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2)
- 2023(17028)
- 2022(14566)
- 2021(13485)
- 2020(11412)
- 2019(25980)
- 2018(25822)
- 2017(50186)
- 2016(26895)
- 2015(30291)
- 2014(30022)
- 2013(29744)
- 2012(27135)
- 2011(24173)
- 2010(23827)
- 2009(22084)
- 2008(21669)
- 2007(19191)
- 2006(16751)
- 2005(14465)
- 学科
- 济(111699)
- 经济(111568)
- 业(103392)
- 管理(86225)
- 企(85259)
- 企业(85259)
- 方法(52746)
- 农(48777)
- 数学(42872)
- 数学方法(42314)
- 业经(34306)
- 农业(32425)
- 财(32281)
- 中国(27739)
- 务(23188)
- 财务(23119)
- 财务管理(23083)
- 企业财务(21872)
- 技术(21024)
- 制(20992)
- 学(20642)
- 地方(20359)
- 理论(20019)
- 和(19738)
- 贸(19599)
- 贸易(19591)
- 易(19054)
- 策(18002)
- 划(17508)
- 体(16044)
- 机构
- 学院(384900)
- 大学(379298)
- 管理(159718)
- 济(155347)
- 经济(152237)
- 理学(138866)
- 理学院(137517)
- 管理学(135235)
- 管理学院(134535)
- 研究(118804)
- 中国(91490)
- 京(78867)
- 科学(73644)
- 农(72610)
- 财(69474)
- 业大(60659)
- 所(58104)
- 江(56673)
- 财经(56519)
- 中心(55894)
- 农业(55804)
- 研究所(52843)
- 经(51508)
- 北京(48598)
- 范(47955)
- 师范(47552)
- 州(45596)
- 经济学(45526)
- 经济管理(43130)
- 院(42886)
- 基金
- 项目(265236)
- 科学(210012)
- 研究(196197)
- 基金(193268)
- 家(166878)
- 国家(165342)
- 科学基金(144295)
- 社会(125041)
- 社会科(118357)
- 社会科学(118324)
- 省(104958)
- 基金项目(103170)
- 自然(93427)
- 自然科(91309)
- 自然科学(91286)
- 自然科学基金(89660)
- 教育(88814)
- 划(86285)
- 编号(81279)
- 资助(78555)
- 成果(63742)
- 部(58384)
- 重点(57989)
- 创(56751)
- 发(56724)
- 课题(53765)
- 创新(52385)
- 国家社会(51190)
- 科研(50404)
- 教育部(50249)
- 期刊
- 济(172022)
- 经济(172022)
- 研究(107142)
- 农(71694)
- 中国(67290)
- 管理(58900)
- 学报(58302)
- 科学(54752)
- 财(54106)
- 农业(48875)
- 大学(45573)
- 学学(43024)
- 教育(36806)
- 技术(34948)
- 业经(34745)
- 融(31859)
- 金融(31859)
- 财经(26836)
- 业(24975)
- 经济研究(24913)
- 问题(23263)
- 经(22990)
- 技术经济(20265)
- 图书(19763)
- 版(19190)
- 统计(19181)
- 科技(18497)
- 现代(18225)
- 商业(17875)
- 理论(17631)
共检索到55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勋 何璐璐 闵庆文
2005年至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快速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筛选出2005-2015年11年间发表的513篇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应用文献统计方法分别从论文发表量变化、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作者群特征、研究区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刚进入发展阶段;(2)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资源、农学等几个学科;(3)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而西北和东北等遗产地较多的地区相关研究力量薄弱;(4)作者群呈现高学历、年轻化、高职称特点,利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5)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渐走向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方向十分集中,仍然有不少领域缺乏研究;(6)研究方法以基于文献研究的定性描述较多,实验和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定量分析研究相对薄弱。尽管如此,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申遗后的遗产系统变化研究相对较弱。未来的研究应注意吸引更多学科、更多研究机构参与;应强化基础性研究,以便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科学性解读提供支撑;应加快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研究,尤其是申遗后遗产系统要素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应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勋 何璐璐 闵庆文
2005年至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快速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筛选出2005-2015年11年间发表的513篇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应用文献统计方法分别从论文发表量变化、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作者群特征、研究区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刚进入发展阶段;(2)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资源、农学等几个学科;(3)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而西北和东北等遗产地较多的地区相关研究力量薄弱;(4)作者群呈现高学历、年轻化、高职称特点,利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世菊 周泽芳
近年来,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这种独特资源的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迅速发展,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筛选出530篇国内外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文献作为原始数据,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出相应的科学知识图谱。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从2006至2021年,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发文量皆呈现整体向前推进的态势。2)国外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同一国家内的机构合作紧密;国内研究机构集中于北京、南京所在的科研机构和各大高校,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机构间合作紧密,以闵庆文、孙业红等为首的核心作者及其引领的团队取得的成果丰硕。3)在已有研究内容上,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乡村发展和遗产地农产品上;国内研究则集中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旅游开发等方面。4)国外前沿研究以亚太地区为主战地,集中于遗产地产品品牌与旅游联动等方面;国内前沿研究集中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社区参与、发展与动态保护、开发对策等方面。对比借鉴国外研究,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采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重点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动态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应加强定量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多技术下的研究合作,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 可视化分析 研究综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张丹 何露 孙业红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发端于20世纪初,以农业考古、农业历史、传统农业哲学及农业民俗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遗产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为标志的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正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特征。本文从古籍整理与考古研究、概念与内涵研究、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多功能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角度介绍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进展,从动态保护途径研究、法律与政策保障研究和保护与发展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章超 何琳
