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4)
- 2023(11810)
- 2022(9961)
- 2021(9440)
- 2020(7829)
- 2019(17934)
- 2018(17656)
- 2017(33577)
- 2016(17376)
- 2015(19111)
- 2014(18809)
- 2013(17981)
- 2012(16005)
- 2011(14365)
- 2010(13943)
- 2009(12623)
- 2008(11879)
- 2007(10273)
- 2006(8620)
- 2005(7302)
- 学科
- 济(68303)
- 经济(68236)
- 管理(57017)
- 业(52534)
- 企(46441)
- 企业(46441)
- 方法(33966)
- 数学(28560)
- 数学方法(28148)
- 技术(17965)
- 学(17933)
- 中国(17322)
- 财(17127)
- 农(16645)
- 业经(16202)
- 理论(15016)
- 环境(13818)
- 和(12859)
- 技术管理(12678)
- 地方(11827)
- 划(11562)
- 农业(11305)
- 务(11178)
- 财务(11133)
- 财务管理(11111)
- 制(10960)
- 贸(10767)
- 贸易(10759)
- 企业财务(10589)
- 易(10448)
- 机构
- 大学(238671)
- 学院(237333)
- 管理(99645)
- 济(95694)
- 经济(93906)
- 理学(87345)
- 理学院(86515)
- 管理学(85065)
- 管理学院(84605)
- 研究(69998)
- 中国(52617)
- 京(47940)
- 财(43195)
- 科学(42705)
- 财经(35700)
- 中心(34562)
- 江(33546)
- 业大(32885)
- 经(32593)
- 所(31191)
- 范(31141)
- 师范(30825)
- 农(30501)
- 经济学(30099)
- 北京(28921)
- 研究所(28816)
- 经济学院(27049)
- 州(27041)
- 财经大学(26917)
- 商学(26330)
- 基金
- 项目(171198)
- 科学(138481)
- 研究(127483)
- 基金(126642)
- 家(109199)
- 国家(108326)
- 科学基金(96159)
- 社会(83622)
- 社会科(79395)
- 社会科学(79380)
- 省(67655)
- 基金项目(67631)
- 自然(61536)
- 自然科(60133)
- 自然科学(60121)
- 教育(59844)
- 自然科学基金(59075)
- 划(56445)
- 编号(51080)
- 资助(49375)
- 创(41193)
- 成果(39924)
- 重点(38381)
- 部(37833)
- 创新(37622)
- 发(35998)
- 国家社会(35353)
- 课题(34073)
- 教育部(33500)
- 人文(33082)
- 期刊
- 济(96164)
- 经济(96164)
- 研究(61620)
- 中国(42715)
- 管理(37302)
- 财(34060)
- 学报(33591)
- 科学(31716)
- 教育(28016)
- 大学(26589)
- 农(25572)
- 学学(24388)
- 技术(23609)
- 农业(17982)
- 财经(17232)
- 融(16439)
- 金融(16439)
- 业经(16123)
- 图书(16037)
- 经济研究(15078)
- 经(14906)
- 科技(13197)
- 问题(12188)
- 技术经济(12154)
- 策(11193)
- 理论(11044)
- 书馆(11034)
- 图书馆(11034)
- 情报(10818)
- 统计(10702)
共检索到32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发 陶建强 孙雷霆
基于数据可视化原理,以中国知网"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60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作者地理位置可视化、期刊文字云可视化、文献可视化、分层交互可视化方法回顾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归纳现在研究热点,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在此基础上,假设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周期,采用项目流程管理理论,分析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并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阶段的相互运转机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发 陶建强 孙雷霆
基于数据可视化原理,以中国知网"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60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作者地理位置可视化、期刊文字云可视化、文献可视化、分层交互可视化方法回顾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归纳现在研究热点,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在此基础上,假设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周期,采用项目流程管理理论,分析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并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阶段的相互运转机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地 郭燕青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3~2016年与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Ⅴ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创新生态系统本土研究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范式和耦合五大聚类展开;遵循由理论基础研究到理论应用研究的演进过程;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热点包括:研究对象以高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研究问题主要为创新及协同创新,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为主。最后,对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省
文章在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脉络梳理的基础上,从定义、特征和维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将边界维度解析为组织差异化、价值差异化和功能差异化;将要素维度解析为产学研协同、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平台资源;将动力维度解析为制度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据此构建了技术共享网络平台型、终端设备一体化型和开放式跨界整合型三种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并结合Google、Roadtohealth和浙大网新集团三个案例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式;文章最后建议企业不但要明确自身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也要洞察所处创新生态系统的前景;政府不但要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更要着力于培养优良创新文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余佳惠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减及用户个性化需求不断加强,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以Webof Science数据库452篇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 Space和Gephi软件,对用户参与产品创新领域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领域相互融合,用户参与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形成密切关联;(2)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研究形成四大热点:用户参与产品创新过程研究、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用户视角的价值共创研究、用户参与和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并基于研究热点提出用户参与能力—情境—过程—模式(CCPM)理论框架;(3)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演进脉络是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模式研究到基于用户视角的价值共创,最后过渡到用户参与和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且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模式的多样性和用户价值共创理论的完善为用户参与和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多元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形成了"新产品属性评估→用户参与模式→价值共创要素→产品创新绩效"的逻辑框架。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户参与产品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蔚 何地 孙凯
