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7)
- 2023(17280)
- 2022(14981)
- 2021(13843)
- 2020(11669)
- 2019(26868)
- 2018(26447)
- 2017(51276)
- 2016(27508)
- 2015(31035)
- 2014(30835)
- 2013(30227)
- 2012(27681)
- 2011(25037)
- 2010(25107)
- 2009(23174)
- 2008(22284)
- 2007(19473)
- 2006(17106)
- 2005(15098)
- 学科
- 济(125638)
- 经济(125488)
- 管理(82578)
- 业(74766)
- 企(62694)
- 企业(62694)
- 方法(52308)
- 数学(45759)
- 数学方法(45172)
- 财(29992)
- 中国(29341)
- 农(29292)
- 地方(27707)
- 学(26892)
- 业经(26029)
- 制(23182)
- 农业(19733)
- 贸(18604)
- 贸易(18593)
- 环境(18462)
- 务(18442)
- 理论(18392)
- 财务(18362)
- 财务管理(18322)
- 易(17938)
- 和(17826)
- 企业财务(17395)
- 体(16973)
- 技术(16755)
- 融(16698)
- 机构
- 大学(395139)
- 学院(391970)
- 济(164149)
- 经济(160824)
- 管理(155029)
- 理学(134373)
- 理学院(132824)
- 研究(132367)
- 管理学(130466)
- 管理学院(129735)
- 中国(97061)
- 京(84887)
- 科学(80432)
- 财(75028)
- 所(65545)
- 财经(60043)
- 研究所(59621)
- 中心(59577)
- 农(59572)
- 业大(57228)
- 江(56322)
- 经(54483)
- 北京(53655)
- 范(51478)
- 师范(50997)
- 经济学(50551)
- 院(48106)
- 农业(46367)
- 经济学院(45220)
- 州(45109)
- 基金
- 项目(269933)
- 科学(213023)
- 基金(197243)
- 研究(197191)
- 家(171356)
- 国家(170006)
- 科学基金(146798)
- 社会(126138)
- 社会科(119591)
- 社会科学(119562)
- 基金项目(104659)
- 省(103728)
- 自然(94959)
- 自然科(92708)
- 自然科学(92688)
- 自然科学基金(91016)
- 教育(90625)
- 划(87674)
- 资助(80999)
- 编号(79496)
- 成果(64196)
- 重点(60341)
- 部(59801)
- 发(57409)
- 创(55692)
- 课题(54354)
- 国家社会(52252)
- 创新(52091)
- 教育部(51804)
- 科研(51429)
- 期刊
- 济(181945)
- 经济(181945)
- 研究(118013)
- 中国(72042)
- 学报(61020)
- 财(58039)
- 管理(57950)
- 科学(56453)
- 农(53546)
- 大学(47103)
- 学学(44357)
- 教育(40630)
- 农业(36680)
- 技术(35203)
- 融(31800)
- 金融(31800)
- 财经(30131)
- 经济研究(29450)
- 业经(27658)
- 经(25832)
- 问题(23437)
- 技术经济(19883)
- 图书(19018)
- 理论(18542)
- 业(18199)
- 科技(17964)
- 统计(17766)
- 版(17738)
- 现代(17347)
- 资源(16764)
共检索到574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蓓 谷艳博 沈玉芳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京津冀在地理位置上毗邻,然而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采用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应用相关原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制度因素对京津冀地区发展差异的作用原理和相关机制,并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了缩小京津冀地区差异的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地区差异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中信 周红霞
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变量进行分析,揭示人本资本在交易费用和协调费用约束下的生成过程,利用杨小凯的模型拓展和深化人本资本形成的理论过程,并通过分析最优人本资本形成路径,得出几点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企业人本资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本资本 组织资本 关系资本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奔 黄洁
近年来,雾霾不断袭扰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应科学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和推广绿色建筑;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走新型绿色发展道路;构建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区域自净能力,促使产业错位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雾霾 协同治理 产业错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关键词:
环境功能 河长制 新制度经济学 委托代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军
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中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浙江等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新疆(包括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新制度经济学 新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新制度经济学自科斯以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即以案例研究为主的经验实证分析 ,这是因为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的。但是 ,国内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建立在对理性选择模型的简单理解的基础上 ,再加上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简单两分法 ,不仅没有提炼出自己的想法 ,而且也无法有效地把握案例研究方法。国内新制度经济学家所致力的主流化实际上阻碍了研究本身
关键词:
新制度分析、经验实证、理性选择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曹瑞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毓壮
作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是近30年来中国最宏大的税收改革和近年来世界税制改革的"样本",其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增值税制度变迁。通过营改增,增值税制度从原来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实现了新的制度"均衡"。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将中国的营改增视为一种制度变迁,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分析研究营改增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因素,揭示其内在的制度变迁规律。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营改增 制度变迁 制度供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伟峰
科斯定理: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拓展对制度及其变迁(演变)的考察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为科斯,他的两篇文章——《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在古典经济学领域,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市场运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既然价格机制能统筹协调各方面的生产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生 诸子博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可以对京津冀地区的空间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从空间差异逐步转向空间集聚。京津冀地区经济水平高值以京津两市为中心,逐渐集中。与此同时,空间集聚越来越显著。北京的空间经济类型发生重大改变,由HL型空间分布地带转变为显著的HH型空间分布,形成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主要增长极;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优势减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不显著。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构建产业转移的合理机制,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再集聚和分散。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空间差异 产业转移 ESD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艳华 马立平 王丙参
文章运用拉直思想与主成分分析技术对多指标短面板数据的聚类与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针对数据标准化后常见的地区差异测度不适用问题,利用欧氏距离构造地区差异测度指标,并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经济系统比较稳定,地区差异显著存在且有所增大,京津极化现象明显。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成熟,任重而道远,各地区需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文章所用方法稳定、有效,可为类似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保庆 李忠民 王保忠
该文以现有金融中心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金融中心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金融中心形成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是需求诱致,二是政府主导。文章进一步剖析了我国金融中心在演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系列重要特征,并预测我国金融中心未来的演进趋势将朝着一条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引入市场规则的混合形成模式发展;同时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需求诱致特征更为凸显;金融中心的形成将更多地体现为政府参与的多重博弈格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与合约理论出发,以交易费用为核心工具,对市场化条件下的债转股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市场是检验债转股能否提高经济效率的"试金石",然而债转股是一种复杂的产权交易,产权不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因素都将导致高昂的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市场功效的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市场效率的相关建议:利用规模经济原理,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外部公允评估系统,降低边际交易费用;立法界定公权力的使用范围,界定转股企业和投资者的主体规范,提升市场效率;正视合约条款中节约交易费用的设计,放宽合约条款刚性限制,鼓励自由交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与合约理论出发,以交易费用为核心工具,对市场化条件下的债转股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市场是检验债转股能否提高经济效率的"试金石",然而债转股是一种复杂的产权交易,产权不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因素都将导致高昂的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市场功效的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市场效率的相关建议:利用规模经济原理,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外部公允评估系统,降低边际交易费用;立法界定公权力的使用范围,界定转股企业和投资者的主体规范,提升市场效率;正视合约条款中节约交易费用的设计,放宽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