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0)
2023(12978)
2022(11064)
2021(10222)
2020(8466)
2019(19224)
2018(18730)
2017(36089)
2016(18964)
2015(21074)
2014(20571)
2013(20017)
2012(18510)
2011(16628)
2010(16183)
2009(14560)
2008(13410)
2007(11326)
2006(9851)
2005(8344)
作者
(50162)
(42496)
(41728)
(39953)
(26801)
(20263)
(19116)
(16449)
(16290)
(14607)
(14337)
(14316)
(13386)
(13105)
(12984)
(12487)
(12486)
(12095)
(12021)
(11906)
(10237)
(10049)
(9975)
(9910)
(9597)
(9425)
(9059)
(8708)
(8326)
(8148)
学科
(100668)
经济(100594)
管理(52125)
(46227)
方法(37291)
(37117)
企业(37117)
数学(33439)
数学方法(33057)
地方(27892)
(22898)
中国(20928)
业经(19212)
(17848)
(16543)
地方经济(16136)
农业(15847)
环境(14490)
(14106)
(13130)
贸易(13121)
(12807)
(12555)
(11819)
技术(11298)
理论(11228)
(11134)
金融(11132)
(10931)
(10613)
机构
学院(259204)
大学(256487)
(117147)
经济(114949)
管理(102263)
理学(88960)
理学院(87969)
研究(87199)
管理学(86593)
管理学院(86077)
中国(63995)
(51324)
科学(50743)
(48787)
中心(41156)
(40854)
财经(39789)
(37754)
研究所(37291)
经济学(36989)
(36972)
(36209)
业大(35375)
(34376)
师范(34123)
经济学院(33064)
(32372)
北京(31103)
(30098)
财经大学(29603)
基金
项目(183534)
科学(146875)
研究(136960)
基金(134262)
(115531)
国家(114589)
科学基金(100277)
社会(90486)
社会科(85695)
社会科学(85670)
(73285)
基金项目(71867)
自然(63063)
教育(62314)
自然科(61476)
自然科学(61463)
自然科学基金(60293)
(60077)
编号(54797)
资助(53069)
成果(42340)
(41658)
重点(41542)
(40731)
(38561)
国家社会(37832)
课题(37507)
创新(36209)
教育部(35603)
人文(35364)
期刊
(130901)
经济(130901)
研究(74822)
中国(46279)
(37532)
管理(37074)
科学(34393)
学报(34201)
(33131)
大学(27424)
学学(26056)
技术(25012)
教育(23456)
农业(22805)
经济研究(20987)
(20766)
金融(20766)
业经(20006)
财经(19881)
(17313)
问题(17176)
资源(14266)
技术经济(13967)
统计(12439)
(12025)
(11641)
现代(11483)
(11444)
世界(11397)
(11201)
共检索到37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利霞  张虹鸥  殷江滨  王洋  陈彩霞  
针对广东省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合作治理空间——经济合作区,基于新区域主义区域合作治理理论,结合案例研究,首先从制度视角深入分析广东省核心—外围合作模式演变的制度构建,然后进一步分析核心—外围地区合作新模式形成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在21世纪资本的去地域化和再地域化是地区间合作的起因,资源互补性和地缘关系成为内在和外在主要动力。在资本空间重构过程中交织着各种地域组织的尺度重组,从"对口扶贫"到"对口帮扶",新时期广东省核心—外围地区合作模式无论是形成机理、表现形式、区域效应,还是政府角色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并形成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多元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新区域主义在我国的一种体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力  黄虎波  
在金融危机与国际市场动荡因素影响下,广东省外源性经济面临外部转型压力。广东省以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为导向,在省内同步推进"双转移"战略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外源性经济转型。与此同时,广东省通过参与多层次区域合作,整合内外资源与内外市场,以内引外连与内外联动方式推动外源性经济转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士成  汤建光  
长三角区域合作"困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合作难以调和利益冲突、粗放增长方式下的区域合作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单一数量目标下的区域合作难以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有利于破解区域合作困境,也有利于提升区域合作内涵。以循环经济范式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首先要在长三角区域层面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并以循环经济范式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以制度和机制消解循环经济的合作困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宇思  
我国边疆地区一直是多族群杂居的状态,边疆治理史又被视为"汉人话语权"下的开发史。以往对国家边疆治理的研究,多从政治史角度考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作用。为了更好地阐述古代国家边疆治理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基于区域经济学中"区域"与"开发"的定义与理解,对粤桂边界的罗定地区各项治理措施进行研究,考察晚明华南边疆治理的新特点。结合方志、家谱与考古报告等文献解读,探讨明后期中央在边疆实施建设城镇、招徕移民等诸项措施所带来社会经济变迁与区域整合的结果。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措施已带有深化区域发展的色彩,清代甚至建国初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奠基与萌芽可上溯至晚明时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伟山  张义丰  孙锴  
区域地缘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区域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等的流动达到相互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北部湾三大经济区边缘地区的广东省徐闻县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徐闻县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关系最为密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关系居次,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关系最不密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徐闻县在空间上"东承、西连、北优、南进"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模式上联合海南省建立海峡经济新区、打造国际海峡城市、依托海洋资源构建海洋蓝色经济示范区、承接珠江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春春  