[目的/意义]针对文化遗产语义组织发展现状展开研究,对我国文化遗产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采用系统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以调研数据概括为基础,从语义组织方式和知识服务与工具两个方面对文化遗产项目语义组织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知识建模、知识抽取和知识挖掘与利用三个维度对文化遗产语义组织关键技术进行剖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数据互操作、领域本体标准化、个性化语义、自动化工具和数据版权是未来文化遗产语义组织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文化遗产 语义组织 本体技术 知识服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凯 张宝文 高阳
农业文化遗产是风景园林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却缺少相关研究。首先,在解读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实践及理论研究现状。然后基于风景园林学学科的视野,从学科研究范畴、乡村景观营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化景观、参与乡村振兴等方面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最后从风景园林学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探索及利用、遗产保护的引导作用两个方面研究了风景园林学科对接农业文化遗产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对风景园林学科在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探索和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4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FAO为中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由崇义客家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新化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组成)"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但方 王堃翯 但欢 王刚
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数据库,利用分析软件CiteSpace,梳理了2006年以来中国核心期刊报道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主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副中心的相互合作模式;研究作者是以闵庆文为主展开的合作网络,合作强度较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地研究、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和产业化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机制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研究;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探索阶段(2006-2008年)、应用阶段(2009—2017年)、扩展阶段(2018年至今)。据此,本文就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发展提出统一学术名称、丰富研究案例、创新产业模式三点建议。研究结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决策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波 何露
农业文化遗产对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发掘与动态保护过程中需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决策服务的支持。该文运用文献研究与资源整理的方法,概要地综述了GIS技术在农业研究中和历史/文化地理领域里的应用,其中GIS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资源管理和区划为主的宏观应用、以估产和灾害管理为主的中观应用和在精确农业中3S结合的微观应用;GIS在历史/文化地理领域应用按其功能划分为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3类。结合目前GIS在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明确了GIS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空间信息测算与资源评估、复杂信息空间分析、可视化与专题图绘制,以及遗产地保护规划...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方法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建设方法、组织策略、管理策略、传播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信息视角下我国非遗研究进展,认为未来几年非遗信息学研究框架将愈发清晰,非遗数据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焦点,非遗信息跨文化传播将受到关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闵庆文 赵贵根 焦雯珺
遗产监测评估是世界遗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遗产价值维护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回顾了世界遗产监测评估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国内外世界遗产监测评估的研究进展,并在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的需要关注的3个问题。
关键词:
监测评估 世界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 闵庆文 吴殿廷 王旭海
文章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文章认为: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最后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和建议:通过典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展示一个世外山村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村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充分接触中感受生活,营造现代人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在人与自然和谐系统之下,梳理出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研修教育、山村风情体验、乡土娱乐、山水休闲和文艺部落休闲等5个主要部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钟林生 齐晓波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其概念存在一定争议,暂时将其称之为农业文化遗产。本文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特征。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属于一种遗产旅游,从本质上区别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特色明显、分布范围广、脆弱性和敏感性高、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农业文化遗产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资源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峰 王哲政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维护和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较为滞后的状况,在界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属性和特点,提出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并运用德尔菲法,最终筛选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鉴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本文给出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的技术路线,依据确定的警度区间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并综合运用大气污染预警分级和交通信号警示灯原理,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直观反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警戒情况。研究结果认为: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状况进行有效定量评估,进而为建立科学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机制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