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83)
- 2023(20794)
- 2022(17257)
- 2021(15997)
- 2020(13543)
- 2019(31011)
- 2018(30512)
- 2017(57878)
- 2016(30898)
- 2015(35004)
- 2014(34969)
- 2013(34925)
- 2012(32177)
- 2011(29161)
- 2010(29342)
- 2009(27876)
- 2008(27713)
- 2007(25041)
- 2006(22289)
- 2005(20334)
- 学科
- 济(147537)
- 经济(147356)
- 业(109580)
- 管理(99913)
- 企(89822)
- 企业(89822)
- 方法(59360)
- 农(52595)
- 数学(49527)
- 数学方法(49008)
- 财(40451)
- 业经(39037)
- 中国(38739)
- 农业(34837)
- 制(30938)
- 地方(29248)
- 学(27119)
- 务(26047)
- 财务(25987)
- 财务管理(25935)
- 贸(25647)
- 贸易(25629)
- 易(24943)
- 企业财务(24590)
- 和(22390)
- 技术(22333)
- 体(22046)
- 银(22043)
- 银行(22007)
- 策(21227)
- 机构
- 学院(455219)
- 大学(452902)
- 济(200404)
- 经济(196511)
- 管理(178597)
- 研究(153770)
- 理学(152538)
- 理学院(150973)
- 管理学(148712)
- 管理学院(147844)
- 中国(122026)
- 京(94790)
- 财(93103)
- 科学(90082)
- 农(81238)
- 所(77187)
- 财经(72997)
- 中心(71758)
- 江(70190)
- 研究所(69250)
- 经(66140)
- 业大(65693)
- 农业(62592)
- 经济学(61577)
- 北京(59745)
- 范(56251)
- 师范(55726)
- 经济学院(55255)
- 州(54713)
- 院(54547)
- 基金
- 项目(294532)
- 科学(233795)
- 研究(217697)
- 基金(216241)
- 家(186974)
- 国家(185325)
- 科学基金(160241)
- 社会(142287)
- 社会科(134734)
- 社会科学(134700)
- 省(114532)
- 基金项目(113762)
- 自然(100895)
- 自然科(98562)
- 自然科学(98532)
- 教育(98085)
- 自然科学基金(96837)
- 划(94861)
- 资助(87826)
- 编号(87531)
- 成果(71271)
- 部(66117)
- 重点(65745)
- 发(64240)
- 创(62757)
- 国家社会(59858)
- 课题(59400)
- 创新(58329)
- 制(57131)
- 教育部(57026)
- 期刊
- 济(233556)
- 经济(233556)
- 研究(136046)
- 中国(92727)
- 农(79201)
- 财(75231)
- 管理(68590)
- 学报(66696)
- 科学(64343)
- 农业(53518)
- 大学(51990)
- 学学(49152)
- 融(46215)
- 金融(46215)
- 技术(40972)
- 业经(39860)
- 教育(39567)
- 财经(37254)
- 经济研究(36327)
- 经(32142)
- 问题(30487)
- 业(28471)
- 技术经济(25243)
- 贸(24228)
- 世界(23892)
- 统计(23083)
- 版(22199)
- 图书(21335)
- 策(21235)
- 国际(21037)
共检索到700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春江 骆汝九 许强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李碧宏 马文斌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水平进行制度分析、交易费用分析和产权分析,并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建立新型创新服务机制等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婷 安德宁 颜华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制度变迁 制度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学军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特定制度安排下成果的单向流动、交易过程,其本质是农业科技成果产权的转移。这一过程具有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不完全、产权易逝、制度依赖和交易费用高等特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种制度安排,它可以按照交易界面位置不同分成企业自行研究转化、研究机构后续开发、成果转让、企业提前介入研究、研究机构自行研究转化等五大类。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翔 徐爱军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衰落与重建的过程,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推动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主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重要原因,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变迁的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积极应对制度环境的变化,加强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远风
农村空心化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产业空洞等农村凋敝的经济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农村经济机会的缺乏。土地权利配置不当是导致农村经济机会缺乏的核心原因。治理农村空心化就是要增加农村经济机会,改变生产要素单向度向城市流动的格局,遏制农村的全面衰退,恢复或增强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由于土地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农村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能留住甚至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因此,治理农村空心化应从激活附着在土地上的经济机会入手,调整和完善各类土地权利,为农村土地的充分有效使用开创制度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杰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认为中央政府需要进行包括财政体制、政绩评价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纯 韩书成 李丹 熊建华
[目的]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梳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变迁过程,并对"三权"各自的权能进行分析,针对现存集体所有权主体缺失、土地承包权权能混乱、土地经营权性质不清等问题解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比法对农村土地试行"三权分置"后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各自权能进行划分和界定,理顺三者关系。[结果](1)"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权能的进一步分解与细化,集体所有权被赋予更完整的土地所有权能;(2)"三权分置"过程中承包地流转路径得到进一步强化,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怀 张强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是金融支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话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金融生态研究中的盲点。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孝凡 吕杰 王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财政支农效率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及各级政府开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方面分析财政支农的效率。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制约财政支农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任何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都有其相应的制度目标,只有在既定的交易环境约束下实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目标激励相容的农业经营方式才是有效率的。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农业经营方式选择和变迁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分析,并给出了一个最优农业经营方式选择的评价标准。研究表明:主导利益集团偏好、农地产权结构和交易环境对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一个最优的农业经营方式应是与农业自身特性相容、与交易环境相容,且与主导利益集团和非主导利益集团的目标激励相容。因此,未来我国应逐步放松对农地产权的管制,以实现国家、农户等不同相关利益集团目标的激励相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远来
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宅基地农民私有,且能够自由转让,但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农民的房屋及宅基地权利开始受到限制,而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推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转变,公社把农民的宅基地、房屋转为人民公社所有,恶化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对当时国家极度困难的形势,以及农民群体的要求,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和1963年中共中央文件初步建立了"宅基地所有权属于生产队所有、宅基地归社员长期使用"的宅基地制度,满足了当时的制度均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帅晓林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但这种承包地流转制度极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制度规则可循。虽然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社会博弈过程,但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承包地流转发展完善期间应居于主导地位,从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决定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流转 农村承包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有真 王继权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 ,贯彻“三性”原则 ;有利于改善合约关系 ,降低交易费用 ;有利于控制“内部人控制” ,优化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红根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企业绿色创业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逐利行为进行非正式约束的制度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创业行为有助于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绩效"的理论假设;以224家农业农头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绿色创业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处于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比制度环境差的企业其绿色创业行为能更有效提高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绿色创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绿色采购对所有企业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对绩效较好的企业作用效果更好,而绿色营销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