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0)
- 2023(14991)
- 2022(13078)
- 2021(12362)
- 2020(10351)
- 2019(23829)
- 2018(23710)
- 2017(45911)
- 2016(24718)
- 2015(28039)
- 2014(27832)
- 2013(27064)
- 2012(24575)
- 2011(21745)
- 2010(21684)
- 2009(19433)
- 2008(18574)
- 2007(16032)
- 2006(13647)
- 2005(11415)
- 学科
- 济(96435)
- 经济(96331)
- 管理(73482)
- 业(70036)
- 企(59392)
- 企业(59392)
- 方法(49816)
- 数学(43737)
- 数学方法(42978)
- 农(25274)
- 中国(23990)
- 财(23455)
- 业经(21503)
- 学(20478)
- 技术(20061)
- 理论(18180)
- 地方(18035)
- 农业(17105)
- 贸(16471)
- 贸易(16463)
- 易(16004)
- 和(15626)
- 务(15567)
- 财务(15479)
- 财务管理(15445)
- 制(15098)
- 环境(14999)
- 企业财务(14591)
- 划(13664)
- 银(12649)
- 机构
- 学院(343811)
- 大学(342976)
- 管理(140943)
- 济(131665)
- 经济(128801)
- 理学(123814)
- 理学院(122508)
- 管理学(119935)
- 管理学院(119318)
- 研究(106769)
- 中国(76851)
- 京(71622)
- 科学(68297)
- 财(57584)
- 业大(52930)
- 农(52839)
- 所(51844)
- 中心(49452)
- 研究所(47799)
- 江(47743)
- 财经(47650)
- 范(45194)
- 师范(44762)
- 北京(44365)
- 经(43526)
- 农业(41465)
- 院(39377)
- 州(39298)
- 经济学(39039)
- 技术(39036)
- 基金
- 项目(246733)
- 科学(194775)
- 研究(180012)
- 基金(178787)
- 家(155604)
- 国家(154336)
- 科学基金(134007)
- 社会(112049)
- 社会科(106254)
- 社会科学(106222)
- 省(97434)
- 基金项目(94970)
- 自然(88670)
- 自然科(86670)
- 自然科学(86652)
- 自然科学基金(85043)
- 教育(84686)
- 划(81602)
- 编号(74370)
- 资助(73953)
- 成果(58354)
- 重点(54826)
- 部(53958)
- 创(52110)
- 发(51682)
- 课题(50591)
- 创新(48515)
- 科研(47214)
- 教育部(46611)
- 大学(46248)
- 期刊
- 济(133313)
- 经济(133313)
- 研究(92994)
- 中国(60297)
- 学报(53734)
- 管理(50392)
- 科学(49776)
- 农(46901)
- 财(43574)
- 教育(41792)
- 大学(41251)
- 学学(38813)
- 技术(35375)
- 农业(33255)
- 业经(23032)
- 融(22559)
- 金融(22559)
- 财经(22007)
- 经济研究(21502)
- 经(18734)
- 图书(18624)
- 技术经济(18079)
- 科技(18005)
- 业(17341)
- 问题(17146)
- 统计(16238)
- 版(16013)
- 理论(15825)
- 策(15091)
- 商业(14888)
共检索到47292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彦莹 王昊 朱惠 李晓敏
[目的 /意义]针对历史古籍事件识别问题,对比序列标注方法和文本生成方法,探究两种方法在古汉语上的表现,构建模型实现历史古籍事件识别自动化,以提高面向历史古籍构建知识图谱的效率。[方法 /过程]选取《三国志》为原始语料,序列标注实验对《三国志》事件数据集进行BMES标注,构建BBCN-SG模型,文本生成实验构建T5-SG模型,对比两种方法的表现。接下来,构建RoBERTa-SG、NEZHA-SG模型展开生成模型的对比实验。最后,结合三个文本生成模型,融入Stacking集成学习的思想,构建Stacking-TRN-SG模型。[结果 /结论 ]在历史古籍事件识别建模问题上,文本生成方法的表现明显优于序列标注方法。而在文本生成方法中,RoBERTaSG模型的识别效果综合最好。Stacking集成学习能够大大提高生成模型的识别效果,构建的Stacking-TRN-SG模型达到70.35%的召回率,初步实现历史古籍的自动事件识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利 王春艳 高心丹
[目的/意义]从区块链技术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古籍保护与利用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化古籍管理区块链体系模型的解决方案,实现古籍管理创新模式。[方法/过程]首先,从构建和实现两个方面设计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P2P体系架构。通过节点发起交易、构造区块、合法性验证实现全网共识链接区块。其次,建立信息存储机制、智能合约协议算法,自动执行保证模型的高效、透明,实现数字化古籍版权登记、流转利用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最后,共识机制和IPFS协议系统分布式存储机制解决古籍数据存储和安全,同时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古籍数据的有效管理。[结果/结论]通过该模型的建立摒弃传统古籍数据库中心化管理模式,以区块+链的形式实现古籍保护利用全过程可追溯、不可篡改,从而实现古籍保护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区块链 数字化古籍 智能合约 IPFS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李宇