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广东省四大区域为例,对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四大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处于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类,东翼和山区处于过渡发展类,西翼则为不协调发展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永林  
文章对东盟和泛珠三角之间的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证实双方区域经济合作虽会扩大区内贸易份额,但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显著。双方贸易关系的互补性能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在优势互补的产品上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形成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若愚  邹玲  
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资源配置的纯经济问题,事实上,它的发展也伴随着国家公共管理体制的演进。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域的区域治理模式的变革,那么,当前日益深入的由东向西的区际产业转移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合作治理的形成,并运用三圈理论,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对区域合作治理战略进行分析,找出区域治理中价值、能力、支持因素的变化对合作成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车冰清  朱传耿  杜艳  沈正平  
淮海经济区为典型的欠发达省际边界区,研究其产业合作潜力,对推动跨省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三次产业相似系数、区位熵灰色关联和产业合作潜力模型,得出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四大板块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各城市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各城市不同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和徐州与其他19个城市产业合作潜力系数等结果。通过以上结果对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性、产业分工、产业合作潜力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三次产业结构趋同、行业分工逐渐深化、产业合作开始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合作潜力最大等问题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兴江  赵光德  
东西合作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实现保障。文章以甘肃省和浙江省的合作为例,论证了东西部区域合作良性发展的内在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旭  薛志娇  胡石元  耿红  
旨在构建一套基于耕地产能分析区域人口承载压力的完整方法流程,以适应自然资源评价的系统化需求。在承载力概念基础上基于供需均衡关系定义了人口承载压力的基本计算框架,界定了公式计算所需的耕地粮食单产、人均热量消耗两类参数指标及包括无压力、压力平衡和压力过载等压力状态的分类标准,基于区域耕地产能核算成果、人口规模设计了区域人口承载压力的统计方法流程,拓展应用四象限分析法实现压力驱动原因的分析。以2015年潮州市潮安区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测算得到小康生活水平下全区粮食总需求216 335.91t,耕地粮食实际产能、人口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压力指数分别为171 535.53t、816 834人和26.12%,人均耕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质量等综合影响导致不同乡镇压力差异化;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或综合优化耕作系统可使区域耕地粮食产能、人口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压力指数分别达到269 423.38t、1 282 967人和-19.70%,292 690.50t、1 393 764人和-26.09%,潮安人口承载压力可得到缓解;方法系统性得到了验证。研究解决了当前基于粮食安全的人口承载压力分析方法流程的完整性问题,可为区域耕地保护、粮食调配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刘馨颖  
区域合作中各国的税制及政策差异愈大,就越容易产生税收冲突,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开展区域内各国之间税制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税收协调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各国的税制差异,结合中国-越南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中的税收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祁晓  赵庆年  
根据区域内各学科点的发展水平和以师资力量为核心的办学条件,构建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评价及测度模型。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在主要办学条件和培养质量上是有保障的,在规模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指出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是衡量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基本标准,认为区域研究生教育应由"外在发展逻辑"向"内在发展逻辑"的路径转变,遵循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分工合作,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玉瑶  苏泳娴  张虹鸥  林丽颖  黄亮雄  
文章提出了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减碳目标模拟新方法并应用于广东省低碳发展实践中。该方法基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总量与部门结构特征来构建情景分析的基本框架,分别按照惯性发展、相对脱钩、绝对脱钩情景,基准情景、产业"退二进三"、综合调整情景模拟广东省减碳总体目标实现以及部门目标分解的情景。结果表明:国家下达给广东省"十二五"的减碳目标间于惯性发展情景和相对脱钩情景之间,是较为现实的减碳目标,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提高能源效率;然而,如果没有实质性的结构调整就不可能有能源效率的大的提高,也就无法完成减碳目标;尽管产业结构"退二进三"对于节能减碳作用显著,但要单独依靠"退二进三"来实现减碳目标是不现实的;只有结合三次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生活节能等综合调整手段才能有效地完成减碳目标。实践证明,新方法能够将减碳目标分配到各个部门,有利于减碳目标的分解落实。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李旻暾  
文章分析了区域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并对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趋势,而且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