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呈现负向冲击,而长期则具有正向激励。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制与机制缺陷,将制约金融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深层结合,抑制甚至负向影响金融减贫的实践效果。通过贫困地区内在机制与体制创新,才能驱动农村金融作用于贫困减缓的行为轨迹,扩张金融减贫的正向作用路径与空间,实现金融减贫的阈值跨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芳  
选取2005—2013年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435个国定贫困县的样本数据,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服务程度不同维度,运用PVAR模型测度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之间动态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先抑后扬的"非线性关系",在短期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呈现负向冲击,而长期则具有正向激励。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制与机制缺陷,将制约金融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深层结合,抑制甚至负向影响金融减贫的实践效果。通过贫困地区内在机制与体制创新,才能驱动农村金融作用于贫困减缓的行为轨迹,扩张金融减贫的正向作用路径与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乐为  岑乾明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的集聚地且呈连片辐射状。连片贫困区基于民族、文化、相似地缘性等原因有着强烈的反贫困内驱合作动机。通过考察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因素,应该加强贫困地区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为此必须整合贫困片区的力量及公共资源,走跨行政区协同供给的战略路径。在区域公共产品协同供给中应注意信息畅通机制、协调组织、协调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创新与建设,保证供给取得实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鹏  曾刚  
文章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内涵来解读或考量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探讨新区域主义在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治理方面的主导思想,旨在给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展以及今后的治理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树基  
反贫困的基本对策:区域化──甘肃老困地区扶贫开发研究李树基甘肃老区和贫困地区共辖30个县(市),分布在庆阳、平凉、定西、天水、陇南、临夏和甘南7个地(州、市)。多年来,这些贫困县在国家和省政府有力扶持下,通过分类指导,改善投资环境,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洪民  
贫困地区区域开发中的政策界限曹洪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大势所趋。对贫困地区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追求效率,而从宏观上讲扶贫体现的则是公平原则,因此,扶贫是一种非市场经济行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洁  
开发式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目前仍存在持续脱贫的障碍,需要持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宜通过协调治理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振兴县域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以及提升农业科技实力等路径,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炯  梁岭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步入攻坚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但集中连片贫困区面临金融服务的门槛效应与排斥效应,传统金融减贫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急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达到金融减贫效果。本文首先对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吕梁山区20个贫困县的2010~2017年数据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农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保障力度等因素干扰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发挥。最后,从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和政策体系、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保障方式调整等方面提出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震  夏英  
本文以新疆洛浦县的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开发模式为案例,分析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模式形成的机理和关键影响因素,认为连片开发模式中资金的整合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扶持机制,以及连片开发区的统一管理等机制对于产业开发、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增强农户参与意识,培育产业联结机制,培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调整资金的投入重点和范围,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等促进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产业开发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