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6)
2023(12393)
2022(10124)
2021(9832)
2020(7791)
2019(17937)
2018(17791)
2017(33886)
2016(17736)
2015(19459)
2014(18804)
2013(17732)
2012(15630)
2011(13875)
2010(13593)
2009(12403)
2008(12029)
2007(10289)
2006(8867)
2005(7490)
作者
(44017)
(36993)
(36716)
(35052)
(23498)
(17563)
(16582)
(14361)
(14163)
(12810)
(12678)
(12409)
(11562)
(11500)
(11253)
(11139)
(10846)
(10695)
(10400)
(10382)
(8917)
(8786)
(8567)
(8529)
(8363)
(8280)
(8070)
(7732)
(7286)
(7063)
学科
(75475)
经济(75398)
管理(54592)
(49748)
(43538)
企业(43538)
方法(33655)
数学(29361)
数学方法(28969)
中国(19398)
(18806)
(18349)
业经(16921)
(16294)
技术(15373)
理论(13118)
(12617)
金融(12615)
(12533)
银行(12525)
(12047)
(11875)
(11871)
贸易(11863)
(11694)
农业(11655)
地方(11572)
(11502)
(10926)
财务(10891)
机构
大学(235347)
学院(234956)
(104044)
经济(102240)
管理(96384)
理学(83430)
理学院(82678)
管理学(81460)
管理学院(80979)
研究(73648)
中国(57925)
(50096)
(47008)
财经(39751)
科学(39515)
(36384)
中心(34962)
经济学(33763)
(33530)
(33040)
经济学院(30317)
财经大学(30058)
研究所(29645)
(29563)
业大(29446)
师范(29331)
(28927)
北京(28922)
(27292)
(26406)
基金
项目(160533)
科学(130154)
研究(122916)
基金(119309)
(101655)
国家(100799)
科学基金(89563)
社会(81851)
社会科(77636)
社会科学(77618)
基金项目(62748)
(61919)
教育(57522)
自然(55329)
自然科(54134)
自然科学(54124)
自然科学基金(53171)
(51569)
编号(49167)
资助(46752)
成果(38825)
(37050)
(36570)
重点(35770)
创新(34715)
国家社会(34694)
(34513)
课题(33438)
教育部(32908)
(32676)
期刊
(111464)
经济(111464)
研究(72384)
中国(44203)
(40055)
管理(37974)
科学(28997)
学报(28329)
教育(28132)
(25676)
(25112)
金融(25112)
大学(24065)
技术(22567)
学学(22517)
财经(20858)
经济研究(18383)
(18027)
业经(18008)
农业(16889)
问题(14444)
理论(12241)
技术经济(12000)
(10992)
实践(10898)
(10898)
商业(10839)
科技(10659)
统计(10358)
现代(10280)
共检索到345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成立  
在凯恩斯主义的短期需求管理无法改变经济发展态势的情况下,供给侧改革上升为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从新供给主义经济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房地产业已经进入了供给老化阶段。未来应通过建设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来放松房地产供给约束,同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来解除房地产供给抑制,并采取支持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供给、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中端住房市场支持、建立国家住房银行和推动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政策措施以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提升房地产供给效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真亮  
高考志愿模式是考生与高校之间双向选择的重要纽带。高考志愿理应具备公平、正义等元素,但现实却难以避免投机、博弈等现象。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形成与发展、博弈与抉择、断裂与突破等视角,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志愿优先"、"平行志愿"和"专业+院校"等高考志愿主要模式的优劣和发展趋势。文章提出未来志愿模式改革应形塑新型网络关系,促进政府、市场、高校的协同;调整发展战略,实现不同模式的有序融合;发挥多元正向功能,提升其互动性、引领性和智慧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杨海燕  
在全面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税法并没有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的立法计划。政策制度设计不成熟是原因之一。我国房地产税改革主要面临以下难题:是在持有环节单一改革,还是在开发、转让、持有环节综合改革;是房产、土地分离征税,还是房产、土地合一征税;是仅限于城市征税,还是包括农村;是仅对增量房征税,还是包括存量房;是只对商品房征税,还是包括非商品房;等等。本文试图对以上难题逐一破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杨海燕  
在全面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税法并没有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的立法计划。政策制度设计不成熟是原因之一。我国房地产税改革主要面临以下难题:是在持有环节单一改革,还是在开发、转让、持有环节综合改革;是房产、土地分离征税,还是房产、土地合一征税;是仅限于城市征税,还是包括农村;是仅对增量房征税,还是包括存量房;是只对商品房征税,还是包括非商品房;等等。本文试图对以上难题逐一破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春合  吴福象  
每逢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时,地方政府都采取应对措施削弱调控力度以维护房价,本文从中央地方关系视角考察这一悖论。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背景下,中央调控政策的相机抉择性造成其对地方政府的软约束,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的反应取决于该政策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动态博弈模型显示:无论调控政策是否对房价预期产生负面冲击,地方税率越低,土地出让收入影响因子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干预;调控对房价预期产生负面冲击时,投资需求比重过高也会促使地方政府干预。基于现实数据的推演表明,地方政府只有在房价预期受到调控负面影响时才会选择干预。为缓解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的冲突,中央政府需要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并通过调整央地财政关系来改变地方财政激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春合  吴福象  