动态能力研究已经由战略管理领域向创新管理领域拓展。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动态能力和创新主题的文献为数据源,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创新视角下动态能力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视角下动态能力研究主要分为营销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组织学习、技术创新、技术追赶、创新生态系统和顾客价值等10个聚类群;研究热点集中在创新绩效、竞争优势、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等领域;研究呈现出由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向动态能力前因、结果变量等多元化研究的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概念及维度构成和变量间交互关系两部分的创新视角下动态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对动态能力研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创新管理 知识图谱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坚 吉欢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Ⅴ对2000-2020年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CSSCI、北大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发表的关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且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和生态位等方面;结合区域特点、生态学特征以及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研究是未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保宝 李全喜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出发,对竞争优势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基于资源和能力视角的竞争优势研究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竞争优势的研究层面,构建了竞争优势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博旭 柳卸林 吉晓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创新研究的新范式,但当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的研究尚不清晰。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相关理论演化过程,对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基于创新生态理论,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和政策含义。作为不同创新种群之间实现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邻近性、多样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政策含义,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刘雪林 魏云洁
当前,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日益增加,由此引发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然而,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机制仍然是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管理的互动关系为主线,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的概念理论、基本范式、度量体系和管理框架进行了探讨,将与人类消费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分为生产功能和承载功能,将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生态服务消费区分成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两种基本模式,强调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与间接产品界定和消费者确定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研究中的重要性,初步给出了两种生态服务消费的不同计量方法。研究提出生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玥 李烨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前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如何保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指出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实现双赢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从不同视角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了进行系统的归纳,剖析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绿色创新战略 可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 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洁 王洪亮
作为创新系统的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在世界范围内正广泛流行,但我国情境下的创新生态系统目前还没有形成。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行动者视角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类比生物学生态系统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最终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各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笔者希望通过该模型的建立,为构建我国情境下和谐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打开新的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刚 周青 杨伟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产学研合作研究向协同创新研究的演进脉络,探讨了协同创新研究的进展和方向。根据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主题下文献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主体间关系从合作转向协同、组织方式从创新网络转向创新生态系统、产学研与协同创新结合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涵义和现实背景的研究领域。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深入分析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的知识增值过程;分析协同创新过程的动态演化模式和动态机理;加强对以基于异质知识的知识增值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性的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知识优势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被竞争对手破解、模仿和追赶。以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高新片区18个行业、278家机构为实证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模型拟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因素、过程能力因素、社会资本、利益因素和外部环境等5个因子15项指标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知识优势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知识优势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被竞争对手破解、模仿和追赶。以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高新片区18个行业、278家机构为实证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模型拟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因素、过程能力因素、社会资本、利益因素和外部环境等5个因子15项指标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知识优势的启示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