文本生成模型与文摘编写的理论探讨王知津李宇(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300071AbstractApplyingthemethodofmodelingintextlinguisticsandcomputationallinguistics,them...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娜 包平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以馆藏方志古籍为语料库,以摘抄自地方志的农业专题资料《方志物产》之山西分卷为例,在全文人工标注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古汉语地名自动识别模型,通过交叉验证方法测试模型的识别性能,用精确率P、召回率R和调和平均数F为测评指标,最佳的测试效果分别为98.16%、91.55%、94.57%。结果显示,条件随机场模型在基于人工标注的方志古籍语料上能够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为深化图书馆馆藏古籍的整理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条件随机场 方志古籍 地名 馆藏资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马晓雯 喻雪寒 艾毓茜 李章超 高丹
[目的/意义]事件自动识别抽取是当前典籍主题挖掘研究中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其中事件触发词的识别是一项基础的工作,本研究旨在探索古代典籍中事件触发词自动识别和分类的通用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运用LDA模型对动词进行主题聚类,归纳典籍事件触发动词的分类体系;并依据聚类结果与分类体系,初步构建触发动词的种子词集。在此基础上,通过语义相似度计算,对种子词集进行扩展,构建典籍事件触发词语义数据集。在实验阶段,以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左传》为例,对分类体系构建和种子词集扩展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典籍事件触发词识别方法可行有效,据此构建的事件触发词集具有较高可信度,未来可进一步扩大实验的样本数量及范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君冬 杨松桦 刘江峰 黄奇
中医界构建了海量的古籍资源库,然而数字化研究仍以文献扫描整理、浏览检索等浅层知识服务为主,生成式AI的发展为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Ziya-LLaMA-13B-V1开源模型基础上,通过继续预训练、有监督微调、DPO优化的全流程训练的步骤构建中医古籍生成式对话大语言模型,最后通过自动评估和人工评估验证了其在中医古籍领域的优异性能。自动评估结果表明:训练损失函数成功收敛,各对话类目下BLEU、ROUGE指标值均偏低,侧面反映出该模型具备强大的领域创造力,人工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古籍知识问答方面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的中医药垂直领域两类模型,较优于通义千问,部分类目如预防养生的回答能力与ChatGPT(gpt-4)相比略有不足。本研究突破中医古籍数字化固有的研究模式,实现了古籍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利用,可满足古籍知识解答、中医问诊、养生保健等多元化的知识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吉明 杨云
[目的/意义]为缓解政策信息过载、提高政策阅读效率及提升政策作用发挥效果,对政策文本的核心信息进行汇总凝练并生成高质量摘要。[方法/过程]集成无监督模型和算法,提出基于句向量改进的政策文本关键句子抽取策略;将依存句法结构融合至政策文本摘要生成中,提取政策文本依存句法树及其依存句法特征,增强基于RoBERTa模型的政策文本表示效果;在基于Seq2Seq的政策文本摘要生成模型中,引入PGN模型和改进SIMCLS模型筛选出最佳候选摘要,提升模型性能与所生成摘要的质量。[结果/结论]针对国务院政策文本的摘要生成实验表明,研究构建的融合关键句子和依存句法的政策文本摘要模型与策略,在ROUGE指标的评价上显著优于其他模型,且从实例呈现上看,模型所生成摘要在语义和语言质量上均表征良好。但政策文本摘要生成的连贯性有待提升,用于学习训练的、适用的参考摘要较少,摘要生成的评价评估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浏 齐月 刘雏菲 李文祺 王东波
古籍引书是古籍计算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探寻传统文化传承脉络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了计算人文下古籍引书研究的内涵,描述了该研究视角下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的引书和引典现象的异同,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库构建的技术现状。本文围绕知识表示、知识标注、知识补全与消歧,描述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构建的框架流程,并就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进行了引书知识库的构建尝试,分析了古籍引书知识库的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宁 Miguel Baptista Nunes 李俊炀 张伟波
[目的/意义]旨在借助VR媒介技术,克服或弱化普通读者在古籍阅读中存在的古籍获取不便和古汉语理解、专业知识、特定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古籍阅读推广与文化传播。[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方法分析梳理认知科学和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理论,提出VR古籍系统设计原则与模型,基于单个案例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系统原型,最后利用实验方法以问卷方式收集评估数据,验证设计原则、模型的有用性。[结果/结论]研究成果包括VR古籍系统设计原则、VR古籍系统理论模型、首例VR古籍系统应用原型、VR古籍系统使用理论,可为后续从事VR古籍系统研究与设计的科研人员和设计人员借鉴使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欧阳剑