每逢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时,地方政府都采取应对措施削弱调控力度以维护房价,本文从中央地方关系视角考察这一悖论。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背景下,中央调控政策的相机抉择性造成其对地方政府的软约束,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的反应取决于该政策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动态博弈模型显示:无论调控政策是否对房价预期产生负面冲击,地方税率越低,土地出让收入影响因子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干预;调控对房价预期产生负面冲击时,投资需求比重过高也会促使地方政府干预。基于现实数据的推演表明,地方政府只有在房价预期受到调控负面影响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益鸿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过程中迅速崛起,成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主体。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诸多高职院校在改革工作中遭遇了挑战。尤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既面临着发展保障机制、分类管理、校企协作机制等宏观层面的问题,也面临着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微观方面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还须基于实用主义理论,在宏观方面以"分类发展"为原则优化课程建设环境,在微观方面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优化课程体系。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洪林  刘德仿  陈海军  
在分析《中国制造2025》给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以及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论述了多种社会信息对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影响特征,从"培养什么人"应由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决定、"如何培养人"应有更加明确具体的操作性举措两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观念与路径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庆海  杨陈  林婉  
本文对不同土地所有制下征收房地产税、土地出售价格或出租租金的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利益分配认识的混乱导致我国房地产税改革过程中出现"矛盾论""重复论"和"合一论"等争议。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不重复、不矛盾,也不应该合二为一,未来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应各自分开征收、独立存在,并建议健全土地拍卖制度和建立土地出让地块小型化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如曦  倪鹏飞  
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建立健全相关长效机制,亟待加快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深化改革。为此,必须沿着"房住不炒"定位、"全民住有所居"目标所奠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基调与制度建设方向,坚持稳定市场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与固本强基的制度改革短效、长效举措两手抓且有机结合,稳中求进把握好调控及改革的力度、节奏和平衡。其推进路径及其重点内容是加快构建科学规范、激励相容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协同推进住房租赁、土地、金融、财税等关键领域的改革突破和制度机制完善。同时,以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为主要依托,不断拓展新时代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稳健协调发展的新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锋元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统计改革,已经摆上重要议程。具体如何进行改革,广大统计工作者议论纷纷,可谓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在此,笔者也谈几点想法。一、必须考虑的问题为确保统计改革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设计改革的总体方案时,必须首行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就是以什么理论,什么思想来指导统计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雪峰  王雨阳  
随着全国各地房价的高涨,近二十个地方政府为控制房价采用了不同的限购政策或限购升级措施。研究认为政府在最大化自己的财政收入和最大化社会福利两种决策下做选择时,选择后者的条件;并分析了通过控制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率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政策含义,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不考虑房地产开发商利益时的税率大于考虑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最优房地产税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政府公示的最优土地出让金不大于不考虑房地产开发商利益时的土地出让金时,应该降低土地出让金的收取,从而增加房地产开发商利益和实施较低的税率来增加消费者利益。反之,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金收取额度的提高,以实现消费者利益的增大,从而通过较高的税率来实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雪峰  王雨阳  
随着全国各地房价的高涨,近二十个地方政府为控制房价采用了不同的限购政策或限购升级措施。研究认为政府在最大化自己的财政收入和最大化社会福利两种决策下做选择时,选择后者的条件;并分析了通过控制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率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政策含义,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不考虑房地产开发商利益时的税率大于考虑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最优房地产税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政府公示的最优土地出让金不大于不考虑房地产开发商利益时的土地出让金时,应该降低土地出让金的收取,从而增加房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芳  
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税税收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按照中央会议精神,确立房地产税筹集财政收入、提升政府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及完善税制结构等改革目标;将房地产税改革重点确定为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合二为一、将农村地区纳入征税范围、对个人住宅普遍征税、按照评估值计税及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政管理权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经营性房地产税改革和沪渝两市改革试点先行,个人住宅房地产税后行的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芳  
1.按照税收法定原则,先行立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和"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按此要求,房地产税改革必须先行立法。一是解决房地产税合法性问题。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试点依据的都是部门规章,其合法性一直是大众争议的焦点。税收征收权是国家基本权力,涉及纳税人的切身利益,通常应由人大立法决定。但一直以来,我国税收立法采取了"税收立法行政化"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