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与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跨学科方法,采用大数据研究理念对古籍文本进行字词的历时词频分布规律可视化分析,以中国史定量研究为例,对部分中国史的经典宏观理论从量化角度进行了初步验证。认为大数据视域下的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相耦合的数字人文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经典理论的验证和拓展提供了更多研究空间与研究方法,有利于推进古籍文献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人文 定量分析 计量史 古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石磊 阮选敏 魏瑞斌 成颖
相较于早期的生成式摘要方法,基于序列到序列模型的文本摘要方法更接近人工摘要的生成过程,生成摘要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基于序列到序列模型的生成式文本摘要的相关研究,根据模型的结构,分别综述了编码、解码、训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这些工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若干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武帅 杨秀璋 何琳 公佐权
以编目分类和规则匹配为主的古籍文本主题分类方法存在工作效能低、专家知识依赖性强、分类依据单一化、古籍文本主题自动分类难等问题。对此,本文结合古籍文本内容和文字特征,尝试从古籍内容分类得到符合研究者需求的主题,推动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转型。首先,参照东汉古籍《说文解字》对文字的分析方式,以前期标注的古籍语料数据集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字音(说)-原文(文)-结构(解)-字形(字)”四维特征数据集。其次,设计四维特征向量提取模型(speaking, word, pattern, and font to vector,SWPF2vec),并结合预训练模型实现对古籍文本细粒度的特征表示。再其次,构建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古籍文本主题分类模型(dianji-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text classification,DJ-TextRCNN)。最后,融入四维语义特征,实现对古籍文本多维度、深层次、细粒度的语义挖掘。在古籍文本主题分类任务上,DJ-TextRCNN模型在不同维度特征下的主题分类准确率均为最优,在“说文解字”四维特征下达到76.23%的准确率,初步实现了对古籍文本的精准主题分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锁玲 包平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设计并构建了古籍地名识别系统。采用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实现了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分析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中国方志类古籍整理中的应用前景,为方志类古籍进行数字化整理、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翠娟 林海青 刘炜
在数字人文逐步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借鉴"循证实践"和"循证社会学"的思想,提出了"古籍循证"的概念。利用文献调研、需求分析、数据建模、实验验证等方法,调研古代目录、现代联合目录的编排体例和古籍元数据标准规范的结构框架,分析在互联网和机器智能时代,基于古籍循证的版本学、校勘学、分类学及历史人文学等特定领域的研究需求,设计一个可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古籍目录、元数据记录、古籍文献全文和各类古籍知识融合为一体的古籍数据模型。依托"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的建设,利用此模型和本体词表融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古籍循证 数据建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梦玲 廖小刚
目前的古籍数字化项目多聚焦于古籍的内容信息,而往往忽视对其物理特征的同步数字化。将古籍的装帧结构和物理特征加以数字化呈现,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战略背景下古籍文化的数字展示与传播。将数字技术与古籍的装帧文化、保护修复等相融合,对古籍册页装帧结构可视化模型进行设计,并对该模型中古籍册页的排序方式、标注模块和可视化模块等进行阐述,进一步证明了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古籍保护修复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探索古籍装帧特点与文化的数字化展现和传播。古籍数字化工程不应仅是古籍内容的数字化,古籍外观、材料、工艺等物质结构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也同样重要。
关键词:
古籍装帧 册页结构 可视化模型 古籍保护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